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古礼|浅谈摇篮边的礼仪——出生礼)

婴儿 0 136

(漫谈古礼|浅谈摇篮边的礼仪——出生礼),第1张



心理学作家武志红曾经说过:人生是一个心智不断成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对于自己心灵的转变,往往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仪式来提醒自己,甚至引导自己的转变。


有时候我觉得,灵修成长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们需要一些特定的仪式来呼应灵修成长的节奏。在生活中,我们的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每一次改变,都需要一些仪式来提醒自己。这些仪式提醒我们,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必须面对这些变化。本期《古代仪式漫谈》,我就从“人的成长礼仪”和“精神成长的仪式感”两个方面来谈谈古代出生仪式有哪些小学题。



(漫谈古礼|浅谈摇篮边的礼仪——出生礼),第2张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从出生仪式、成年仪式、婚礼仪式、成人礼到葬礼仪式,有一套完整的人生礼仪体系。中国人的生活礼仪充满了中国的人文特色。有“王冠”和“恩典”的成年礼,有安静美丽的“昏礼”,有庄严安详的葬礼,诞生仪式也是独一无二的。


出生仪式,从女人没怀孕时要孩子,到婴儿的第一个生日,所有的礼仪都围绕着长寿这个主题。高青的祭祀是乞子的礼仪。此时在南郊设坛,九嫔妃皆出席。汉代有高等级的祭祀,唐宋制定了高等级的祭祀仪式。晋代时,狄青被祭祀到高层,在皇城东部的永安门北面建了一个木制的方形平台,平台下有一个高层神像。清代没有贵人祭祀,但有同样含义的“换绳”仪式。自古以来,生日礼物就倾向于重男轻女。生日仪式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一岁”。“三朝”是婴儿出生三天时收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礼物。“满月”在宝宝一个月大的时候剃掉胎毛。在“百日”期间,会举行认舅舅、给舅舅取名的仪式。一岁时要注意周礼,预测孩子一生的命运、事业、吉凶。


生日仪式是中国的传统仪式和习俗之一。它通常在孩子出生后三天举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有祈福、保健、占卜等几种含义。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男弄璋,女莱恩瓦《诗经·潇雅·斯干》中说,“是男人生了床。拿衣服,拿衣服。”“是女人,一个可以躺的地方。拿衣服,拿瓷砖。”意思是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上华丽的衣服,和白一起玩;如果婴儿是女孩,让她睡在地上,用襁褓包裹她,给她一个陶瓷纺锤玩。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明显。


男吊弓,女吊鞋底"儿子们。男的把弧度定在门的左边,女的定在右边。”(《礼记·内则》)若生男孩,在侧室门左侧挂弓;如果是女生,就挂在侧室门右边。Ku,发音为“sleep”,是一种女性使用的围巾。女人出嫁,母亲会亲自为女儿系上围巾。很明显,弓和尾巴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娜美(娜美不是名字,只是成人礼之后才起的)孩子出生后,大人们给它取名“娜美”。


报喜一般孩子的父亲去亲戚朋友家报喜,主要是去公公婆婆家。开心的事情主要是红鸡蛋,结婚蛋糕等。现在刚生完宝宝的年轻父母,都要准备一些生日礼盒,里面装着开心的鸡蛋、蛋糕、糖果,把这个开心的消息传递给更多的人,比如朋友、同事、领导。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之情可见一斑。



(漫谈古礼|浅谈摇篮边的礼仪——出生礼),第2张

三礼是指婴儿出生第三天,外婆家给的礼物。在过去,当一个女人生第一个孩子时,她母亲的家人必须给她送婴儿衣服、袋子、尿布、汽车、摇篮等。一年到头。有钱人有银项圈,银手镯,甚至金的。此外,还有五颜六色的蛋糕、红鸡蛋、花生、橘子等。也被用来表示好运。


此外,三朝最重要的工作是请助产士在家给婴儿洗澡,所以也叫“三朝洗婴”。宝宝出生三天,没有意外,产妇平安度过三天,全家安心,向亲友报喜,祭神祭祖。


三朝给孩子洗澡用的“洗身水”,需要用桂花心、橙叶、桂圆叶、石籽和12枚铜钱熬制。洗澡时,用一块石头在新生儿胸前“骑三圈”。这个动作叫做“勇敢”。如果是女孩,就不需要了,因为古代认为女人命低,没有胆容易养活。另外,石头要圆。洗完澡,我穿上了“红孩儿衫”,因为刚出生的宝宝之前没有衣服,所以要等到三朝的奶奶做好了“红孩儿衫”。


当你穿上新衣服后,你将去大厅祭神和祖先,告诉你的祖先他们的家庭增加一名成员,并祭祀与婴儿有关的神,如朱升娘娘,生日娘娘,床母,妈祖,观音等,并祈求庇护。祭神祭祖的祭品是酒、鸡酒、油、米三种祭品。请注意,此时的祭祀品是


这一天,我会拿着油饭和鸡酒去娘家报喜。家里人得到消息后,会送回来各种辅食,我可以去男方家给女儿“做月子(坐月子)”。这一天,我也会把油饭送给亲戚邻居,亲戚邻居用白米作为回礼(托盘)。此外,当我回到我的亲戚和朋友吃饭,我会有一个会议,这是所谓的Xi。


早在唐玄宗时,三朝就有洗孩子的习俗。其他地区则有“加钱”的仪式,即把钱放进新生儿的洗澡水中,并根据钱的多少说吉祥话。三朝的习俗是为新生儿祈福,希望得到神灵的保护和大家的期待,平安长大。



(漫谈古礼|浅谈摇篮边的礼仪——出生礼),第2张

另外,除了上面说的“三朝之礼”,孩子出生最隆重的就是“百岁以上”。应该是目前中国最常见最隆重的迎接婴儿的仪式。在孩子出生的第100天,汉族人举行庆祝仪式,祝愿孩子平安长寿。这一天,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被邀请过来,当然还会给宝宝发红包和礼物。除了红包,一把长命锁和一件“百衣”也是奶奶家必不可少的。寿星,长命客娃娃,锁住娃娃活一百年,“百衣”是奶奶去别家讨破衣服做的。


当孩子一岁时,他开始掌握周仪式。据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儿童人生第一阶段,做新衣、洗澡是江南的风俗,男子用弓箭纸笔,女子用刀尺针刺,并加食珍宝把玩。在安置一个孩子之前,观察他想要什么是一种习俗,并测试他的贪婪、智慧和愚蠢,这被称为试验儿童。”一岁仪式是孩子出生仪式的最后一个高潮。在会议桌上摆好笔墨、书籍、刀剑、算盘等物件,然后把孩子放在桌上。孩子们先抓住的东西预示着他们将来会取得什么成就。



(漫谈古礼|浅谈摇篮边的礼仪——出生礼),第2张

以上传统的仪式感一直流传至今,尤其是在农村。其实,除了新生儿的“摇篮边礼仪”,古代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的礼仪教育还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