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有哪些值得送人的特产

同事 0 77

芜湖有哪些值得送人的特产,第1张

芜湖有哪些值得送人的特产
导读:芜湖安徽的地级城市,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到芜湖一趟,不妨给亲朋好友带点特产吧,芜湖有哪些特产值得送人呢芜湖特产一:无为板鸭无为板鸭也称为无为熏鸭,是安徽省无为县传统特色名食,始创于清朝年间

芜湖是安徽的地级城市,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到芜湖一趟,不妨给亲朋好友带点特产吧,芜湖有哪些特产值得送人呢

芜湖特产一:无为板鸭

无为板鸭也称为无为熏鸭,是安徽省无为县传统特色名食,始创于清朝年间。以巢湖麻鸭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约30种中药和调料,先熏后卤,制作而成。成品鸭金黄油亮,皮脂厚润,肉质鲜嫩,醇香味美,兼具北京烤鸭的芳香和南京板鸭的鲜嫩。用来送人也是非常不错的哦!

芜湖特产二:和联蜂蜜

安徽是中国蜂蜜出口大省,而芜湖特产和联蜂蜜正式其中佼佼者。坐落在皖江之滨的和联,吸收着皖南山区的大自然精华,这是品质的根源。芜湖特产和联蜂蜜外销出口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芜湖特产三:笔山芽尖

笔山芽尖色,香,味均居南陵县茶叶之冠,产于南陵县桂山笔架山(又名蝌蚪山,射的山),芽心为两叶所抱,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高爽,滋味醇厚,汤色黄绿,叶底透明匀整,用沸水冲泡,枝芽叶上冲水面,根根直立,尔后又徐徐下沉。喜欢送茶叶的盆友可以考虑考虑哟。

芜湖特产四:红皮鸭子

芜湖红皮鸭子不算出名,知道它美味的只是芜湖人以及在芜湖吃过的人。鸭皮鸭皮经过烘烤和炸制甜脆无比、手起刀落间,鸭肉的酥软,配上特制鲜香微甜的卤子,吃起来一个感觉,很舒服,很亲切。如果要带走送人的话,建议真空包装。

芜湖特产五:南陵广善酥

南陵广善酥是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特产。南陵特产广善酥是在佛教经典的有关素食记载及中医食疗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学研制的纯天然食品,2005年安徽省烹饪协会授予“广善酥”为“安徽名点”,2004年、2008年连续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买来送人也是非常不错的哦!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美景,有令人垂涎的美食,当然还有丰富的特产。去了一趟安徽,安徽有哪些可以带走的特产?

安徽特产一:无为板鸭

无为盐水鸭又名无为熏鸭,是安徽无为县的传统特色食品,始创于清代。巢湖鸭以原料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茴香等约30种中药和调料,先熏制后腌制而成。

安徽特产二: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安徽省黄山市太平的传统名茶。历史悠久,创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尤其是清朝光绪中后期。黄山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气候良好,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制作出来的太平猴魁汤,色泽清亮,口感醇厚甘甜,饮后回味无穷。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王”称号。

安徽特产三:徽墨

徽墨是安徽黄山的特产,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唐朝的安史之乱导致了许多墨工人的南迁。明代,惠州成为全国制墨中心。黄山自然环境优越,温和多雨,四季分明,土层深厚,质地厚重,特别适合松、桐籽树生长。然后选用松树或油桐籽树为主要原料,再经过传统制作工艺制作而成。最后制成的徽墨色泽黑润,书写流畅,经久耐用。2015年,汇墨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太和板面,羊肉才正宗,满满一碗家乡的味道。太和板面又称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著名的汉族小吃,面食代表之一。由于它起源于太和县,加之又是在案板(当地老百姓和面和做饭用的木质桌子)上摔打而成,故它的这个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变过。太和县不大,但却以制作各种小吃而让人们熟知。太和板面一是面好,二是汤料好,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汤料,使人食欲大增。

安庆胡玉美蚕豆酱,早就拿过世博会的金奖,不过一般超市不大看到。比较好的几个口味在当地也不一定能找到,不知道是不是都出口了(老干妈根本就直接秒杀)。当地买的都是抹大饼的最普通的那种。如果这不算小吃,还有麦陇香的墨子酥,地道的地方小吃,几百年的老店了。其他地方只见过好像是湖北有生产的,但我还是认麦陇香的。他们家的桂花年糕,猪油糕也不错。江毛水饺,以前味道真的很好,但现在口味改得有点不认识了。其他什么锅贴,炸干子也有味道不错的,但因为外地也有就不说了。另外还有近年出来的老奶奶花生,虽然在当地比较有名,但因为个人原因,就不推荐了。有路过的外行朋友可以尝尝,但还是比较推荐墨子酥(低糖或无糖型)和蚕豆酱,其他地方真没卖的。

符离集烧鸡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特色传统名菜,因原产于符离镇而得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华历史名肴,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香气扑鼻,肉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脱骨,嚼骨而有余香。符离集烧鸡形成形成于20世纪初,创始人被认为是韩景玉。原名韩家扒鸡,1951年,政府正式命名为符离集烧鸡,并逐步形成了当地最大的产业。1956年,在全国食品工业会议上被评为中国名菜,列入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2005年7月18日申报了符离集烧鸡原产地域保护并取得成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符离集烧鸡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