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生活全报道一直关注“给儿子留8封信陪他成长”母子俩的情况。
昨天是“儿童节”。本报记者来到位于黄陂区大渔湾的秦小莲家,给秦小莲的儿子送去了一份儿童节礼物。
记者和孩子们开了个玩笑,现场沉浸在笑声中。还有开心的笑声,已经很久没有在这个家里出现了。
看到秦孝廉和儿子在一起的温馨画面,本报记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秦孝廉会躺在病床上,为什么会给孩子写下八封含泪的信,也更加体会到,孩子有母亲的陪伴是多么重要。
和儿子在一起的秦孝廉,和十几天前在省肿瘤医院的秦孝廉完全不一样。当时她躺在病床上,勉强能说话,不能下床,每天担心儿子在家没人管。现在有儿子每天在身边,有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帮助,秦小莲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在秦孝廉家中,记者恰好遇到一群正在给秦孝廉送慰问品的爱心人士,黄汉明就是其中之一。
看了专栏报道,他已经捐过一次款了。这一次,他带着爱心捐款又来了。包括他侄子的一万块钱!
记者:“听说你还动员了一圈人捐款是吧?”
黄汉明,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侄子,我给他打电话,我说我们黄家都喜欢做好事。不要辜负我的希望。他说,我捐了一万块,我发了。给我做饭的阿姨,她说我力气有限,愿意捐200块。我说那也很好,那也值得表扬和鼓励。只要我有这种爱,我不在乎多少。”
今年86岁的黄汉明老人看了我们的报道后,捐了3000元。之后,我发动身边的人献出爱心,亲自把爱心款送到了秦小莲的家里。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心和支持,秦孝廉的精神状态也在不断改善。
秦孝廉的丈夫张志远告诉我们,当他的妻子住院时,她整天都在以泪洗面,她从来没有笑过。现在她回到家,不断得到爱心人士的鼓励和帮助,儿子放学后也能帮儿子读书了。现在她精神状态好多了,经常会不自觉的笑。
秦孝廉的丈夫张志远:“《生活全报道》报道后,很多媒体和爱心人士都来捐款了。目前已收到捐款约4万元。感谢那些观众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
现在
秦小莲在医生的建议下
在家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
我相信在全社会爱心人士的鼓励和帮助下
秦小莲肯定能够
和儿子一起快乐成长。
相信爱情
一定会有奇迹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