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我提倡学生给老师送礼,但前提是真正的学生给老师送礼,而不是家长给老师送礼。”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有给老师送礼的习俗。孔子在《论语》中说:“我若顾己,则无怨无悔!”很多人把这里的腰封解读为一种要送给某个老师的十块肉干,但也有学者把腰封解读为一种乐队装饰或年龄标志。不管它的原意是什么,给老师送礼、包红包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在古代,除了官学,大部分民间教师都没有固定的财政工资。所以学生送的礼物和红包,相当于交学费的一种形式。但在今天的教育中,教师的工资是固定的,大部分来自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沿袭古代的“给老师送礼”是脱离实际情况的。
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教师身份,经常会碰到这类话题。身边很多朋友看似默许了这种给孩子老师送礼的惯例,但其实并不愿意,同时也感到无奈。
去年教师节,我也收到了很多同学送的小礼物,有同学自己做的贺卡,还有各种零食。我很感动。我的学生是一群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大多不如城里的孩子,但他们也在用心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把我花钱买的小礼物都退给孩子们。起初,孩子们不理解我的行为,其中一个甚至开始哭了起来。
跟我的孩子解释,你的老师收到了你的好意,但这些礼物都是用你父母的钱买的。如果你真的想给老师送礼物,我很高兴也很欢迎,但前提是你已经毕业了,上班了,赚钱了。那时候你就和老师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了,花的是自己的钱。到时候,我会很乐意接受你的礼物。甚至是送的礼物越多越好,因为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支持,而你送给老师的礼物不一定是钱和礼物。你努力学习,贡献社会,服务大众,用你所学帮助更多的人,这也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至此,我的话基本说完了。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和同学谈“给老师送礼”的想法了。我以前经常和初中生聊天,但今天是我第一次和五年级的学生聊天。可能“给老师送礼”这个话题已经涵盖了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觉得“给老师送礼”本身没有错,只是家长不要给孩子做,家长“给老师送礼”变了味。
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明白我说的话,但我相信他们长大后会明白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