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病人出院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 0 31

脑梗塞病人出院后应注意哪些问题?,第1张

脑梗塞病人出院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导读:1、限制脂肪摄入量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

1、限制脂肪摄入量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2、控制总热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3、适量增加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含糖饮料不断增加,当地多饮用含糖饮料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对老年脑梗塞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如脑梗塞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现在许多厂家生产保健型饮料,其中以低糖饮料为主。用一些甜味剂来替代蔗糖,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满足了喜甜食人的要求和口感。常见的甜味剂有阿斯巴甜,甜菊甙等。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用量小,不产生热量、无毒、体内不吸收,能够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许多动物实验证明,阿斯巴甜无致癌性。可以放在溶液和面点制作中。5、注意烹调方法 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6、经常饮水 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7、控制血压 很多老年脑梗塞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就高血压病患者而言,并不是血压高就会引起脑梗塞。相反,未按医生嘱咐服药,以及不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才是致病的根源。比如:长时间的高血压,未作适当的降压治疗;虽然按时服药,血压仍长期在较高的水平;或间断降压治疗,血压时常突然增高;不注意气候情绪变化及身体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的影响;过分降压往往因夜间血压过低而引起脑梗塞;此外,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病更易引起脑梗过时的发生。8、可靠的中西药合理并用 脑梗塞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除饮食锻炼及科学护理外,只有坚持可靠用药,才能够真正从病因入手,对血栓形成及动脉硬化起到防治作用,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才能够有效防止复发。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在恢复期的治疗应以大复方道地取材,具有多靶点治疗效果的现代中成药物为主,而副作用及抗药性较高,但又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西药为辅,才能达到增效减毒,标本兼治的治疗作用。临床有效治疗脑梗塞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西药,如拜阿司匹林;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类中药,如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我国现阶段唯一二次研发成功的脑梗塞治疗中药!),为大复方道地取材的现代中药,能够对脑梗塞病因血液及血管病变同时(多靶点)治疗,为脑组织的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使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其他神经系统的体征得到改善,防止血栓形成、动脉硬化形成作用明显。天欣泰组方中含有两种国家一类新药(体外培育牛黄和中国药材公司产麝香),这在心脑血管中药并不多见,经道地取材配合现代工艺的二次研发,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成药的安全性、稳定性与长效性。有些医生还建议脑梗塞患者可同时服用有营养保护脑细胞功能的药物,如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这样首先在保证用药安全,不损伤肝肾的前提下,还能够利用可靠的中西药合理并用达到增效减毒的治疗目的,对脑梗塞患者来说非常合适。既具有西药起效快、具有明显的治疗针对性的优势,也具有大复方道地取材的二次研发现代中药的长效性强、安全性高、剂型剂量合理的优势,是脑梗塞患者防治首选用药组合。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治疗用心脑疏通胶囊卡托普利阿斯匹林甘露醇

(1)指导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为好,以保证脑血流供给、减轻脑组织缺血状况

(2)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帮助患者做患肢及关节的被动运动

(3)造成现在的症状表现,只有恢复大脑神经功能,病情才会明显好转,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尽早下床活动,从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进行训练指导,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次数,最后帮助进行上下楼梯训练,让患肢得到运动,利于功能的恢复

除了适当的治疗外,调理改善也可以吃地龙蛋白相关食品。地龙蛋白具有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栓、软化血管、降低血粘、双向调节血压、降低血糖。

脑梗患者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按时服药,避免漏服和错服,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心情过于忧郁或愤怒。脑梗病人也要注意忌受寒,在发病后一到两周内,病情基本平稳,可及早进行肢体锻炼,每日三次,每次10到20次不等,进行按摩被动运动。脑梗患者适当运动可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脑梗患者对疾病也要有充分的信心,积极进行治疗。

一、脑梗原因

脑梗的原因很多,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有关。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病和高凝状态。此外,还与年龄有关。一般60岁以上的人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严重,有脑梗的风险。也与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过量饮酒、运动等。基础疾病筛查还包括检查颈动脉斑块、脑血管异常和血管炎等。

二、脑梗的预防

从饮食预防方面,需要低盐低脂饮食。低盐的标准是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6g。低脂饮食强调减少动物脂肪和内脏的摄入。基础疾病的预防包括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如果血脂异常,应降低血脂至正常;如果有高血压,应该把血压降到正常,这样血压才能达标。同型半胱氨酸病应通过叶酸来恢复,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应通过抗凝或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来预防。对于血液高凝状态或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疾病,需要对一些指标进行治疗和处理,以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减少疾病的发生。

患者在平时应该避免吃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如果长期或持续吃这些食物,你的血脂会进一步升高,血液粘度也会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导致脑梗死复发。避免刺激性毛发食物,减少甜饮料和奶油蛋糕的摄入;避免抽烟喝酒。烟酒会损伤血管内膜,还会导致小血管收缩,导致管腔变窄,从而容易形成血栓。

脑梗塞病人康复用药: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林75mg/日,或抵可力得250mg/日。2、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如尼莫地平、西比灵5mg 1次/日 口服;乐脉颗粒口服治疗等 。也可服用活血化瘀活中药如心脑康、维脑路通口服;3、改善脑代谢药物:脑复康 08~12 口服 3/日 , 银可络 80mg 3/日,均为,可酌情选用。

建议:脑梗塞病人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心理护理——脑血管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安慰鼓励,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方面的支持,解除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尊重患者,耐心倾听病人诉说,与患者谈话时声音要大,速度要慢,措词应简短清晰,重复重点,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器材,如助听器,识字卡片等,以便更好的沟通。 2、饮食护理 饮食应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多吃蔬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32636336菜、水果。 对于面瘫病人、咀嚼功能失调、舌活动不利,应协助进食稀软饮食,动作宜慢,量要适当减少,避免发生呛咳或食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3、并发症护理: 1)保持功能体位: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 2)每日定时翻身拍背,床铺经常保持干燥清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对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应用软枕或海面垫保护,积极预防褥疮、呼吸道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4、安全护理 1)建立舒适安全的环境,注意患者安全,室内采光柔和,无危险物品,物品放置以方便患者行动为宜。 2)行走训练注意防跌倒造成骨折,保持地面平坦,干燥,浴室及厕所最好装有扶手架,给患者穿轻便、防滑、合脚的软底鞋,在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料理时,给予充足的时间,切忌催促,不让患者擅自离开安全环境,以防不测。 5、康复护理: 1)面瘫的功能锻炼: 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2)语言功能训练: 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3)半身不遂功能锻炼: 1)坐卧练习: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 2)上肢锻炼: 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3)下肢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 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也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肢踩竹筒来回滚动或进行行走,搀扶病人上下楼梯练习也可促进功能改善。 4)日常生活动作锻炼 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协助自理。逐渐训练病人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一些室外活动,由完全照顾过度到协助照顾,直至生活自理。 6、预防护理: 要定期检查血压,同时注意戒烟、限酒,避免精神刺激等。有血糖、血脂增高者,应积极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