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逗号的区别(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分号)

问答07

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逗号的区别(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分号),第1张

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逗号的区别(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分号)
导读:1、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逗号的区别。 2、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分号。 3、什么时候用逗号什么时候用顿号。 4、在句子中什么时候用逗号什么时候用顿号。1顿号和逗号表示句子内部停顿,但是顿号用于并列短语的停顿,朗读的时候它比逗号停顿时间

1、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逗号的区别。

2、什么时候用顿号什么时候用分号。

3、什么时候用逗号什么时候用顿号。

4、在句子中什么时候用逗号什么时候用顿号。

1顿号和逗号表示句子内部停顿,但是顿号用于并列短语的停顿,朗读的时候它比逗号停顿时间短。

2顿号的形式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句子需要停顿的用逗号,句子中有并列词语的用顿号,二者不能通用。

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或“及”进行连接,“以及”或“及”之前应用逗号。

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用顿号,不用逗号。下例解释“对于”一词用法,“人”“事物”“行为”之间有顺序关系(即人和人、人和事物、人和行为、事物和事物、事物和行为、行为和行为六种对待关系),各项之间应用顿号。详细解释去下:

一、以下情况用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基本上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个人贡献出一生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座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景点,我到过的不过几处。

二、以下情况用顿号:

1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正三角形是三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4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扩展资料:

符号书写注意事项如下:

1、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问号、叹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两个问号(或叹号)叠用时,占一个字位置;三个问号(或叹号)叠用时,占两个字位置;问号和叹号连用时,占一个字位置;

3、引号、括号、书名号中的两部分标在相应项目的两端,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其中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4、破折号标在相应项目之间,占两个字位置,上下居中,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5、省略号占两个字位置,两个省略号连用时占四个字位置并须单独占一行。省略号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6、在实际编辑出版工作中,为排版美观、方便阅读等需要,或为避免某一小节最后一个汉字转行或出现在另外一页开头等情况(浪费版面及视觉效果差),可适当压缩标点符号所占用的空间。

参考资料:

-标点符号用法

逗号(,)表示 句子内部 一般性的停顿,而顿号(、)表示 句子内部 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两者都应用于句子内部,而不能用作句子末尾,而顿号相比于逗号有其特殊性,只能用在并列词语之间,也就是在结构上具有并列关系的字词或短语,非并列关系不能用顿号。例如,“小说、诗歌、音乐、美术、舞蹈、曲艺等各个方面,都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其中便是用顿号表示其中“小说、诗歌、音乐、美术、舞蹈、曲艺”之间的并列关系。

虽然逗号也可以表示句内的并列关系,但在使用逗号表示并列关系时,与顿号有所区别。逗号在表示并列关系时,其停顿长于顿号。

还有扦插的各种树苗,果树中的桃树、杏树、梨树、无花果,花木中的月季、桂花、松枝、小柏枝等。他的嫁接技术很好,靠接、枝接、劈接、芽接,没有他不会的,他只要接,准活。

                                                                                                                               (鲁钊《母亲的三句话》)

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

                                                                                                                               (茅盾《风景谈》)

在鲁钊的《母亲的三句话》中,“花木中的月季、桂花、松枝、小柏枝等”,这些并列词语在整个句子中较为紧密连贯,因而用顿号表示其并列关系。

而在茅盾的《风景谈》中,“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这些并列词语是句中表达的重点内容,需相较于顿号更长的停顿,因而用逗号表示停顿更为合适。

而在使用范围上, 逗号相较于顿号,不仅可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还可表示分句间的停顿 。例如:

筱燕秋走进门的时候更加严峻地阴着一张脸,不吃,不喝,不洗,不说,一声不响地上床。

                                                                                                                               (毕飞宇《青衣》)

从语法结构上讲“不吃,不喝,不洗,不说,一声不响地上床”,这些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句形式,属于分句,因而中间的停顿只能用逗号表示,而不能用顿号。

若是将“十六七岁”写成“十六、七岁”,这就成了“十六”与“七岁”并列,语义不通顺。又如,“晚上六七点钟”、“读了五六年了”,这些说话上并无停顿,若加上顿号,则导致其语义不通顺。

而表达:规律,次序,编次,依次论述,排列次序,时序季节的序次语,常用顿号。例如“一、二、三、四、五”。

如果在这其中加了词头,就得改用逗号。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如果将给序次语加上括号,变成“(一)(二)(三)(四)(五)”,那顿号、逗号都不用加了。例如:

(一)若句调较舒缓些,宜用逗号;若句调急迫些或结构紧凑些时,宜用顿号。

(二)逗号相较于顿号,不仅可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还可表示分句间的停顿。

(三)相邻两个数字合起来表示一个约数时,语气上并无停顿,不能加顿号。

以上,若能从上述方面加入琢磨,可更为精准区分顿号与逗号的使用,欢迎简友们批评指正,查缺补漏。

参考资料:

王庆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M] 北京: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

兰宾汉 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M] 上海:中华书局,2014

总的要求 字数较多时,用逗号;字数较少时,用顿号; 表示强调时,用逗号;不表强调时,用顿号; 成分不整齐,用逗号;成分整齐时,用顿号; 成分是短语,用逗号;成分是词语,用顿号。

解释原因:

1、“,”本称读(dòu)号,有时亦称逗点,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

2、而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等于“/”,但“、”是中文符号,“/”是英文符号。

举例说明:

“桃树、杏树、梨树”作主语,用顿号分隔。如果要强调每一个主语,也可用逗号分隔。

扩展资料:

英语用法:

逗号不再是中文中的全角格式“,”,而变成了半角格式“,”。

在英语逗号(即comma)和撇号(Apostrophe)“'”和右引号“'”的外形很相似,但贴底线书写;在汉语它的形状为“,”,一般置中或置底,并占一大格;在日语它和汉语中的顿号形状相同。

用逗号连接两个句子的时候,必须加连词,因为一个主句不能有两个谓语,除非加了连词把它变成并列句或者主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