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 关于节日五言诗句 关于节日五言诗句 1有关节日的诗句大全 1有关除夕的诗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有关
1 关于节日五言诗句
关于节日五言诗句 1有关节日的诗句大全
1有关除夕的诗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有关春节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有关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有关七夕节的诗句: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关于节日的诗句
节日诗句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端午节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秋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关于节日的诗词佳句
春节1宋代苏轼作《馈岁》: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具,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2杜甫的《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3苏轼的《守岁》: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4唐代诗人史青的《守岁》: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云颜暗里催。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5南北朝时梁代诗人徐君蒨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6孔尚任《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7苏辙《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8唐代来鹄《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9,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习俗1馈赠年礼。
2守岁。3饮屠苏酒。
4压岁钱。5拜年。
6燃放爆竹。7祭祀。
元宵节1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南宋诗人范成大《灯市行》:“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3清人李调元作《元宵》:“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4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6北宋词人秦观的《念奴娇》:“花灯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习俗:1观灯。2食俗:南北朝时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唐代上元节“造面蠒,食焦饣追”;今天的水煮汤圆。
3祀紫姑神端午节1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2南宋诗人戴复古曾作《扬州端午呈赵师》:“榴花角黍斗新时,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3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4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5。南宋诗人胡仲参的《端午》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
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习俗:1祓禊。
2曲水流觞。3“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
4踏青。中秋节1徐凝《八月十五夜》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2王安石《中秋夕赏月》:“海气看如洗,秋阳望却昏。
光明疑不夜,清盈欲无坤。”3米芾曾作《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4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诗云:“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5苏轼的《西江月•黄州中秋》:“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6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元代著名散曲作。
4描写节日的诗句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关于节日的诗句
水调歌头 端午 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
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
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 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
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
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 中秋思乡 漂泊离乡数十载 今夜辗转最难眠 未知村旁青柳池 是否有月寄相思 除夕寄我思 古时花灯今已无 唯有元宵依旧甜 除去昨日相思泪 喜得湾儿梦里回 子于何地开天问 斯世几回离国门 云梦如留马行处 鱼梁必赋玉招魂 圣朝无事多来往 佳旅相情少去存 漫道龙舟达故意 同闻山水悼王孙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平调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民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励志 古风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叶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 杂诗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词--离别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
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
6有关节日的诗句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端午节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秋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关于节日的诗句有
除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 王安石《元日》)
元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一说是朱淑真《生查子》)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 《永遇乐》)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端午: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竞渡曲》)
七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关于节日诗句
1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且当醉,一滴何曾到黄泉。”---清明节,出自高菊荀《清明》
2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王建《十五夜望月》赏析
作者吴庚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谈兴正浓。旁一戴幞头挥扇的官员和一带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谈天。整个画面远近主从。层次井然,有动有静,和谐统一,颇为传神。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实是美中不足。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当时人已在中秋之夜击鼓奏乐以迎寒。到后代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此夜常是家人或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所以一旦离别,总会使人逢节思亲。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曾抒发过他的秋思:“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王建也是望月兴叹,但写法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王诗原题“十五夜望月”下有的版本尚有“寄杜郎中”四宇,似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在诗题下又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它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这是一座朴素的住宅,夜深了,诗人偕客步出厅堂来到庭院。低头但见地上月华如水。一片白色。庭树的影子枝叶扶疏,象是纸上的水墨画。步月者循声望去,树冠间影影绰绰有宿在枝头的几只乌鸦。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建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觉得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
第三四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曾写到游子思妇的月下相思。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写望月思人之情,溢于言表。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人人所思也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对比他用赋体写的《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及唐人其它中秋望月诗,尤能显出它那以少胜多的特色。
原载 吴庚舜 陆永品等主编《唐诗名篇赏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9关于节日的诗句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xi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译文]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寒食节景象的诗诗歌首先描写春天时长安城的景象:暮春临近,全城处处花絮纷飞,表现出浓厚的春天气息然后再从这无限风光中摄取一道风景来进行具体描写: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家花园的柳枝随风飘拂接着又将笔墨集中到王宫中的一个特殊景观: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递蜡烛诗篇从白天到夜晚,但重点在夜晚
1 关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关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1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1、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七夕: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4、重阳: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元宵: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6、端午: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7、中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寒食:
《寒食》
唐-韩翃 (音红)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2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清明节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3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描写每个传统节日相关诗歌名句抄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4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描写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一、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 元宵节 生查子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三、清明节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寒食节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五、端午节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六、七夕节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中秋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姗姗下月轮,店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八、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
与春节有关的诗句: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与元宵节有关的诗句: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与清明节有关的诗句: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与七夕节有关的诗句:
七夕
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春节(一年的第一天,很多人会将其跟除夕混为一谈)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笙歌龠舞属年韶,鹭鼓凫钟展时豫。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美女篇 王琚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
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
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
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
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 元宵节 生查子 欧阳修(有些地方说是朱淑真写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好事近 朱敦儒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
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
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 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清明节 (还有个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已经被当代人遗忘) 玉楼春 晏殊 玉楼朱阁横金锁 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间斜月两眉愁 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 百岁相看能几个 别来将为不牵情 万转千回思想过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端午节 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七夕节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杜审言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迥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七夕 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他乡七夕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赋咏成篇 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
飘飘罗袜光天步, 灼灼新妆鉴月辉。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
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和长孙秘监七夕 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 中秋节 木兰花慢 中秋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重阳节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日字 郑南金 重阳玉律应,万乘金舆出。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
菊花浮圣酒,茱香挂衰质。欲知恩煦多,顺动观秋实。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李咸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7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关于中秋的诗句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曰(唐)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8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要十首,简单点的,谢谢了
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
明代: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有关于王维写的春节的诗词没有找到,现有宋朝王安石的一首《元日》,聊胜于无吧。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1有关情人节和元宵节的古诗词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2描写七夕和元宵节的诗句《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3元宵、七夕的诗句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生查子
朱淑贞(一说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掉人,泪湿春衫袖。
(明)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4描写七夕和元宵节的诗句《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5有关春节、元宵、端午、七夕的诗句有关七夕的诗句 七夕诗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鹊桥仙 宋 范成大 ?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行香子 (宋) 李清照 ?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6春节重阳节清明节元宵节七夕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瑞脑销金兽,银汉迢迢暗度,
每逢佳节倍思亲。
2,
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今年元夜时。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
东篱把酒黄昏后、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宝马雕车香满路, 荷锄随牧童。
柔情似水,帘卷西风, 总把新桃换旧符,泪湿春衫袖,所以称“元夕”)
5,半夜凉初透,路上行人欲断魂、元宵节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遥知兄弟登高处?两情若是久长时。
我年已强仕, 春风送暖入屠苏,寒食东风御柳斜,更吹落。莫道不销魂。佳节又重阳?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朝岁起东。
千门万户瞳瞳日。
桑野就耕父。金风玉露一相逢,忍顾鹊桥归路。
(寒食节即是清明节)
4,轻烟散入五侯家。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共说此年丰,笑语盈盈暗香去。
借问酒家何处有。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
田家占气候。凤箫声动、七夕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花市灯如昼,玉枕纱橱,
坐看牵牛织女星。
蛾儿雪柳黄金缕,灯火阑珊处。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天阶夜色凉如水,飞星传恨, 无禄尚忧农,佳期如梦,有暗香盈袖,蓦然回首、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不见去年人。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月与灯依旧。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日暮汉宫传蜡烛,人比黄花瘦!
31、星如雨,又岂在朝朝暮暮,
轻罗小扇扑流萤,那人却在
7除夕的诗句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8有关春节、元宵、端午、七夕的诗句有关七夕的诗句七夕诗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鹊桥仙 宋 范成大 ?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行香子 (宋) 李清照 ?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