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6月29日正午,出重庆城,沿着长江边的公路一直向东,车行约3小时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抵达闻名全国的榨菜之乡——涪陵。然后,顺着蜿蜒的山路,在丘陵中穿越两小时,最终抵达一处名为新村乡群星村的山头。公开资料显示,2200元的榨菜的青菜头原
6月29日正午,出重庆城,沿着长江边的公路一直向东,车行约3小时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抵达闻名全国的榨菜之乡——涪陵。然后,顺着蜿蜒的山路,在丘陵中穿越两小时,最终抵达一处名为新村乡群星村的山头。公开资料显示,2200元的榨菜的青菜头原料就是在这里种植、采集和风干的。 “房子背后就是那个沉坛的地方。”自愿为记者当向导的一名小伙子说他叫周彪,这里是涪陵榨菜董事长周斌全的老家,自己是他的侄儿。对于天价榨菜,周彪说,他只知道这里的榨菜都很贵,一个罐头就要几十块,据说都是出口日本的。
记者提出想看看榨菜沉坛的地方,周彪欣然应允。穿过老宅,来到屋后一个堰塘边,他说,坛子都埋在水里。记者看到,这个堰塘大概四亩,和农村随处可见的堰塘唯一不同是,水面上浮着四个浮标,写着2002、2003等字样。村民们说,浮标下面就是坛子,数字代表沉下的年代。
涪陵榨菜200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乌江榨菜集团从2001年开始,每年于深水中窑藏800坛沉香榨菜原料,迄今为止,已经深水窑藏了沉香榨菜头4800坛。今年加工的沉香榨菜就是2001年窑藏的沉香榨菜头,它已有六年的历史了。”这个堰塘是否真沉下了4800坛榨菜呢?
群星村三社社长李世江是当年亲自组织村民沉坛子的人。6月29日,他向记者透露,2001年那次,他组织了七八个人下坛子,每个坛子装100斤左右的榨菜,一般需要两人抬。第一次大概下了6天时间。
李世江确信,那次一共下了650坛,“因为要给工人结算工钱,6元一坛,最后结账的时候是很清楚的。”2002年和2003年,又分别下了一次,但后面每次只下200多坛。也就是说,总共下了1000多坛。
李世江还干过 “起坛子”。“堰塘的浮标下就用绳子拴着坛子,坐着竹筏上直接把绳子拉起来。”他记得2007年拉了200坛,也就是10吨左右。之后,好像没有再拉过坛子。 公开资料显示,涪陵榨菜2001年开始在新村乡建榨菜厂,用于高档榨菜加工。6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新村乡至涪陵城区的路口找到这个榨菜厂。
工厂不大,门口的《入场须知》牌称,非经允许不得进入工厂、注意卫生等。门口有工作人员把守,记者还是顺利进入。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工厂主要生产高档礼品,2000多元的榨菜也出自这里。在原料库1门口,记者看见,这个生产高档榨菜的地方设备很简陋,空旷厂房里摆放着各种榨菜坛子,正门口附近放置着一口16平米左右的拌调料的浅池,里面的红色辣椒调料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旁边的几个大盆里也装有红色调料,调料盆上面还放置着一个木楼梯,上面搭着一条肮脏的毛巾。
工作人员说,这里的车间是用来拌调料装坛的地方,因为手工制作,没有封闭空间,后面还会有进一步加工。记者注意到,在这个生产高档榨菜的车间的一扇窗户上,悬着三块完整的圆形蜘蛛网。 榨菜贵比鲍鱼 销售员称“划不来”
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颠覆了人们对榨菜的看法,一盒榨菜竟超过茅台酒价,甚至贵比鲍鱼。涪陵榨菜公告称,高端礼品榨菜仅仅在涪陵和重庆销售。记者在涪陵城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大量的礼品榨菜,一些地产公司和政府部门或为主要购买者。
全城仅一家摆卖售员称不划算
涪陵城区主要商超是重庆百货和新世纪百货等,均不见天价榨菜的身影。各种榨菜品牌摆满货架,涪陵榨菜生产的乌江牌榨菜主要有185元、68元、35元、30元等品种。
记者问起2200元的榨菜,新世纪百货销售员表示从没卖过。
记者最后在涪陵榨菜专卖店见到了这款产品。这款绿色外包装的“沉香榨菜”摆放在橱窗的最高位置,旁边还有5年沉香668元、老榨菜188元、全家欢礼盒200元等。
打开包装盒,记者看到盒内有两筒榨菜,装在精美的金属器皿里,里面是小袋分装的榨菜。包装盒里最抢眼的是一副纯银碗筷。
正当记者询问能否便宜点的时候,销售员竟劝记者,最好不要买这个,“真的划不来”。她解释,除了有一副银碗筷,和其他老榨菜没什么区别。
见记者还是盯着沉香榨菜,销售员很诚恳地说:“你实在需要,我给你1800元的内部价。” 有腐败消费嫌疑“卖榨菜还是卖银两”?
据专卖店销售员称,只有这个店才有沉香榨菜销售,涪陵其他店都没卖,重庆更没有卖。她目前就卖了几盒。另一个销售员也表示,确实不好卖,但是还有人来问来买。到底谁在购买?两位销售员表示,一般是单位上的人来买得多,比如房地产开发商、烟草公司,一买就是十多盒。
6月30日,涪陵榨菜董秘黄正坤对记者表示,公司半年报即将发布,现在不便接受采访和回答问题,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半年报发布之后采访。对于公司打造高端榨菜的问题,黄正坤称,主要是为了适应某些市场的需要。
高档奢侈礼品近年来日益盛行,专家和消费者多年来呼吁严查过度包装,这不仅仅是对节约社会的呼应,也是对腐败消费的控诉。
对于天价榨菜,记者观察舆论关注点,大多对其离谱的价格表示质疑:“这年头太疯狂了,榨菜都卖成燕窝的价了。”
据了解,目前中等鲍鱼的商超销售价为180元/斤左右,澳洲鲍鱼也不过三四百元一斤,但也无法比肩天价榨菜。
“到底是卖榨菜还是卖银器?”一名网友说,比如我送你一盒榨菜,其实是送了一个高档银具。如果有部门查是否行贿,我肯定说是送的榨菜。那么这么贵的榨菜,是不是腐败礼品呢?
重庆消协将调查
针对天价榨菜可能涉嫌商业欺诈,重庆市消费者协会7月4日表示,将立即介入调查,并作为重要案例进行处理。
2010年4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
记者在涪陵榨菜专卖店对面的一家珠宝店看到了类似的银碗筷,打五折之后,87克重的银碗1450元,银筷690元,总价2140元。按一半的成本计算,价值1070元。
沉香榨菜是否属于过度包装?重庆市涪陵区工商局副局长国忠表示,国家目前还没有明确法规,因此工商部门的查处行为没有法律可依。不过,工商部门已经致电涪陵榨菜办,要求对企业加强宣传,不要过度包装。
重庆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喻军7月4日向记者表示,商品过度包装很普遍,这与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也加重消费者负担,引导错误的消费理念。喻军表示,他们将立即展开调查,将此案例作为重点案例,如果问题存在,会要求相关企业整改。
限制过度包装 法规缺失
有了包装的国家标准,相关执法部门却无法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限制和处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7月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的缺失,造成对过度包装行为追究无法可依的状况。
董金狮称,从法律上来说,如果产品在外包装上明示了内部的构成,即天价榨菜的包装上写明有银碗银筷,它就不违规。但是没有标识的话,就是违规。
不过,这些都没有办法对企业行为形成限制。董金狮称,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规范商品包装的法律法规,只有两个国家标准:2006年6月1日实施的 《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和2010年4月1日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但是,后者对过度包装的定义及包装空隙率的计算,操作难度很大;对包装材质和结构没有作出硬性规定,导致礼盒包装材质种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且该要求只是针对企业的一般性限制,没有处罚性条款,实施一年多来,效果并不乐观。
董金狮称,《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从3年前开始起草,但因有争议,至今没有实施。 天价榨菜或涉嫌消费欺诈
针对天价榨菜现象,重庆派瑞律师事务所聂风雷认为,销售这一产品或涉嫌消费欺诈和虚假宣传。
天价榨菜涉嫌消费欺诈·律师观点·
天价榨菜或涉嫌消费欺诈
针对天价榨菜现象,重庆派瑞律师事务所聂风雷认为,销售这一产品或涉嫌消费欺诈和虚假宣传。
天价榨菜涉嫌消费欺诈
普通600克榨菜的市场价不到5元,一盒8年沉香榨菜内含2瓶共600克的沉香榨菜和一双纯银制碗筷,能卖到2200元,绝大部分价值为纯银制碗筷,榨菜价只占价格中很小一部分,而外包装上的商品名称仅是“沉香榨菜”。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显然,如果在榨菜包装盒内混装的附带物品的价值明显超过榨菜价值,那么这件商品的名称就不应标注为“榨菜”。因此,该行为违反了《标准化法》第十四条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严重欺骗消费者,涉嫌欺诈。
天价榨菜涉嫌虚假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虚假宣传”是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虚假的宣传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根据高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其中定义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均可认定为虚假宣传”。
天价榨菜宣传的是榨菜,实际是在推销榨菜和银碗筷,真正值钱的是银碗筷,虚假性不言而喻。 强推高端产品:无实质就会被市场唾弃
对“天价榨菜”一事,得从企业产品线布局说起。涪陵榨菜的发展经历了从整坛装船外销,到分装成小袋的快消品的转变。袋装的涪陵榨菜通常规格在200克左右,零售价格两三块钱。从产品线丰富的角度讲,公司自然会设计高端价位的产品。
为什么沉香榨菜刚一露头就被砸得满头青包呢?推广高端商品本身没有错,错在这个功课没有做足,也不及格。
先看产品。沉香榨菜盒内除两罐榨菜外,还配有一双银制筷子和一个小银碟。产品的品相无可挑剔,如果没有这副银制礼品,这个礼盒装肯定玩不转。很多产品想大幅提高售价做礼品装,都是走这个路子,已被一再证明做不长久,因为产品核心价值的诉求已严重偏离正常轨道,是误判消费者深层价值取向。
二看售价。沉香榨菜售价据称达2200元。按厂家说法,一个纯银的精制碗在1020元左右,一副精制的纯银筷子在927元左右,共约1947元,余下约253元的“菜价”,占礼盒价值的约115%。如果谁把厂家的成本解释当真,那真是傻到家了。比较靠谱的方法是用快销行业的渠道利润率倒推,如果沉香榨菜走商场渠道,预计商场接价在1600元左右,经销商的接价在1000元左右,那么成本肯定要控制在300元以内。这款产品真想在市场形成有效销售,而不是标个价来送礼的话,我对其零售价的设计在500元以内。
三看品牌包装。榨菜还是那个榨菜,加了双银筷子,就想买高价,肯定是不够的。怎么办?还得讲故事,这也是品牌包装的基本手法之一。据报道可知,其文案的广告包装痕迹非常重,有策划过头之嫌,言辞华丽却无多少实质内容。
涪陵榨菜的策划人员各种动作都用上了,却总让人觉得还差点什么。差什么呢?就是差实质。经典营销理论中有一条重要理论:产品力才是第一品牌力。如其所说,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来的榨菜,究竟与常规榨菜有什么不同,这才是关键。是营养成份增加了,还是有什么特殊功效,是可以延年益寿,还是可以防癌治癌,都要基于事实挖出来,讲清楚,是天价榨菜存在的基础。开发高端产品的准则是,你可以只比常规产品优秀一点点,这一点你就可以贵很多,但这一点,你一定要有,还要经得起推敲。任何强推高端产品却没有带来产品力实质提升的行为,都是在耍流氓,会被市场所唾弃。
炒作者用销量拉升股价,难度很大,但是以天价榨菜来发力,则有尝试的可能。市面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制造话题,吸引关注,目前来看这个目的达到了;二是提高利润,拉升股价,刺激股票交易,总之都是炒作话题。在我看来,开发沉香榨菜的整个操作上是有失误的,而黄巍用天价榨菜来说明涪陵榨菜提高利润率,建议股民增持,也是低估股民的智商,既不专业也不负责任。
台湾歌手黄安在厦门机场的休息室吃了汤面,他连声称赞味道好极了,并且还惊讶的发现有免费的榨菜可以免费取用。黄安这么夸张的做法,是讽刺之前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嘲笑内地吃不起榨菜的这个梗。网友们看到纷纷调侃说让他不要客气,多拿一些。黄安自从一曲《新鸳鸯蝴蝶梦》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经典,更是创下了许多现在许多歌手都无法超越的销量记录。虽然如今没有什么新的作品,人气也大不如前,但是依然乐观的态度值得人们欣赏。
一、黄安惊叹榨菜免费来讽刺之前的榨菜梗台湾歌手黄安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面,发布了在厦门机场休息时的视频,并且称赞里面的休息室的条件非常的棒,算的上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级别。他在休息室里面点了一份汤面,里面有各种配料,色香味俱全,黄安夸张的直呼是祖上积德可以在机场吃到这么好吃的面。并且他还惊叹可以有免费的榨菜可以取用,于是他装了好几袋放在包里面,而且直呼自己发财了,可以回台湾买房子。众所周知,黄安是用它来讽刺之前台湾嘲笑大陆人吃不起榨菜这个梗。而许多网友看到这个梗,纷纷留言说黄安的段子一流。
二、大陆人吃不起榨菜梗的来由这个梗是之前台湾一档节目当中主持人跟财经专家黄世聪相互对话,而黄世聪说道:内地人吃泡面都喜欢搭配着榨菜,但是如今他们连榨菜都吃不起了。对于他的言论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议。而这个梗就跟茶叶蛋的那个梗一样被大家当成一个笑话,有一段时间榨菜和茶叶蛋成为了许多人炫富的一个方式。对于黄世聪的言论,央视主持人在新闻当中提到了这个榨菜这个梗,并且说现在国民经济可以用“稳”这个字概括,并笑怼此节目。后来某榨菜官方微博回复“谢谢关心”,还邮寄了一箱榨菜,这个举动引起了大家炫榨菜的狂潮。
黄安借由免费榨菜来讽刺之前的榨菜梗,可谓是段子一流的高手。黄安可以说是娱乐圈的老前辈了,出道多年,一直是乐观自信的艺人,无论是在镜头前还是镜头后面都保持着快乐的心情。经过岁月的流逝,现在人气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依旧心态乐观,不但没有前辈的架子,还非常有亲和力,同时他还收获了一份美满的家庭。这么一位接地气的明星是许多人青春的回忆,而他所创作的经典也将永世流传。
还有一箱是网友送的,而且还会有网友继续给他送榨菜。毕竟他总认为大陆人吃不起榨菜,那么就让他看看我们不仅仅能够吃得起,还能够送的起。
台湾电视“名嘴”黄世聪日前在节目中声称“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引发两岸网友群嘲。近日,大陆乌江涪陵榨菜公司安排寄送榨菜给黄世聪,也有网友表示要给他邮寄。
涪陵榨菜表示:“名嘴榨菜聪,您好!为感谢您对榨菜文化普及、汉语言文化的推广,网友也以独特的方式,让您霸屏热搜、登上头条,这也是中华传统的礼尚往来。PS:榨菜已经安排寄送至台北。关键是我们吃得起,也能让《关键时刻》节目组人人吃得上。再次对您为中国千年榨菜文化的普及、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记者联系上了涪陵榨菜品牌经理官代平,他表示:“台湾同胞没有尝到我们的榨菜,既然有这个需求,我们要热情回应,就寄一点样品过去吧!”黄世聪16日发文表示已经收到了两箱榨菜,并说“想到如此贵重的礼物到手,心情无限激动”,他还说希望大家别像他一样念错字,多多了解中国大陆的风俗民情。
“榨菜”言论受到大陆官民群嘲之后,黄世聪本人也显得“乐在其中”。他先是开玩笑般给自己取了个“榨菜哥”的诨名,又在脸书上晒出地址,直接向大家“求榨菜”。
表态愿意“扶贫”的网友不在少数,网友表示:“关键是我们吃得起,也能让《关键时刻》节目组人人吃得上。”
榨菜作为世界三大腌菜之一,其加工工艺和口感味道都十分独特,而且榨菜营养较为丰富,其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可以促进食欲,解酒防止晕车晕船,并且具有保肝减肥的功效,但是榨菜毕竟是属于腌制品一类的,经常吃对身体会有一定的损伤,那么经常食用榨菜对身体有什么坏处呢?
1、加重心脏负担
首先,榨菜的加工过程需要用盐腌制,这样腌制之后,榨菜的盐分会大大提高,如果经常大量食用的话,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而且还会加重肾脏负担,从而容易引发高血压、身体水肿、甚至腹水、心力衰竭,因此榨菜不宜过量长期食用,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2、亚硝酸盐中毒
榨菜经过盐腌制之后,钠盐会慢慢被转化为亚硝酸盐,甚至可能产生硫化物,这些物质对身体是有很大伤害的,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榨菜的话,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现象,从而出现缺氧、口唇甚至皮肤发青发紫,这很可能就是亚硝酸盐中毒,需要立即催吐排出毒物,并且送医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3、饮食清淡多样
人们正常饮食习惯,应该是清淡有营养,腌制的咸菜可以食用,但是不宜多吃,也不宜经常频繁食用,偶尔少量吃一点是无可厚非的,另外饮食要注意多样化,不要一直吃一种食物,任何食物吃多了,对身体都没有好处,所谓物极必反,也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