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上天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怀孕十个月,生完孩子,马宝和宝爸高兴的时候经常手忙脚乱。宝宝那么小,软软的,可怎么照顾呢?别急,下面这篇文章会帮到你。
新生婴儿可分为:
1.足月婴儿:胎龄37周到小于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胎龄< 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婴儿:胎龄大于42周的新生儿。三类新生儿各有特点。由于异常新生儿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护理,本文仅从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入手。
保持适当的体温
新生儿的房间要阳光充足空通风(避免对流风)。新生儿穿衣裹衣时,室温22 ~ 24即可达到中性温度。腋温36-37.2℃,肛温36-37.8℃。新生儿的房间应保持55%-65%的相对湿度。干燥的冬天可以使用加湿器,每天开窗通风两次,避免对流风。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散热多,控制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差。当室温过高时,足月婴儿可以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来散热。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会因血液浓缩而出现脱水热,室温过低时,宝宝可能会出现硬肿症。因此,有必要保持一个合适的环境温度。
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身体抵抗力差,容易导致传染病。所以摸宝宝前一定要洗手,不要亲吻宝宝的脸颊,不要接触呼吸道感染的宝宝。给新生儿做的每一个手术都要轻柔。新生儿的衣服要选用柔软吸水的纯棉面料,衣服要宽松。穿衣服前检查是否有无线头,防止缠绕肢体造成伤害。清洗后,衣服暴露在阳光下消毒。及时更换尿布,排便后用温水洗净擦干,防止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俗称“红屁股”。主要是腹泻、排尿、刺激臀部皮肤或护理不当引起的。表现为会阴部、肛周、臀部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斑疹,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脱皮、溃烂、深部溃疡。
脐部是感染的门户,护理应以预防感染为主。如果脐带还没有脱落,可以每天用75%酒精或生理盐水擦拭。脱落后,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肚脐出现任何红肿或脓性分泌物都要治疗。分泌物有臭味,除了局部清洗消毒外,还要用抗生素治疗。如果你有发烧,精神虚弱和牛奶摄入不良,你应该警惕败血症。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在两周内脱落。如果没有在期限内脱落,但部分部位没有异常,也不用太担心。可以每天用生理盐水或酒擦拭两次,促进其脱落。
方法:左手食指和拇指在脐轮周围展开皮肤,右手持酒精棉签沿脐带根部由内向外擦拭。仔细分离脐窝与脐带根之间的粘连部分,待所有外围分离后,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带根向外擦拭。有些新生儿出生后一周还没有失去脐带,部分原因是脐带与脐窝粘连。用上述方法治疗脐带可加速脐带脱落。
保持皮肤清洁舒适。
保持宝宝眼部皮肤清洁,分泌物多时,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后滴眼药水。洗澡要在体温和生理状态稳定后进行。洗澡频率:足月儿每周不超过2 ~ 3次,早产儿每2周一次。选择中性、无香味、无刺激、pH值适中的沐浴露。洗澡是首选,可以更好的安抚宝宝。洗澡时水温在38℃左右,以水能浸没宝宝肩部为宜,避免皮肤暴露在水面时蒸发散热造成的热量损失。洗澡后10分钟,新生儿体温会明显下降。因此,洗澡后应迅速用干毛巾擦干宝宝皮肤,并用毯子裹住,避免蒸发造成热量损失。
合理喂养
合理喂养是保证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爸爸妈妈要识别新生儿发出的提示信号。哭闹是新生儿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饿了,哭了,尿了,拉了,恶心了,都用哭来抗议。首先要查一下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的。
宝宝饥饿感的表现:嘴偏向一边寻找什么东西,手指放在嘴上立即扑上去吮吸,吮吸自己的手指,快速移动眼睛甚至闭眼,烦躁不安或哭泣。正常新生婴儿出生后30分钟即可由母亲吮吸,可促进乳汁分泌,应根据需要进行母乳喂养。喂奶时可以采用侧抱、斜抱、抱摇篮、抱橄榄球等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前提都是宝宝和妈妈舒适安全。母亲在充分泌乳时,如果奶量大,流出过快,应控制出奶速度,以免新生儿在吸吮前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
吃饱的新生儿精神很好,不哭不闹,有的很快就能睡着,不用担心孩子吃不饱强行喂食。喂完之后,抱到肩膀上,拍拍后背,让进入胃里的空气排出去。或者将头部右侧抬高,防止呕吐物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喂食姿势
进食后打嗝
如果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需要奶瓶喂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卫生,喂食前洗手,喂食所需物品要高温消毒。严格按照说明书混合奶粉,室温下喂冲调好的牛奶不要超过4小时。
2:投料时,乳液的温度要合适。最简单的测试方法是在喂食前,在手背上滴几滴乳液感受温度,以温热感为佳。乳头孔大小合适,乳头软硬适中。
新生儿睡眠时间长,母乳空约2-3小时,奶3-4小时。因此,它们应该每隔3-4小时醒来喂食。喂完后,他们要观察是否有溢奶、呕吐和腹胀。特别是喂奶后,要右侧卧至少30分钟。袋鼠式护理姿势能显著减少胃食管反流。经常变换体位会让你无法入睡。新生儿俯卧时要注意避免衣服堵塞口鼻。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大多数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粪便。大便呈深绿色,略粘,无粪臭,生后3-4天内排出。如果24小时后胎粪仍未排出,应警惕病理情况。
几个特殊现象: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
由于新生儿的皮肤受到阳光和空气体的刺激,有时会出现过敏性皮肤红点,称为“新生儿中毒性红斑”,一般不治疗一周内自然消退。
玛雅人
或者出生后1-2个月的宝宝,口腔内的牙龈上长出一些米粒或米粒大小的白色球形颗粒。数量不等,看起来像小牙齿。其实它们不是牙齿,俗称“马牙”。吃和吸摩擦后,可以自行脱落。这是上皮细胞的堆积。一般无症状,对口腔颌面部发育和健康无影响。不需要治疗。一定不能用针挑,也不能用毛巾擦,否则容易损伤黏膜,引起感染。如果长时间不脱落,请咨询医生。
新生儿胎记
背部、骶骨、臀部的青色斑点是胎儿时期色素细胞堆积的结果。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绿色斑点会在儿童期逐渐消失,不需要治疗。
乳腺肿大,假月经
出生后3-5天,男女宝宝都可以丰胸。有些新生婴儿的丰胸可大如蚕豆,甚至鸽子蛋大小,一般在出生后2-3周自行消退。人们传播挤压或打破乳房的习惯。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有感染的风险。有些女宝宝可能在出生后5-7天出现带血的阴道分泌物,称为“假月经”,这是由于母体雌激素突然中断引起的,不加干预一周后可自然消失。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正常发育时可出现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婴儿出生后2-3天可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如果黄疸持续或复发,要及时就医。
生理体重减轻
在出生后的2~4天内,宝宝可能会因失水较多和胎粪排出而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出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体重。
粟粒性痤疮
粟粒疹:宝宝出生后3周内,鼻、鼻、颊部可长出白色或黑色的小皮疹,突出于皮肤表面。原因是新生儿的皮脂腺发育不成熟,有堆积,不需要治疗大多可以自行消退。
新生儿期是人一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需要精心呵护。家长只有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到合理喂养,预防感染,帮助孩子顺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