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海上,上海,海洋,海市,海底,海关,海盗,海港,海滩,海军,海里,海量,海螺,海星,海口,海员,海啸,海边,海选,海报,海拔,海豚,海豹,海鲜,海龟,海岛,海鸟,海外,海带,海事,海域,海地,海运,海面,海西,海葬,海藻,海岸,海峡,海内,
海上,上海,海洋,海市,海底,海关,海盗,海港,海滩,海军,海里,海量,海螺,海星,海口,海员,海啸,海边,海选,海报,海拔,海豚,海豹,海鲜,海龟,海岛,海鸟,海外,海带,海事,海域,海地,海运,海面,海西,海葬,海藻,海岸,海峡,海内,海风,海陆,海防,海参,海马,海难,海疆,海绵,深海,滨海,人海,红海,黑海,里海,海涛,海湾,海浪,大海,青海,洱海,火海,海派,海波,海草,海产,海堤,海狗,海河,海流,海轮,海南,海鸥,海狮,海水,海棠,海塘,海图,航海,海碗,海蟹,海盐,海战,海蜇,海猪,海子,海市蜃楼……
一、个人介绍
首先,经历长达一年的备考,这次终于如愿上岸,总分380,影视艺术135。你们此刻的纠结,迷茫,害怕,我都经历过,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只要你决定了考研,就永远不要想退路,一股气奋战到底,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迎接你!
二、择校
河海大学广播电视学报考人数相较于大热的新传专业会少很多,尤其是2020年开始进行了大幅度的扩招,今年更是在全日制招生37人的基础上,还招收了30名非全日制考试。河海大学实行校内调剂制度,如果没考上全日制,不介意的话还可以调剂到非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今年全国广电专业高分人数高涨的情况下,有这么一条退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初试复习
(一)专业课
(1)熟悉参考书目的基础知识点,复述一遍以上。
再怎么说,基础知识如果不能随时想起来个大概,都是不合格的。运用知识解题的前提是知道这个知识,否则一切白扯。但是时间短暂,想要在暑假之前就把知识点全部背一遍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做到每天学完的知识,第二天复习一遍留个印象,然后每半个月整体复习一遍防止忘记重要内容。这个功夫不难,但是必须要做。
(2)构建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
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在师哥的教学中,通常会区分理论类、史学类、实务类。
①理论类如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广电理论,理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相联系的知识点都可以串起来答题,非常方便。视角和实践的联系我就不多说啦~大家都懂,高分秘籍就在这里。
②史学类知识点包括新闻史、广播电视史。说实话,这部分现在考的不多了,而且比较好复习。通常都有时间脉络、朝代脉络或者国别脉络,需要大家画出时间线,并且知道每个报纸的特点。剩下的就靠圣典所教的基本模板去编就。
③实务类知识点包括新闻业务和广电实务。新闻业务同时需要快速抓住特点的能力,和想象…每一种报纸类型、记者报道特点,如果不代入实际情况甚至今年发生的热点事件,想象自己作为记者编辑时的表现,会很快学不下去的。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画出基本的框架图,防止丢失重要知识点。广电实务,古人云,能在书上看到的都不算难。真正难的,是连书都没有的…所以说实话,广电选作部分,你看完参考书也不会写,可是不看又不行…接下来再说吧,暑假先把基础打好了。
(3)笔记
对笔记,大家又爱又恨…笔记的作用无限大,写一遍笔记,一张卷子至少能得60%的分数。但是笔记的副作用同样不小,耗时耗力写完,发现之前写的都不记得了…所以我也不是特别要求非要有笔记,如果你做笔记的话,八月底也应当做完一大半,在九月20日之前,笔记必须全部完成。并且笔记应当遵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要求——
①绝不遗漏小点,防止考试丢分。当然这是废话囧…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点”,或者说得分点。你是不是不会~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内容,群里问我呗,我会告诉你的~
②字数尽可能少。按照采分点不遗漏原则,把书上内容大刀阔斧地删!一个采分点书上说了1000字,你删成15个字!只要让你能够记得住有这个采分点就够了!
(4)热点解读与扩展阅读
经过真题的训练,大家应该逐渐学会用视角去解题。不过真题毕竟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我们还需要对热点进行一下解读。热点解读和知识点复习也同样是一起的。对新闻学的同学来说,所谓热点很可能不是具体的热点事件(海底捞老鼠门、中印冲突),而是热点领域(舆论监督、政治传播)。所以抓住基础知识和答题视角,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平时关注一下热点,主要是用作答论述题的素材,以防自己还在用几年前的案例。这方面的功夫如果没做,也可以购买市面上的《新闻传播热点XX讲》,总结了全年的新闻传播热点,比自己费劲整理要方便很多。再进一步,如果连热点的答案也想要,也可以报相关的冲刺班等等,用万恶的金钱换取精力和时间。
但是有一个方面是热点解读阶段必须要看的。就是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类。类似于《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这样的书,正是这时候看的。
现在新媒体正是大热之时,也是我们考试逃不开的重要部分,别看考纲提到这部分比较少,但是新媒体这一部分无论在新闻理论还是在新闻事务上,都有足够的出题分量。如果大家对书上的内容仍不满足,建议大家搜索论文来读,搜索的关键词不用特别细致,这样你很容易找到“媒介融合”“网络新闻业务”“全媒体报道”“新闻报道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类型话题的相关文献,加上你自己的理解,很有可能就是考场上你遇到的某个论述题的答案。
然后,就不得不重点说一下广播电视学指定选作部分了,考研界有句话,叫“有书看,都不叫难”。最难的,是根本没有书看的知识点,广电实务,说实话,很不容易。因为它没书啊,全是热点,你说可恨不可恨。
你需要同时准备好传播理论中的技术学派观点,广播电视学理论中的一些社会学理论,以及广播电视最新发展热点。然后用理论去解释这个热点。对于广电的热点来说,按今年的架势,你需要准备的是:
① 融媒体转型的全部技术、机制、流程、细节。包括大数据新闻、新闻表达融合、移动新闻之流;
②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不同类型并且举出实例;
③《人民的名义》《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总之去年所拍摄的一系列的纪录片由于没有书,所以你只能通过其他零零散散的方式去准备。准备的方法有:①最新的书籍,如《融合与转型—重构中国电视》《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②期刊,如《现代传播》;③看电视,直接对央视1—13等频道进行总结,比看什么书都管用。
(二)英语二
河海大学广电今年响应国家号召实行改革,英语一改为英语二,难度下降的同时也需要各位考生保持警惕,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英语是否够强,因为通过观看历年报考河海大学的同学英语成绩,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考英语一,录取的同学英语成绩也普遍在75分以上,今年考英语二80分+的同学更是数不胜数。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3—5月份是打基础。首先,需要购买考研英语词汇每天背单词(背到上考场)。它可以更好的辅助我们比较形近词以及辨析每个词的不同词性,这对于英语二这种喜欢抠细节的阅读理解题目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大家可以看一些语法课,我个人比较推荐唐迟老师的长难句,他用数学解题的方式讲解,比较好理解运用非常适合应试,而且课程也比较短。
6月份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揣摩、去精读,不能说做完题目就丢在一边了,需要去分析每一个选项的错因以及正确选项的原因。对于真题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我们需要不断的记忆并且弄清楚其用法。
10月份可以开始准备英语作文了,可以每天背诵几个句子,保持一个语句输出的习惯,这样不至于到12月份再准备时措手不及。英语作文写作我比较推荐潘赟老师,她的九宫格写作方法很适合应试,但是推荐购买书籍不需要听她的课,她上课废话有点多。后期冲刺的时候每个老师的预测题目都要看一下,不至于出现自己不会写的题目。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报名外刊精读班,我就是报了一个经济学人班。阅读外刊后,即使我的语法比较差,我的考研阅读也基本没有长难句是看不懂的了,语感已经培养起来了。
(三)政治
1政治建议7、8月份开始,不要听任何基础班课,听强化课,如果觉得自己政治还好基础可以,则不需要听课,我的建议是得把知识点串一遍,听完课你不记得,但是需要有个印象。
政治重心从开始复习到最后考试一定都是在选择题上,选择题是拉分项,我建议可以买肖秀荣来练题,肖秀荣1000题,但是我本人不太喜欢用书来做题,我是买的小程序来练习,当时买的是小白考研的政治刷题,我觉得很有用,其实和肖秀荣1000题有很多一样的题,一部分不一样而已,看个人的喜好,政治刷题也得二刷,你二刷你会发现自己第一次错的题第二次可能也在错,所以对于自己写错的题,得记住为什么错,以及正确选项是什么,反复错的题,应该多记多看,一直到后期也是这样。
3关于后期大题
大题不用担心,11月份,各种名师会押题,在最后一两个星期背诵即可,当时背的是肖秀荣的,肖老师押题还是比较准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老师背诵,比如腿姐,徐涛之类的老师。
后期写题一定要做真题,时事政治部分可以不用写,并背诵自己写错的题,后期还建议写各位老师的选择模拟题,当时我买的是小白考研的名师选择押题,基本上所有的老师的模拟题都练习了,但是有些老师出的模拟题可能比较偏和怪,不需要太在意,模拟的作用是自己对真题拿捏一下难度,有时考试时在时事政治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题,那就是赚了。
肖四肖八是一定要做的,不做其他老师的可以,但是肖老师的题是一定得做的,并且建议二刷,甚至三刷,错题要回顾也要复盘,再次强调复盘很重要。
四、复试
复试笔试会在初试的基础上更加贴近专业一些,学校每年都会给出明确的考试大纲,但考试大纲的范围也很广泛,而且大纲上通常会写一句“复试采用现场考试的方式,仅供参考,部分考试内容超出范围,纯属正常”,这句话就很坑了。不过不同学院还是有很明确的取向的,基本上就是专业基础知识+老师主要研究方向。
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去CNKI查看一下学院老师的专业论文,这样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老师们都在研究什么,他们关注重点有哪些,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复试笔试也有助于复试面试。加试是看纪录片并且写观感,这个并不是很难。我面试的分数比较高,提前模拟过很多次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虽然在面试的时候,自我介绍很快就被老师打断了,但是据其他同学的反馈来看,我面试的时间特别久。首先是抽题,不同方向的抽题不一样,我回答的是新媒体方向的抽题,是基本知识。老师问地比较详细地是我的一篇发表论文,从中抽取了一些问题,我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了,整体比较顺利。老师比较看重学生的表达能力、整体气质,在问题回答中看中学生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是否了解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如果对于基本的学科前沿以及时事一问三不知的话,就比较尴尬了。复试录取是按照学院当年计划指标,从高往低录取,而不只是过分数线就可以。这才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因此一定要好好准备,反复模拟。
五、考研建议
根据一个过来的经历来说,这条路上肯定是漫长又煎熬的。学习确实是枯燥的,有的时候真的很想要放弃,但是每次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是自己向往的大学,这是一定为之努力的目标。在这条路上唯一就是坚持,是坚定自己要考研的决心,不要因为任何困难给自己找理由。努力走下去你就是最棒的自己!
我从初中开始就对非常感兴趣,在高中的时候英语一直都是年级第一名,但无奈数学不好,所以本科考到了江苏省内的一所双非一本大学读英语专业。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明确了自己对英语的热爱,而且我认为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只是初步的,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而且面度现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我选择继续读研。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我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确定了自己想学口译或笔译,但是因为我是江苏人,本科就是在南京,所以读研也不想离开省内,在一番搜索之下,我初步把目标定为南京师范大学的口译专业,但是在做了一些真题和咨询学长学姐之后,我将目标改为了河海大学的mti(笔译)专业,因为我想一次就考中,显然对于我的水平而言,考上河海的几率明显大得多,而且我也知道自己肯定不会二战。
但是始终要记得,考研:学校>专业,如果自己实力强,有梦想,那就当我没说。
参考资料:
211·翻译硕士英语用书:
刘毅10000词(重点背)
华研专八词汇13000
华研词汇和语法1000题
华研专八阅读
星火英语专八阅读(主要考察、曾多次出到原题)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精品范文100篇(外文出版社的)
357·英语翻译基础用书:
黄皮书词条(反复地背,不停地背,我背了4遍)
黄皮书缩略词(背常见的)
52mti最后的礼物(买考前11,12月左右出的,不用买早,早出的是前一年的版本)
微博:“翻译考研网”的每日一练(自己整理)
卢敏热词、ChinaDaily
武峰十二天
三笔真题
三笔实务教材
黄皮书真题
星火英语专八翻译
政府工作报告(找双语版的,自己看,整理词汇)很重要
张培基中国现代散文选
韩素音大赛(电子版)
微博:
旭东翻硕
翻译考研网
微信公众号:XXLIN1987
经济学人
448·百科: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刘军平
公务员4000常识
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微博翻译硕士考研网百科“每日一练”
黄皮书小作文格式整理;真题
高考满分作文
整理的资料(重中之重)
河海近几年内的百科真题
河海mti的难度确实是985,211一档里,最简单的了,试卷难度不大,而且老师给分很正常,(甚至百科一门很大方)但是学科评级确实也没有C。
备考建议
政治
1 考得还行,考完以后选择对完答案正好40,而且大题目我背的很早,而且肖四,肖八我都背的很熟,但没想到主观题只有30分,据说是今年政治大题压分了。
2 备考:
基础阶段:因为疫情的关系,学校不允许留校,放假回家以后就开始正式系统复习了,每天上午睡醒以后就是听徐涛的基础班,配合他的核心考案,在书上画重点,记笔记,每天听1-2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调整,听完课以后马上做一套配套的肖秀荣1000题,第一遍不要做在书上,可以拿白纸做,记好章节日期。
强化阶段:七月底应该可以把基础班刷完,在暑假中旬徐涛的优题库应该也会发货,做完1000题就可以做优题库的习题班了,可以配合强化班一起。如果有余力的话,可以先把1000题的错题整理起来。开学以后也是继续做优题库,看强化班,开始二刷肖秀荣1000题,只做错题,背错题。
冲刺阶段:等徐涛的背诵笔记出来(还有腿姐的背诵笔记名字可能不叫这个),大家就可以看背诵笔记了,然后等肖八和肖四发货,自己做就行了,都是只做选择。大家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先背肖八的大题目,里面有几题和肖四是重合的,等肖四到了之后可以节约一点背大题目的时间,而且政治嘛,肯定是背多分。到考前的可以把1000题刷最后一遍,在书上做,看整理的错题;然后再刷一点其他政治老师的试卷,比如米鹏,蒋中挺最后三套卷、五套卷之类的,就做选择练练手感 。时政可以放到最后几个月准备,看徐涛全家桶里的时政书,以及网上的整理版材料,最后十张纸。
推荐大家上买考研政治网课,会让你加一个百度☁️好友,会跟随网校更新网课,腿姐、涛哥还有其他老师的视频都有,还有很多教材,题目的pdf非常值、到考前还会有“最后十张纸”里面都是时政题。
政治用书:
肖秀荣全家桶(最重要的是肖四、肖八、1000题)
徐涛全家桶
徐涛全程网课考研(可以在淘宝上买)
腿姐冲刺背诵笔记(可买可不买)
微信公众号:
考研政治徐涛
腿姐
考研斯基(等肖四肖八出了以后,这个公众号有提供背诵版的
硕士英语
考完的之后,我感觉考的就一般,但是没想到成绩出来考的挺好的?
准备:刘毅10000词背熟,我用的是欧陆词典,感觉很好用!很简洁,不花里胡哨
华研专八单词,最好全部背出来,但是我才背了20个不到lesson就去考了
单选题就做华研专四词汇与语法这本书,刷两遍,暑假先做一遍,每天一个lesson,整理好错题,到11月份再做一遍(第一遍做书上,第二遍做pad上),等到12月份,就看错题,整理的内容。
阅读要做星火专八阅读,华研专八阅读两本,暑假开始先做星火的,星火的专八阅读难度挺大的,我经常四篇阅读就对3,4个,但是坚持做就好了,控制好时间,每次做完一整套,正确率会慢慢提高。
作文就买一本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精品范文100篇,自己挑着背,看就行,我考前没练过作文,但建议大家有空还是练一练,考试的时候,写着写着就发现写得有点太长了,有点偏题。
翻译基础
说实话就这一门有一点点拉,不然我也能上400分。河海的词条,每年都是变幻莫测,不像其他学校一样喜欢考热点时事词条,考的挺偏的,不会难到让你一个字都写不出,总能编点出来。
词条:
我是从暑假开始背的,一开始就专门看黄皮书就行了,把不会的用记号笔划线,先背英译汉,整个背完一遍以后再背汉译英,到暑假结束之前应该可以把黄皮书词条背完一遍(后面的附录可以先不背)推荐大家用anki这个软件,可以在这上买就是不能跟新,配套的记忆词组各大翻硕考研公众号会分享,我就暑假用anki背了英译汉,开学以后基本上都是直接用书+白纸背墨。大家还可以关注一下一个叫翻译硕士考研网的微博,他每天会分享几个词条填空,日积月累,用来背诵是非常好的。往年河海的词条都不太考察热词,但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疫情考察的词汇有5-6个,所以还是可以准备一下的。说来惭愧,我前期都没怎么准备热词,是在最后12月买了最后的礼物,上面有一整年的热词,还有各大院校mti词条的真题(但没有河海)。关于热词大家可以关注卢敏热词和ChinaDaily据说都不错的。黄皮书词条是重中之重,我到考试前前前后后背了4遍,背了两遍你就会发现政经科技类的翻译变简单了,而且配合背了单词,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了不少,12月我裸考了一次6级600分,听力满分,一整张试卷没有不认识的单词,而且上专业课能和老师对答如流,很轻松。
翻译:
如果已经考过三笔的话,大家也可以用三笔的实务真题和教材进行前期的篇章翻译训练。我是大三上学期裸考过了三笔,还觉得挺简单,就买了二笔的教材来练,但没想到二笔和三笔难度差别这么大。武峰十二天,所有学翻译的人都知道这本书,非常适合刚开始接触翻译的人,看起来很快每天一个章节,12天就能看完,越早看越好,而且可以看2次以上,看完之后能让你翻译的文章读起来增加很多“人味”。从暑假开始,每天练一篇,一天E2C,一天C2E,周日的时候整理句型和词组。大家可以先把近10年的三笔真题都做一遍,然后再做三笔实务教材,这两样应该在暑假里完成。练翻译的时候还是建议大家用纸质的笔记本,手写;一方面可以方便改错,另一方面也可以顺便练练字。练完三笔的材料,就可以开始做黄皮书上的真题了,建议把文学类的翻译提上日程。 文学类翻译一直是河海很爱考察的一个点,前几年还考过韩素音翻译大赛的原题,针对这块,大家可以练黄皮书真题里的文学类,看张培基现代散文选,以及星火英语专八翻译,特别是星火专八翻译这本,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散文,美文类的短篇翻译,非常像河海的真题,而且篇幅比较短,可以每天一篇。政经类翻译算是比较简单的,句型变化不多,翻译的时候最主要是词条。
大家可以找当年的双语版政府工作报告,自己先阅读一遍,圈画重点,到后期可以把不会的词组,句子整理成一版电子版的。科技类文本难度介于政经和文学之间,主要是生词比较多,遇到不会的单词别慌,把句式意思翻出来,不会的单词再猜一下。刚开始练翻译的时候确实问题会比较多,语法错误,意群翻译不到位等等,这是很正常的。背词条和翻译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政经类,多背词条,多看政府工作报告,翻译质量的提升是肉眼可见。检查自己翻译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同学,老师帮你看看翻译的怎么样,但这个可遇不可求,有就最好。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