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封顶匠人祝贺词怎么说

问答 0 18

宗祠封顶匠人祝贺词怎么说,第1张

曾氏宗祠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家族祠堂建筑。作为曾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它承载着丰富的祖先信仰和家族文化。曾氏宗祠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充分展示了古代广府建筑的风格特点。祠堂坐北朝南,采用传统的五开间三进深布局,由前堂、中堂、后堂以及庭院、天井等部分组成。前堂高大宽敞,檐廊四庾台式样,大门上方悬挂着镌刻“曾氏宗祠”字样的红石大匾额,显得庄重肃穆。进入祠堂,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等艺术装饰随处可见,展示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除了建筑艺术价值外,曾氏宗祠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曾氏家族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曾氏家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在这里,曾氏族人祭祀祖先神灵、商讨族中大事、制定家规、玩灯唱戏、庆祝丰收等,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和传统。如今,曾氏宗祠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曾氏家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了解曾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欧的姓氏是怎么来的腾冲有哪些景点 腾冲必去景点1、腾冲旅游景点有:银杏村、和顺古镇、火山热海、北海湿地、大滚锅 、叠水河瀑布、国殇园 、保山、高黎贡山 、允燕佛塔、姐勒佛塔 、瑞丽边贸街、瑞丽大盈江。 2、腾冲古称腾越,位于云南省西部,西北与缅甸为邻,国境线长达151公里,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要隘,被誉为“极边第一城”,素有“侨乡”之称。腾冲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大全腾冲旅游必去的十大景点:1、热海这里是国内的第二大热田,也是国内地热疗养的最好的地方,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疗养,入股破来了腾冲首当其冲就是它。2、和顺古镇既然是古镇,肯定有这里自己的美丽,来到了和顺古镇会感受到古镇的侨乡文化,来这里旅游的人不多,可以很安静的感受这里的美丽。3、腾冲火山地质公园这个是中国的十大火山群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得到历史的变迁,还会感觉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在火山口附近说不定还可以见到各种颜色的火山石。4、滇西抗战纪念馆这个是纪念馆,每个地方的纪念馆都是值得去看一下的,勿忘国耻,也是去向为国家住处贡献的老兵致敬。5、北海湿地这里是唯一的一个亚热带山堰塞湖沼泽湿地,这个是整个都飘在湖面上的。这里到了春天的时候真的是超级美的,有花、有草、还有一些小动物,真的是超级美的。6、银杏村秋天的时候就会知道这里有多么美了,一条路上全部都是已经金黄了的银杏叶,那种可以亲近大自然的感受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形容,只想用眼镜盒记下这美丽的景色。7、叠水河瀑布这个是国内唯一的一个坯布了,这里的瀑布也是非常壮观。8、云峰山据说这里是腾冲最灵的仙山,不论灵不灵,但只是看见这种仙气缭绕的景象也是非常激动的。9、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6562公顷,总体规划有四个互不相连的片区。10、绮罗古镇绮罗古镇的文化遗迹非常多,多为明清建筑,是绮罗镇古建筑物的化石。腾冲旅游景点介绍腾冲景区旅游景点介绍如下:腾冲旅游景点有:银杏村、和顺古镇、火山热海、北海湿地、大滚锅、叠水河瀑布、国殇园、保山、高黎贡山、允燕佛塔、姐勒佛塔、瑞丽边贸街、瑞丽大盈江。腾冲古称腾越,位于云南省西部,西北与缅甸为邻,国境线长达151公里,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要隘,被誉为“极边第一城”,素有“侨乡”之称。腾冲有悠久的历史,古为“滇越国”,汉置郡县,唐南诏时“畴壤沃饶,人物殷凑”,为云南西部重镇。明代筑有坚固的石城及关隘,以作防御。城内街道俨然,设有各种商行,万商云集,工商兴旺。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玉石工艺,较为发达,是云南缅玉的加工与集散地,又有“翡翠城”的美称。来凤山雄踞城南,一峰突起,山上建有来凤寺,山麓有国殇墓园。腾冲火山群、温泉群、打鹰山、云峰寺、国殇墓园、和顺乡、艾思奇故居、云龙阁等都是腾冲的风景亮丽之处,其中腾冲地热火山尤其著名,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腾冲旅游介绍 腾冲旅游景点介绍1、腾冲隶属云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联邦共和国毗连,东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相邻。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公里,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 2、腾冲旅游景点有: (1)滇缅抗战博物馆于2005年7月7日建成开馆,馆址设在原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上。博物馆藏有3500多件二战文物,包括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美英盟军、民众众抗战等方面的文物。 (2)国殇墓园系纪念抗日战争中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的陵园,坐落于来凤山北麓,占地面积53300平方米,1945年7月7日落成开放。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腾冲文庙亦称学宫、黉学,位于腾冲城区,为一规模宏大的组群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光绪五年进行了重修,是怒江以西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学宫,且为腾冲城内在抗日战火中遗留下的唯一的古建筑群。 (4)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古火山地质遗迹及相伴生的地热泉为特色。公园内有97座火山体,其中火山形态保存完整的有25座。 (5)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市区西南20公里处,面积约为9平方公里,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腾冲旅游著名景点介绍 导语:腾冲是亚洲火山较集中的地区,境内有多座火山。腾冲地热资源丰富,温泉、泉眼众多。腾冲城不大,但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很多人文景观建筑。和顺古镇、火山公园、樱花谷、热海、国殇墓园、侨乡都是不容错过的景点,如果秋天来腾冲,银杏村是一定要去的,那里绝对会令你感到震撼和惊喜。 腾冲旅游著名景点介绍 和顺古镇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以西4公里处,始建于明代,因小河绕村而过故名“河顺”,后文人雅士取“士和民顺”之意而更名为“和顺”。和顺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更是茶马古道重镇、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镇建筑环山而建,从东到西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宅遍布古镇,镇子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镇内主要景点有:滇缅抗战博物馆、中天寺、弯楼子、刘氏宗祠、艾思奇纪念馆、文昌宫和和顺图书馆。沿着古镇蜿蜒的巷子,你可以去探访古镇内的老屋、老街和古老的宗祠。弯楼子民居博物馆能让你打开眼界:建筑还可以是这样的。怪不得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就专门跑来,在此取景。寸氏宗祠和翡翠大王故居,让你慨叹古镇建筑的精致。走累了,可以在刘氏宗祠内的茶馆坐坐,喝一杯用当地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茶,唇齿留香。在和顺图书馆,你还能看到匠人用土法制造宣纸,这可是腾冲三宝之一(腾宣、腾药、腾编),有兴趣可以买一些回去。走累了肚子饿了,古镇内的各种小吃不仅能够果腹,更能让你回味那段绵长而沧桑 。 国殇墓园国殇墓园位于腾冲县城西南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是为了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这里埋葬着3000多名中国远征军将士和十几位盟军官兵,几乎每一个到腾冲的中国人都会来到这里祭拜先烈。 一进门房,右手边书店有很多关于腾冲和远征军的历史书籍,接着就是两个展厅,东西分布,陈列着相关的战史资料和实物,可以一睹先烈的丰姿笑貌。墓园的主体建筑——大门、甬道、忠烈祠、小团坡烈士墓、纪念塔,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递进,逐层升高。而在墓园大门不起眼的地方还有一个小小的“倭冢”,是战后为日军收尸立的坟。 由大门经长甬道沿石级而上至第一台阶,再沿石级至第二台阶的挡土墙,上面嵌有“碧血千秋”隶书刻石,第二台阶上,建有庄严肃穆忠烈祠,为重檐歇山顶仿清建筑。为供奉抗日阵亡将士英灵的殿堂。绕过忠烈祠,是立满墓碑的肃穆陵山。周边的山坡上埋葬着3000多名抗战阵亡将士的骨灰,另一边是在腾冲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美军将士夏伯尔等14人的纪念碑。爬上山顶,上面是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座正面刻有李根源书写的“民族英雄”四个字,其余三面刻有第二十集团军总部所撰《腾冲会战概要》。 目前园区扩建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已经建成并开放,其开放关闭时间和整个园区一致,里面收藏了很多珍贵文物,包括和顺抗战博物馆所藏文物也已经全部迁到此馆)。 樱花谷腾冲樱花谷,位于腾冲县城北25公里处,高黎贡山西麓、龙川江西岸,属高黎贡山龙川江峡谷自然保护区。这里终年无霜,雨量丰沛,野生樱花 遍布其中,樱花 谷由此得名。樱花 谷中有珍稀植物200多种,与恐龙同时代的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桫椤在谷中随处可见;10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中,滇金丝猴是其中一宝。谷中现已建成露天温泉、骑马、漂流、攀岩、溜索等旅游项目。 樱花谷交通不太便利,除了自驾,只能包车,微型面包车,可乘坐七人,一般行程是上午九点从腾冲县城出发,一个半小时抵达樱花 谷,下午两点左右离谷,去北海湿地,吃农家饭,五点左右返程,往返200元/车。 路况不太好,多是盘山的水泥搓板路,很典型很搓板的`搓板路。但一路盘山而上,远处云雾笼罩的连绵高黎贡山,近处梯田起伏的山脚平原,美不胜收。樱花 谷门票30元,包车司机或当地旅馆买票可打折,25元/人 樱花谷的温泉不收费,包含在门票中,极为超值。毕竟刚开发几年,路况不好,旅游大巴无法上山,不知道再过些年,是否还有这样的唯美幻境。这儿的温泉不含硫磺,水温也不算高(估计38度以下),泡一两个小时也不会感觉气闷乏力。 留连着不想走,但时间已不知不觉下午两点,以后有机会可以选择在谷中住一晚,半天的行程来不及细赏谷内风景。据说住宿条件较差,小木屋,60元/间。非常适合露营,白天烧烤、骑马,晚上泡着温泉数繁星,听着瀑布飞流之声入梦,做两天神仙。 野樱花 每年从11月下旬至12月份,由低海拔到高海拔渐次开放;珍奇的大树杜鹃每年春节前后开花,花期半个月。樱花 谷的珍稀植物太多,连恐龙同纪的桫椤也仿佛寻常绿树。看不到野樱花 和大树杜鹃,且看这正在盛放的杜鹃花和那些不知道名字的花儿,戒贪、珍惜拥有、活在当下,苦修而不得~ 这铺在石阶的落花,初见时以为是绢花,疑惑这样的原始森林何须仿真花修饰,手触才发现竟是真花。现在的花儿,怎么美得那么不真实呢又或是现在的仿真花,已经深深沁入到我的心里“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北海湿地北海湿地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由青海和北海两个毗邻的天然湖泊组成,水面上覆盖着厚达一米的草排,在上面行走会感觉大地晃动,不免胆颤心惊。保护区内不仅有莼菜、野菱等众多国家级保护植物,也是众多水生鸟类的乐园。 腾冲火山公园内现有97座火山体和数级熔岩台地,是我国四大火山群之一。公园内的火山锥、火山熔洞、熔岩石地、火山湖、堰塞瀑布、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另有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柱状节理、墨鱼河等景点。从火山公园至黑鱼河一路风景秀丽,您可领略到独特的火山景观。 银杏村--银杏的最佳观赏期为11月中旬-12月初。目前银杏村未被开发,不需要门票,更没有任何商业气氛。 --村子分为四个区域,从村口三岔路的银杏广场往前的陈家寨是游客和银杏最密集的地方,其他区域相对宁静。 --每逢观赏期住宿供不应求,所以要提前预定。如果担心错过花期,也可以提前电话联系当地的客栈了解最新的情况。  一、姓氏源流  欧 区(ōu 欧 区)姓源出有二:  1、出自欧冶氏,与区氏同出于一个源流,以祖先名字为氏。春秋的时候有匠人叫欧冶子,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欧冶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做为姓氏,形成了欧姓。有的去掉欠字为区姓。欧与区音同。  2、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为氏。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至汉朝时,由欧安又分出一支区氏(见下《三、历史名人·欧安》),称区姓。  ★★★得姓始祖:无疆。欧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勾践的后裔。欧氏与欧阳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欧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为氏。而《姓氏考略》上也有记载。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部。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氏和欧阳的得姓历史,大致2000年。故欧姓后人尊无疆为欧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关于欧氏的传自越王勾践,历来有关的姓氏古籍都已有过考证,《路史》所记载的:“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以及《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详载的:“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疆,为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和《姓氏考略》上所说的:“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4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氏和欧阳氏的得姓历史,算起来至少也已经在2400年以上,真是名符其实的源远流长。这个家族的子孙尤其值得自傲的是,他们的家世源流,不但可以源源本本地推溯到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而且,更可以遥远地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圣君夏禹;因为,先秦时期位于浙江的越国,正是由夏禹的五世孙,那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之子所传。换句话说,不论是欧氏,抑是欧阳氏,都拥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家世源流。作为一个欧姓人还有什么比这份荣誉更值得自豪的!区、欧、欧阳三姓同宗。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氏为大欧。据《区渭泉祖家谱》又说,广东新会区氏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在这之前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  三、历史名人  欧 宝: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子。平都人,而且性格开朗,为人豪爽。  欧 安:汉朝富商,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欧道江:长乐人,明代学者,博学多才,四方师事,从游者数千人。  欧冶子:春秋的时候匠人,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  欧普祥:元代起义军将领。  欧大任:明代南京工部郎中,广东顺德人,嘉靖时期国子博士。学者王士贞称其为“广东五才子”之一。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的记载,欧氏望出平阳郡。  平阳郡:三国的时候魏国所置。在今天的山西临汾一带。  2、堂号  八剑堂:春秋的时候有欧冶子善于铸造剑,越王请他铸了五把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后来,干将又为赵王铸造了三把剑(龙渊、太阿、工布),这八把剑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剑。  ============================================================  欧(区)姓宗祠通用对联  〖欧(区)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欧冶;  望出平阳。  ——佚名撰欧(区)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欧(区)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孝格禽兽;  光佩芙蓉。  ——佚名撰欧(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平都人欧宝,性极孝,父亲去世,他在墓旁庐中守孝。乡邻打虎,虎跑进他庐中,他用衣服盖住虎,虎得以逃脱。后来,虎送来鹿帮他祭祀,人们认为孝能格(感化)猛兽。下联典指春秋时冶工欧冶子,善于铸剑,相传曾为越王勾践铸五剑,称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又与干将为楚昭王铸三剑,称龙渊、泰阿、工布。曾拿纯钧给善于鉴别剑的薛烛看,说:“光彩耀人,像是芙蓉刚刚生出。”  菟虎供祀;  芙蓉闪光。  ——佚名撰欧(区)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才高吴下;  惠被泉溪。  ——佚名撰欧(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欧海。下联典指宋·欧道。  -----------------------------------------------------------------  〖欧(区)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菟虎供祀第;  芙蓉闪锷家。  ——佚名撰欧(区)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欧(区)氏宗祠“八剑堂”堂联。  -----------------------------------------------------------------  〖欧(区)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荣列广东五才子;  师事长乐数千人。  ——佚名撰欧(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南京工部郎中欧大任,广东省顺德人。嘉靖间历国子博士。学者王士贞称其为“广东五才子”之一。下联典指明代学者欧道江,长乐人。博学洽闻,四方师事游者数千人。  -----------------------------------------------------------------  〖欧(区)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虎感念藏,卸鹿供祭;  技精冶铸,纯钩似芙。  ——佚名撰欧(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孝子欧宝,平都人。性至孝,义丧庐墓。里人恪虎,虎投其庐中,宝以衣覆之,虎得脱。其后虎致鹿以助宝祭。人为孝能恪猛兽云。下联典指战国时铸剑家欧冶子,越王聘之作五剑。后又于又于干将为楚王作三剑。福建省闽侯县冶山西,有欧冶池,相传为欧冶子铸剑之地。  孝子庐墓,名声传自汉代;  义军领首,威望肇于元朝。  ——佚名撰欧(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孝子欧宝。下联典指元代起义军将领欧普祥。  ============================================================  附录:欧姓典故、趣闻  〖欧阳修的后裔为什么姓欧?〗  2004年初,广东省乐昌市有些欧姓群众要求改姓欧阳,说是恢复原来的姓氏。原来,这些欧姓群众都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日前,记者在乐昌采访时获悉,原籍江西吉安的一代文豪欧阳修,竟然有四、五千后裔在乐昌聚居。位于乐昌黄圃镇的欧阳氏宗祠(始建于嘉庆十二年)最近已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为乐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一木箱“湘南粤北欧阳氏族谱”。  家住乐昌北乡镇的欧汉荣今年已是66岁,他是欧阳修的第35代后裔。日前,记者来到欧老汉家,得知来意,他的儿子欧阳彪抱出一个高近七八十厘米的木箱,里面收藏有欧家12本族谱,名叫《湘南、粤北欧阳氏族谱》,记者翻开一卷细看,便见其中有“第十六传至修(即欧阳修),履官尚书”的记载,扉页上还有欧阳修的毛笔画像,下面题有“宋太师允国公欧阳修(文忠)公遗像”数字。据悉,欧阳修的后裔中,过去有不少人只知道画中像是一位先祖,但并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近年来,随着乐昌文史研究的发展,欧阳修的后裔认识到祖先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并以此为荣。欧老汉的儿子已改名叫欧阳彪,他告诉记者,后来知道先祖就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除了将“欧”姓改为“欧阳”之外,他们更觉得应该“发奋读书”,向先祖欧阳修学习。乐昌为何有欧阳修后裔  乐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欧阳修后裔呢?据乐昌文史研究专家沈阳先生介绍,原来,早在南宋年间,欧阳修第九世裔孙欧阳永隆,于南宋绍熙五年,出任韶州,始居乐昌黄圃镇东村。从永隆公至今已经历29代,后裔遍及乐昌及湘南等地。在清代康、乾、嘉年代,乐昌的欧阳修后裔进入繁盛时期,有做进士、举人、贡生、增生、附生、庠生等,共二三百人。曾有县里科举考试,中榜者全都是姓欧者,“全榜皆欧(县试),无一异姓,号称欧半城,名扬乐邑”之誉(引自《欧氏族谱》)。欧阳修后裔为何会改姓欧?  欧阳修的后裔,为什么会改姓欧呢?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欧阳修玄孙欧阳光祖当年平定“金乱”有功,皇帝封其为“灵佑威显欧王”。因此,后裔弃“阳”从“欧”。但过了两代之后,由于朝野议论及宗族认为单姓不妥,于是又恢复原复姓“欧阳”。为什么乐昌欧阳修后裔仍然沿用单姓呢?沈阳分析说,其一出于历史原因所致;其二基于历代祖业田产契约、证券不便更改;其三乃政府对户籍、档案、证件管理严格,不可随意改动之缘故。不过,他们的祖源、谱中记载仍是欧阳氏复姓之史籍。改回欧阳复姓要去户籍申报。  对于这个问题,乐昌市公安局一位户籍管理人员认为,一般来说,只要没有经济问题等,按照更改姓名的相关规定程序,填写有关申请表格,即可以办理姓名更改手续,何况这些“欧”姓的欧阳修后裔本来就是姓“欧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欧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欧致富少将  欧致富(1915-1999),原名欧阳致富,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人。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7军供给部排长,第5师15团连长,第13团特派员,红31军教导队营长,援西军随营学校校长,红31军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黄崖洞保卫战,在这次保卫战中,特务团抗击了5000敌军进攻,歼敌近千,1500的特务团仅伤亡166人,老百姓称特务团为欧团。八路军总部授予欧团“包围水腰立战功”锦旗,荣获“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光荣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热辽纵队第22旅旅长,热河军区热中军分区司令员,第17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1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8军142师师长。董存瑞就出在这个师。锦州战役时,欧致富率31师沿长城南进百里,进攻滦河以东石门地域,一举攻克石门车站,切断了铁路交通线。尔后31师包围了北戴河,北戴河守敌大部被歼。31师和所在的11纵出击北宁线,扫清了滦河以东至北戴河一线各据点之敌,切断了华北敌军的陆上交通,完成了保障东野主力南下,分割包围锦州之敌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48军副军长兼师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61年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79年参与组织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为巩固西南边防和捍卫祖国主权不受侵犯作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3月28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84岁。著有《戎马生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