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要和你老公沟通为什么总是迟到,要先找出迟到的原因然后再有效沟通,我想你老公应该是能听进去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好好沟通就好,实在不行你们可以对换下,他送你接。最后夫妻之间一定要好好沟通妈,我上班快迟到了,你就帮我送下鑫鑫去幼儿园吧,然后我慌忙
你要和你老公沟通为什么总是迟到,要先找出迟到的原因然后再有效沟通,我想你老公应该是能听进去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好好沟通就好,实在不行你们可以对换下,他送你接。
最后夫妻之间一定要好好沟通
妈,我上班快迟到了,你就帮我送下鑫鑫去幼儿园吧,然后我慌忙跑出门,我妈就在门口喊着,慢点,别摔了,记得吃早餐。
这两年来,我一直都是这种生活,一个人带着儿子,在外面租个房子,我妈昨天来这边卖菜,所以就顺道来看看我,我觉得我挺不孝顺的,昨天我妈来了,我还加班到很晚,今天呢,又赶紧跑去上班,连儿子上学都得让我妈帮忙去送。
我就是属于不听老人言的那种人,当初年轻,爱的要死要活,说什么都不听,非得嫁,现在过这样的生活,也是我以前不懂事,还带着儿子受苦,我想过带着儿子回老家的,之后想想还是算了,我爸走的早,我妈身体又不太好,只能卖菜赚点钱,加上我又没什么本事,给不了我妈好日子,我们回去的话反倒还连累她跟我一起受累。
关于回家这事,我妈跟我提起了好多次,她说,你看你带着孩子,在这边,喝瓶水都得要钱,回家的话,妈虽然不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但是也不用在外面这么累啊,我笑着说,妈,你看你,我这不是挺好的吗?我们两个人过日子,能花多少钱,再说了,我每个月不是还有三四千的工资嘛?我妈就说,行了,你那一点工资,刚好能交孩子学费,你们生活能过得有多好,我笑着说,妈,反正你别操心我们了,反正我有工资,我们饿不死的,要是真没钱了,我们就回家靠你养,我妈叹口气说,你这闺女,从小到大可真没少让我操心,随便你们吧,反正你自己有困难就跟我说。
我下班回家,儿子刚好到家,我找了一圈,也没看到我妈,儿子就说,外婆早上跟我说,她今天要回老家了,我嘴里念叨着,这个老太太,天天都这么急,也不知道多住几天,刚想给我妈打电话,我就看到了儿子手里的玩具,我就问他,鑫鑫,今天学校发新玩具了?他笑着说,这是外婆给我买的,早上我看到这个玩具,特别喜欢,然后外婆就给我买了,当时我挺愧疚的,我真的没好好孝顺过我妈,她反倒还拿钱给儿子买玩具,然后我就说,鑫鑫,妈妈先给外婆打个电话,你先拿着玩具去房里玩,电话一接通,我就说,妈,你怎么就回去了?又不多住几天?我妈就说,我倒是想住啊,可是在你那住,哪哪都得花钱,我怕你跟鑫鑫呀,日子不好过,我没敢再接下去,然后我就说,妈,你看你,鑫鑫好多玩具,你怎么还给他买,小孩子看到什么喜欢什么!
我妈就说,一说到这个玩具,我就得讲你了,什么好多玩具,鑫鑫说你从来没给他买过玩具,他那些玩具,都是以前他爸给他买的,还有,你省孩子买玩具的钱干嘛,还把钱省下来给我,妈都这么大年纪了,能用得了多少钱,你这个妈妈当的也真够厉害的,我当时就说,妈,你就别说我了,反正我的钱自己支配,然后我就挂了电话,我不敢再说下去了,我没有当好一个妈妈,也没有当好一个女儿。
可能是出于职业本能,幼师出身的我特别喜欢观察家长,每天放学接孩子我总会提前到一会儿,然后观察身边的家长。
我每天都会看到有父母一起来接孩子的,有奶奶每天提前很久来等孩子的,还有那种妈妈每天迟到匆匆忙忙赶来接孩子的…总之,接孩子的主要分3类。
第一类:经常是奶奶接,说明父母都是双职工,老人帮忙带孩子。这类的孩子是占一大部分的,就像很多妈妈说,我们也想带孩子,但是必须要出去挣钱,哪有什么三四点就放学的工作。所以,这类孩子的父母通常因为工作会很忙,老人带得多,也说明家庭氛围很和谐,没有太多的婆媳矛盾。不过也不排除妈妈生奶奶养的那种,从小不问事,孩子都是由奶奶带大,这类孩子大多没有父母亲自带大的孩子优秀。
第二类:经常是妈妈接,大多数是全职妈妈,或是妈妈主管孩子的教育。这类妈妈难免有很多婆媳不和的,家里没人带孩子,只能牺牲妈妈,要么做个全职妈妈,要么为了带孩子找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我就是后者,不管是全职带娃,还是边工作边带娃,真的都是非常非常的辛苦,但是这类妈妈会为了孩子和家庭而牺牲,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孩子在教育方面相对来说会更好一些。
第三类:经常爸爸接孩子,说明孩子的家庭氛围比较好我不得不说我身边的“丧偶式”家庭太多了,我最好的一个朋友,我们从小带着孩子一起玩,我都没有见过孩子爸爸,更别说爸爸接孩子了。很多的爸爸就算是有时间也会做“甩手掌柜”因为这个社会接孩子好像就被认定为是女人的专属任务,不管是放学接孩子还是陪孩子上早教课,几乎很少能够见到爸爸的身影,如果真的有这么几个,在别人眼里就成了“模范丈夫”。不要说能够经常接孩子的爸爸是因为他有时间,有时间不去接孩子的爸爸大有人在,真的能够做到经常接孩子的爸爸一定有时间融入家庭的爸爸,也一定是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爸爸,这类孩子的家庭氛围也一定不会差。
不过当然,现实生活中大多都是幼儿放学时间太早,工作的父母无法接孩子,但是不管怎样,父母一定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要亲力亲为。
父母接送孩子除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外,也关乎着亲自之间的交流。自从孩子上学以后,除开每天吃饭睡觉的时间,父母与孩子有效接触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家长可以利用接送孩子上学的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孩子在学校的见闻和感受,增进亲自之间的感情。
一、父母亲自接送孩子上学有哪些好处?
安抚孩子的情绪。露露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爸妈为了图省事,给她报了校车接送。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发现露露对上学的抵触情绪很大,每天校车来了,她总是哭着不肯上车,碰到有耐心的老师,会把她接过去抱着哄一哄,碰到那种不耐烦的,就任由她坐在座位上哭,妈妈看了很是心疼,决定自己亲子接送露露。虽然为了接送露露,每天要早起,但是自从妈妈亲自接送后,露露慢慢地不那么抵制上学了。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学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心中难免会感到害怕,父母如果直接让孩子坐校车,只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恐惧感。如果父母亲自接送,可以在上学的路上,多与孩子沟通,疏解他们心中的不安情绪。
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父母亲自去学校接孩子,可以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什么困难,父母也能够第一时间问清原由,今早帮助孩子解决。
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如果父母每天坚持接送孩子,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心理就会有所期盼,他们知道到了一定的时间,爸妈一定会来接她。爸妈这种仿佛遵守约定的做法,会让孩子心里感到踏实,因此他们在学校也会呆的安心了。
父母亲自接送孩子上学,可以化解孩子心中的不安情绪,父母利用接送孩子上学的时间,也可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和在学校的动态,给孩子心里带来安全感。
90后的我们也为人妻,为人母了,可是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的时间观念却不如老一辈的人,很多的90后宝妈每天踩点送孩子上学,每天如此,急急忙忙,拖拖拉拉的,可是情愿每天心情很慌张的踩点送孩子上学,也不愿意早起几分钟送孩子上学,这一点就不如老一辈的父母了,他们每天天还没有亮,就已经起床给孩子做早饭了,每天都告诫孩子:一日之计在于晨,吃完饭赶紧去学校读书,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啊……
我就是一名90后的宝妈,因为无人照顾孩子,无奈之下,我只好辞去工作,每天在家里照顾孩子,刚开始我是非常不甘心的啊,毕竟我还那么年轻,我不想每天都围着孩子转,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是非常愉快的啊,如今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因为长时间的懒散管了,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我们两个人就经常的睡懒觉,所以说如今孩子上学时间是八点半,我们每天不到八点决定不起床,起床后洗洗脸,刷刷牙,还要给孩子梳头发,慌慌张张的,每天几乎都是八点二十才出门,要不是家离学校近,我感觉肯定会迟到的,有时候我妈就会批评我几句,你就不能早起床一会吗,天天踩点去上学,弄的家里鸡犬不宁的,我们当时要是像你一样,指不定你们兄弟姐妹几个天天迟到呢。
其实我妈确实比我做的好,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睡觉最晚的是妈妈,每天起的最早的也是妈妈,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妈妈每天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了,做好饭就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起床,生怕我们上学迟到了,那个时候的我们,上学时间是七点半,有时候甚至不到七点我们就已经到了学校了。
记得有一次,老师都还没有到,学校还没有开门,我就已经在学校门口等候了,那个时候的自己受妈妈的影响,起那么早也都习惯了,而现在反而不一样了,每天八点起床我都打怯,恨不得能多睡一分钟是一分钟啊,反正就是不想起床,总之只要孩子不迟到,我就不担心,有时候还在想,去那么早的学校干什么啊,还不如在家里睡觉呢,其实也不光我一个90后宝妈这样做,很多的90后宝妈都这个样子啊,不能和以前老一辈的人相比较了。
去幼儿园接送孩子,父母切记哪几件事情不要做?
一、父母送孩子晚到
孩子上幼稚园是为了给孩子培养生活和学习的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而父母的身上性格和习惯会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而父母送孩子晚到得话,也会导致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甚至会出现不够重视院校,觉得念书是一件能够打闹的事。父母一定要在平常平常培养小宝宝良好的作息习惯,这就必须父母起一个好的表率作用,特别是在必须父母按时接送孩子上放学,那样培养孩子高度重视学校习惯,有益于长大以后上幼儿园培养孩子较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多名父母聚一块探讨教师
经常有一些父母接送孩子时,喜欢跟别的父母在一起讨论孩子的教师。有些时候探讨的基本都是孩子不懂事教师并没有文化教育好的话题。如果宝宝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题时,通常会在内心对那一个教师具有排斥恐惧的心理状态。在学习期间通常会受父母危害耳濡目染反感这位教师,更甚者会有不愿去学,念书也没学哪门功课的现象。长此以往通常会造成孩子不太喜欢这门课程,让孩子发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了解孩子负面的话题讨论
许多孩子习惯问孩子上学期内是否有发生过什么难过的事情,例如要问孩子上学是否有接到憋屈,被其他孩子欺压。这都是父母关怀孩子表现的,假如父母经常这样问,通常会让孩子发生负面的情绪。父母比不上每日问一问孩子校园内所发生的有意思的事,这样不但能让孩子保持一份轻轻松松愉快的心情,也可以让孩子借此机会问一问孩子的学习状况,让孩子在轻轻松松的气氛中讲出一天的历经。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后,父母一定要留意塑造孩子较好的作息规律习惯,让孩子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到学校,学业有成放学后来!
每到放学时间,幼儿园门口黑压压一片,家长们翘首以盼,在涌出的人群中追寻自家孩子的身影,当娃和父母眼神对接上的一瞬间,真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感。
对于接孩子的时间,有些家长不以为然,其实,不要小瞧短短几分钟的差距,对孩子来说影响很大。
幼儿内心很介意家长放学晚接凡凡妈总是晚于放学时间十分钟再来接娃,在她看来,反正早晚都要接回家,去的太早,校门口太过拥挤,还要等孩子,倒不如等其他家长接走后,她去了直接就能看见凡凡。
某晚放学,凡凡妈在路上偶遇一位老朋友,寒暄了好一会儿,等到幼儿园时,看见孩子独自坐在教室里,一声不吭。凡凡因为妈妈迟到,一路上闷闷不乐。
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意识到孩子的不对劲儿后,赶紧买了零食和玩具哄孩子,走着走着,凡凡突然挣脱开妈妈的手,委屈并认真地说:“妈妈,你以后能不能早点来接我,我也想做第一。”
本来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在孩子心里憋了这么久,要不是这次比往常更晚来接孩子,或许孩子忍到幼儿园毕业都不会说。
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被早接走的孩子,往往更自信,跟父母的关系更亲密,对上学的接受度更高。而被晚接走的孩子往往内心比较自卑,甚至多少有些厌学情绪。
晚接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1、产生自卑的心理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放学铃声响起,大家背起小书包,蓄势待发,内心充满期盼,总是希望父母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门口,当看着小伙伴们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而自己迟迟见不到父母的身影,特别是经常性晚接的,孩子内心会很自卑,陷入不安和焦虑中。
2、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在孩子心里,早点被家长接走,说明父母更关心重视自己,自我价值感会提高,而经常留校等待的孩子,内心十分缺乏安全感,担心爸爸妈妈是不是忘了自己?是不是不来接自己了?久而久之,容易胡思乱想,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
3、产生厌学的情绪
其实孩子上学就像成人上班,家长每天都晚接孩子一会儿,相当于每天都让孩子“加了会儿班”,换位思考,老板天天让你加班,时间久了,你一定会对这份工作产生负面情绪,孩子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孩子能喜欢上幼儿园吗?
4、破坏孩子规则意识
幼儿园专门设定上学和放学时间,属于规则规定之一,家长“不守规定”晚接孩子,孩子会觉得父母时间观念不强,缺少规则意识,渐渐地他可能觉得上学迟到也是正常的,当孩子的秩序感被打破,他可能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拖延。
幼儿园为何不根据家长下班时间安排放学时间呢?国家对于幼儿放学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多数幼儿园都安排在4点半左右放学,然而在职家长都没下班,只能晚点接孩子,那么,为何不根据家长下班时间安排放学时间呢?
1、为孩子安全着想
如果放学时间过晚,天色渐暗的情况下,孩子发生各类事故的概率会随之增大,从安全角度考虑,幼儿不宜留园过晚。
2、避开晚高峰
幼儿放学需要和中小学生错开,这是为了避开家长接送或滞留,增加交通的拥堵。
3、幼儿园的办学考量
孩子们放学后,老师要整理场地、清理玩具、对园内进行清洁消毒等,忙完差不多6点半,如果6点才放学,老师都得忙到晚8点,无论是从办学成本,还是老师薪资待遇等方面考量,延后放学时间的难度都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