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66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人089

西游记第66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西游记第66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读: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脱离秽污道心清三藏四众躲离小西天西行来到七绝山,投宿一老者家中,听闻此山有妖怪常来吞食村民和活物,仅一条西行的山路也满山柿果无人敢采,烂柿堆积,无人能过。正说之时,妖风四起户户皆藏。悟空立在空中与那妖打起对打,八

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脱离秽污道心清

三藏四众躲离小西天西行来到七绝山,投宿一老者家中,听闻此山有妖怪常来吞食村民和活物,仅一条西行的山路也满山柿果无人敢采,烂柿堆积,无人能过。

正说之时,妖风四起户户皆藏。悟空立在空中与那妖打起对打,八戒上前帮忙,那妖显了大蟒之身逃入山中,悟空、八戒前后夹击,悟空趁机钻入那怪肚子中将其剖腹。后在众村民的奉食下,八戒变身老猪魈,清净了山中烂路,众人得已西去。

扩展资料:

出了七绝山后走了几天,唐僧师徒来到朱紫国。唐僧带着徒弟们到驿馆住下后,见时间还早,就一个人去交关文。孙悟空却闲不住,他让沙僧在驿馆里准备饭菜,自己和八戒逛街去了。

他们来到西大街的鼓楼旁,见楼下围着一大群人,八戒怕惹事,不肯再往前走;悟空生性喜欢看热闹,让八戒等着他,自己钻进人群去看,只见城墙上挂着皇榜,说国王得了重病,快要死了,谁能治好他,国王愿意把一半的国家分给他。

悟空喜欢管闲事,当下念个咒语,吹了一口仙气,立刻一阵旋风刮来,让人睁不开眼睛,自己施展隐身法上前揭了皇榜。悟空来到八戒的身边,见八戒嘴顶着墙,好像睡着了,就把皇榜卷起来,悄悄地塞到八戒的怀里,转身哼着歌回驿馆去了 。

大风过后,守卫皇榜的太监和官兵见皇榜不见了,到处寻找,发现在八戒的怀里,就拉着他去给国王治病。八戒知道这是悟空在捉弄他,就对官兵说∶“这榜是我师兄揭的。走,我领你们去找他。”

悟空被请到宫中时,唐僧还没离开,就一齐被国王留下来。国王看见悟空,心里很害怕,不敢让他治病。悟空拔下三根毫毛变成三根丝线,让太监把丝线绑在国王的手腕上,说这叫悬丝诊脉。

悟空拿着线头,隔着帘子说∶“圣上地病是因为长时间的担惊受怕和思念过度,叫做双鸟失群症。”国王听了不住地点头说对,请悟空给他开药方治病。悟空让御医把八百零八种药材每种各准备三斤,再加上制药的工具,一齐送到驿馆,交给八戒和沙僧。

等到悟空回了驿馆,药材已经全部送来。晚上,他和八戒、沙僧在八百零八种药材中取出几样,研碎调匀做了三个药丸,装进小盒里。原来,他要这么多药材的目的,是怕皇宫中的太医猜出他的药方。

第二天,三粒药丸送到宫里,国王吃下后病马上就好了,见了唐僧就跪下磕头,又派人把悟空师兄弟请来。兄弟三人高高兴兴地进宫,国王连忙起身相迎,并让人在光禄寺准备素宴感谢唐僧师徒治病之恩。

吃饭时,悟空问国王∶“俺老孙知道陛下得的是相思病,不知道有什么心事?”国王仰天长叹一声,告诉悟空∶三年前,麒麟山獬豸洞妖怪赛太岁见国王的金圣宫娘娘长得貌若天仙,就兴风作怪把她抢走,所以才得了这相思病。

悟空听了说∶“国王不用着急,俺老孙去降伏妖怪,把娘娘接回来。”

国王连忙跪下感谢,告诉悟空那赛太岁每年都要来几次,每次抓走两名宫女去服侍娘娘。为了防止妖怪伤人,国王还特地命人修建了一座避妖楼。

国王又应悟空的要求,带他们到避妖楼。这避妖楼盖在地下,里面修了九间大殿,入口用石板盖住。正说着,忽然看见南边尘土飞扬,狂风乱作。

文武百都惊叫起来∶“妖怪来了!”拥着国王、唐僧钻入地下的避妖楼。

八戒和沙僧也想躲进去,却被悟空拉住。这时,天空中跳出一个妖怪,手里拿着一杆长枪。悟空让八戒、沙僧守在地洞的入口,自己跳到空中,一问才知道这妖怪只是赛太岁的先锋官。没打几个回合,妖怪的枪就被悟空一棒打成两段。

妖怪逃走了,悟空把国王和文武百官从避妖楼中请出来,告诉他们事情的经过,满朝官员都很佩服悟空的本领。悟空问国王要一件金圣娘娘的随身物品作信物,准备立刻就去麒麟山营救娘娘。国王从衣袖中摸出一双黄金宝串送给悟空。

悟空一会儿就来到麒麟山,看见一个小妖,背着公文,敲着锣儿,一路快跑飞奔而来。悟空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小道士上前迎住,问他到哪里送公文,小妖说是去朱紫国下战书。

悟空又从小妖口中探知赛太岁有三个金铃,分别能放火、放烟、放沙,挨着就得死。悟空一棒子打死那小妖,从他身上搜出一个牙牌,见上面写着∶“心腹小校有来有去”,就变成有来有去的样子,朝獬豸洞走去。

悟空大摇大摆走进山洞,走到妖怪跟前也不行礼,只是敲锣。妖怪拉住他,问他这是怎么了,他把锣往地上一扔,说他在朱紫国挨了打,人家马上就要来交战了。妖怪安慰他几句,让他把这消息告诉金圣娘娘,悟空心里十分高兴,忙向后宫跑去。

悟空来到后宫,见两边站着几个妖狐妖鹿变成的美女,正中间坐着那个娘娘,双手托着腮,眼里含着泪。悟空上前行了礼,说刚从朱紫国下战书回来,有话要告诉她。娘娘听了,立刻让两旁的美女退下。

悟空关上门,把脸一抹,现了原形,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拿出黄金宝串,双手捧上说∶“你如果不相信,请看这是什么。”娘娘一见,连忙跪下来磕头。悟空问妖怪的三个金铃放在哪里,娘娘说妖怪挂在腰上,从来不离身。”

两人商量好怎样**金铃后,悟空又变成有来有去,打开宫门,叫进两个侍女。娘娘按照计策说道∶“有来有去,快把你大王叫来,我有话跟他说。”

悟空把妖怪请来,娘娘满脸笑容,用手去扶妖怪,妖怪吓得连后退,嘴里说不敢。原来娘娘被妖怪抢来时,紫阳真人给她穿上一件五彩仙衣,使她身上长满了毒刺,妖怪不敢碰她。

娘娘已经让人准备好酒宴,说要和妖怪喝交杯酒,又让两名女妖退下,只留一小丫环在屋里端酒送饭。妖怪怎么能想到,这个丫环竟然是孙悟空变的。

悟空乘给妖怪斟酒的时候,拔下一把毫毛,念动咒语,变成无数个虱子、跳蚤、臭虫,扔在妖怪的身上。妖怪被咬得奇痒无比,两手抠抠这,挠挠那。娘娘就劝他脱下衣服,要帮他捉虱子。

妖怪立刻脱下衣服,只见每一件衣服上都有虱子,密密麻麻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妖怪只好把衣服脱光,果然露出三个金铃,金铃上也爬满了虱子。

只听那小丫环大叫一声∶“哎呀,大王,快把金玲解下来,让我给你捉捉。”

妖怪又羞又慌,也顾不得分辨真假,把三个金铃解下来,递了过去。假的丫环见妖怪一心忙着捉虱子,就把金铃藏了,拔了一根毫毛变成三个假金铃,拿到灯前捉虱子,最后收回变虱子的毫毛,把假的金铃递给妖王。

妖怪穿好衣服,到桌上去拿金铃,娘娘故意问道∶“这玩意有什么用处,整天挂在腰间?”于是妖怪讲了三个金铃的厉害。娘娘说∶“既然这样,就应该交给我保管,那不是更好。”妖怪就把金铃交给娘娘,看着她锁入箱中。

悟空得手之后就念动真言,使了一个隐身法,出了獬豸洞,站在洞前的高处大声喊道∶“赛太岁,快把金圣娘娘交出来!”妖怪听了以后大吃一惊,忙点起小妖们出洞。他提着一柄宣花斧喊道∶“你叫什么名字?敢前来找死。”

双方挥动兵器大约打了五十个回合,妖怪体力不支,找了个借口,说要回洞吃早饭,想去取金铃。悟空心里明白,故意收棒让他回去,自己站在洞前嘿嘿地笑。

妖怪让金圣娘娘把金铃拿出来。娘娘一边开锁,一边在想不知道悟空能不能逃脱性命。其实,她和妖怪都不知道,这三个金铃全是假的。

妖怪拿着金铃又跳出洞,对悟空叫道∶“孙悟空,看我的宝贝!”妖怪把第一个铃晃了晃,不见往外喷火;又晃第二个铃晃了晃,不见往外冒烟;再晃第三个铃儿,也不见往外流沙,立刻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悟空笑着说∶“还是看我的宝贝吧!”

悟空从腰间把三个真的金铃解下来,一齐摇动,一时间,烈火、青烟、黄沙同时喷出,震天动地,把那个赛太岁吓得魂飞魄散,想逃命,却又走头无路。正在这时,观音驾着祥云飞来,对悟空说∶“不要烧死它,它是我的坐骑金毛!”

观音用杨柳枝蘸了些净瓶里的甘露一洒,立刻烟消雾散,火焰、青烟、黄沙全都不见了,那妖怪也露了原形。菩萨发现金毛脖子下面的三个金铃不在,就向悟空要回,然后骑上金毛,驾云飞走了。原来金毛是趁牧童打瞌睡的时候,溜到凡界来作怪的。

悟空打进洞,把小妖们全都杀了,救出金圣宫娘娘。悟空又找来一些软草,扎成一条草龙,让娘娘闭着眼骑在上面,然后念动咒语,施展法术。娘娘腾云驾雾,飞往皇宫。

半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皇宫。娘娘睁开眼下了草龙,和悟空登上金殿。

国王见了,急忙下了龙椅来扶娘娘,没想到碰到娘娘的手,国王就疼得大叫一声。这时,空中传来了仙鹤的鸣叫声,原来是紫阳真人驾云乘鹤而来。

紫阳真人来到娘娘面前,伸手一指,娘娘身上那件彩仙衣立刻变成了一件旧棕衣,掉在地上。原来,当年紫阳真人见娘娘被妖怪抢走,怕她被侮辱,就把这件旧棕衣变成五彩仙衣让她穿上,妖怪一碰她就如同被毒刺扎了一样。

紫阳真人走后,唐僧师徒换了关文,急着赶路。国王见留不住,只得准备龙车,请唐僧师徒坐在车上,自己和娘娘带着文武百官,跟在车后,徒步送出皇城。

—西游记

从前,有个好心又勤劳的孩子,名叫王小二。有一天,小二上山打柴,在路上看见一位老爷爷,要过一座独木桥。小二怕老爷爷掉下去,就对老爷爷说: “老爷爷,我背你过去吧。” 老爷爷见小二人小,没让他背,可是,他的年纪实在太老了,走到桥当中,一不留心,掉下河去。 小二急得连衣服也没脱,就跳到河里,把老爷爷救了上来。老爷爷很感激他,从怀里拿出一只小木盒,打开小木盒从里面取出一只小纸船,放在水里,嘴里念道:“快长快长,乘风破汉!”话刚说完,那小纸船马上变成了一只大木船,停在水面上。 小二正在奇怪,只听老爷爷又念道:“水落收船,快快还原。"那大木船马上又变成了一只小纸船。 小二知道这是一只宝船,高兴地说:“真好,真好,有了它,我们以后就不怕再发大水了。” 老爷爷把宝船送给小二,一眨眼,人不见了。过了不久,一连下了十天十夜的大雨,小二的家乡发大水了。小二拿出宝船,照着老爷爷的话念了一遍,小纸船马上变成了一只大木船,载着小二、他妈妈和一只大白猫离开了家。 没走多远,大白猫就瞄瞒地叫了起来。小二一看,水面上漂着一只大蚂蚁,马上把它救了上来。大蚂蚁上船以后,就拿起桨帮着小二一起划船。划着划着,大白猫又瞒瞄地叫了起来。小二一看,水面上漂着一只蜂王,他又用桨把蜂王救了上来。 蜂王上了船,就去帮着王妈妈把舵。水越涨越大,把房顶都淹没了。他们又划了一阵,忽然一只仙鹤从天上掉下来,正巧落在大白猫身上。这只仙鹤已经飞了一天一夜,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累坏了。 大伙儿刚把仙鹤救醒,就听见水里有人喊:“救命呀!,大伙儿往水里一看,只见一个白面孔,身穿缎子长袍的人,抱着一段木头,在水里挣扎。 小二站在船头,问那人:“喂,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那人回答说:“我叫张不三,一不馋,二不懒,三不偷东西,是个大好人。不信你把我救上去看看。” 小二相信了他的话,就扔过去一根绳子,把张不三救了上来。张不三说自己游水游累了,躺到船舱里,除了吃饭,再没起来。 又过了些日子,大水退了。小二回到家里,一看,房子倒了,没地方住了。他和大白猫、大蚂蚁、蜂王、仙鹤一商量,大伙儿决定动手盖新房。 张不三一听要盖房子,就抢着说:“好,我来当监工的。第二天一早,大伙儿就动手干起来,有的抬土,有的扛木头,只有张不三什么也不千,吃饱了饭,往大碾盘上一躺,指手画脚,叫别人干这干那。大伙儿看着他那好吃懒做的样子,谁都不去理他。 原来,这个张不三是大地主张剥皮的儿子,是个坏家伙。 他知道小二的纸船是个宝贝,就千方百计地想主意,要把宝船拿到手。 一天,张不三趁大伙儿不在跟前的时候,编了一套谎话,对小二说:“小二哥,他们都说干活太累了,为什么不把宝船送给皇上,皇上准给你许多金子、银子,这样大伙吃穿都不愁了,什么活儿也不用干了。” 小二问:“要是以后再发大水,怎么办” 张不三眼珠一转,说:“这样大的水,一万年才发一次,把宝船放一万年不用,那多可惜!” 好心的小二信了张不三的话,取出宝船,张不三一把抢了过去,直奔京城去了。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王妈妈见张不三没来,一间,才知道小二上了他的当。大伙儿又气又恨,决定让小二马上进京城去找他,把宝船要回来。 小二在路上走了好多日子,才到京城。城里人很多,他找了很多天,也没找到张不三。一天,小二正在街上走,忽然听见瞳I的锣声,还有人大声喊:“闪道,闪道,大宰相过来了。” 小二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大官儿,跨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得意洋洋地走过来了。马后还跟着好多差人。他仔细一看,酶,这不是张不三吗小二上前拦住马头,大声说:“张不三,还我宝船!” 张不三一看是王小二,马上叫人把他捉住,打了他四十大板。 大白猫和大蚂蚁、蜂王、仙鹤在家盖好房子,等了几天不见小二回来,就一块儿进京城去找他。他们在城里找了三天三夜,才在一座小亭子里找到了小二。 小二差一点儿被张不三打死,是送给他宝船的那位老爷爷把他救到这里来的。于是,仙鹤拿出灵芝草,蜂王拿出蜜糖,给小二吃下去。不大一会儿,他的伤就好了。 大伙儿恨透了张不三,决定一块儿去找他报仇,找皇上要回宝船。 可是,怎么样才能进皇宫呢大伙儿正在发愁,忽然远处传来了锣声,一打听,说是公主生病,皇上有令,谁能治好公主的病,要什么给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大伙儿乐坏了,就叫小二马上扮成个医生,又请老爷爷把仙鹤变成小童儿,把大白猫变成个大姑娘,把大蚂蚁变成童男,把蜂王变成童女。临走的时候,老爷爷又告诉大伙儿,以后要是有急事儿,只要朝东叫三声“八十老爷爷”,我就会来帮助你们。说完,人就不见了。 他们来到皇宫门口,说是来给公主看病的,就被领去见皇上。皇上是个糊涂虫,除了吃喝玩乐,什么事都要找宰相商量,这宰相就是张不三。 张不三正在家里喝酒,一听皇上叫他,马上赶来了,就对皇上说:“万岁,这小子我认得,他只会上山打柴,不会治病,是来骗钱的,赶快把他们打出去!” 小二不等皇上点头,抢着说: “我有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信你去把公主叫来试试!” 皇上因为盼望公主的病早点好;就把公主叫了出来。小二一看公主的样子,就知道她这病是光吃饭不干活儿得的。他拿出灵芝草在公主的身上擦了一阵,又陪着她活动了一会儿,公主的病就好了。 皇上很高兴,问小二说:“你想要什么” 小二说:“我要我的宝船,别的什么也不要I " 皇上不肯,张不三也帮着皇上耍赖。最后,张不三出了个坏主意:让公主和七个宫女都一样打扮。蒙上头,遮上脸,叫小二猜。猜错了,就不许要宝船。 小二正在发愁,忽然听见蜂王在他耳边小声说: “小二哥,我有办法,刚才我看见公主头上效的是鲜花,宫女鼓的是纸花。等会儿她们出来,我放出一只小蜜蜂,它围着哪个头上转,哪个就是公主。” 一会儿,公主和官女出来了。蜂王放出一只小蜜蜂,小二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公主认出来了。 皇上一见小二猜对了,又耍赖说:“我给你一斗金子,你别要宝船了。” 小二不肯,非要宝船不可。皇上急了,叫张不三赶快再给他出主意。张不三眼珠一转,间小二说:“你说宝船是你的,有什么证据,小二朝东叫了三声:“八十老爷爷I”话音刚落,老爷爷就站在他们身边了。老爷爷对皇上说: “宝船是我送给小二的。” 皇上和张不三还想耍赖。大伙都气坏了,仙鹤说:“张不三这么坏,叫他变只大灰狼吧。”大伙儿都拍手赞成。老爷爷念道:“七不隆冬枪,张不三变只大灰狼。” 一眨眼,张不三真的变成一只大灰狼。 皇上一看不好,爬下椅子想溜。大蚂蚁说:“这皇上也不是个好人,好吃懒做,叫他变只大野猪吧。” 老爷爷又念道:“一二三四五,皇上变只大野猪。” 只听一声猪叫,皇上真的变成一只大野猪。 小二和他的朋友们拿着宝船,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以后,要是再发大水,他们又可以用它救人做好事了。

从前在遥远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对老夫妇,很穷,但很善良。一年冬天老大爷挑柴到街上卖时,听到一阵“啪嗒啪嗒”的声音,老大爷爷一看是中了圈套的仙鹤,老大爷觉得仙鹤很可怜,便替仙鹤解开了绳子,仙鹤张开翅膀飞向了天空。老大爷回去后把这事告诉了老大娘,老大娘高兴的说他做了件大好事。夜幕降临时,老大娘正准备做晚饭,就听到一阵敲门声,老大娘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小姑娘,老大娘和老大爷看见这姑娘就立刻请进这位小姑娘进来烤火,暖一暖身子,可小姑娘硬要帮二老做饭,吃完饭小姑娘又帮二老打扫卫生,还帮老大爷按摩。有一天姑娘说:“我父母去世了,求二老收留她。”二老听了可开心了。后来有一天姑娘说:“我想学织布。”老大爷从街上买了许多线,姑娘把织布机放在角落里用屏风围了起来开始织布,过了三天布织好了,老大爷把布拿到街上去卖,一个大官正好路过买了下来,又过了三天她又织好了一块布,老大爷又拿到街上去卖,一次老大娘好奇心起偷看了一眼发现里面根本不是姑娘而是一只仙鹤,只见它从自己身上拔下羽毛夹在线里来织布,老大娘赶快叫来了老大爷,这才知道它就是上次救下的那只仙鹤。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知恩图报,不管谁对你好都不是应该的,我们要把别人的恩情都记在心里,待有机会我们要学会报答别人。

生活中奶奶每天都辛辛苦苦、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家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很感谢她,在奶奶身体不好的时侯我们也会帮奶奶洗碗、打扫卫生。当然如果生活中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会及时伸出援手,我想如果大家都这样,世界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

我最喜欢的工艺品——仙鹤

仙鹤是一种美丽而象征美好的动物,我家就有一件关于它的工艺品,因此,我十分喜爱它。妈妈告诉我,这是爷爷年轻时,有一次去山东出差时买回来的。它亭亭玉立,已经在我们家居住了四十多年了。

它一只脚踩着地面,三只脚趾紧紧地抓住地面;另一只脚抓住旁边假山上的一块岩石。它半蹲着,一缕一缕的羽毛像披肩式的披在它的肩膀上。细长的脖子弯曲着,好像谦虚的低着头。还有那长长的尖嘴和椭圆的眼睛,刻画的栩栩如生。

这样美的一件工艺品,常常让我浮想联翩。一次,我正在学习,一抬头,又看到了它。我盯着它看……它突然间展开翅膀,我便攀着假山一直攀到它的肩上。它纵然一跃,伸开翅膀便向空中飞去,我望着陆上的景物,一览无遗,情不自禁地大喊:“好美啊!”这时,便听到了妈妈的声音:“醒醒吧!又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啊?”我不好意思的说道:“嘿嘿,没什么啦!”

这只仙鹤十分美丽,每次看到它我都会心情大好。它的每一根羽毛都别具一格,它那弯曲的脖子美不胜收,甚至连它的每一根脚趾都引人入胜。

啊!美丽的仙鹤,你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件艺术品,你会伴我一生吗?

徐家第一个牺牲在守护丹顶鹤事业上的人是徐秀娟,她是我国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环保战士,后被追认为。徐秀娟的事迹还被改编为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当时广为传唱。1964年10月16日,徐秀娟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她的父亲徐铁林就是扎龙一名资深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从事丹顶鹤保护工作10年。因此,她从小就接受到养鹤、护鹤的专业知识,并深深爱上了这种美丽的禽类。

徐秀娟和丹顶鹤

1981年,徐秀娟17岁,她正式成为一位“养鹤姑娘”,掌握了包括丹顶鹤、白枕鹤等珍贵鹤类的饲养、放牧、繁育全套技术,曾经创造过雏鹤无一死亡的记录,在当时堪称奇迹。1985年3月,她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因家境困难,在学校已经为她减免一半学费的情况下,她仍需通过省吃俭用和卖血来维持学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徐秀娟花费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两年的学业,并取得了11门功课中10门优秀的好成绩。

1986年5月,刚刚完成学业的徐秀娟接到了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邀请,希望她能够帮忙在这里建立起丹顶鹤南方自然保护区。她的“见面礼”是三枚鹤蛋,在美国最先进孵化器都不能保证百分百孵化的时候,徐秀娟跋涉了2500千米,途中经过火车、汽车颠簸,将三只小鹤全部孵育成功。在盐城保护区工作期间,徐秀娟攻克了丹顶鹤低纬度越冬孵化成功的世界级难题。

徐秀娟与丹顶鹤

1987年9月15日,为了寻找两只丢失的白天鹅,徐秀娟连续寻找了一天多,最后因体力不支在复堆河中溺水身亡,牺牲时年仅23岁。1989年,她被追认为,盐城人民在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建立了纪念园,人们称她为“仙鹤姑娘”。她养鹤的所有经验也被两个自然保护区传承下来。姐姐牺牲后,弟弟徐建峰又接过了保护鹤的接力棒。

1997年,26岁的徐建峰退伍后回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与姐姐一样从事鹤类保护鹤繁育工作。他在这里兢兢业业工作18年。据统计,经他手繁育的丹顶鹤已有上百只。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徐建峰被任命为鹤类繁育中心副主任。工作多年,深入湿地探查鹤巢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然而,2014年4月18日,在湿地深处的鹤巢中守护一夜后,返程途中徐建峰不慎驾驶摩托车失控,掉入沼泽之中意外身亡,年仅43岁。

徐建峰照片

然而,徐家守护扎龙丹顶鹤的历程并未就此结束。徐建峰的女儿徐卓在父亲殉职后,毅然从自己正在就读的园艺专业,转学到姑姑曾经学习过的野生动物系,并接过了从爷爷传承到姑姑,姑姑传承到父亲,父亲又传承给自己的守鹤使命。徐卓说,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找回内心的安宁。

2018年5月5日,徐卓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以新一代守鹤人身份向大家讲述了徐家三代人守护丹顶鹤的故事。她继续着父亲的工作日记,每日查看巢区,监测孵化情况,帮助幼鹤成长。而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照例会在每年2、3月份丹顶鹤从盐城飞回扎龙时,问一句:“鹤飞回来了吗?”

四岁那年冬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路边的地里堆雪人,本来冻僵的手在一阵忙活后热乎劲上来了,像有一万只蚂蚁爬过一样,又麻又痒。我拿双手在粗布裤子上使劲搓,越搓越痒,急得我瘪着嘴想哭,可又怕被笑话。有个白眉道人站在路沿上看我们堆雪人,其实我早就看到他了,头发胡子都是白的,衣服也是白的,感觉他穿的挺单薄,但好像一点都不冷,我以为是个神仙,刚才没敢哭,主要就是怕被这个陌生人笑话。他笑眯眯的走近我们,尖着手帮我揪了一把鼻涕,擦在新垫起来的泡雪上,他的手真暖,是那种绵绵不断的温暖。他问我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儿,家里还有什么人。我被神仙摸了一把,又想他肯定是看到了我想哭的囧样,愣在雪地里没敢答话,倒是伙伴们抢着回答,“他叫洪洗象,路对面巷子走到头就是他家,他爹死了,只有他娘。”

白胡子老神仙牵着我的手回家,小伙伴们撵在后面看热闹。在灶房见着我娘,坐在灶前打盹,锅里熬着几张菜叶子,汤都煮绿了。老神仙先开了口,说他是武当山的道士,游历江湖有几年了,直到今天见到了我,感觉很有缘,他打算结束游历,带我回武当山,收作徒弟。我不懂他在说什么,只想挤到灶前去烤烤手,却被我娘一把扯到了道士跟前,按着我的后颈叫我跪下,又让我磕了三个头,连连喊我快叫师父。我娘说一定是我爹显灵了,让我遇到了武当山的神仙,她说武当山香火旺,我上山就不会饿肚皮了。

我磕了头,把白胡子道士叫师父。师父拉着我的手出了门,雪下得又大了些,我娘躲在门框后面喊我,她叮嘱我一定要听老神仙的话,修不成道不许回家。我不知道修道是做什么,只想着我娘应该舀一碗菜汤给我喝了再走,我肚子饿得很。不记得是走了几天,反正感觉很久,有时师父牵着我走,我走不动了他就背着我,他的手和背都很温暖,好像身体里有烧不完的柴火一样,最重要的是跟着师父的这几天,比在家的时候吃得要饱,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让我放开肚子吃过,师父还给我买了一双新靴子。

终于到了武当山,那天的雪尤其大,一大片一大片的,师父背我上山,我看见大雪飘到师父的肩膀上,像花瓣一样,也不融化,又随着师父的步伐轻盈的抖落到地上。才没上到一半,有六七个道士奔下山来,看着比师父要年轻一些,不过大多也都有了白头发,他们也把白胡子道士叫师父,还说什么“师父,您终于找到了。”“师父,您终于回来了。”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又昏昏的想睡觉,听见有个声音浑厚的道士说“师父,我来背小师弟上山吧”。师父没有答话也没有把我交给他,只是把我往肩上耸了耸,加快了步伐。

武当山有很多道士,我掰着手指数了好几轮也没数过来,只好作罢。这些道士很奇怪,有些白头发的叫我师弟,另一些白头发的叫我师叔,那些黑头发的都叫我师叔祖。他们有的教我写字,有的教我读经,不过好像也都不怎么管我,我想学的时候随便教我一些,不想学的时候也不强求。我还是更喜欢放牛,山上有头青牛,也像我一样没人管,起初是我跟着它满山转,后来是它跟着我,我到哪儿它就到哪儿,混熟了我就骑在牛背上,也能躺着睡一觉。有时青牛到山涧喝水,我就在溪边发呆,我想我娘了。我娘说过,修不成道不许下山,我还是不知道修什么道,怎么修道,但我感觉修道一定是很难的事,我娘也知道我肯定修不成道,她是故意不想让我下山,她想让我有饭吃。师父倒是给我说过修道的事,他要我武道天道一肩挑,不过直到师父上天了也没给我说什么是武道天道,怎么一肩挑。

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去哪儿了,是大师兄给我说的师父上天了,师父上天后,山上的道士都叫大师兄为掌教,唯独我还叫他大师兄,我觉得应该也差不多吧。大师兄对我很好,他由着我在山上闲逛,我偷偷看一些山下香客带来的禁书,他也由着我。大师兄也叫我要武道天道一肩挑,说是师父上天前交代的,不过他还是没说怎么挑。

我还是放牛看书睡觉,偶尔给在竹林里练剑的五师兄送送饭,或到三师兄的菜园里摘黄瓜。这一修道就修了十年,直到我见到了那个着一袭红衣的姑娘。

十四岁那年,山上来了一队香客,浩浩汤汤。走在前面的是北凉王徐骁,三十年前以一己之力御敌十万,封为当今天下唯一异姓王,也在那一战中伤了腿,坊间偶有尊称其为徐瘸子。北凉王身后跟着一众披甲佩刀的武士,非常霸气,但我还是喜欢徐瘸子身边的姑娘,着一袭红衣,甚是耀眼,我才偷瞄一眼就映得满脸通红,我以为是仙女下凡。他们到大殿敬了香,要在山上四处闲逛游赏,我喜欢看那个姑娘,便拍拍青牛肚子叫它快点跟上。我听见那红衣姑娘指着小莲花峰飞过的鹤群说:“爹,我想骑鹤。”北凉王哈哈大笑:“脂虎啊,那可是仙鹤,不能骑的。”我远远的听着,很不同意这瘸腿将军的话,仙鹤和青牛并无差别,青牛能骑,仙鹤自然也是能骑的。他们还往大莲花峰去,我怕被发现,扯一下牛角,给五师兄送饭去了。

我还是发呆想我娘,想师父给我说的武道和天道,更多时候是坐在小莲花峰的龟驼碑边上看仙鹤,我看见有一红衣女子,踏鹤而来,笑靥如花。

后来北凉世子到山上修习,我过了好久才装着与他偶遇,我想听他说说他姐。世子殿下是个跋扈的公子哥,他总是捉弄我,我给他偷了许多好酒和黄瓜,他才一点点的给我说起。他说他姐几年前嫁到了江南道上的王府,不久就拔剑杀了顽劣的丈夫,婆家人虽敢怒不敢言,却都把她当做是害人的妖魔,这几年抱恙在身,只与从北凉带去的贴身丫鬟寡居房中。 世子说他上山来是练武的,等练成了要去江南道大开杀戒,把大姐接回家。 我看着世子的眼睛有点怕,又发自内心的佩服他。我想再打探些事,世子却怎么也不说了,他叫我自己下山去找她,我笑了笑没说话。我不敢,我没修成我娘说的道,我也没有师父说的武道天道一肩挑,我下山去又能干什么呢?我悻悻然骑牛去,去看仙鹤,我看见我的红衣姑娘面露幽怨。

世子下山前我交了他几招剑法,是我给五师兄送饭时看见他使的,我也看不懂,只跟着比划了几下,世子学得倒是比我比划的好看。后来世子派人送过信来,说他去了江南道,杀了曾斜眼瞧过他姐的所有人。还说他姐不愿回家,病也日渐深了,世子叫我要下山看看,可我还是不敢。武当山上的道士们都知道他们的师叔祖每日一卦,算何时下山。其实我何尝不想下山,我想去看看我娘是不是还活着,我想去找一找我魂牵梦绕的红衣姑娘,其实没什么时机未到,是我不敢,我不知道下山去我能干什么。

那天我又骑牛去了莲花峰,十年了,看鹤算卦成了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只是我依然热情如初,我十年如一日的希望卦象有异。这一日,青牛伏在龟驼碑后打盹儿,我依旧托腮看鹤,我看见有一袭红衣,翩翩而至,眼睑低垂,隐隐有泪痕。

我顿感不妙,掐指捏诀,算指天一卦。天上层云微动,一如调遣,武当山七十二峰仙鹤齐鸣,振翅而来,我脑中有拂尘扫过,耳清目明。 我看见了,我看见我于五百年前斩魔台上怒斩六魔头,我看见我五十年前论道剑神李淳罡,两次入天象,皆因一袭红衣牵挂,过天门而不入。 我看见三百年前与我为敌的妖人赵黄巢,遣人入江南,要杀我心上人,再乱我心性。此刻天地与我共怒,滚滚天雷碾云,低沉咆哮,供在武当正殿五百年的斩魔剑,发出阵阵颤鸣,呼之欲出。我虚踏一步,凌空而起,有鹤衔剑飞来,剑鞘分离,剑去西北,我今日得道,要一剑斩断他赵氏三百年气运莲,鞘奔江南,天下无人能伤我心上人。

今日解签,宜下江南。

那一日,我骑鹤下江南,在王府花园见到了我的红衣姑娘。她静静的坐着,腿上横着先我一步的剑鞘,面前有几人已气绝身亡。徐脂虎拿起剑鞘,作势要还我,我本来满腔豪情,马上又泄了气,心跳得踢踢突突的,我结巴着说:“徐,徐脂虎,你说你想骑鹤,我给你带来了。”徐脂虎收回剑鞘拄在地上,她有些虚弱地说:“骑牛的,你不是怕下山吗?我以为赵妖道杀了我,你也不会下山。”我一下急红了脸:“不,徐脂虎,我喜欢你,我喜欢你七百年了,我不想你死。”徐脂虎微微的笑,像我在山上看到的那样,她说:“你就是个胆小鬼。”我不知道说什么,愣了好久才说:“徐脂虎,我带你出去走走。”那一日,我扶徐脂虎骑上鹤背,我牵到了她的手,我们去了西北荒凉的大漠,徐脂虎想看看她爹当年御敌十万的战场,我们去了皇帝的泰安城,徐脂虎想看看那个要杀她炼气的赵家皇帝长什么样。我们回到武当山,大师兄正焚香敬祖,嘴里念叨着 “师父,小师弟成了。 ”

我带徐脂虎去了小莲花峰,带她看我看了十年的鹤群。天稍晚些,徐脂虎说:“ 骑牛的,我可能等不了你了。”我看着她那在红衣映衬下更显苍白的脸没有说话,她说:“骑牛的,你又准备等我了吗?”我摇了摇头说:“徐脂虎,你愿意等我三百年吗?”她说:“你等了我七百年,我当然愿意。” 我很欣慰,只是看见远远赶来的几位师兄眼神惋惜,在微微摇头。

我扶徐脂虎在龟驼碑旁坐下,看了一眼昏沉沉的天,小声地说: “贫道五百年前散人吕洞玄,五十年前齐玄帧,今生洪洗象,已修得七百年功德,贫道立誓,愿为天地正道再修三百年,只求天地开一线,让徐脂虎飞升。” 本已暗淡的天空,有电光一线掠过,层云破开,霞光万丈。我挥手唤鹤来,“请徐脂虎驾鹤飞升。”徐脂虎驾鹤而起,扶风直上,她回头看我:“骑牛的,我等你,几百年都等。”天门关处起惊雷,万千闪电汇成一线,直指我眉心而来。我含着笑。

这一日,我才得到,又失道,才入江湖,又出江湖。

我叫余福,四岁那年,有个年轻道士给我一柄桃木剑,问我愿不愿意跟他上武当山。

伏波山、还珠洞以它那优美的风景,动人的传说闻名于世。所谓伏波,取波浪回流之义。

伏波山腰,有大悲古洞,倘若进洞,穿幽径、达江边。忽暗而明,豁然开朗。洞临一潭碧水,名伏波潭,古日“蓉镜”。据说,伏波潭里有座水晶宫,水晶宫里有个老龙王。老龙王天天喝美酒,看歌舞,早就腻透了。

乌龟丞相见老龙整天闷闷不乐,想出个花花点子来。他说:“大王,何不把桂林府的各位地仙都请来,在伏波山开个赛宝大会?大王宫中的宝贝,定能稳夺魁首,让众位仙家见识见识,不知大王尊意如何?”

“好!好! 快去请!”老龙王顿时眉开眼笑,颔首称快。

乌龟丞相得令,立即上窜下跳,安排得又热闹又圆满。

不觉时晨已到,各路仙家纷纷来到估伏波山下的大岩洞里。而沙洲之上,伏波潭面,更是人山人海,万船千舸。

酒壶山的雷酒人,在手掌上放个毫无闪烁的玛脑酒壶,他只装进一滴酒,摇了摇,就去向龙王和仙友们敬酒。奇怪,那酒壶里的酒怎么倒也倒不完。人们都欢呼起来。

南溪山的刘仙翁早已按捺不住。他从腰间取出黄铜秤,吩咐鳅鳝二位力士招来许多巨石,放到秤盘上。只见那巨石一挨到秤盘,马上就缩小了。刘仙翁拎起小秤一称,总共十四万零三斤半。众仙见了,都觉耳目一新,鼓起掌来。现在伏波潭那几块巨石,就是刘仙翁当年秤过的。

接下来,众仙家都不肯示弱,纷纷取出自家宝贝,使出看家本领,要决一雌雄。老龙王见了,暗自好笑,从口里吐出一件宝贝来。原来是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夜明珠光芒四射,把洞府照得雪亮;而且每闪烁一下,就变幻出一种美丽的色彩。最令人叫绝的是,那珠子正中,有个对穿的小孔。透过小孔,你能看见三十三层离恨天上的丹墀仙阙,玉宇琼楼;能听到十八层地狱里十殿阎王睡觉的鼾声;能所欣赏到万里之外的人间胜景和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龙王的夜明珠,真成了赛宝大会上的夺冠之宝。龙王哈哈大笑一阵之后,口出狂言道:“斗宝嘛,不管人间天上,上界玉皇大帝,西天如来佛祖,也不敢在我面前出丑!”

“龙王老儿,你太目中无人了!”众仙闻声,定眼看去,却是伏波庙里的揭帝。只见他怒眼圆睁,钢发冲冠,原来是乌龟丞相忙昏了头,忘请他了。

揭帝“刷”地拔出宝剑,他见洞中有根顶天立地的石笋,便轻轻一挥,石笋的根部就被削断了。揭帝说:“这才是小试锋芒。你们上山去看!”说着拉起老龙就走。众仙家一齐腾云驾雾,来到伏波山顶。揭帝取出一只大铁弓,拉个满月,“铛”地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神剑居然射穿了三座大山,飞到阳朔界外去了。这三座山,就是穿山,桃源月亮山和阳朔月亮山。

后来,人们就把揭帝削断的石笋称为试剑石,传说要想重新接起来,除非桂林出九个状元。可惜从古到今,桂林才出了七个状元。

却说赛宝会不欢而散,老龙王不但自找没趣,而且在忙乱中把夜明珠给弄丢了。他们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那珠子能跑到哪里去呢?

话分两头,在伏波潭前的沙洲上,住着一户打渔人家,马老汉和小孙女马兰花。马兰花养了九只白鹅,她跟白鹅可好了。有天晚上,有只白鹅从嘴里吐出一颗色彩斑斓的夜明珠来。“马兰姑娘”,白鹅突然对马兰说话了,“这颗夜明珠是我在潭边找东西吃时,当成螺蛳吃下去的。我本是瑶池的一只仙鹤,因给王母娘娘献舞不得她的欢心,就被打下凡来,明天我的劫数已尽,要返回瑶池。我也想把这颗宝珠带回上界,但你对我恩重如山,我就把它作为离别赠物送给你,你把宝珠卖了,会过上好日子的。”

马兰花说:“真的吗?那我告诉爷爷去!”

爷爷看到宝珠,忙说:“这就是伏波潭老龙王的夜明珠啊,你在哪里得到的?”

马兰花就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爷爷说:“马兰呀,别人的东西不应该要,乌龟丞相找不到珠子,就要挨老龙王的处罚呀!”

聪明、善良的马兰花懂事地说:“爷爷,还珠去。”

哪知刚刚走出大门,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绿脸妇人拦住了去路,她是洲上的蚂蝗精,说道“天下居然有你们这样的傻瓜,快,把夜明珠给我!否则,我吸干你们祖孙的血!”

忽然又有人说:“哼哼!我一口还能将他祖孙二人吞下肚呢!”

蚂蝗精回头,拦住一个花脸女人,喊道:“花蛇精,你来干什么?先到为君,夜明珠理当属于我!”

花蛇精说:“好妹妹,你得珠子,最多不就是能腾云驾雾吗?我得到珠子,就能变成真龙。你成全我吧!”

马老汉听了,气得浑身颤抖。花蛇精说:“莫气莫气,要是把珠子给我,我让你们一辈子荣华富贵。”

老爷爷气愤地说:“我们人穷志不穷。马兰花,快走。”

蚂蝗精厉声道:“有我在,还想溜?”说着就向马兰花扑去。就在这紧要关头,那只白鹅猛地出现在蚂蝗精面前。对马兰花说:“快,骑到我背上来!”白鹅张翅一飞,飞到了伏波潭上空。白鹅道:“快把珠子丢到伏波潭去。”

噗通一声,马兰花真的把珠子丢到了伏波潭。原先,水晶宫里因为没有了夜明珠,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珠子掉下来后,霎间整个水底世界如同白昼。乌龟丞相兴奋地猛叫一声:“夜明珠!”,连忙接住宝珠,向龙王请赏去了。

再说蚂蝗和花蛇两个妖精,见马兰花把珠宝丢进伏波潭,便恨恼羞成怒,现出原形。花蛇把爷爷缠住,说要绞死他,蚂蝗也嚎叫要吸干他的血。这时,白鹅驮着马兰花回来了,白鹅从容地说:“你把爷爷放了,要宝,我身上就有”说完现出原型,原来是一只美丽的丹顶仙鹤。丹顶仙鹤的头顶上,有一块晶莹透亮的红宝石,两个妖精见了,争着去抢。丹顶仙鹤和马兰花一起和妖精作战,最后,因体力不支,丹顶仙鹤还原成白鹅,倒在沙滩上挣扎,马兰花也倒在地上,气息奄奄。老爷爷赶来,抱起马兰花和白鹅,泪如泉涌。临死前,白鹅凄凉地说:“老爷爷,我和马兰姑娘死后,把我们埋在沙洲上,日后涨再大的水,我也会把洲子浮起来,不让大水淹住马兰姑娘的坟茔,就算是我报答妹妹和人间的一片真情”

老爷爷抱着孙女和白鹅失声痛哭,他遵照白鹅的遗言,把子孙女和白鹅一同葬在洲子上。植上翠竹,以表白鹅义深情重有气节;栽下马兰草,以表思念孙女之情。人们纪念马兰姑娘,就把沙洲叫做马兰洲,后来以讹传讹化成了马洲。又因漓江涨多大的水,果然淹不上马洲,因此又称浮鹅洲。

后来伏波山腰的那个洞就叫还珠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