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屠呦呦,这个不曾被世人熟知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 中国获科学类诺贝尔奖金第一人 ” 、 “ 青蒿素之母 ”…… 铺天盖地的名誉与赞扬纷至沓来,她只淡淡地留下了一句话: “ 我觉得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 以身试药,让她的肝脏
屠呦呦,这个不曾被世人熟知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 中国获科学类诺贝尔奖金第一人 ” 、 “ 青蒿素之母 ”…… 铺天盖地的名誉与赞扬纷至沓来,她只淡淡地留下了一句话: “ 我觉得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 以身试药,让她的肝脏伤痕累累;放弃照顾女儿,使女儿体会不到母爱的温暖。她的淡泊名利、她的无私奉献,早已让她心灵升华,让她人格闪光,让她名留青史。 我不禁想起了你 ——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排八阵,演七星,东结孙吴,西和羌族,北抗曹魏,南平蛮夷。为了辅佐明君一统天下,拯救黎民百姓,你没有丝毫怨言。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你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你尽了人臣的责任。你忠贞职守,从未要求过荣华富贵, “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你用生命诠释了无私与淡泊的重量。 三十年间,你遍尝百草,时常在生死之间徘徊,但你始终没有放弃,不知奋笔疾书多少个日夜,不知忍受了多少苦涩的味道,你终铸成这部中国医学史上的煌煌巨著 —— 《本草纲目》,在中国医药史上画
给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写一副对联:
呦呦鹿鸣为萃青蒿素;
款款心动决胜疟原虫。
屠呦呦,中共党员,药剂师。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药学科。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接受了两年半的中医培训。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在此期间,被提升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屠呦呦目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剂师,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和国奖获得者。
屠呦呦从事中西医研究多年。屠呦呦的杰出贡献是发明了一种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和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了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晶体,并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的发现挽救了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并获得了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 “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以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为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科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这是中华医学界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就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屠呦呦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范围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陈竺表示,屠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极大增强了我国科技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和团队成员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国内完成的。
屠呦呦获奖是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举世公认的标志性成果,和国家的和平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发展的事业紧密相连。
-屠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