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声里故乡情

老人 0 67

山歌声里故乡情,第1张

山歌声里故乡情
导读:我的乡恋曲里总是回荡着悠扬的山歌声。山歌,是我们苗家人的热情表达,也是我们苗家人的婉转倾诉。不论谁家来了年轻的客人,不管你来得多么的隐秘,总会有人知道。晚饭后,亲戚家另一头的房门就会被推开,而后响起轻轻的笑声。不用说,准是寨上的异性同龄人来

我的乡恋曲里总是回荡着悠扬的山歌声。山歌,是我们苗家人的热情表达,也是我们苗家人的婉转倾诉。

不论谁家来了年轻的客人,不管你来得多么的隐秘,总会有人知道。晚饭后,亲戚家另一头的房门就会被推开,而后响起轻轻的笑声。不用说,准是寨上的异性同龄人来对歌了。你可以谦虚一两次,但继续谦虚下去,或是唱输了,接下来就会收到门角落里泼来的冷水甚至是潲水,这是一种玩笑似的惩罚,所以有经验的人总会随时留意门外和楼上的响动。

大方的就会直接进来跟你坐在一起,彼此看个清楚后再开唱;羞涩地就躲在另一头试探着放起嗓子:

喜鹊嘎嘎有客来

剪刀落地有布裁

哥哥要是不嫌意

唱首山歌来开怀

有心接歌的话,就该是这样客气的回答了:

我在我乡不唱歌

来到你乡现来学

晓得哪首唱哪首

不知哪首唱得合(huó)

如果唱得合心,往往一唱就要到天亮。难分难舍的话,第二天你可以欲盖弥彰地带着她们赶集去,或是在路口收下姑娘们早已准备好的鞋垫或手绢。而后就要这样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说起分离就分离

说起分离眼泪滴

手拿帕子揩眼泪

左边揩了右边滴

这分离并不是汉人所说的分道扬镳,而是暂时的离别。几天后,如果来到姑娘家没见着人,你可以这样唱:

太阳落坡哥启程

来到妹乡不见人

唱起山歌叫声妹

不见回音眼泪淋

正月和八月之夜,是我们苗族青年男女玩月亮的良机,你会在路上看到三五成群的后生们。姑娘们则在自己寨子附近的树下或田坎边等着缘分。于是,你会听到这样的歌词:

唱支山歌在路口

哪人心好哪人收

哪人心好哪人接

好人来接我不羞

有时你走在马路上,忽然间就会听到山上传来清脆悠扬的山歌声,那也许是某个正在劳动的姑娘在自娱自乐,她并不是为了引起谁的注意,纯粹是自然流露,透着自在,她甚至根本没留意路上走过什么人什么车,天上飞过什么机。

不仅仅是青年男女之间为了情爱而唱山歌,中老年人也一样可以对歌,不一定为了情爱,仅仅出于一种风俗和礼节,甚至只图一个乐。亲家来了,唱亲家歌。姑妈回娘家,有姑妈歌。当了家的姊妹来了,有姨妈歌。建了新房后,装门是件较为重大的事,要摆酒请客,送礼来的舅舅家不能直接进门,得跟主人家的歌手唱一通开财门的歌。有缘无份的人各自成家后在外遇着时,也可以用山歌来思前想后。比如:

河水弯弯门前过

记得曾经把心合

早知同床异梦苦

不该只听父母说

有时夜间坐在寨子旁的石头上,看不见唱歌的人,但听着来自邻寨或山外起伏的山歌声,我总会想起更远的山外的城市,而后就生起一阵阵莫名的惆怅。

前年回老家去给奶奶和父亲立碑,见到寨上的大人们没事就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山歌碟;今年暑假回老家去给爷爷立碑,又见到他们乐此不疲地聚在一起听山歌碟,我认真一看,发现碟里唱歌的竟是他们自己,歌词也是他们自己编的,连歌碟也是他们自己出钱请人录制的。我很欣慰,族人们终于不再去瞎追貌似时髦的肥皂泡连续剧,不再一味地去哼流行曲,回归自己熟悉又热衷的生活方式了。但我再仔细一看,就发觉有点美中不足,碟里唱歌的全是成了家的人。我问怎么不找些年轻人来做主角,他们无奈地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你看现在赶集和有月亮时,哪还有以前那样来来往往的年轻人?他们打工几年后回来,都只喜欢蹦蹦跳跳着唱那些不知害羞的流行歌了。”我叹气,却又无可奈何。如今我们苗族的青年男女们都知道结婚后要有平房和家用电器,但在山里,一个月哪能挣到一两千?

地方政府也时不时组织些民族节,要大家去唱些歌热闹热闹,但也不可能天天都是这样的日子,因此也不可能靠山歌来谋生。

回到县城,瞎逛着日益繁华的大街时,我惊喜地听到影像店里传出了山歌声。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一下子就买了十几盘。要是在十几年前,在大街上肆意地放着山歌碟,准会被追赶着时尚的城里人耻笑,更别说亲自陶醉地唱上两首了。

我想再多买点苗族山歌,老板却说没货了。我叫老板再到仓库里搜搜,老板又搜来了好几盘。热情的老板似乎只庆幸遇到了个稀有顾客,并不想了解我买这么多山歌碟的原因。倒是几个象是刚从农村到城里生活不久的阿姨停下脚步来,对我表达了她们的好奇,我坦然甚至自豪地依次回答了她们的询问:对,我是苗族人,在山区长大,我要带这些山歌碟回广州去欣赏。

准备离开影像店时,手机响了,是身在广州的朝宽兄问我起程了没有,我说正在买山歌碟,他立即要我给他买几盘他们布依族的山歌。

揣着山歌碟走在日益时尚的故乡县城大街上,我忽然间标榜起自己来:以后要么欣赏经典的,要么融入原生态中。但是,因为我们苗族人没有文字,又也许由于进化的原因而失传了纯苗语的歌调,从我能记忆时起,我老家的同胞们就只习惯于用汉语来编歌词,这总使我感到遗憾。

回到南沙,我在家里一连气听完了买回的山歌碟,听得我百感交集,甚至热泪盈眶。后来一有空又听上一两碟。听着听着,老家那首意味深长的送别歌又在我心里强烈地响起来:

两眼汪汪捧玉碗

问君去后几时还

别人礼物莫乱收

家中还有半边环

十指尖尖捧玉杯

问君去后几时回

路边野花莫乱采

家中还有一枝梅

这本是女子唱给远行男人的山歌,但我把家乡当作了我心中的“环”和“梅”。我越来越觉得该多尽点力让故乡这只环圆满起来,让故乡这枝梅茂盛起来。无奈我既不是大官也不是大款,故乡也早已没有我的工作,我能为故乡做多大贡献呢?但是,另一个声音立即就出来告诫我: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毕竟我还有一枝拙笔,能用手中这枝拙笔向外面的人描绘好我的故乡,也是一种报答。于是,我心里便冒出了自编的两首山歌:

我从远方苗寨来,

来到异乡砍异柴。

不忘旧柴砍新柴,

砍来新柴旺旧柴。

我是远方苗家娃,

来到异乡栽异花。

不忘旧花栽新花,

栽起新花发旧花。

唱山歌实在是深受我们苗家人喜爱的娱乐,可悲的是同胞们以前竟然只敢在家乡唱唱,一出去就不好意思了,总觉得是很土的风俗,上不了大雅之堂,生怕别人笑话。当然,中国的主流认识也确实常把民间的东西当成下里巴人的玩意。但如果我们自己也跟着妄自菲薄起来,那更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刮目相看。

好在近年来官员们也似乎已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都在打着地方文化的牌子来发展经济,所以我们老家的山歌也开始走上了竞赛舞台。从跟家里人通电话中得知,如今老家已有了靠山歌找点钱的人,比如谁家有了喜事,便出点钱去请专门的山歌队来唱唱,以助喜兴。有了市场需要,也许就有了繁荣的机会,虽然投其所好式的商业方式会退化山歌的自然色彩,但总好过让它没落下去。

加上自己买的和家里寄来的,我已听了几十碟的山歌,欣慰于家乡这令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又有复苏希望的同时,又生出了两个忧虑,一是以后的年轻人会不会把山歌的棒接下去,二是老家的人什么时候才自觉又自豪地用我们自己的苗语来唱歌和编歌?

盼望着老家的年轻人能自得地把山歌当作随时随地表情达意的手段,并且用自己的母语苗语来唱。

社会主义好

我的祖国

歌唱祖国

学习雷锋

九九艳阳天

洪湖水浪打浪

敖包相会

蝴蝶泉边

延安颂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五月的鲜花

缅桂花开十里香

月儿弯弯照九州

红梅花儿开

谁不说俺家乡好

人说山西好风光

唱支山歌给党听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东方红

红梅赞

回娘家

珊瑚颂

新疆好

绣红旗

草原赞歌

草原之夜

打靶归来

翻身道情

蝴蝶泉边

英雄赞歌

情深意长

歌唱大别山

过雪山草地

快乐的节日

伟大的北京

我们的田野

北京的金山上

红太阳照边疆

克拉玛衣之歌

马儿啊,你慢些走

我们多么幸福

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有个金太阳

桂花开放幸福来

满怀深情望北京

骑马挎枪走天下

人民军队忠于党

让我们荡起双桨

听话要听党的话

社会主义放光芒

山歌好比春江水

四渡赤水出奇兵

我爱祖国的蓝天

我为祖国献石油

我们走在大路上

幸福不会从天降

众手浇开幸福花

在那遥远的地方

革命人永远的年轻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中国人民支愿军战歌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这是一首儿歌,名字叫 《摘草莓》

摘草莓

钱建隆 词 徐思盟 曲

风儿轻轻吹

彩蝶翩翩飞

有位小姑娘

上山摘草莓

一串串(呦)红草莓

好像(那个)玛瑙缀

呦喂 呦喂 呦喂呦喂呦喂

呦——喂

装满小竹篮

风中飘香味

小姑娘多想吃

可又舍不得

提着小竹篮

转眼到村北

送给军属老奶奶

尊敬老人心灵美

呦喂 呦喂 呦喂呦喂呦喂

呦——喂

尊敬老人

心哟心灵美

尊敬老人

心灵美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1

 英子是北京一家医院的医生。她一直珍藏着一张自己11岁时和一位苗家老奶奶的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老奶奶家院子的一角。照片上木制的洗衣盆、洗衣桶,还有洗衣用的棒槌,英子总觉得很亲切。已经洗好的床单整洁地挂在晾衣架上了。当时,英子正准备把洗好的老奶奶的衣服也晾起来,老奶奶却从屋里走出来了。她把拐棍立在一旁,一把搂住了英子,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英子的脸说:“我的好孩子,偷偷帮我干活呢!”英子用围裙擦着手,小脸通红,留恋地说:“明天我就要回家了,让我再帮你洗一次吧!”就在这时,英子爸爸按下了手中照相机的快门,把这一瞬间永远地记录下来了。

 11岁的汉族女孩英子不幸患上了自闭症。她不说话,不与人交往,无法正常上学,治好休学了。那年秋天,当摄影师的爸爸带着英子来到了一个苗家山寨,结识了老奶奶一家人。老奶奶家像对待亲人一样招待了他们父女。当听说了英子的病后,老奶奶每天都给英子讲民间传说故事,唱好听的苗家山歌,来启发英子。英子也迷上了那里的吊脚楼、山泉水,还有满山遍野的风光。不到一个月,英子不但又开口说话了,嘴里还时常哼着老奶奶教给的山歌。

 英子要回家了,临走的前一天,英子偷偷把老奶奶家的衣物拿去洗,于是就有那张珍贵的照片。

 后来,英子考上了医科大学,成了一名医生。多年来,英子一直关注着那个苗家山寨。前不久,英子还组织几个同事回去了一趟,给全山寨的亲人送去了医药和健康查体……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2

 在偏远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位年近80的苗族老奶奶,她的儿子是红军战士,不幸牺牲了。现在老奶奶成了村子里唯一的烈属。

 村子里有位勤劳的小姑娘叫莹莹。莹莹听了爷爷讲了奶奶的故事后决定要帮助老奶奶做些家务活。

 又是一个双休日,莹莹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来到老奶奶的家里,她先来到院子里,她一边“咯咯咯”地叫着,一边喂已经饿得晕头转向的小鸡们,一边“咕咕咕”地叫,一边把小米粒儿放进小鸟的小嘴巴里。

 喂饱了小动物们,莹莹又找出老奶奶的脏衣服,准备拿去洗的时候,莹莹又发现奶奶的被子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灰尘。莹莹来到小河边打了2桶水,把衣服和被子浸泡在水里,放了点洗衣粉,莹莹便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搓了起来。没有两下子莹莹的小手就红通通的了。这时莹莹想起了爷爷说的话:老奶奶的儿子是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身躯,咱们全村的孩子都是奶奶的儿孙。“于是,莹莹咬了咬牙,费了九牛二虎的力,终于把被子洗好了。

 被子洗好了,可凉被子又成了问题。莹莹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她把被子放进一个干净的木盆里,又回家拿来一把大长椅子,把被子放在上面。最后把椅子搬到有阳光的地方。瞧!被子好想在享受阳光浴呢。

 这时候老奶奶回来了,她看见莹莹通红的小手和大长椅子上的被子时,冲过去抱住莹莹说:”莹莹你可真孝顺!“盈盈听了羞涩地搓这围裙说:”老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老奶奶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啊!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呀!虽然她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3

 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白发苍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因为身患疾病,所以腿脚不是很方便。老奶奶有一个孝顺的独生女儿,因为是在外地工作,路途遥远,所以,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不过,老奶奶的女儿每月都会写信,顺便寄一些钱回来,以免老奶奶不够钱用。

 最近,老奶奶家的对面搬来一户人家,全家都是汉人,一共三口人。他们有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女儿。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得知老奶奶的情况后,非常关心老奶奶,连小女孩也不例外。

 小女孩的爸爸妈妈每天从早到晚,几乎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他们早上煮好香喷喷的早餐放在老奶奶的餐桌上给老奶奶吃,然后,又上山去砍柴,砍柴回来后,又生火煮饭,晚上,煮好饭后,还要准备好热水给老奶奶洗澡。

 小女孩呢?也忙得很,早上,老奶奶去吃早餐的时候,就开始整理床铺,然后,九点钟老奶奶去散步,小女孩就洗碗、扫地、拖地、檫窗子、晒棉被,中午,老奶奶睡觉的时候,她又要把晒好了的棉被拿回来,晚上,又要给老奶奶唱歌、跳舞、讲故事、说笑话,经常把她老人家逗得哈哈大笑。

 突然有一天,小女孩去找老奶奶的时候,听见院子里面传来了细细的哭声,小女孩从门逢里看见,老奶奶正在伤心地哭着,过了好一会儿,小女孩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奶奶看见小女孩和小女孩的爸爸、妈妈这样照顾自己,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女儿,可是女儿却不回来。

 有一天,星星还在天上调皮地眨着眼睛,老奶奶 就起床了,在黑暗中,老奶奶隐隐约约看见前面有一个人,好像正在洗衣服,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头上流下,看起来非常吃力。老奶奶悄悄地,不动声色地走到那个人的后面,定睛一看,原来是小女孩!老奶奶满含着泪说:“好孩子,可真是苦了你,你真比我的亲人还亲呀。”小女孩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太阳出来了,天空一片光亮,暖洋洋的太阳,照在了她们两人身上,也进入了她们的心里。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4

 我的家乡里只有两户人家是汉族的,(包括我家在内)其他的全是苗族的。除了我家是汉族,还有一户人家是汉族,这户人家里有一位姑娘名叫xx。

 xx家隔壁有一位苗族老奶奶,今年已年过八旬了。老奶奶有一个女儿在外面打工,每年才回来看老奶奶一次。所以在她女儿没来的日子里,老奶奶进进出出都是一个人,看起来非常孤单。

 有一天,我看见xx背着竹篓、拿着洗衣用的棒槌悄悄地来到老奶奶的院子,我很好奇,连忙跟过去看一看。只见她把老奶奶前几天换的衣服拿去河边洗,洗完了之后,回到了院子,正准备晾衣服,碰巧老奶奶回来了,看见xx在帮她晾衣服,便走了过去,用她的脸挨着xx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啊!”xx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以后我还会天天过来帮你做事、陪您聊天的”老奶奶听了xx说的话后,又说:“你真是比我的女儿还要亲啊!”之后,她们两个都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只要我们把别人当做亲人一样去对待,这样别人才会把你也当做亲人一样来对待。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5

 我住在一个苗汉混居的村庄。这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老奶奶的儿子女儿在外乡地打工,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老奶奶十分孤独,因此,我只要有机会就会去帮助老奶奶做些家务,陪她聊聊天,解解忧。

 一天,我写完作业,跑到老奶奶家里,想帮她做些家务。我穿过院子来到她的卧室,看到老奶奶正在睡觉,正当我转身想走的时候,发现床头的竹篓中有许多没洗的衣服。我不想打扰老奶奶的好梦,于是抱着竹篓,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我来到小河边洗衣服。肥皂泡泡像欢乐的小孩子,顺着小河向下跑,越跑越远,一眨眼就没了踪影。衣服也慢慢的变干净了许多。

 洗干净衣服,我便往回走,到了老奶奶家,看见老奶奶已经醒来。她看见我回来了,拄着拐杖向我走来。她一把将我搂在怀里,用她那粗糙而温暖的双手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说:“孩子,真是谢谢你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害羞地低下了头。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屋顶,老奶奶虽然不是我的亲人,但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6

 在一个小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大多是汉族的,只有一户是苗族的。这一家只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奶奶在家,她的儿子在外打工挣钱,难得回家女儿在县城工作。只是月末才能回家探望。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家的小丽母女俩成了她家的常客。隔三差五并会到她家看看,帮忙打扫一下房间,洗一洗衣被,或者和老奶奶谈谈话交交心,问寒问暖。

 今天是星期六,小丽一大早又去老奶奶家。清晨,柔和的阳光已经照到了院子里。院子里的一切显得那么温暖。老奶奶还静静地躺在床上,小丽来到床前,亲热地问了问老奶奶:“奶奶,您还好吧!”

 “我还好,小丽,怎么这么早就过来陪我呀!”老奶奶温和地说。

 “奶奶,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的吗?”小丽问。

 “没有,没有,怎么好意思让您忙呢?”老奶奶连声说。

 这时院角的一篓衣服引起了小丽的注意。她赶忙走过去,背起竹篓,拿上洗衣粉。来到小河边洗衣服,金色的阳光照在小丽的身上显得那么灿烂。小丽不停地刷,不停地搓,衣服在清澈的河水里荡了双荡,荡起了一道道的波纹。这波纹与小丽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过了一会儿,小丽把衣服拿回院子里晾。

 回到院子里,小丽把衣服拧干,挂在竹杆上,竹杆上挂满的干干净净的衣服,衣服上的小水滴不停地往干燥的地面上滴,干燥的泥土被湿润了。这时老奶奶从房间里拄着拐杖,扶着墙壁步履蹒跚地出来了。来到小女孩的身边,把小女孩紧紧地抱在怀里,用那满是皱纹的脸贴着小丽细嫩的小脸,显得那么亲热,多像是祖孙二人啊。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7

 在湘西延绵千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小的山寨,那里不通公路,家家户户还点着油灯。寨子里的年轻人大多都走出大山去城里打工了,留守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

 寨子里年纪最大的便是这位无儿无女的苗族老奶奶——她穿着苗家特有的青布大褂,满头白发包裹在黑布头巾下面。老奶奶佝偻着瘦小的身躯,拄着根木头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在屋后的羊肠小道上。她颤颤巍巍地走着,另一只手不时捶着腰。她是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大眼睛虽然已经深深地凹陷下去,但这会儿正盯着前方好像等待什么。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响起,苗族老奶奶立住身子,顿时笑开了怀。一个眉清目秀、活泼可爱的汉族小姑娘背着大背篓转过山角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奶奶,您又在这儿等我呀!我带了些地里种的小菜,昨天爸爸打了只山鸡,等儿我给奶奶熬点山鸡汤喝!”奶奶连连点头:“好,好!”

 小姑娘搀扶着老奶奶回了家,她系上围裙,麻利地打扫完屋子,又把奶奶的被单、衣服泡在木盆里,用棒槌一件件揉搓、拍打干净。

 小姑娘将洗好的被单拧干,搭在门口的竹竿上,还拽着被单的下摆“叭叭”地将它扯平整。阳光暖暖地照着,清风吹着被单轻轻晃动,小姑娘开心地笑了。这时候,老奶奶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从屋里走出来:“孩子,累了吧,喝口水!”小姑娘赶紧走上前扶住了老奶奶:“奶奶,不累!”老奶奶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用粗糙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小姑娘白嫩的脸颊:“孩子,你总这样帮奶奶,奶奶心里真是过意不去!要怎么感谢你啊!”小姑娘听了,脸上飞起了两朵红云。她用围裙擦了擦手上的水,扶着老奶奶坐下,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奶奶说:“奶奶,我就是您的亲孙女啊,孙女帮奶奶做点事还要感谢吗?”

 老奶奶一个劲地点头,眼中渗出了几颗泪水,那泪水将奶奶脸上的笑容映得更深了——从额头到眼睛再到嘴角,笑容慢慢展开,老奶奶笑成了一朵花!

 是啊,人间处处有真情,这正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8

 小兰是个被父母抛弃的女孩儿,要不是孤儿院院长发现了她,并把她带了回去,小兰就有可能冻死在角落里。

 这一天,孤儿院的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啊,他们有可能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了!大人们挨个挑选自己要收养的孩子,孩子们的表现都很礼貌,“叔叔好”,“阿姨好”,他们不知叫了多少遍,是为了赢得来挑选孩子的叔叔阿姨们的欢心。

 眼看着一个伙伴被带走了,另一个伙伴也被带走了……小兰的心里很着急,再没有人选我的话,我就要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了!这时,一位老奶奶来到了小兰的面前,她问:“孩子,你几岁了?”“11岁。”小兰回答说。老奶奶问小兰:“你愿意跟我回去吗?”小兰一听,急忙说:“当然想了!”“可是,我家很贫穷,我也膝下无子……”老奶奶慢悠悠的说。“没事没事,我只要有个家就行!”小兰笑着说。老奶奶就把小兰带了回去。

 小兰帮助老奶奶洗衣服,干家务,做饭,扫地……老奶奶还经常对小兰说:“幸好当时我选了你,要是选了别人,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晚年喽……”

 岁月如梭,转眼间,小兰成了个漂亮的大姑娘。但她依旧没有抛下老奶奶不管,而是白天工作,下了班就干干家务啦,陪老奶奶聊聊天,给她锤锤背啦,虽然经济上她们不怎么样,但是她们过着比一般人还要幸福快乐的日子。

 点评内容:同学,你的作文可以得优秀,祝贺你。你对事件的过程叙述十分具体,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而且你家近了自己的想象,情节十分吸引人。请注意,人物描写要写上人物的神态,还有结尾要点明中心。祝你进步。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9

 有一个美丽的汉族小女孩叫晶珠,她住在一个遥远的苗族村庄里,有一位戴着头巾,穿着一件黑色苗族衣服,耳朵上总戴着一个闪闪发光的银色耳环的老奶奶,是她的邻居。

 老奶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腿脚不方便,走路一瘸一拐的,总是拄着拐杖,生活十分不方便,晶珠经常来帮她。

 星期天,晶珠把作业写完后,又跑去给老奶奶送菜。晶珠到了老奶奶家,推开门,看见老奶奶还在床上休息,地上还有一大盆衣服没有洗。

 晶珠心想:呀,这么多衣服,一定很沉,老奶奶年纪这么大,腿脚又不方便,怎么能洗完这么多衣服呢?还是我来帮她洗吧。于是晶珠挽起袖子,系上围裙,打来一桶水,把衣服放进桶里,蹲下身子,把每一件衣打了肥皂,浸泡了一会儿,就搓洗起来,她搓一搓,捶一捶,水花四溅,溅湿了晶珠的布鞋,晶珠头上冒出了细汗,脸红的像一个红苹果,不知是累的?还是冻的?

 过了好久,晶珠终于将衣服都洗好了,高兴地准备去将衣服晾起来。这时,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亲热地将晶珠搂进怀里,用她那粗糙的脸颊擦蹭着她红红的脸蛋,感动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晶珠不好意思地说:“您说到哪里去了!虽然我和您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篇10

 这一件事发生在一座山里的旧屋子里。

 这个村子,有一位汉族的小女孩叫丽丽。她的邻居是一位86岁的苗族老奶奶。有一天,丽丽放学回家准备做作业。回到家门口一听,老奶奶家传来一阵沙沙的声音。她走过去一看,原来老奶奶在家洗衣服。丽丽马上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太辛苦了,如果您要做家务的时候,就叫我帮您做吧!您还是休息一下吧!您休息完,我就会洗完衣服的了。”说完,丽丽走过来把老奶奶的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过了一会,丽丽把洗好的衣服拿到太阳下晒。老奶奶一看,高兴地对着丽丽说:“丽丽你真乖,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于是叫丽丽过来,一把抱着她,把脸紧紧地贴着她说:“好孩子啊,你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丽丽红着脸说:“不用谢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就这样,每逢放学之后,丽丽都会去老奶奶家帮助做家务。老奶奶常常对人竖起大拇指说:“丽丽比我的亲人还要亲。”

 作文评语:丽丽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画面确实可以说的上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文中的丽丽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文中为了突出这一中心,选取的事例描写欠生动,显得过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