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无人探月器嫦娥五号,揭开了其前往月球采集岩石样本的序幕。此次任务一启动,全球科学家纷纷表示祝贺,并期待嫦娥五号能带回月球土壤和岩石样本,这些样本预期将增进我们对月球火山活动的理解,并可能改写我们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俄罗斯科学家公开表示希望获得嫦娥五号的月球样本,并强调这些样本对全球科学家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法国科学家指出,中国已与多个国际科研机构讨论过月球样本共享的可能性,并计划与世界分享这些宝贵的样本,尽管具体的分配方式尚未明确。事实上,样本共享一直是国际科学合作的常态。中国在探月工程中一直秉持开放共享的原则,从嫦娥二号的全月面地形图到嫦娥四号月背探测数据,均向全球公开。科学研究旨在深化人类对宇宙的理解,需要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所有科学研究,包括科技实力雄厚的美国。尽管美国拥有众多科研设施和深空探测器,但全球最强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仍位于欧洲。科学的进步依赖于全球合作和数据共享。然而,作为一个有私心的普通公民,我期待我们首先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深入研究,待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再与世界分享。关于月球样本,公众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重要的是科学的发展和共享精神。回顾历史,美国和苏联在上世纪已多次从月球带回样本,总重量达数百公斤。美国更是将月球样本作为礼物赠送给多国,包括我国赠送的1克月壤样品。但为何嫦娥五号的样本仍让国际科学家兴奋不已呢?原因在于,以往的样本多为古老岩石,而我国此次的目标区域拥有相对年轻的玄武岩,形成于13-20亿年前。这些样本可能证明月球在35亿年后的火山活动并未完全停止,从而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月球的演化过程。因此,嫦娥五号的任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也是为何全球科学家对我国的月球岩石样本如此渴望。提及我国的那1克月球岩石样本,它已被我国科学家分为两半,其中一半在北京天文馆收藏,另一半则用于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显示了月球样本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期待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任务,带给我们对地球这颗卫星更深的了解,并可能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或国际社会祝福,此类工程有何积极意义?1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中国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携带的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球。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嫦娥五号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2 嫦娥五号的返回器安全着陆,完成了自1976年以来人类首次从月球采样返回的任务。现在,地面搜索队伍将接过接力棒,找到并运输返回器,以便对月壤进行分析。3 嫦娥五号携带的月壤回归地球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自1976年以来再次获取月球土壤的标志性事件。4 在返回器着陆过程中,地面搜索队伍在凌晨1时53分左右确定了返回器的大致位置,并立即出发进行搜索。专家团队对返回器的着陆点进行了六次精确预报,确保了搜索工作的顺利进行。5 约在凌晨2时21分,空中搜索回收分队找到了嫦娥五号返回器,并通过直升机上的红外吊舱传回了着陆画面。画面显示,返回器表面因高温作用而有一些烧蚀痕迹。6 凌晨2时30分左右,地面搜索分队抵达了返回器的着陆点,并开始进行有害气体探测。7 约在凌晨2时34分,地面探测组通过可见光信号将返回器的真实画面传输回来。画面显示返回器着陆状态相对直立。8 凌晨2时45分,地面三支车队陆续抵达着陆点,工作人员开始建立与返回器的通讯,并对其进行探测。9 凌晨3时左右,工作人员开始对返回器上的冲击坑进行测量。10 后续,嫦娥五号返回器将被空运至北京,开启舱门,月壤的存储和分析等相关工作也将启动。欧洲航天局等高度评价嫦五探月,他们是如何评价的?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岛东北海岸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大家可别小看这次地外天体采样,据了解,“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时无人月面取样返回航天器,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未来将能够研究自己从月球带回的样本。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或国际社会祝福,可以说这对人类来说都是一大喜事。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16年来,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实施,这一梦想正在成为现实。11月下旬,承载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使命的嫦娥五号任务稳步开展。近日来,我和大家一样,都在持续关注着嫦娥五号的一举一动:从探测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从上升器月面点火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再到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我们看到,它们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月球轨道上,在茫茫宇宙中精准找到彼此,实现了最浪漫的“太空之吻”和“深情拥抱”。现在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已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中国探月全线的工程师、科学家勇于探索、协同攻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全中国人民都为中国探月科研人员的努力和智慧而骄傲、感动。从任务的操作来看,一次探月飞行包括两次发射(地面发射与月面发射),两次着陆(月面着陆与地球着陆),两次封装(月面封装与月轨封装),一次交会对接(月轨对接)。可以看到,整个任务的复杂度大大增加,而且全新的任务要求更是对我国航天人的重大考验。好在,这些考验在过去几年的历程中,早已被我们一一攻克。 这次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关注 和祝福,我们对此表示感谢。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积极开展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航天发展成果。中国将继续本着为全人类谋福利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促进外空探索和利用。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是历史性事件,俄罗斯国家航空集团为何如此评价?在航天领域我们取得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航天领域之所以可以持续获得成功,离不开科技人员的努力。当然,我们在航天领域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持有开放的态度。太空资源本来就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各国只有共同合作,才能使我们人类更好的利用既有的太空资源。不过,我们虽然这样想。但是其他各国的反应却是千差万别。作为和我们合作关系的欧洲航天局,也是在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圆满完成以后,发来祝贺。毕竟,在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当中,欧洲航天局也是参与到了其中。其他祝贺的国家也是我们航天局的合作伙伴。一、来自欧洲航天局的祝贺我们要知道,不管是西方组织还是国家,你没有足够高的地位,人家根本不和你们玩。因为你们玩的都是人家剩下的。地位不对等,人家更不不会理你。在航天领域,我们国家取得的进步,已经到了使其他国家都羡慕的地步。而且在这次任务中,我们和欧洲航天局也是有技术合作。作为合作伙伴,欧洲航天局给我们发来贺电一点也不用奇怪。二、太空开发需要相互帮助现在航天领域的开发,我们即使做得再好,也是需要获得别人的帮助的。在这次嫦娥五号探月任务中,欧洲航天局的库鲁航天中心和马斯帕洛马斯航天基地。将会为我们嫦娥五号发射后的两个重要阶段,提供数据传输中继服务。其实在航天开发当中,各国之间都是需要相互帮助的。这次我们接受了欧洲航天局的帮助,下一次我们也会为欧洲航天局的航天活动提供帮助的。对于其他国家和组织而言也是如此。各位大仙,对于欧洲航天局等高度评价嫦五探月,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所说的嫦娥5号成功着陆月球是历史性的事件,是针对于中国的航天计划来说的。因为这对于中国在航天的探索历史上,是首次实现了携带返回器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实现成功着陆,那么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自然是一个里程碑。而这一次嫦娥5号的成功着陆,也受到了许多国家的祝福,不仅有本国人民密切的关注着嫦娥5号的着陆情况,同时在成功着陆之后外国的众多媒体航天局以及网友都发表了对我们的祝贺,同时也希望我们的任务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成功的返回地球,而俄罗斯更是第一时间对我们发表了祝贺,并表示这一次的探测在中国的航天计划上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知道这一次嫦娥5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就是采集月球土壤,然后带回地球进行研究,而这一次的采集任务更是自主采集任务。一旦这一次嫦娥5号成功完成任务返回地球,那么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来说是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同时俄罗斯方面还表示在对航天领域进行研究的时候,探月项目是人们首先会选择的项目之一,而中国和俄罗斯两方面的负责人也一直在对此进行讨论和合作,所以说他剧院中国这一次的行程圆满结束,成功的将月球的土壤带回地球,为什么这些国家都致力于对于外空的探索呢?因为外空是未知的,它可能会在未来给我们带来许多能源上的支撑,甚至我们可能还会发现,是不是在外太空生活着和我们一样的人类,人类对于未知总是充满着好奇心的,正是有了科学人员的存在,一步步的为我们揭开了外空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