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白晓静
自由撰稿人,渴望爱上文字的女作家,以情感分析为主,以小女人的视角解读世界。
恋爱需要仪式感,“送礼”也是仪式感的一部分。
每年都是送礼的高峰,想把心意送到对方心坎里也不容易。
情侣之间,礼物的轻重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考验一个人的诚意和对感情的看法。
发还是不发的问题
首先,是送不送礼物的问题。
对于恋人或者暧昧对象,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遇到一些特殊的日子,还是要表现出来的。
即使是结婚多年的夫妻,送礼物也是调节感情的好方法。毕竟生活那么枯燥,偶尔加点糖也不会那么苦。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在乎物质。但是,这不是贪不贪的问题,而是你们心里有没有对方。
礼物或者惊喜,本质上都是取悦对方,让对方开心的行为。
所以,在重要的日子里,送一份礼物给伴侣是很有必要的。
送礼物很难,尤其是给重要的人。
发红包是最简单的,也是相对不真诚的。因为,凡是能用“钱”送走的,都是最不麻烦的。
对方发了金额极高的红包。不要沾沾自喜,甚至炫耀,因为这个礼物是表面的。这体现的是对方不缺钱,而不是你有多重要。
那么,有人会疑惑,既然发红包没有诚意,那送贵重的礼物就可以了吗?
毕竟礼物太便宜,而且显得你小气,对方可能会不满意。那些动了千百次的东西,都成了给予者的目标。
他们会考虑对方会不会喜欢这个东西,收到之后会不会有面子,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对方心里加分。
所以送礼的驱动力本质上是讨好。
无论你付出什么,你就是你。
礼物代表了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当然,你送的东西越贵,对方在你心里的地位就越重要。但是,这未必能让对方欣喜若狂,也未必能增加你的欣赏度。
尤其是对于不缺物质的人来说,能打动他们的一定是“真诚”。
而这种真诚,需要你们之间的默契,需要你们用心去发掘对方的需求,才可能出现。
所以,送礼的最高目的不是讨好,而是感动。
一个人,如果不是很喜欢另一个人,是不会不厌其烦的去研究ta的。
如果有,就算我不说,你也能猜出来,观察出来。这就是“意图”。
比如女生说:“最近好想吃大闸蟹。”表面上看,这个男孩很肤浅,但他记在心里。过了几天,女孩突然在家里收到一盒大闸蟹,她突然发现是一个男生送的。
这是细节,也是内心。
如果这只是表面上的用心,那么更令人心动的是精神上的契合。
天赋比物质满足更能吸引一个人。
比如一件普通的礼物,配上一首独特的诗,一句话或者一首自己弹唱的歌,会瞬间增值很多。
这就是道理,始于颜值,落于才华,忠于人品。
精神上的吸引和融合会让人有触电的感觉。这种快感不会突然消失,而是会让人回味无穷,而不是空的千疮百孔和昙花一现。
不过,这也是两个人不合适的证明。对于精神层面相近的人,很容易达成共识;对于两个毫无默契的人来说,勉强融合是一种尴尬。
很多人送礼,只考虑对方的喜好,却忘了自己的喜好。
其实很多时候对方并不是需要你去做他喜欢的事情,而是想要去了解你。
所以,与其去讨好对方,不如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变成送给对方的礼物。换句话说,你没有过度思考对方的内心,而是呈现真实的自己。
比如你喜欢的音乐、艺术品或者书籍,可以作为礼物送给ta,作为彼此了解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会表现出这个人很自信,对方会觉得很新鲜。
如果你发的是对方不喜欢或者不感兴趣的东西,也证明你们没有共同语言,ta也不是真的想了解你。
这反而是一件好事。两个不合适的人为什么要勉强深入交流?
所以没必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送礼也不难。难的是你要端正送礼的心态。
我们送礼不是出于什么目的,而是因为喜欢和在乎这个人。
做好自己,其他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了解你的人自然会理解你。
我是白晓京,我喜欢爱上生活,做一个有趣的人,写有温度的文字。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独特的观点,互相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