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选民登记 - 选民登记单位:乡镇人大的选民登记是按选区进行的,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或生产、工作单位划分。村委会选举则按村进行。 - 选民资格确认:所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选民登记
- 选民登记单位:乡镇人大的选民登记是按选区进行的,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或生产、工作单位划分。村委会选举则按村进行。
- 选民资格确认:所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除非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村民选举权的确认以户籍在本村并在本村居住为准,特殊情况下,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并经村民会议同意的也可列入选民名单。
- 选举资格申诉: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确认有异议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 选举机构
- 选举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乡级设立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村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
- 候选人产生:乡镇人大代表候选人由选民或政党、人民团体提名推荐,经讨论决定或预选确定。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候选人则通过海选方式确定。
3 委托投票
- 两种选举均允许外出选民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但每名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并应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为投票。
4 罢免
- 罢免乡镇人大代表需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向县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罢免要求,罢免成功需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投票赞成。
- 罢免村委会成员需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要求,罢免投票表决结果的计算方式为“双过半”、“相对过半”。
以上流程确保了选举的公正性、公平性和民主性,同时也保障了选民的权利和利益。
答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
(2)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一、直接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是指选民直接参与投票,选举人大代表。适用范围包括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二、间接选举方式
间接选举是指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投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法律依据及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代表名额和产生办法由法律规定。
第六十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民主选举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比如县级人大代表、乡镇级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表候选人得到了法定数量的选票即获得投票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一种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种选举叫间接选举,比如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和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都是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候选人获得了法定的选票即获得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这里要注意的是,须获得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的选票,而不是获得参加投票的组成人员过半数的选票。
人大代表的详细信息人大代表一般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人民解放军、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归国华侨等,他们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
人大代表的职责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须以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为活动准则,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既是代表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和形式,也是发挥代表作用的集中体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1、参与决策的作用。人大依法行使职权,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都需要代表积极地、集体地参加,代表对人大会议上各项议案、报告的审议、表决,直接关系到这些议案、报告的通过与否,关系到决策的后果。人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反映着人大代表参加决策的能力和程度。
2、模范带头的作用。代表要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做好代表工作和本职工作,并自觉接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这样,才能执行好代表职务,真正发挥好代表的作用,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服和拥护。
3、监督推动的作用。人大通过的法律或者法规和决议、决定,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人大的监督是分不开的,因而也是与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也有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督促“一府一委两院”有效地开展工作。“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状况,反映着人大代表监督推动的力度和效果。
4、桥梁纽带的作用。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一方面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另一方面宣传动员,组织发动,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可以起到党和国家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总的来说,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可以是工人,农民、也可是干部、民主党派等,只要获得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的选票就可以,一旦成为人大代表的话就具有参与决策、监督推动、桥梁纽带、模范带头的作用。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