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岁老人每天摆摊4小时卖鞋垫是真的吗?

老人 0 54

107岁老人每天摆摊4小时卖鞋垫是真的吗?,第1张

107岁老人每天摆摊4小时卖鞋垫是真的吗?
导读: 1、107岁老人每天摆摊4小时卖鞋垫是真的吗?2、“布鞋奶奶”走了,女儿接力拥军!这背后有着怎样令人感动的故事?3、给鞋垫奶奶家人的一封信4、送鞋垫的寓意是什么一位107岁老人长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西门附近摆摊。老人名叫王振荣,生于1910年
  • 1、107岁老人每天摆摊4小时卖鞋垫是真的吗?
  • 2、“布鞋奶奶”走了,女儿接力拥军!这背后有着怎样令人感动的故事?
  • 3、给鞋垫奶奶家人的一封信
  • 4、送鞋垫的寓意是什么

一位107岁老人长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西门附近摆摊。老人名叫王振荣,生于1910年。经媒体多次报道后,老人成了“网红”,不少市民专程前来购买鞋垫。

百岁老人成“网红”

8月14日下午,记者在中国传媒大学西门附近见到了王振荣老人,老人正推着小车走向往常摆摊的地方。转弯时,遇到有人伸手帮忙,老人轻轻地拍拍对方的手,嘴里念叨着“不用”。

因为年纪的原因,王振荣老人的听力有些不灵光,见到有人跟他说话,他指了指手上的本子,示意写在本子上。他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1910年,曾经上过3年半的学,在缝纫机厂做过学徒,还在一家做旗子的厂子工作到退休。

老人在传媒大学附近卖鞋垫已经五六年了,每天下午4点出摊,晚上8点多收摊。老人觉得,出来卖鞋垫是锻炼,“在家除了吃饭就是睡觉”。老人称,卖的鞋垫有些是自己做的,有些则是批发商给送来的货。

摆摊得到众人帮助

传媒大学西门附近的商贩告诉记者,老人每天都会来,“我们在附近摆摊的也会帮他,有时候他的推车太重,就帮忙抬一下,谁有废品也会给他。”

周边的商贩们介绍,附近学校的大学生也经常帮助老人,之前老人的推车坏了,两名男同学就给老人送了一辆新的过来。

傍晚时分,老人从包里拿出了烧饼,慢慢地嚼了起来。老人说,他每天吃饭没有定数,饿了就吃点,很少吃菜,“吃菜都就是菜油汤”,也很少喝水,“是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

晚上8点15分,老人起身开始收拾东西,打开了路人送的两瓶矿泉水,各喝了一口后全部倒掉,留下了瓶子。

一刻钟之后,老人推着车准备回家,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卖出了50多双鞋垫。一段500米的路,他走了整整50分钟。他如同来出摊时一样,拒绝他人的帮助,自己推着小车缓缓前行,偶尔会弯腰捡起被他人丢弃的瓶子和水果摊扔掉的水果放在袋子里。

家中囤积大量废品

王振荣老人的家在一楼,老人打开了家门之后,记者发现,屋内堆着大量的废品,客厅内堆积的废品高达15米,仅能容一人通过的走廊地上也布满了垃圾。老人解释说,这些都是他收集的,已经攒了很多年了。

老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喜欢捡各种废品囤放在家里,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王振荣的子女也曾偷偷扔掉过他囤放的废品,但是被发现后王振荣会特别生气,“子女怕他气出病来,也就不敢再偷着扔了。”

老人自己有退休金和百岁老人的补助,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开销。他的子女也时常来照顾他,并非网上说的不赡养老人。因为老人之前的职业跟缝纫有关,退休后的老人会在家做好鞋垫用推车推到学校门口处卖。“他有时候还会绣一些图案上去,做得还挺好看的。”

生命在于运动,正是因为闲不住,所以老人才会这么长寿吧。

引言:八一建军节前,布鞋奶奶的女儿将手工缝制的多双鞋垫送到了当地消防员的手中。有媒体将接力拥军的照片发布到了网上,顿时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赞叹。网友们评论道,布鞋奶奶走了,但是奶奶的爱还在,这个爱由女儿来进行传递。据悉,唐明现81年的生命里,曾经连续为人民解放军或消防员缝制鞋垫,并亲手送到战士们的手中,被人亲切地尊称为布鞋奶奶。

1982年,当时的唐明现还是一位清洁工,靠着捡破烂存下来的80块钱,唐明现买了一台缝纫机,帮助工人们免费缝补衣物。有人问奶奶为什么这样做时,唐明现奶奶说,那个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拥军,自己也非常想为战士们做些贡献,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亲手缝制鞋垫,给他们送过去。

就这样,唐明现奶奶每年都会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将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垫邮寄到全国各个地方。攀枝花本地的战士们,唐明现奶奶会亲自送到战士们的手中。由此,唐明现奶奶收到了战士们的感很多感谢信。即使信件已经泛黄,唐明现奶奶也一直保存至今。看到了这些感谢信。仿佛看到了那些勇敢的战士们。

唐明现退休后,依然戴着老花镜继续缝鞋垫。前两年,唐明现奶奶的眼睛越来越不好,白内障极其严重。唐明现奶奶做了两次白内障清除的手术。手术后,唐明现奶奶视线逐渐清晰,就卯足了劲缝制鞋垫。想到能给战士们送去暖意,唐明现奶奶的激情就更加强烈了。在奶奶的影响下,女儿孙女们也加入了缝制鞋垫的队伍中。唐明现奶奶临走前,特意叮嘱自己的女儿,要继续为战士们送去鞋垫。

这几年一入冬,杭州有关庆春路口“鞋垫奶奶”的故事,就会在自媒体上被拿出来热一下人们的心肠。昨天热过头了,一大波心怀悲悯的热心人蜂拥而至,各路媒体现场直播。而老奶奶忽然之间有一种被热情烫伤的感觉,匆匆收摊,“落荒而逃”。

很多人将一肚子的怨气发泄给了闻讯赶来送温暖的热心人,觉得有点暴力慈善的味道,有点良心作秀的意思。这种指责是不客观的。中国社会多的不是爱心泛滥,而是冷漠旁观。杭州“鞋垫奶奶”这次再是怎么受惊,都是一次温暖来得太热烈的惊吓,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一个社会,一座城市,抢着做好心人,肯定比抢着占便宜好,它带给人们的正能量效应,肯定远远超过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不错,老奶奶或许确实只是想在这里安静地卖个鞋垫,但这场热心烫到老人的尴尬,错不在热心人,而在于自媒体“添贫加苦”的渲染。

  1、有的时候送鞋垫代表我想和你一起走下去,有句话是“有情袜,无情帕,深情送垫脚袜”,那就是鞋垫。

 2、有的时候代表送行(分开的意思),亦或者是送鞋垫代表送人走,分手的意思。

 3、有的人说送鞋垫不吉利,鞋=邪,送鞋垫就是送邪。

 4、也有说送鞋垫代表越走越远。

 5、最后一种,代表要和别人远走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