三浴三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出处《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yù sān xìn
注音ㄙㄢ ㄩˋ ㄙㄢ ㄒ一ㄣˋ
繁体三浴三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开门见山(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生龙活虎(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三浴三衅的意思解释、三浴三衅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经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稀里哗啦 |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嘘寒问暖 |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