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导语:本月初,特斯拉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在给公司管理层的信中表示,特斯拉需要解聘10%的员工。按照2021年底,特斯拉在全球拥有10万名员工来计算,意味着可能有一万名左右的特斯拉员工被裁撤。作为如今全球最为炙手可热的电动车车企,特斯拉的这番
导语:本月初,特斯拉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在给公司管理层的信中表示,特斯拉需要解聘10%的员工。按照2021年底,特斯拉在全球拥有10万名员工来计算,意味着可能有一万名左右的特斯拉员工被裁撤。作为如今全球最为炙手可热的电动车车企,特斯拉的这番表态对于整个行业都有预警的作用。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子
近日,特斯拉将其在新加坡的总经理予以解职。虽然我们无法断定他是否在特斯拉的10%的裁员名单内,但是特斯拉原定于6月16日、23日和30日在中国举行的三场涉及销售、研发和供应链职位的招聘活动却是实实在在地被取消了。这三场招聘会原本涉及到的岗位包括销售、研发和部分供应链工人。对于不少希望入职特斯拉的打工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虽然特斯拉在其柏林和上海的工厂依然在招聘一些生产制造方面的人员,但是生产之外的岗位收缩则会被是为特斯拉在整体业务方面将放缓扩张的节奏。
伴随着特斯拉大规模裁员,是特斯拉市值大幅度下滑。其股价从4月4日最高的114545美元一度滑落至最低的62083美元,下跌幅度超过45%,市值也从11万亿美元,下降到了不到7000亿美元。对于特斯拉这样的车企来说,无论是疫情导致的芯片紧缺以及俄乌战争带来的锂电池所需锂、镍这样的金属价格暴涨,这些不利因素都在不断蚕食特斯拉的毛利率,并动摇投资人对于特斯拉短期表现的信心。
而和特斯拉股价大幅下滑的还有面临衰退的美国新一场经济危机。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萎缩15%。而和美国经济衰退一同出现的还有美国正在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危机以及美联储的持续加息缩表,这些都让美国经济逐步丧失活力。面都两难的抉择,美联储选择通过为经济降温来遏制通货膨胀,而相关的举措无疑将速冻美国经济。就在最近,通用 汽车 的股价也自2010年来首度跌破其发行价,整个美国 汽车 市场和整个美国经济笼罩在一片悲观的氛围当中。
从特斯拉自身来看,为了缓解之前的交付周期过长的问题,特斯拉正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建设新工厂。今年德国柏林工厂以及德州工厂都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这就意味着特斯拉的产能出现大幅度的提升。而与此同时,也有传闻称,特斯拉将在上海建设中国第二工厂,也有可能在墨西哥新建一个辐射拉丁美洲的工厂。如果这些传闻最终都能够付诸实施,那特斯拉在短期内产能将出现成倍的增加。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特斯拉成倍增加的产能和市场的需求并不能匹配。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经济危机来临的话,本来计划换车的客户的换车或者新购车需求都会被押后。在手头预留足够的现金,是度过经济危机最好的方法。
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就是小鹏和理想在国内也被爆出了毁约应届生的情况发生。而且相关毁约发生的时间点在应届生已经签完了三方协议,且不少企业春招已经结束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不少应届生要再找新工作的难度非常大。
其实,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以及全球经济疲软,叠加国内超过1076万应届生毕业,同时国内互联网、教培以及房地产行业大规模裁员,都让整个招聘市场明显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小鹏和理想明知,那些被自己毁约的应届生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基本已经不太可能,却依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依然赔偿这些应届生一个月的收入来毁约,的确也是对未来并不乐观。
无论是特斯拉,还是理想和小鹏,目前的表现都不算差。特斯拉依然是全球最为炙手可热的电动车企业,至于理想和小鹏,更是国内新势力中的第一梯队企业。在目前还远远没有到最坏的情况下,特斯拉、理想和小鹏就主动开始收缩,其实对于国内其他车企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大家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即便是国内正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也正面临着需求减弱以及竞争不断白热化的双重打压。
包括蔚小理在内的国内一众新势力车企,当前正处在一个从每年10万辆级的规模向20万辆甚至更高的数量冲击。大量的新车将会投放市场,遍及全国甚至全球的营销网络也正在全面铺开。但是蔚小理这样的企业并没有能够实现盈利,尤其是在新车型、新平台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上,都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将一些非主营核心业务全部裁撤,优化人力成本,无疑能够让公司将更加有限的资源聚焦到边际收益更大,更加需要投资的核心领域中。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全球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已经将产品的重心投入到了智能电动车业务上。特斯拉和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的先发优势没有之前那么明显。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必然也会让企业的成长速度慢慢放缓。所以虽然毁约应届生不近人情,甚至可以说有些残酷,但国内突然反复的疫情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数据疲软,的确也是让裁员成为企业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点评
无论是对于应届生,还是对于被裁掉的员工,2022年注定不是一个比较友好的年份。不过从国家最近推出的一系列的政策来看, 汽车 行业是各级政府需要重点扶持和大力支持的领域。中央层面不仅有高达600亿元的购置税的补贴,各个地方层面也有动辄万元的购车补贴。不过 汽车 消费,也是和整个国民经济绑定在一起。如果只是依靠补贴短期激活的市场,并没有办法真正带动整个国内的 汽车 消费重新回归正常。只有整个经济重新恢复活力,那整个 汽车 行业才可以迎来持续平稳的增长。而在 汽车 行业复苏之前,对于很多车企,尤其是根基尚不稳的新势力车企来说,活下去是头等大事。
我认为抓考勤说明公司的内部管理出了一些问题,但是并不能和公司下坡路划等号。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报道里特斯拉的一名员工爆料称:“特斯拉他发了一封自动电子邮件。收到这封邮件是因为在截至6月28日的30天内,使用门禁卡进入现场办公区的时间不足16天。”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另外一名员工验证了前者说话的真实性。
在这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发文称要求特斯拉的员工每周必须在办公室工作不低于40个小时。他还特别强调如果员工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那么就意味着主动辞职。马斯克的一番言论之后,引起了大众不少的争议,也纷纷猜测特斯拉内部运营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其实,特斯拉的经营可能或多或少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在前段时间特斯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大裁员,削尖了全球大约10%的工作岗位,当然也包括特斯拉中国在内。然而公司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裁员,除非是遇到了难题。
因此,也就有身边的小伙伴顺理成章把公司开始抓考勤和公司走下坡路这两者联系到了一起,认为抓考勤是公司走下坡路的一种标志。并且他们引用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个企业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这个企业也很可能在开始走了下坡路了。”
看似有理有据,有例子佐证,还有名人论证做依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白岩松说的那段话,他在后一句使用了“可能”这个词。意思也就是说大概率是那样,但是并不完全成正比,有的公司抓考勤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就比如说我大舅办的厂子,那是一家饺子食品厂,当时响应号召跑到农村创业,效益一直很不错。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虽然农村的劳动力廉价,但是大伙的时间观念比较差,经常会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
虽然对整体的运营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但那始终不是什么好事。为了整顿这种现象,大舅要求工厂里的员工每天必须按时打卡,而且每个月请假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天(他们厂子每周周末一天假),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在做了要求之后,一些人不愿意干了,理由也是各种各样,有人说要接小孩子放学,还有人说要提前会下班回家做饭等等诸如此类。不过大舅很坚决,并没有挽留他们,即使在那一段时间出现了用工短缺。
现在,大舅的那个饺子厂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还开了分厂。不过他并没有把节省下来的钱自己揽到腰包,而是健全了福利机制,设定了全勤奖,工龄奖等一系列的奖励举措。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我还是认为抓考勤并不能和公司走下坡路划等号。它有可能是释放出了坏的信号,但也有可能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而制定的措施,需要辨别看待。
特斯拉公司已经向选定的客户和支持者发送“2022年人工智能日”(AIDay2022)活动的邀请函。届时,特斯拉将公布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全自动驾驶(FSD)技术的最新进展。
据报道,特斯拉在 AI Day 上展示了其在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方面研发的创新和广度。今年所分享的很多最新的理念和创新,包括彻底贯彻端到端的数据驱动方法到技术方案的各个部分,以及从底层硬件到顶层算法的高度纵向集成优化带来的性能飞跃等,仍旧令人瞠目与震撼。
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说,在未来,特斯拉的市值将超越苹果和沙特阿美的总和,他为什么那么大的口气呢?他的自信来自于哪里呢?我认为一方面就是因为特斯拉在汽车领域拥有领先的地位,随着发展,未来的潜力也是很大的。另外一方面,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应该更看好自家的公司,从而给用户和股东信心,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特斯拉在未来的潜力很大,给了马斯克信心。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汽车本身就比手机要贵,在未来,如果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人们使用新能源汽车变得越来越多,甚至有上亿人都使用特斯拉的汽车,能够看得出来,特斯拉在未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这当然也给了马斯克信心。2、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当然应该看好自己的公司。
特斯拉的财报并不理想,截至目前,市值达到了6,957亿美元,但是第3季度的营收为2145亿美元,低于此前预估的2209亿美元,所以这个数据并不是太好看,而且又加上国际形势变得非常的不稳定,供应链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全球经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疲软,因此人们对特斯拉在未来的发展也存在着担心,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这家公司的老板马斯克当然应该看好自己的公司,给所有员工以及股东信心。总而言之,我认为马斯克之所以会那么有自信,一方面特斯拉确实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拥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未来潜力也非常的大,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在给员工以及股东信心,作为一家公司老板,总不能唱衰自己的公司。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