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宣布对方罪状;发兵讨伐。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兴、动:发动;师:军队;众:大队人马。
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例子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呵,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蒋光慈《田野的风》)
基础信息
拼音xīng shī wèn zuì
注音ㄒ一ㄥ ㄕ ㄨㄣˋ ㄗㄨㄟˋ
繁体興師問辠
正音“兴”,不能读作“xìng”。
感情兴师问罪是贬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大张挞伐
反义词负荆请罪
英语denounce sb. publicly for his crimes
法语faire une expédition punitiv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阿时趋俗(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兴师问罪的意思解释、兴师问罪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经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轮扁斫轮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