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礼金的多少,并不能反应出来关系的远近,它是由多种原因存在的:1结婚的礼金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来决定的,家庭富裕的和家庭贫困的礼金肯定不一样的。2结婚的礼金都是算借的,别人给了你多少,到别人结婚时你要还多少,而礼金还是只能多不能少的。3结婚的礼
礼金的多少,并不能反应出来关系的远近,它是由多种原因存在的:
1结婚的礼金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来决定的,家庭富裕的和家庭贫困的礼金肯定不一样的。
2结婚的礼金都是算借的,别人给了你多少,到别人结婚时你要还多少,而礼金还是只能多不能少的。
3结婚的礼金一般都父母要还的,很明显你的舅舅姑姑叔叔都是为你父母着想的,与你家也是最亲的。因为他们都是为你父母真心着想的。
我有爸爸妈妈的爱,有老师同学的爱,但是,有一个人的爱,我会永远记得,那就是姨妈对我的爱。
小时候,我爸爸妈妈都要去上班,是姨妈把我带大的。如今,我长大了,可每逢过年回家,姨妈都会烧好吃的给我吃,把我当小公主一样伺候着。每当我想帮她干家务,她却什么都不让我干。我从小没有外婆,她就像我的外婆一样疼我,不,比外婆还要疼我。
记得有一次,我和姨妈去公园玩。那里有许多运动器材,有秋千、跑步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器材。这时,我指着单杠说:“姨妈,你玩给我看看。”姨妈也不太会,但招架不住我的纠缠,只好玩给我看。姨妈在单杠上摇来摇去,颇像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就在这时,我看见姨妈的手掌和脸都慢慢变红了。等她从单杠上下来的时候,我发现她的手流血了,十分担心,但又不敢说。直到回到家才知道,原来,是姨妈的手上本来就有块伤疤,刚才握紧单杠一用力,伤口又破了。我向姨妈到歉,可姨妈却笑眯眯地对我说,没关系,是她自己不小心弄破的。忽然,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想:这就是爱吧。
爱我的人不仅有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还有我的亲人。其中姨妈对我的爱让我无比温暖,我会一直记得。
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此致
__敬礼!
———————————————————————(学校)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
__(内容)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
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
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
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
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
,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
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
,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
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
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
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
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
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
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
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
,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
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
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
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
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
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
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
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
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
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
。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
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
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
,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
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
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
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
,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
。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
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
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
、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
“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
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
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结婚待客简单主持词
主持词是主持人上台讲话的稿子,一份优秀的主持词往往会对这场活动起到关键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是结婚待客简单主持词,希望对您有帮助。
结婚待客简单主持词1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
阳光明媚,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天降吉祥,在这美好的日子[办公之家-]里,在这金秋的大好时光,我们迎来了一对情侣先生和**幸福的结合。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二位新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接下来我宣布新婚庆典仪式现在开始,好,请我们的音响师奏响庄严的婚礼进行曲,让我们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二位新人登场!
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栏桥上伊人来,身披着洁白的婚纱,头上戴着美丽的鲜花, 沐浴在幸福甜蜜之中的佳人在庄严的婚礼进行曲当中心贴着心、手牵着手,面带着微笑向我们款步走来。朋友们,让我们衷心的为他们祝福,为他们祈祷,为他们欢呼,为他们喝彩,为了他们完美的结合,让我们再一次热情鼓掌,祝福他们美好的未来!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今天是公元XXXXXX年 月日,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四十八分。据擅观天象的权威人士说,此时此刻这是成婚的黄道吉日,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那么今天哪我们的 先生和 **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终于走上了这庄严神圣的婚礼圣堂!
请问先生,您愿意娶您身边这位 **为您的妻子吗?(愿意)请给点掌声再来一次!无论是贫贱与富贵直到永远吗?那么好请问 **:您愿意嫁给在您身边这位先生为您的丈夫吗?无论贫贱与富贵直到永远吗?那么好,上帝匹配,两厢情愿,一生平安,前程灿烂!
接下来我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新郎新娘宣读并颁发结婚证书!接下来请允许我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今天的二位新人,站在边的这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这位**就是今天的新娘**,向前一步走让大家来认识一下。翘首望,看新娘,美妙佳人人向往,身形苗条似仙女,风姿翩翩似鹤翔,有如出水芙蓉娇艳美,赛过五彩金凤凰,大眼睛高鼻梁,唇红齿白体透香,真是要说多美有多美,要说漂亮赛秋香,风流才子唐伯虎,为点秋香愁断肠,三点秋香真情在,春心拥抱入洞房,且看小伙儿有绝招,梧桐引来金凤凰。
介绍完新娘我们看新郎,新郎就在新娘旁,站在新娘旁边的这位美滋滋乐颠颠的小伙子就是咱们今天的新郎先生,向前一步,让大家来认识一下,好,看新郎,也漂亮:英俊潇洒,相貌堂堂,浓眉大眼,落落大方,比阿兰德龙有魅力,比施瓦辛格体格棒。这正是,才子配佳人,织女配牛郎,花好月圆,地久天长!
那么接下来就有请我们的二位新人以夫妻的身份向在座的所有来宾行新婚大礼。大家知道年轻人结婚啊无论是从装修房子到打家具,还是买衣服买被呀办酒席,那么大部分的经济支出都出自于父母,父母啊可以说为了儿女的婚事费尽了心血,支出了大笔的费用。但是咱们大婶说了能够娶这么一个温柔漂亮的儿媳妇别说花上几万,就是花上十万、五十万都值得。所以新郎新娘请听真,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今朝结婚成家业,尊老敬贤白发双亲,接下来是二拜高堂,父母双亲,一鞠躬,感谢养育之恩,再鞠躬,感谢抚养成人,三鞠躬,永远孝敬老人!
好接下来拜咱们今天远道而来的亲爱的娘家客人,她们把这一位温柔漂亮的**从小养到大,今天呢高高兴兴送到了你们家,在这里咱们首先要向他们道一声谢谢,好二位新人向咱们今天亲爱的娘家客人深深的三鞠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好接下来是夫妻对拜,二位新人向左向右转,在咱们鞍山有这么一个风俗,夫妻对拜的时候啊谁鞠躬鞠得越深说明谁爱对方爱得越深,一鞠躬,谢谢您选择了我,再鞠躬,白头偕老,三鞠躬,永结同心!
还有这么一句话,打鱼要靠网,划船要靠桨,新郎新娘入洞房,怎能离开大红娘。那么请二位新人的介绍人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哪位,您好,我代表二位新人非常感谢您这位介绍人,刚才二位新人说了,如果没有您牵线搭桥,她们今天也不能在这里喜结连理,那么在给您三鞠躬的同时,要由我代表二位新人献上您三句话,好,下面向亲爱的介绍人三鞠躬,一鞠躬,感谢您,是吧?二鞠躬,再谢您,三鞠躬,不理您,结完婚了用不着您了,开句玩笑,不要新人进洞房,媒婆抛出墙,过年过节拿个两块三块钱的东西看看,咱们也不嫌少是吧?开句玩笑,请座,谢谢。
那么,接下来拜见请新郎新娘向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地区大街小巷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亲朋、各位挚友、各位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嫂、大姐大姐夫们深深的三鞠躬!首先是我们这边的朋友,一鞠躬,中间的朋友,再鞠躬,这边的朋友,三鞠躬!朋友们,掌声代表回敬啊!好,谢谢。
好,亲爱的来宾朋友们,接下来让我们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咱们的老东家,也是咱们新郎的父亲 先生代表他们全家向我们在座的所有来宾致答谢词,让我们掌声欢迎!
好,亲爱的朋友们,接下来让我们大家用同样热烈的掌声有请咱们今天娘家客人的代表也是咱们新娘的叔叔代表所有的娘家客人向二位新人向所有的来宾致贺词,让我们大家掌声欢迎!
让我们为幸福的恋人起舞,为快乐的爱侣歌唱,为火热的爱情举杯,愿他们的人生之路永远洒满爱的阳光,好,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新婚庆典议式就暂时告一个段落,那么,接下来咱们要进行的是九八年钢城杯喝喜酒大赛,今天咱们的老东家准备了一些薄酒淡菜不呈敬意,那么在开局之前呢送我们在座的所有来宾一副对联。上联是:吃,吃尽天下美味不要浪费,下联是: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喝醉,横批是赵本山的一句至理名言:吃好喝好!那么最后呢也祝愿我们在场的所有来宾所有的朋友们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结婚待客简单主持词2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七日,今天对于在场的各位来宾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们的亲朋好友 先生和 **的结婚大喜之日。现在,灯光渐暗,音乐响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新人入场。
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栏桥上伊人来,伴着庄重的结婚进行曲,身披着洁白的婚纱,头上戴着美丽的鲜花,两位新人心贴着心、手牵着手,向我们走来。他们从红地毯的一头走向另一头,象征着美好生活即将开始,他们将共同谱写他们美好的未来。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今天是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七日,据擅观天象的权威人士说,今天是成婚的黄道吉日,而此时更是成婚的黄道吉时,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那么今天我们的 先生和 **,终于走上了这庄严神圣的婚礼圣堂!
请问黄晓峰先生,您愿意娶您身边这位娇美可人的王丽沙**为您的妻子,今后无论是贫贱与富贵直到永远吗?
那么好请问王丽沙**:您愿意嫁给在您身边这位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黄晓峰先生为您的丈夫,今后无论是贫贱与富贵直到永远吗?
现在两位新人已经各表心意了。下面有请今天的证婚人 致词。
证婚人致词
双方父母上台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现在让我们有请新郎的父亲上台来为儿子、儿媳的幸福结合,致新婚致词。
交换戒指
提问新娘:你和你老公是怎么认识的?
听说你们相亲了两次。为什么第一次没有在一起?
那第二次为什么又走到了一起?
男方上海话朗读:夜里,伴着对你的思念进入梦乡;清晨,带着对你的依恋走出梦境。亲爱的,你知道我多么的爱你吗?
女方朗读:只希望能牵手一起走过今后的日子,不管是鲜花铺路,还是荆
棘满地,不离不弃,好好爱我好好爱你。
切蛋糕(欢快音乐)
都说蛋糕象征着甜甜蜜蜜,现在有请两位新人完全他们今天第一项共同的任务,切开这个蛋糕塔。也是你们今后共同生活的第一步。
祝你们今后的生活如这个蛋糕塔一样甜甜蜜蜜,步步高。
三拜
一拜父母:父母你们最亲、应该永远孝敬的长辈。
二拜朋友:人间最珍贵的是友情,朋友是你们强大的后援团。
夫妻对拜
额头碰额头,白头到老;
鼻子碰鼻子,早生贵子;
嘴巴碰嘴巴,恩恩爱爱。
加问新郎:刚才吻了新娘一下,有什么感觉吗?
倒香槟相敬如宾
金色的香槟酒顺着香槟塔缓缓流下,象征着今后的生活渊源流长,甜蜜到永远,相敬如宾。
交杯酒
共同举杯
祝新人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我再送在座的所有来宾一副对联。上联是:吃,吃尽天下美味不要浪费,下联是: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喝醉,横批是赵本山的一句至理名言:吃好喝好!那么也祝愿我们在场的所有来宾所有的朋友们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宴会开始,不过我们的仪式还在继续中,这对小夫妻很有心,想让他们的婚礼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准备了一个小活动。
三等奖三名
二等奖两名
烛光换上晚宴装的新娘此时更加显得娇媚动人,现在两位新人将陆续来到朋友中间,将他们的幸福之光带给每一位今晚来参加酒宴的朋友们。
一等奖一名
宴会还在进行中,请大家继续用餐。
;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