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群发祝福信息?

问答 0 24

你怎么看待群发祝福信息?,第1张

你怎么看待群发祝福信息
导读:反正我是不太喜欢那种群发的拜年祝福,也不知道回什么,而且是没有什么意义呀,就是走个仪式群发信息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法,方便快捷,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拜年方式有点敷衍,缺乏新意和诚意。我给亲戚拜年时,会登门拜访,而和同学之间拜年,则是用发红包的方式

反正我是不太喜欢那种群发的拜年祝福,也不知道回什么,而且是没有什么意义呀,就是走个仪式

群发信息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法,方便快捷,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拜年方式有点敷衍,缺乏新意和诚意。

我给亲戚拜年时,会登门拜访,而和同学之间拜年,则是用发红包的方式。“朋友之间拜年,形式比较多一点。到除夕那天下午,大家就会开始聊天,也会互相分享新年的祝福语。”李伊静回忆说,有一年某社交平台的拜年方法让她印象深刻,“那是一个游戏,相互点了赞的好友可以给对方发一段语音祝福。那年我发了几十条语音,根据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来发,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内容,感觉用自己的语言传递祝福,有和好友们聊天的感觉”。

有个朋友跟我探讨这个问题,有人发视频说:不要群发祝福,不发祝福都可以,千万不要群发,这是最破坏关系的做法。你不走心的群发是打扰,而非祝福。过年过节,加一个某某的名字,祝对方快乐,更能获得好印象。朋友就有同感,她特别反对那些群发的祝福,就是有一种被打扰的感觉。回复吧,不情愿;不回复吧,又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所以借这个视频吐槽一下。

除了被打扰的感觉,另有朋友认为群发祝福属于复制粘贴,没有情感的成分。似乎这种群发祝福属于例行公事的公事公办,带有一点冷冰冰的感觉。2014年春晚里有一首歌里就唱道:“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实在是觉得太累”。其实这些感觉都可以理解,毕竟大家的时间都有限,春节过年忙碌碌,没有更多时间打理这些如雪花而至的公文般的祝福。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些祝福真如我们前面所感觉到的那样吗?真的都是复制粘贴吗?真的都是凉凉的没有真情吗?至少我不同意的,因为我的做法就证明了这一点。我相信和我一样的不只一个吧。为了不打扰朋友,我首先在除夕夜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拜年祝福,这是针对所有朋友的。看到的朋友给我回复、点赞,这年拜年祝福算是送到了。到了大年初一,就是春节当天,我又发了一条朋友圈拜年祝福。为了不打扰朋友拜年,我专门选择了快到中午的时间。

我有两个同学微信群,为了给同学们送去新祝福,我在同学群里发了一条拜年祝福。又挑选了几个平时联系比较多的同学,一一发送了拜年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所发的拜年信息都是一张加文字祝福。虽然图文是一样的,但我确实没有精力给每个同学编发不同的图文,我觉得也没这个必要吧。如果只有三五个人,我可以逐一编发。如果三五十个,就没办法逐一编发了。就算是相同的文字和,大家都可以理解吧。是的,我的心意传到了。你不能说我不经心吧?也不能说我的图文祝福里没有真情吧?

其实吧,茫茫人海朋友千万,能有缘加到自己的朋友圈里,都是一种缘份。就算退一万步说,对方是群发,是复制粘贴,这一年一度的春节祝福,也是他在千百人中,挑选了你,这也是一种尊重和重视。他也可能会不经意地随手一点一选,可这随手一点一选里,不也包含着对我们的好印象吗?所以说,遇到都是缘,祝福都是情,拣到茧子里的都是菜啊,我们如果不想吃这个菜,也不用讨厌吧。他们的祝福,比通讯录里沉默的大多数不好一些吗?

有些朋友没有自编的时间,有的朋友没有自编的才华,他们借用其他朋友的图文,表达自己的情意,我们应该有所理解吧?

就算这些群发祝福的朋友真的是应景,是应付,他们至少也想到了我们。萍水相逢的朋友,还能有什么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呢?如果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祝福都是自己编的吗?都不重样吗?都字字句句饱含深情吗?我不禁呵呵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想必很多人都发了或者收到新年祝福信息,各种祝福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年轻人发财致富,祝小朋友健康成长等等。

从形式上看,有些通过微信,有些通过视频的,有些通过短信,甚至有些通过电话,还有些登门拜访等等。从内容创作上看,有些是搜索、复制粘贴的,有些是个人原创的。

总体上,现在过年的仪式感一步步消失,从跪拜礼到红包雨,从见面聊到发信息,从一起唠嗑一起吃点心到一起抢红包。

但是,不能说现实的就一定胜过虚拟的,复杂的就一定胜过简单的。比如用微信文字问候和祝福不一定比视频、电话来的差,因为现实的情况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见面或者直接沟通。

群发信息就是这样一个表达方式,群发已经成为趋势,因为原创能力越来越差,同时大家追求更高效率更省时间的问候和社交方式。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社会,如何看待春节群发信息呢?

群发的都很华丽,比较对称,有很多华丽的辞藻,甚至尽量用一些古语,比如合家幸福写成阖家幸福,因为群发的多半是搜索而来的。原创的比较朴实,发大财,身体健康等等。

群发的带自己姓名,原创的带别人姓名;群发的可能会带软广告,比如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自己的公司名字等等,原创的不会有这些信息,除非脑袋有点问题。

毋庸置疑,群发的肯定没有原创的有情义。群发是一种拜年的虚拟化,是一种弱关系的高效维护方法。

很多人可能常年没有见过面,但是之前有过同窗之谊或者一面之缘,觉得你人不错,或者以后还可以相处,否则人家凭什么要粘贴复制给你,要知道做两个动作也是在浪费时间。

群发不能绝对认为是一种套路,说套路的人,你连群发和原创都没有,那你算什么呢?

那么问题来了,群发的要不要回?

1 我们要接受所有的群发祝福,群发也需要时间,也是一份心意。

我们不能鄙视群发的祝福,群发的也要回。因为群发的也不是那么容易,最起码你要找到一条大家都适合的祝福语,网上搜索,自己添加一些词句,小心翼翼,生怕针对有些人不适合。

再者除了广告商之外,你认真地检查下,有多少人给你群发信息。

2 弱关系可以群发,强关系可定制可群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你不能苛求弱关系也花别人那么长时间。同样,强关系则要从正面理解,好朋友要定制,根据别人的心愿去表达你的祝福语。

但也可以说好朋友没有必要那么注重形式,复制群发问候下即可。

3 不弱不强则要原创定制

关键就在于你想让弱关系成为强关系,或者介于弱关系和强关系之间的,你最好好好打字,表达你最真挚的祝福。群发毕竟有套路之嫌,因为你没有分亲疏远近。

我个人的态度是,我乐见而且接受群发,你只要Call了我一下,我就会回你,而且一定要是自己手写,必须原创,无论字数多少。

如果了解你很多情况,我会根据你个人和家庭情况,表达我独特的祝福。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做法,效率比较慢。

时代的变迁,很多人越来越追求简单高效的社交方式,因为有更有趣更好玩的事情,同时大家也忙着工作、事业和挣钱。

但是,我们也要保留一些更有仪式感更有人情味更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交方式。

至于选择,让大家自由决定,当大家觉得互联网让一切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缺少了文化和温度,最终遗失趣味性和温度感的时候,那时就会想起和回归中国传统的节日礼仪和文化。

二者是同义词,均是用于祝贺新年快乐的。

相比较而言,二者又有些许差异:谨贺新年中的“谨”特指恭谨,恭敬,郑重之意,在谨贺新年中,谨是慎重,小心的意思,多数用于官方,书面文件中,整句意思是:是在新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你最真诚的祝福。

例如:公司年会,领导讲话等用谨贺新年比较合适;恭贺新年就是恭敬的祝贺新年快乐,感情层次轻一点。其使用范围比较大众化,多用户与广告语,日常交谈,例如平辈之间新年祝贺,家庭聚餐个人祝愿等比较合适。

新年祝福语:

1、爆竹声声除旧岁,瑞雪红梅迎除夕。良辰美景不夜天,才子佳人对春联。祥瑞随风入庭院,千里万里人团圆。猪年祝福表思念,健康富贵到永远。除夕快乐,猪年吉祥!

2、今年新春不收礼,收礼只收好心意,美丽幸福加如意,通通属于你;今年新春不送礼,送礼只送短信息,健康自信加活力,统统都给你!春节快乐哈!

3、轻轻地写下一句,风儿乱了思绪;带一声问候,含几多牵挂;联系不多不少,但很真;问候不冷不热,但很亲。短信传音,愿你新年幸福!

4、为欢度新春,我为您整一对联。上联:上午聚,下午聚,喝高喝醉梦里聚;下联:白天乐,晚上乐,玩疯玩爽透心乐。横批:祝您春节过得岗岗的!

5、春节来临百花香,一条信息带六香。一香送你摇钱树,二香送你贵人扶,三香送你工作好,四香送你没烦恼,五香送你钱满箱,六香送你永安康!祝大家春节快乐!

我个人比较反感群发信息拜年,因为这是最典型的无效社交行为,是走量不走心的社交。

登门拜年和群发祝福是两种常见的拜年方式。春节人们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拜年群发信息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拜年方式有点敷衍缺乏心意和诚意。

我觉得新春拜年最好可以分类编辑信息,亲自编辑审核好预发送的信息原则是简单明了再加上自己的地理位置镜框等个性化因素证明一下该条祝福信息是有心准备自己写的而不是纯转发的。

我觉得每个人都要以不同样的方式送上祝福,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家里亲人老一辈的老人。应该主动打上一个电话去祝福他们天冷多穿衣吃饱喝好是最基本的语言。

我最不喜欢那种无脑群发的人群里面的内容没有经过自己审核就发给所有的朋友,该用的禁语也不用甚至还有转发前原信息内携带着陌生人的署名。

每年在身边发群发祝福信息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都是接了信息,不回复也不闻不问。其实不管如何应该回复信息即使转发甚至出了问题的转发至少他们在转发信息的时候还点击了你的名字至少还想着要给你发个信息。虽然收到的信息不一定合胃口,但至少应该礼貌的回复一下。

总之,我个人比较反感群发信息拜年,但是一个人的社交圈有很多人是平息联系比较少的春节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一种形式来维系彼此之间的这种链接群拉祝福也是一种拜年方式只要心意表达了就好。朋友总归是朋友不会因为对方用了群发祝福的拜年方式关系就疏远。拜年最重要的是把心意传达给对方,至于什么方式也无需计较太多。

这件事情确实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就是比较讲究这样的一个礼仪和习俗,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去给对方说一些吉祥话,而且我本人也是比较喜欢收到这样的短信的,我会认为就算是群发也是说别人,他心里有想到你这个人可能是觉得单一的发太过浪费时间了,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没有人有那么多时间去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