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超人》:你给了孩子爱,孩子才回馈你更多的爱

妈妈 0 28

《妈妈是超人》:你给了孩子爱,孩子才回馈你更多的爱,第1张

妈妈是超人》:你给了孩子爱,孩子才回馈你更多的爱
导读:1 《妈妈是超人》第三季开播了,从上一周的先导片播出,四位明星妈妈中,引发网络争议最多的是黄圣依。 在妈妈学院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目是问黄圣依的儿子安迪,在爸爸妈妈和弟弟中,他最喜欢的人是谁?黄圣依信心满满地回答是妈妈。 可是,安迪毫不犹豫

1

《妈妈是超人》第三季开播了,从上一周的先导片播出,四位明星妈妈中,引发网络争议最多的是黄圣依。

在妈妈学院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目是问黄圣依的儿子安迪,在爸爸妈妈和弟弟中,他最喜欢的人是谁?黄圣依信心满满地回答是妈妈。

可是,安迪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弟弟,然后补充说还有奶奶,下一句话就是强调他最喜欢的人是奶奶,这个回答让黄圣依说“很受伤。”

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谁对他好,谁给了他爱,他当然会最喜欢这个人,从安迪的回答中可以看得出来,奶奶是给他最多爱的人。

而本周的第一期节目中,已经八十多岁的奶奶,照顾安迪一直亲力亲为,甚至剥了石榴,还逗着安迪张嘴吃,祖孙俩之间的互动满满都是爱。

当节目组布置任务,让安迪在一个小时内离开奶奶家,回到妈妈身边跟妈妈一起生活两天的时候,安迪的表情一下变得凝重起来。

停顿了一会儿,安迪说:“我不想走。”然后,他转头忍着眼泪对奶奶说:“奶奶,我不想走。”从安迪的表情看得出来他对奶奶有很深的依恋。

回到妈妈身边的安迪,整个人都是拒绝的,他吐槽妈妈准备的早餐不丰盛,不接受妈妈提出的让他扮演警察的建议。

甚至在妈妈想要牵着他的手的时候,直接甩手走开,无论妈妈提出什么建议,他都干脆地回答“不要”,后来直接沉默不开口,拒绝跟妈妈交流。

黄圣依在采访中说:“我没怎么一个人带过他,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感觉挺崩溃的。”而安迪更是直言不讳:“我不想让她陪我的,我不喜欢她陪我。”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所有黄圣依跟安迪互动的画面里,安迪一声妈妈都没有喊过,这对母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我真的看不出来他们之间有一点点爱的存在。

每当安迪不答应不配合黄圣依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尴尬和无奈,但是这又能怪得了谁呢?你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那就不要指望孩子回馈给你爱。

2

有人说黄圣依毕竟是明星,因为工作忙而缺席安迪的成长也是情有可原,可是当你不能陪伴孩子成长,那就真的不能指望孩子跟你亲近。

前两天,我表姐微信上找我聊天,说觉得心里很郁闷,再不找我说说,估计自己快要抑郁了。我听她说得这么严重,赶紧问她到底怎么了。

她给我发来大段的语音,我捋了三遍才把重点理顺,原来前一天晚上表姐因为工作忙得太累了,觉得头晕脑胀,就躺在沙发上休息。

表姐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天昊在做作业,一会儿天昊出来上厕所,表姐趁机跟天昊说:“儿子,妈妈头好晕哦,怎么办?”

天昊头也不回地走进卫生间,留下一句话:“我哪知道?”这四个字就跟四记重锤一样砸在表姐的心上,每一根神经都生疼生疼。

为什么天昊对妈妈会这么冷漠?是天昊生性如此吗?恐怕不是,他对家里的亲朋好友都有礼貌,说话做事也很有分寸,不是那么无情无义的孩子。

只是,天昊从小就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表姐两口子为了挣钱,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了天昊一面,即使现在天昊长大了,跟表姐住在一起,他也是一副淡然的样子。

我问表姐后来怎么办的,她说她越想越生气,顾不得头疼,直接奔到天昊的房间,拎起天昊的耳朵就教训了他一顿。

表姐发过来的微信语音,我听着都特别刺耳,她说:“这小兔崽子简直就是冷血动物,我累死累活赚钱给他买大房子住,居然对我这么狠?”

说到最后,表姐终于低落地说:“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我虽然挣了钱,但是天昊跟我关系不好,我挣那么多钱也不开心呀!”

我斟酌了一下跟她说:“孩子最需要父母给的不是钱,而是很多很多的爱,你对孩子漠不关心,怎么可能指望孩子爱你关心你呢?”

爱是互相的,尤其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的爱更是如此,如果父母没有先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孩子怎么会有爱传递给你呢?

3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那些沐浴着父母的爱的孩子,心灵可以健全发展。

得到父母足够的爱的孩子,不仅更有安全感,而且更愿意回馈父母,节目中霍思燕和儿子嗯哼就是这样一对互动有爱的母子。

虽然工作同样繁忙,但是霍思燕说她平时陪伴嗯哼的时间比较多,单独带儿子也很轻松,她会适时表达对儿子的爱。

霍思燕教嗯哼吹口琴,吹了一首《思念》后,问嗯哼:“你知道我思念谁吗?”嗯哼毫不犹豫地说:“我!”

嗯哼的回答中透露出他对妈妈爱的自信,他知道妈妈爱他,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妈妈给予他足够的爱,他才会如此自信。

得到了妈妈的爱,嗯哼回馈给妈妈的当然是更多的爱,他说妈妈是小公主,小嘴甜得霍思燕都忍不住羞红了脸。

这样有爱的互动随时都会在霍思燕和嗯哼之间发生,反观黄圣依母子之间,却只有满屏的尴尬,安迪甚至连妈妈都喊不出口。

妈妈和孩子原本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天然联系的人,但是并不是说,每一对妈妈和孩子之间都能得到彼此的爱。

你先付出爱,才能收获爱,就跟“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很多父母却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以为自己生了孩子,孩子就应该爱他们。

孩子是你生的没有错,但是孩子却并不会天生就会爱你,只有你先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让他感受到爱的流动,他才会把爱返回到你这里。

4

心理学作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 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

即使我们做不到理想父母的样子,但是至少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在爱中长大,在足够的爱中有勇气有能力面对他们的人生。

父母应该适时表达你对孩子的爱。

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我就经常抱着儿子,亲亲他的小脸蛋,看着他的眼睛,对他说:“你是爸爸妈妈最爱的人哦!你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哦!”

儿子渐渐长大,我会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跟他说:“不要怕,爸爸妈妈就在你身边陪着你。”

我时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他的小心思我都知道,甚至他有时候会很惊讶地说:“妈妈,你怎么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会说:“那是因为我爱你呀!”

儿子现在已经长成八周岁多的小男子汉,他个性开朗活泼,性格沉稳淡定,因为他知道,他有最爱他的爸爸妈妈,会一直鼓励他支持他。

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表达你对他的爱,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是最爱他的人,是他最强有力的后盾。

父母应该尽量多陪伴在孩子身边。

有人可能会说,我经常跟我孩子说我爱他啊,但是他却很抗拒怎么办?那是因为你表达出来的爱是敷衍的,孩子能够感受得到。

爱孩子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的,你应该尽量多花时间陪伴在他的身边,陪他一起阅读绘本,一起玩托马斯,一起搭建乐高城堡。

在你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你才能慢慢了解孩子的个性,知道孩子的性格特点,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支持。

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时间过得很快,孩子长得更快,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请父母一定多陪伴孩子。

陪伴是基础,在陪伴的前提下,父母才会让爱在你跟孩子之间流动,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才会把更多的爱回报给你。

5

有人说,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沐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不仅更有能力面对他的人生,同时更会感恩父母的养育,跟父母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如果你想收获一个懂得爱自己,更懂得爱父母的孩子,那么就请你先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吧。

每一个妈妈在成为“母亲”之前,她们都是别人家宝贝的小女儿。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刻起,这个女孩儿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不敢病,不敢老,更不敢死。

在孩子出生的前几年,能够睡到自然醒,对于多数母亲来说,

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

除了身体上的辛苦和伤害,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压力和无助。

产后抑郁,产后焦虑……

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个女人初为人母的苦楚,但是,母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无论何时,只要面对孩子,一定是最好的状态。

(一)当妈后,一切只是为了孩子

最近热播的**《你好,李焕英》,剧中关于母爱的场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中,妈妈李焕英一句:“我的女儿,我只希望她 健康 快乐。”

李焕英给女儿贾小玲送包子,自己却为了省车票钱,在寒风里冒着大雪走路回家;

原本不会做针线活的她,为了女儿,不仅学会了,还能缝制各种可爱的图案;

在女儿面前,妈妈无所不能。

有人说:如果将母亲与孩子之间架起一架天平,那一定是失衡的。因为母亲能够为孩子付出的远比想象中的多很多。

我们总是习惯于接受母亲默默付出的样子,但是却忘记了母亲也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儿,母亲也曾经有她的梦想。

就像贾玲说的:“我的妈妈不仅仅是我的妈妈,她也是她自己。”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本能,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的自然。

(一)当妈后,才知道 健康 的身体有多重要

《三十而已》中的顾佳,有了儿子后,雷打不动坚持健身,跑步,练瑜伽。

因为怕生病,更害怕死。

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永远精力充沛。

我的身边也有一位这样的妈妈,自从有了孩子,学习了烹饪,刚开始是为了给孩子做营养餐,到最后,自己也渐渐开始注重每天营养摄入。

并且从之前的不爱动,发展为周末爬山徒步,日常跑步,以至于后来还加入了马拉松爱好者队伍。

这一改变让周围的人都很惊讶。

某次聚会听她说,有次孩子生病,爱人工作太忙,她连续在医院照顾了三天,最后自己也病倒了。

从此以后,意识到 健康 的重要,作为母亲,没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如何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呢。

于是加入到锻炼的队伍,从一开始的抵触,到最后逐渐变成了习惯,甚至发现成了爱好。

我们总是觉得母亲很强大,也很强悍,她有用不完的时间和精力,殊不知,母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无法超越。

很大程度上,女性的成长和自律,是从成为一个母亲开始的。

(三)当妈后,会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丽在成为母亲之前,是一个爱玩爱闹,甚至非常任性的女孩子。甚至,工作中也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

女儿出生后,小丽既欢喜,又害怕。

小丽一直想有个女儿,但随着小家伙的到来,一切烦恼都接踵而来。

先是婆婆和老公以小丽工作不稳定,赚不了多少钱为由,让她辞职回家,做了全职妈妈。

再后来,公婆又不时责怪小丽只会花钱,什么也不做,而丈夫也并不理解她。

终于在孩子一岁时小丽决定跟着**妹一起做微商。

刚开始,什么也不懂,只能在孩子睡着后听课,记笔记。平时带着孩子去附近小区做一些地推活动。

因为开始赚不了钱又很累,小丽想过放弃,但每当看到公婆的态度和老公的冷漠,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现在的小丽,孩子上学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实体店,线上线下一起做。

不仅实现了财务自由,还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

作为母亲,只有让自己先变得优秀,才能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四)

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太高,既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又要能够立足于职场。

这个时代,对于母亲的要求更是高不可及,在家带好孩子,在外赚钱养家。

既要能处理职场关系,也要会解决婆媳矛盾,还要兼顾孩子教育和家庭生活。

似乎作为母亲,一定是无所不能的,你必须具备十项全能。

哪怕受了天大的委屈,在转身面对孩子的那一刻,也要面带微笑。

可是,世上真的有这么完美的妈妈吗?

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

画家安东尼·布朗在绘本《我妈妈》中,描述了美丽、温柔而又像犀牛一样强悍的“超人妈妈”。

的确,在孩子眼中,妈妈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妈妈也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她会受伤,会难过,会痛苦,也会不知所措……

她其实,并不想成为超人。

她也想要在适当的时候,被照顾,被呵护,被理解。

妈妈不是超人,她更不是铁人。

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善待每一位母亲。

作为孩子,请理解你的妈妈。

作为男人,请爱护好你的妻子。

      最近十七岁的少年跳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听上去让人沉重。越来越多的家庭背负着生活压力,背后隐含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养,无法沟通、娇生惯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鬼心思特多,要么对孩子放任自由,要么就是专断压迫。

      看了《妈妈是超人》,明星妈妈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跟普通人一样,慢慢引导,有时还带着焦虑、崩溃。教育是触动心灵的灵魂碰撞,有时候并非可以用金钱可以衡量,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撒娇就可以搞定,用一颗坚硬的心换来的也是坚硬的心,用一颗柔软的心赢得的是孩子的一个回眸一笑。情商高的父母确实容易培养出省心省力的孩子,难以取悦自己,难以共情于他人,让孩子容易在时代中迷失,都说为什么不让爷爷奶奶教育孩子?一方面爷爷奶奶的精力没有孩子那么充足,第二个方面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教育理念不同,容易产生家庭纷争,不易家庭和谐,第三方面孩子是时代的产物,父母是接近他们时代的人,可以结合当下实际不断做出调整,但并非所有爷爷奶奶都不可以,我遇到过,不过真是少之又少。

      在《妈妈是超人》中应该最吸引人的就是霍思燕一家,不管是不是综艺节目的节目效果,霍思燕无论是作为女人还是作为妈妈都是算成功的。女人是家庭的精神引领者,家庭和谐的关键因素,家庭和谐,男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激情地打拼,男人才能在家中感受到温暖。霍思燕无疑把美妻子和美妈妈做到极致。

        霍思燕美商很强,无论什么时候都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让人赏心悦目,连嗯哼都说出自己“6岁买手机,8岁娶妈妈”的规划,是个女人都会很享用,霍思燕也是高情商女人,好好说话、温柔说话是她的外衣,在遇到其他妈妈时,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适时夸赞孩子,孩子很自信,情商也很高,以前我们都会惊讶于身边金句泛滥的小家伙们,其实是父母潜移默化影响他们。霍思燕真的是可以说抓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来引导孩子。

        当然嗯哼的成长并非霍思燕一人的功劳,杜江永远把妻子放在第一位,与霍思燕分开去工作,每次都要“goodluck kiss”,回家第一时间与妻子相拥,丈夫尊重妻子,妻子爱护丈夫,孩子接受到的信号就是我也要对妈妈好,我也要尊重爸爸的信号。

 

      看到一季,包文婧和女儿饺子,邓莎和儿子大麟子,演了一个家庭版的话剧白雪公主,包文婧演旁白饺子是公主,邓莎饰演继母皇后,大麟子饰演王子,包文婧真是厉害,旁边很夸张生动,让孩子们能尽情融入到角色当中,并且能够把话剧配合结束,其中有一个细节,当提到邓莎饰演的皇后手里的苹果是毒苹果要害公主时饺子明显很害怕,不想配合吃苹果,包文婧就说,王子能亲一下白雪公主的手背吗?白雪公主就会醒来,王子很高兴的吻了一下,饺子立马配合着演,醒来很是高兴。当包文婧说王子爱上了公主,让饺子知道有人爱着她,女孩儿很高兴,然后对王子说谢谢你啦,给大麟子一个饺子式的飞吻,多么和谐,哈哈!这种情境式的爱的教育方式值得倡导,孩子听不懂那么深奥的道理,但是他们有很多自己想象的东西,父母或者朋友能够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导,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教育,认识一个阿姨,她分享过自己的育儿经,她儿子小时候打了一个亲戚的孩子,当她知道后并没有说他,但是人家父母跑过来跟她儿子说教,儿子回来说妈妈,某某妈妈过来打我,说我欺负她儿子。这个妈妈并没有太大反应,盯着儿子说:儿子,妈妈也不辩论说你打人对不对,也不知道你为什么打人,妈妈不责怪你,但是如果你欺负别人,总有别人来代替妈妈来教育你。后来这个阿姨说孩子再也没有主动打人家。还有一个故事,那个男孩在夏天吃西瓜解暑,买回来的西瓜,被他东挖一块西挖一块的,很是难看,那个阿姨第一次警告说你这样吃,爷爷奶奶怎么吃?爸爸妈妈怎么吃?小孩子一气就不吃了,或许已经吃饱了,怕小孩子养成自私习惯,第二次又试探了一下,孩子还是没有改,又是呵斥了,第三次吃直接不让他吃了,让他先给爷爷奶奶吃,然后给爸爸妈妈吃,自己再吃一份,改来改去这个自私的毛病改好了,到现在每次回来,好吃的一定是先让爷爷奶奶品尝。关于智力与自信培养,还有一个更妙的,那个男孩在幼儿园,学校组织“谁是故事大王”活动,这位阿姨看是个时机锻炼孩子,鼓励孩子看故事书,然后讲给妈妈听,每次她烧饭,孩子在旁边呱呱呱地不停的讲故事,她看见好的故事也讲过孩子听,并且让孩子重述讲给她听,后来比赛孩子成为班里最会讲故事的人。当看见这位阿姨讲她儿子当年的事情,眼里满是激情与爱心。

        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一集,大麟子跟咘咘一组去摘菜,大麟子全程“手腕拉”,瞬间被圈粉了,这应该是家庭教育,虽然男孩女孩很小,但是也要注意彼此的距离,大麟子很暖男地在照顾咘咘。小小的细节对于男孩纸日后在学校与女同学的关系处理还是走上社会与女同事、女性朋友、女朋友、妻子的相处都有着深远影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便是在感情上遇到再多波折,心态依然阳光、健康、积极,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明星的金钱,普通人永远比不上,但是爱的教育人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幸福都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再回到那个十七岁的少年的事件上,倘若他是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同时父母有效沟通,可能永远不会存在下次5秒想都不想地从桥上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