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家协会的协会简介

问答 0 23

北京作家协会的协会简介,第1张

北京作家协会的协会简介
导读:北京作家协会正式成立于1980年6月。其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文学创作组。北京市文联的第一任主席为老舍先生。1963年2月成立了北京作协筹备委员会,“文革”开始后即停止工作。1978年9月筹委会重新恢复工作。1980年6

北京作家协会正式成立于1980年6月。其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文学创作组。北京市文联的第一任主席为老舍先生。

1963年2月成立了北京作协筹备委员会,“文革”开始后即停止工作。

1978年9月筹委会重新恢复工作。

1980年6月29日,召开了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协会章程,选举了由47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诗人阮章竞当选为主席。

1988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将“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更名为“北京作家协会”,选举产生了由39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小说家兼词作家管桦当选为主席。

1997年5月21日至22日,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45人组成的第三届理事会。小说家浩然当选为主席。

2003年9月18日至20日,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49人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小说家刘恒当选为主席。

北京作协实行驻会副主席负责制,驻会副主席负责安排、组织协会的所有日常工作,作协主席、副主席均为荣誉性职务。北京作协成立后,通过各种文学活动,努力促进北京地区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积极扶持文学新人,不断壮大作家队伍,提倡并组织作家深入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鼓励创作题材、体裁、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使北京的文学创作健康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自作协成立以来,有数十位作家上百次获得全国性和国际性文学奖,在国内及海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1978年北京市文联筹备恢复期间,开始组建驻会专业作家队伍。北京作协成立后,驻会专业作家均划归作协管理,他们的工资待遇等同于国家公务人员。至1982年,驻会作家已发展到31人。这一批作家集中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各个时期的优秀代表。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文学“新时期”里,他们以自己的文学主张、文学追求、创作成绩、创作经验带动了北京地区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新的“北京作家群”。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作协不再吸收终身制的驻会专业作家,于1986年开始实行合同制专业作家制度和会员创作假制度。“合同制”面向有创作成绩和社会影响、有成熟的创作计划和比较丰富的素材积累的北京作协会员,合同期间作家从作协领取基本生活费,同时每年必须在省市级以上报刊社发表、出版不低于15万字的文学作品,作品稿酬全部归作家自己。自1986年至今,先后有9批42位会员受聘成为合同制专业作家,合同制的建立为作家安心写作提供了保障。合同制与创作假所需的专项奖金,由北京市财政预算中拨给。

1997年,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变化,北京作协重新制定了新的合同制专业作家聘任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了合同作家的生活费。2000年,根据作家的不同需求,又开始实行“一制多元”的聘任方式,有“驻会”、“专职”、“兼职”、“挂职”等多种形式,受到很多优秀的中年、青年作家的欢迎。2004年,北京作家协会经过认真审议,聘任了新一届合同制作家共30人,按签约形式分为驻会、专职、兼职、返聘、特殊、选题6种。

为便于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会员参与会务的积极性,作协分别成立了小说创作委员会、诗歌创作委员会、散文报告文学委员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影视创作委员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均由会员自己选举主任、副主任,自定活动项目,开展活动时作协人员予以协助。

至2006年,作协有驻会专业作家8人,合同制签约作家20余人,会员1011人。

总 则

第一条 广东省作家协会是中国***领导下,接受中国作家协会指导的全省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二条 本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尊重文学规律,发扬艺术民主,团结和组织全省作家,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 本会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按照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第四条 广东省作家协会在工作和活动中坚持民主、团结、服务、倡导的原则。

任 务

第五条 组织作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文学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文学艺术学养。

第六条 坚持文学创作的正确方向,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提倡题材、体裁、形式的多样化,推动多种艺术风格、流派的充分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学传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多出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对优秀的创作成果和文学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加强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评论工作。提倡和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开展健康、科学的文学评论,树立和发扬与人为善、实事求是的文学批评风气,切实加强对创作思想的引导。

第八条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鼓励和帮助作家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努力反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建设新生活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作出贡献 。

第九条 发现和培养我省各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论、编辑、翻译的新生力量,关心青年作家的成长,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文学队伍。

第十条 努力办好本会所属的报纸、杂志和网站。坚持正确导向,不断提高质量,努力实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十一条 加强与各市作家协会、各行业作协分会等组织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密切与广大会员的沟通和联系,使本会真正成为全省文学工作者之家。

第十二条 加强同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作家的联系、交流和友谊。在爱国、进步的原则下,增进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作家及海外华人作家的联系、交流和友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第十三条 推进中外文学交流,参加国际文学活动,增进同各国作家的联系、交流和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

第十四条 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加强协会管理,加强会员自律,维护会员的民主权利和正当的经济权益,保障会员从事正当的文学活动的自由。

第十五条 加强为会员服务的工作,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并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为会员从事创作、评论和其他文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服务;举办作家的福利事业,积极帮助会员解决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困难。

会 员

第十六条 凡赞成本会章程,在广东省生活、学习或工作,发表或出版过具有一定水平和影响的文学作品、文学批评、翻译作品者,或文学编辑、教学、文学组织工作有成绩者,由本人申请,有本会会员二人介绍,经本会主席团审议批准,即为本会会员。

第十七条 凡外省、直辖市、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迁来我省者,办理转会手续后即为本会会员;凡本会会员调离我省至外省、直辖市、自治区者,本会负责将其会籍介绍给该省、直辖市、自治区作家协会。

第十八条 凡赞成本会章程,并有相当数量本会会员和健全的创作办事机构的市作家协会和全省性的行业作协等,向本会提出申请,经主席团审议批准,即为本会团体会员或分会。

第十九条 本会会员有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积极参加本会各项活动,接受本会委托的工作,缴纳会费的义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对本会工作及***的建议、批评和监督权,享用本会的福利设施,要求本会保护其从事文学活动的合法权益等权利。本会会员、团体会员有退会自由。

第二十条 本会对团体会员负有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责。团体会员接受本会的委托,负责代为联系本会在该地、该行业的会员。

第二十一条 本会会员如有因犯罪受法律制裁、被剥夺公民权者,取消其会籍。有严重违反本会章程,破坏本会工作者,经本会主席团通过,停止或取消其会籍。

第二十二条 会员的创作成果、著作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本会予以保护,本会有责任提供法律咨询、协调纠纷等服务,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 本会会员必须每年向本会缴交会费。

组 织

第二十四条 本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代行职权,理事会闭会期间,以主席团为常设领导机构,领导本会工作。

第二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必要时由理事会决定提前或延期召开。

第二十六条 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中各团体会员参加理事会实行团体理事制。各地级市作协、行业作协分会的主席成为团体理事候选人,由代表大会选举及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成为团体理事;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如有地级市作协、行业作协分会的主席职位在各自团体内发生更替,则团体理事职务自动更替,由新任者接任。副省级市作协的主席及驻粤大军区文学创作机构负责人由大会主席团选为各自代表所在团体的省作协兼职副主席;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副省级市作协的主席、驻粤大军区文学创作机构负责人如在各自团体内发生人事更替,由新任者接任省作协兼职副主席,原兼职副主席自动去职,保留理事职务。凡发生上述变动的团体应及时向本会主席团申报,由主席团按有关程序审批。

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由主席团召集。必要时由主席团决定提前或延期召开。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提议召开理事会时,主席团必须召集之。

第二十七条 主席团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及成员由主席团选举产生。主席为主席团会议的当然召集人。主席团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召开临时会议。

经费及资产管理

第二十八条 本会经费来源:一、国家拨款;二、会员会费;三、社会赞助;四、其他合法收入。本会鼓励和争取多方吸纳社会资金,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服务。

第二十九条 广东省作家协会的资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广东省作家协会所属事业单位的资产隶属关系不得任意改变。

附 则

第三十条 广东省作家协会简称广东省作协。本会的名称“广东省作家协会”,英文译名“GUANG DONG PROVINCIAL WRITERS’ASSOCIATION”。英文缩写是:GDWA。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址设在广州市。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

        2018年10月19日下午2时,成都市龙泉驿区文联、区作家协会在区文联活动中心举行了“古驿文化杯”有奖征文颁奖会暨作协10月例会,作协会员代表、文学爱好者、征文获奖者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

      龙泉驿区文联副主席魏平(凸凹)就评奖情况向与会代表进行了通报。获奖作者代表傅全章、贾载明、朱晓剑、梁佐政作了创作及获奖作品赏析交流发言。

        一等奖获得者傅全章在发言中讲到“作为土生土长的龙泉人,过去在古驿道上上下下走了很多次,而每走一次都能找到不同的感觉,所以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征文比赛,整理了一些关于龙泉山过去的事和现在的事。我的作品能获得一等奖我深感荣幸,更重要的是,在今后我还将继续与我区新老文朋诗友一道书写龙泉驿新的发展。”

        据龙泉驿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明伟介绍,这次征文活动面向全国热爱龙泉的群众,活动影响力大,参与者众多,经过近半年的征集,活动收到400余幅精心打磨的优秀作品。经过省市区专家评选,活动共选出16件优秀作品。龙泉驿区古驿文化悠久而丰厚,引起了文艺家们的关注和共鸣,下一步区文联还将配合成都市东进步伐,建设龙泉山城市绿心,广泛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传承古驿文化。

        龙泉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区作协主席刘泽双对获奖者表示祝贺,希望大家抓住东进机遇,抒写古今龙泉驿,展示天府文化。成都、龙泉驿的历史印迹里有作家的功劳,将载入史册。

        刘泽双、魏平、曾明伟、印子君向获奖者颁奖祝贺。同时向与会代表赠送了《龙泉山》杂志秋季刊和《龙泉驿作家》报。

                    (文:贺通    图:李蓉)

秘书长雷仲文先生重庆文理学院附中礼堂气氛热烈,区诗词学会建会15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区委常委、副区长许宁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江崇义到会祝贺。 许宁在会上对永川诗词学会15年来始终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积极为永川经济社会服务,为永川的发展和繁荣献智出力,用诗词歌赋的韵律讴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许宁指出,目前永川已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亿年恐龙、万年石松、千年古镇、百年茶竹、十年职教已成为永川的文化品牌。希望永川诗词学会的广大会员要紧紧围绕永川提出的“三六九”发展战略和建设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宏伟目标,为打造渝西高地,书香永川,精神乐园和建设茶竹基地、职业教育基地、书香永川文化基地等方面多出精品力作,做出新贡献。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华在贺词中寄语永川诗词学会紧密团结和联络全区广大诗词研究和创作者,在传承中国传统诗词、新诗词创作,开展诗词研究等方面再接再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把我区诗词文化事业不断推向新阶段,为建设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永川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1993年6月,永川诗界前贤陈振东、黄晓南、刘劲松3人首先发起成立永川诗词学会的倡议,拟出了《筹备永川市诗词学会缘起》,随后李蓝天、彭更生、张绂、余天潢、戴伟、钟代华等13人签名支持。于当年的9月25日,几十位诗歌爱好者在原永川市政协大礼堂隆重集会,正是宣告了永川诗词学会的成立。 目前,该会会员近150名,现有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国家级会员28人,重庆市等省级会员30多人。15年来,该会会员长期坚持勤奋创作,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永川诗苑》上发表的诗词歌赋对联就超过万件,诗评论文文章超过500篇。每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的作品都在2000件(次)以上。学会出专集11部,会员出个人专辑45部。会员作品在全国各类赛事中获奖200多人次,其中,钟代华获得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该会从建会之日起,一直坚持了周末沙龙活动和月末讲座。并精心办好会刊《永川诗苑》,并把《永川诗苑》作为联系会员的纽带,结交四方诗友的桥梁,展示永川文化品牌的窗口。目前与全国近100家诗词组织坚持长期交流,全国有200多名诗人长期向该刊投稿,《永川诗苑》已成为一本初具个性特征的在重庆市内和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刊物。 我区以及周边区市县的诗词学会的文朋诗友100余人参加了庆祝会。区文联、区妇联、区文广新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庆祝会。

汇流聚水 隽永骨韵

——天津著名作家滑富强先生八十华诞暨《津津乐道滑富强》首发式在津举行

2022年7月2日,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天津市鲁藜研究会、《天津诗歌双年选》、《七彩虹》、《五子传媒》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著名作家滑富强先生八十华诞暨《津津乐道滑富强》首发式”在天津市北辰区裕德隆贵宾厅举办。庆典全程由滑富强先生学生,北辰区作家协会原主席、作家刘万庆主持。

天津鲁藜研究会首席顾问、《天津诗歌双年选》主编胡元祥

天津鲁藜研究会首席顾问、《天津诗歌双年选》主编胡元祥,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汉诗》主编王长征,北辰区政协常委、辰文故里非遗中心主任杨波,天津市河北区作家协会原主席张秋铧先生,天津市作协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河北区作家协会主席杨仲凯,中国五老慈善大使、天津好人盛茂林先生,北辰区文联主席季晓涓等滑富强先生学生、好友100余人参加庆典活动。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

为滑富强八十华诞献上贺词的各界人士有:海南大学原诗学中心教授、著名诗人、批评家徐敬亚,四川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诗人杨牧,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文化学者万镜明,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著名作家李云,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冰,贵州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贵州省诗人协会终身名誉主席、著名诗人李发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民族文汇》杂志社总编、著名诗人狄力木拉提,著名作家段华,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冰等 。

天津市北辰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季晓娟

庆典活动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滑富强的学生代表宣读了中国文学艺术界名流的贺信、贺诗贺联。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在贺信说“以车间题材弱冠步入文坛,笔耕一甲子著作等身;以保护梁斌等老一辈作家享誉文坛;以文学园丁40年光照文坛,甘当人梯桃李满园——欣闻滑富强同志八十华诞,我衷心祝福他健康快乐、艺术长青!”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汉诗》主编王长征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汉诗》主编王长征代表中国通俗研究会会长楚水向滑富强先生赠送了书画作品。王长征说:“滑富强同志是卓有成就的作家、文艺工作者。他学识广博,修养深厚。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众多文学新人,为推动天津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艺高者健,德高者寿:值此滑富强同志八十寿诞之际,衷心祝愿富强同志老骥伏枥,不辍耕耘;年龄与文龄俱增,人寿同文寿共长。

天津市北辰区作家协会原主席刘万庆

滑富强先生的三位学生郑明远、季晓涓、罗广才等先后发言,追溯了滑富强先生对北辰区文学事业的开拓性贡献,彰显了滑富强先生为文学事业躬耕不辍,甘为人梯的精神风骨。郑明远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与滑富强先生、刘万庆等共同创办了北郊文学社,点燃北辰文学的星火;现任北辰作协主席季晓涓的创作旺盛期正是北辰文学发展的繁荣阶段,她以大量贴近乡土,扎根生活的优秀作品跻身天津市优秀作家行列;罗广才钟情诗歌,生活既是诗,诗既是生活,苦行僧样的风风雨雨中下笔,生动了中国诗坛。

滑富强的长子滑卫柱致答谢辞

滑富强的长子滑卫柱,献给父亲的生日贺词感人至深,父慈子孝,滑富强先生的家风堪称楷模。滑富强长孙滑牧石,朗诵了爷爷创作的诗歌作品,抑扬顿挫的童音,传达了这位文学前辈的赤子之心。

《津津乐道滑富强》作者习津的发言,发出了滑富强先生众多学生的心声。在文学的长河中,滑先生的每一个弟子是一条一条小小的溪流,它们汇聚在滑富强先生对文学的至诚里,一次一次交汇成湍流,推动着北辰文学事业一直发展壮大。北辰文学的底蕴凝聚着滑富强先生的奉献精神,汇聚着一个一个文学作者的不懈坚持,如水而流,骨韵隽永。

“著名作家滑富强先生八十华诞暨《津津乐道滑富强》首发式”庆典活动圆满结束,众弟子及亲朋好友,共祝祝滑富强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余数)

崆峒剑侠首发式兰州举行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会议通稿

《崆峒剑侠》首发式及研讨会在省城兰州举行

8月11日上午,在甘肃省城兰州举办了长篇武侠小说《崆峒剑侠》的首发式及研讨会。此次会议是由省文联主办,省作协、省文学院承办,省文学院作家交流中心、平凉市作协协办。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副院长、著名作家张存学主持了会议。

省文联副主席王柏原代表省文联到会祝贺、省作家协会主席、矛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王家达先生出席会议并作了重点发言。先后发言的领导有:原省委宣传部新闻处长、甘肃日报社要闻部主任、著名评论家梁胜明,武警甘肃总队宣传处处长、书法家刘满才,省公安厅外宣处长、公安作家高耀峰,兰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长、作家梁燕,甘肃日报社专刊部主任、诗人牛庆国,甘肃电视台记者部副主任刘永辉,《西部商报》主任、作家汪荃等九位;另外发言的还有著名作家冯德富、史生荣、人邻、古马、才旺瑙乳、尔雅、董洪、雅兰、延风、何芳等十一位。平凉市作协副主席荆爱民代表平凉市文联致贺词……

需要别的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