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总是过于依赖奶奶呢?

老人 0 24

孩子为什么总是过于依赖奶奶呢?,第1张

孩子为什么总是过于依赖奶奶呢?
导读:小孩子是最敏感的,就算还不会说话或者还不能表达,谁对他好,他都能感觉到,只是不说而已。孩子过于黏奶奶,你要争取改变这种状况,把孩子拉回倒你身边。一、奶奶对他好,所以他黏着奶奶。你家是奶奶带孩子,是吗?如果是,就情有可原了。奶奶白天一直陪着孩

小孩子是最敏感的,就算还不会说话或者还不能表达,谁对他好,他都能感觉到,只是不说而已。孩子过于黏奶奶,你要争取改变这种状况,把孩子拉回倒你身边。

一、奶奶对他好,所以他黏着奶奶。你家是奶奶带孩子,是吗?如果是,就情有可原了。奶奶白天一直陪着孩子,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包括日常起居的吃喝拉撒。孩子的需要在奶奶那里得到了满足,当然就只想一直跟着奶奶。

二、反思一下你自己。如果白天上班,下班之后的时间就要陪孩子,不能把孩子都扔给老人。你可以与孩子一起读绘本,一起做游戏,一起到户外活动。抓紧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就算奶奶再好,有的事情老人家也做不了,比如说画画,英语绘本,或者搭积木之类的。就需要你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的实力和强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三、收起你的不高兴,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吸引不了孩子,马上行动吧,改善你与孩子的关系,现在还来得及。

以上,供参考。

其实,我真的羡慕你呢,孩子跟奶奶,就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现在每天下班回家,就算再忙,事情再多,都要先陪伴孩子,要等孩子睡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书写作之类的事情。

@擦亮星,宝妈一枚,爱生活爱旅行爱学习。愿与你一起擦亮星星,共同成长!

朋友小许在产假结束后,女儿就交给婆婆带了,小许工作非常忙,有时候出差几天不回来,孩子跟着奶奶倒也很乖,后来为了方便,奶奶把孩子带回家照顾,只到周末小许两口子才去把女儿接回来。小许说发现孩子见到她并没有高兴的表情,往奶奶家送时,孩子也不哭,有时候正在玩,小许要走,奶奶说“妈妈要走了”,孩子都不抬头。

除了似乎感情淡漠,小许还发现女儿有些胆小,带她出去玩,小区里有不少孩子都在玩,女儿很难融入到孩子群中,总是自己默默在一边玩,让她去跟小伙伴一起玩,她也退着不肯去。

小许说非常后悔,可能是以前自己工作太忙,给孩子的关注和照顾少,经常和孩子分离,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她想弥补孩子。

虽然全职妈妈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家庭孩子并不能由妈妈亲自带,因为妈妈要工作,要谋生,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个人的收入难以维持过得去的生活,如果妈妈辞职,家庭的经济压力会增加,反而导致出现危机,所以真正敢辞职做全职妈妈,自己来带孩子的,并不是主流。

如果工作压力不大,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那么职场妈妈也能在家人或保姆的帮助下,也能与孩子建立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大概率不会缺乏安全感。但是如果妈妈长期非常忙碌,经常无法陪伴孩子,与孩子互动少,就可能会影响孩子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在著名的恒河猴试验中,研究者发现,从小离开妈妈的小猴子,即使有铁丝妈妈喂奶,有绒布妈妈可以抱抱,但是小猴子放到一群猴子里时,小猴子会拘谨、退缩,不容易融入到猴群、也不容易与其他猴子良好互动,也就是这小猴子缺乏安全感,交往能力差。这样的小猴子更容易焦虑和感受到压力,也就是缺乏安全感。

小猴子还能改变吗,可以回归正常吗?

实验证明,可以。

实验人员把一个在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子和那个被伤害的小猴子放到一起,在妈妈身边成长的小猴子就不断到那个从小离开妈妈的猴子身边,给他挠痒痒,拥抱玩耍,身体的接触、互动,使受伤的猴子慢慢变得和其他猴子差不多,不像原来那样孤僻了。

实验人员得出结论,小猴子是可以被治愈的。

研究发现,非安全依恋也可以变成安全依恋。但是需要稳定的、有质量的依恋关系。

也就是说,妈妈给予孩子持续的、温柔的呵护,经常拥抱孩子,摸摸头、拍拍背,抱一抱,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这些都能给孩子极大的情绪抚慰,也给孩子在精神上的鼓励,同时,也减少孩子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这句话并不是鸡汤,而是有实验数据支持的。

所以,陪伴和爱孩子,任何时候都不晚。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孩子早期时的陪伴不重要,仍然建议孩子从小应该由父母亲自养育,由父母带为主,日常的照料可以由家人或保姆来帮忙,但一定要减少分离、增加互动。而且依恋关系的转变,也与孩子的个性有关,有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如果在早期的时候没有建立好,后期修复起来就比较困难,而有些孩子不会在意,后期也能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

我的意见是把孩子接回家送到当地幼儿园,以免等孩子长大后悔没好好照顾孩子了挣钱的日子很长可以说有的是时间孩子几年就长大了,我现在就后悔当初没号好看孩子现在大了身体不好有钱有什么用美又好身体,孩子健健康康能和自己最亲的人栽一起才是最幸福的思念孩子是多难受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