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词投稿

问答 0 22

原创诗词投稿,第1张

原创诗词投稿
导读:上海解放以后第一份诗歌专业报刊——《上海诗人》上海解放以后第一份诗歌专业报刊《上海诗人》近日创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著名诗人、诗评家贺敬之、李瑛、牛汉、洛夫、谢冕及大陆和台港澳十余家诗刊主编纷纷发来贺词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称这是

上海解放以后第一份诗歌专业报刊——《上海诗人》

上海解放以后第一份诗歌专业报刊《上海诗人》近日创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著名诗人、诗评家贺敬之、李瑛、牛汉、洛夫、谢冕及大陆和台港澳十余家诗刊主编纷纷发来贺词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称这是“华文新诗界的盛事”。《上海诗人》由《上海文学》杂志社、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上海左联纪念馆主办,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出诗人,出作品,出理论”的编辑目标。

上海是现代新诗发展的重镇,新诗史上第一份诗刊《诗》月刊于1922年1月在上海创刊,新诗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也最先在上海出版,上世纪三十年代,还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新诗歌派、现代派。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经济、文化、城市建设近年来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一方面,部分上海诗人潜心写作,广场诗会、朗诵诗会蓬勃开展,另一方面,上海没有专门性的诗歌报刊,许多纸质媒体上的诗歌也逐渐消失,两者形成了矛盾。《上海诗人》的创刊将为继承和发扬新诗传统,为申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上海诗人》设“星闻”、“海派”、“国风”、“民间”、“观点”等8个专版。创刊号上推出的《上海:现代新诗的重镇》,梳理了1917年至1949年中国新诗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和辉煌历史。《困境与出路——上海现代化的步伐和诗歌发展》一文,对上海地区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士进行访谈,就诗歌在当下的状况及发展听取看法和建议。创刊号上还推出了诗人张烨、孙思等数十位沪上和全国诗人的作品,以及诗人任钧档案、黎焕颐手迹、宁宇诗配画等。

据悉,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已有《扬子江》诗刊,随着《上海诗人》的创刊和浙江《江南》诗刊的即将创办,江浙沪诗坛将形成相互交融相互发展的繁荣局面,并将为全国诗歌的繁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一、投稿邮箱:shikan@vipsinacom

二、《诗刊》简介

《诗刊》是以发表当代诗歌作品为主,兼发诗坛动态、诗歌评论的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创刊于1957年1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文革”期间停刊,1976年1月经毛泽东主席批示“同意”复刊。《诗刊》一直坚持“刊载诗歌作品,繁荣诗歌创作”的办刊宗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和推出了一代代中国当代诗人,名篇佳作如林,为我国诗歌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星星诗刊》是中国当代诗坛创刊最早专业诗歌刊物。创刊以来,一直保持前沿、开放的姿态,以推介中国新诗最新成果、展现诗歌文本演变为己任,见证了诗坛的繁荣和诗歌新人的崛起。2004、2005连续两年荣获国家期刊奖,国家中文类核心期刊。 是中国诗坛具有权威性、经典性的专业诗歌刊物。《星星诗刊》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半月刊,上半月专发诗歌原创作品,下半月专发诗歌理论。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国家重点社科期刊奖。

《星星》诗刊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半月刊,上半月专发诗歌原创作品,下半月专发诗歌理论。《星星》诗刊全国发行。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刊,也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刊。创刊时主要编辑人员:白航(编辑部主任)石天河(执行编辑),流沙河,白峡。改革开放的东风让《星星》重新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