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丁肇中诺贝尔奖发言词: 国王、王后陛下,王族们,各位朋友: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
丁肇中诺贝尔奖发言词: 国王、王后陛下,王族们,各位朋友: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更是从实验中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
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成矢量介子,同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1975年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9年发现胶子喷注;1989年确定三代中微子种类的数目只有三代;1994年起领导AMS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在太空中首次发现氦-4和同位素氦-3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的; 2015年首次发现在太空中有大量高能正电子,这些正电子的来源很可能是暗物质碰撞所产生的。
主要成就
学术成果
发现反氘原子核。
跨越二十年的一系列实验,测试量子电动力学之正确性,证实了电子,缈子,及涛子为直径不超过10厘米的点粒子。
3 精确测量矢量粒子之轻子衰变的相位及分支比,为夸克模型提供重要的证据。
4 研究光子产生矢量介子之机制,并证实光子与矢量介子间的相似性。
5 在CERN的ISR研究双缈子事例,测量矢量介子的Scaling性质及产生机制。
6 发现胶子喷流。
7 在正负电子对撞机PETRA上研究胶子的性质。
8 精确测量缈子的电荷不对称,验证标准模型。
9 在LEP对撞机研究Z与W粒子的性质,并精确测量中微子的种类。
10 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中的暗物质和反物质。
培养人才
1983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在1989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L3组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600名物理学家参加。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回国选拔年青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并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5年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接见丁肇中教授和丁苏珊博士
在欧洲核子中心做的L3实验,这是用的是一个周长27公里的加速器,1000亿电子伏特正电子与1000亿负电子对撞。它瞬间产生的热量,相当
于太阳表面温度的4000亿倍,也是宇宙诞生最初的1000亿分之一秒时的温度。实验仪器使用的磁铁是1万吨,探测器包括300吨铀,均来自苏联。这是首次由美国、苏联、中国、欧洲等19个国家600名科学家共同参加的大型国际合作。中国政府非常支持L3实验,提供了很大帮助,包括一台非常先进的计算机,同时还在上海硅酸盐工厂生产BGO晶体。 L3实验共发表了约300篇文章,有约300人因这一研究工程而获博士学位。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至2017年,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数量(教职工、校友及工作人员)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别是:1 美国哈佛大学(133位);
2 英国剑桥大学(97位);
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96位);
4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94位) ;
5 美国芝加哥大学(92位);
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88位);
7 美国斯坦福大学(67位);
8(并列) 英国牛津大学(66位);
9美国加州理工学院(66位);
10 美国耶鲁大学(58位)。
由来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好的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成立了。并于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于成立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诺贝尔遗嘱
诺贝尔在遗嘱中,把大约100万瑞典克朗赠与十多名亲友,余下部分(3100万瑞典克朗)用于设立诺贝尔奖,遗嘱中关于诺贝尔奖的内容如下:
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
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现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度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5人委员会颁发。
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的一切遗嘱中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
设置
主要设置的奖项: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All his life William Faulkner had avoided speeches, and insisted that he not be taken as a man of letters 'I'm just a farmer who likes to tell stories' he once said Because of his known aversion to making formal pronouncements, there was much interest, when he traveled to Stockholm to receive the prize on December 10, 1950, in what he would say in the speech that custom obliged him to deliver Faulkner evidently wanted to set right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his own work as pessimistic But beyond that, he recognized that, as the first American novelist to receive the prize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he had a special obligation to take the changed situation of the writer, and of man, into account"
这是给William Faulkner的
She is self-taught entered Paris University, two degree in physics and math She taught University, Paris university is the first ever female professor; she was immersed in her lab,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radioactive radium and polonium, discovered two kinds of radioactive elements, and life to create, develop radiation science She is indifferent to fame and wealth, his all to the cause of science She lives a simple life, Nobel Prize is a gift Her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she said, "we the people of Poland, when the country was slavery time, is not entitled to leave their homeland" Her long research strongly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earlessly, until finally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science of life Do you know who she is She is Mary Curie, let us consider the Nobel Prize to Mary Curie! Indifferent to fame and you are so beautiful, you ar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road lamp, illuminate the future; selfless you are so beautiful, you are the example, lead humanity towards a more brilliant tomorrow! You're beautiful, in my heart; your solemn image, printed in the human heart!
霍金的获奖感言可以集中在霍金的轮椅上,但他的残疾,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举例:
由于患有卢伽雷格氏症,他在轮椅上生活了40年,但他克服了残疾,利用自己的残疾成为了国际物理学界的一名超新星。他不会写字,甚至不会说话,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等,进入了创造宇宙的“几何舞蹈”。
虽然他无可奈何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能奇妙地穿越浩瀚的时空,解开宇宙的奥秘;轮椅、电脑、姿势都是他的标志性形象。凭着坚强的意志,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他向世界表明,人可以挑战命运的人,他是轮椅上的勇士。
当上帝把他粘在轮椅上时,他仍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执着于自己的追求,用命运留下的躯壳做出更大的贡献。他就是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扩展资料:
他是一位残疾人,但他并不向命运低头。它在轮椅上坐了40年,而他的思想却飞到了宇宙深处。一个正常人都很难做到的事,它却做到了。面对这样一位科学巨人,我们无不被他那种精神所感动。他——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霍金。
他身残志坚,智商超人。现代爱因斯坦是他当之无愧的荣誉。他一生以研究重力和黑洞为主,并有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为现代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做出极大的贡献。是诺贝尔奖的当之无愧的获得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语:“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年秋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
这篇课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词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已在19国出版,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本月,她的两部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出版。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曾多次获奖,包括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3年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去年,她还获颁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
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为其授奖时曾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瑞典资深专栏作家梅•斯文森也曾公开表示,“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