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 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 1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释义:柳条已经全部折完,花也全部凋谢,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 2、
1 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
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 1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释义:柳条已经全部折完,花也全部凋谢,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
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释义: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所以才不催这柳条发青。
3、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释义: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
4、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鱼玄机《折杨柳》
释义:送别时依依不舍,折尽了路边的杨柳枝。
5、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释义:别让我长期相忆,折断满树的绿杨枝。
6、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蓟北旅思》
释义: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外面,杨柳更加青翠。
8、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释义:气息扰乱了思念的心情,柳条变青色开始怀念春日。
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释义: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10、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 》
释义:黄鸟飞舞,杨柳枝垂,春风徐吹,在这样的春色中送别故友,使人心悲。
2关于杨柳送别的古诗
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意象探幽 在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
仔细而深入地探究杨柳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一、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古代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可谓不胜枚举。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这些佳词丽句都以柳传情,缠绵悱恻。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采薇》)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
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
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 还有一点是,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
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二、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 “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也有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
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状女人俏丽之姿、优雅之态,如在目前。
杨柳给人的审美愉悦还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爱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诗歌以杨柳起兴,寓情于景,描写了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绝妙图画。也有借杨柳。
3杨柳的送别诗句
有关杨柳送别的诗句:
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一首关于杨柳的送别诗
1、《忆秦娥·箫声咽》
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眼见秦家楼外一轮清冷明月。清冷的明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2、《青门柳》
唐代: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译文:柳树的青色却是让人伤心的颜色,多少个离别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分别。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
3、《兰陵王·柳》
宋代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译文: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
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瞭望,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旅居京城使我厌倦,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可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4、《送别》
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译文:春风中的排排杨柳树,沿着护城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要分别的人儿太多。
5、《杨柳枝词九首》
唐代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译文:城外春风吹动酒店旗帜,行人告别已是夕阳西下之时。长安道上华美树木数不胜数,只有杨柳寄托相思别离。
5关于柳树送别的诗句古诗
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6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杂曲歌辞《送别诗》释义:柳条已经全部折完,花也全部凋谢,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释义: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所以才不催这柳条发青。3、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白居易《青门柳》释义: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4、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鱼玄机《折杨柳》释义:送别时依依不舍,折尽了路边的杨柳枝。5、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释义:别让我长期相忆,折断满树的绿杨枝。6、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张籍《蓟北旅思》释义: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外面,杨柳更加青翠。8、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
——鲍照《三日诗》释义:气息扰乱了思念的心情,柳条变青色开始怀念春日。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释义: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10、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 》释义:黄鸟飞舞,杨柳枝垂,春风徐吹,在这样的春色中送别故友,使人心悲。
7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
1 王之涣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2 裴说 柳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3 柳氏 答韩翃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4 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5 戴叔伦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6 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7 戎昱 征人归乡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8 杨巨源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9 刘禹锡 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0 张籍 忆远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8有关杨柳的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贾至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是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折柳寄情深意如下: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闭幕式上有一个缅怀环节,让我们久久难忘,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这个环节一开始,美丽的姑娘款款走上地屏,脚下拖带出一枝枝柳条,屏幕上也出现了垂柳图,微风吹过,柳絮纷飞,飞到屏幕四周。更多的演员们手捧发光的柳条,在《送别》的音乐中缓缓地向中间走,有无数道绿色的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来。
据说,定的基调是要“诗意”地表达缅怀,导演组最终找到了“折柳”这个表达方式,他们先是准备让孩子诵读《送别》的歌词,但随后又做了修改,想从《诗经》和历代诗词里寻找写柳树寄情的诗句,形成跨时代的情感表达。
但最后,因为担心国外观众理解困难,还是决定返璞归真,不去朗诵,让观众们自己去畅想。
但是如果我们中国人的感动也仅仅停留在一场视觉盛宴上,那就有点小遗憾了。假如你曾经读过一些折柳的诗句,那一刻,你一定会从中感受到上千年的诗意如春风拂过柳枝,也滋养过离人的笔端,凝结成中华文化的底蕴。
折柳送别的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但是到了唐代,折柳赠别的风习才达到鼎盛。而唐代恰恰又是诗的盛世。
赠别本来就是“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这四大类题材之一,再加上唐朝的诗人们内卷严重,谁也不甘心写得平平,以至于折柳这件事在唐诗中变着花样出现。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柳枝,柳枝,“任他离恨一条条”,你兀自“风吹柳花满店香”,你穿越千年的春天,你在唐诗中时隐时显,你见证一部诗歌中的人世间。
因为“柳”通“留”,古人们在分别时折柳相送,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对方,希望即将要离开的亲人或者朋友,可不可以不要离去,留下来吧!若是注定要离开,那就多留下一会,让我们好好进行告别,多说一会话。折一根柳枝送给远去的故人,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相传在古代有一条灞桥河,河岸两边周围长满了杨柳树。当地的人们通常在这里,送别即将要远去的亲朋好友,分别时,人们习惯折杨柳枝赠送给对方,“柳”字发音通“留”,寓意着不想分别,可不可以留下来。若是非要离去,那就在此地多停留一会,还有好多话想说,彼此之间好好进行告别。在古代,人们之间靠写信进行联系,况且由于地理交通不方便,信件到达对方手里,也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可以说两个人一分开,联系也不方便,再见面也是难上加难。不像如今的我们,想要见谁,可以打电话和视频,,而且交通便利,飞机高铁的速度很快,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另一个城市,立即就能看见自己思念的人。而在出门基本上都是骑马或者是步行的古代,两个人若是分开了,此一别,有可能真是生离死别,一分开就是一辈子,所以古代人特别重视离别,有关离别的诗句也层出不穷。诗人们在诗中,把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寄托在“柳”字上。例如“柳丝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意思就是我折柳相送,想问离去的人,何年何月再回来?因为不舍,所以急切盼望归期。还因为杨柳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折柳相送给即将要远行的人,希望他在无论在何地,都能像家乡的杨柳树一样,生长茂盛并且好好的生活下去。
此夜客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惰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哓月残月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折柳送别诗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折柳送别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折柳送别诗句1
1.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
2.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
3.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4.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5.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6.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岑之敬《折杨柳》)
7.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8.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9.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10.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折柳送别诗句2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4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5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8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9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10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11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12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13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14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15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16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9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20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1.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岑之敬《折杨柳》)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22.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4.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25.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26.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2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有归不归。”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李商隐的这首《离亭赋得折杨柳》属于咏柳送别的代表作品。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地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啬那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情地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去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生怨?
1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1、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
——鲍照《三日诗》 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3、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歌》 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6、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8、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9、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0、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
——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11、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12、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 13、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14、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15、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
——岑之敬《折杨柳》 16、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8、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19、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20、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5、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2有关折柳送别的诗句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1、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3、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
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6、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8、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9、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0、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11、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12、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
13、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14、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15、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岑之敬《折杨柳》
16、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8、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19、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20、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5、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3关于折柳送别的古诗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4关于折柳送别的古诗句折柳送别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请写出两句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