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毒妇人心”----------出处 姜子牙钓鱼台位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麓。发源于秦岭深处的涓涓细流一路蜿蜒北流,逐渐汇聚成了一条小河,名曰伐鱼河,又名磻溪河。磻溪河流出山口时形成了一个深潭,人称滋泉,这里距西周都城所在地岐山约45公里
“最毒妇人心”----------出处 姜子牙钓鱼台位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麓。发源于秦岭深处的涓涓细流一路蜿蜒北流,逐渐汇聚成了一条小河,名曰伐鱼河,又名磻溪河。磻溪河流出山口时形成了一个深潭,人称滋泉,这里距西周都城所在地岐山约45公里,传说是姜子牙当年垂钓的地方。 按照《封神演义》的说法,姜子牙32岁上昆仑山拜师学道,72岁负命下山,去朝歌城南35里处的宋家庄投奔早年的结义兄长宋异人宋员外,在那里他娶了68岁的老姑娘马氏。由于妻子的威逼,新婚不久的姜子牙做起了生意,先后编过笊篱、卖过面粉、经营过饭馆、贩过牛马猪羊,结果都是只亏本不挣钱;后来又去开馆算命,却是一炮走红,不久便被授官下大夫。但也正因为算命,烧出了玉石琵琶精的原形,从而得罪了妲己,导致了后来的逃亡。逃出朝歌的姜子牙遭到了妻子的离弃,他感叹了一番:“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自可,最毒妇人心。”,然后告别结拜弟兄,一路风尘来到了磻溪。至此,姜子牙下昆仑山已经8年,这一年他80岁。 80高龄的姜子牙隐居在磻溪河边,每日置身在滋泉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垂钓。这块石头现在叫跪钓石。跪钓石上有两道深半拃长约一尺的凹痕,传说是姜子牙钓鱼时留下的膝印,名曰跪石骭印。这两道凹槽无疑是后人刻意做出来的,雕凿年代已不可考。使我不解的是:为什么姜子牙不蹲不坐而是跪着? 作为千古第一钓翁,姜子牙在中国钓鱼史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使他获此殊荣的并不是钓术有多么高超,而是他的不钓而钓。除了姜子牙,古人也罢,今人也罢,好像还没听说过有第二个人的钓鱼针不弯钩的。当樵夫武吉看到姜子牙的钓针直而不曲时,很是调笑了一番,并教给姜子牙一法:“将此针用火烧红,打成钩样,上用香饵;线上系浮子,鱼来吞食,浮子自动,便知鱼至。望上一提,钩钓鱼腮,方能得鲤,此是捕鱼之方。否则莫说叁年,就百年也无一鱼到手。”姜子牙对此的回答是:“老夫在此,名虽垂钓,我自意不在鱼。吾在此不过守青云而得路,拨阴翳而腾霄。岂可曲中而取鱼乎?非丈夫之所为也。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自信与豪迈呼之欲出。但姜子牙真的就那么有信心吗?真的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稳坐钓鱼台吗?真的只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吗? 在小说中,西伯侯姬昌因梦见飞熊而动了访贤的心思。在访贤的途中,他首先听到了一群渔人在唱歌,歌词内容包括夏朝末代国君桀的灭亡、商朝的建立和其后600年的政通人和、后来纣王的荒*无道,以及尧帝访舜的故事,并说:“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孤钓不知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一字一句无不牵动着西伯侯的心弦,认为既然能唱此歌,内中必有大贤,赶忙让手下去请,一问才知众渔人不过是鹦鹉学舌,他们是从35里外的一条小河边的一个老钓翁那里学来的。西伯侯一行继续往前走,接着遇见了一个唱歌而行的樵夫。樵夫的歌词对西伯侯来说比渔人的更具吸引力,因为它干脆告诉未来的周文王:不是没有贤士,贤士就在山野之间,只是世人不识罢了,并且用“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磻溪;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这个樵夫不是别人,正是姜子牙新收的徒弟武吉。武吉告诉西伯侯,歌是他师父东海许州人氏,道号飞熊的姜尚姜子牙先生做的。在武吉的带领下,西伯侯一行来到了磻溪河谷,把贤人请到了岐山。 可以看出,隐居磻溪的姜子牙并不泰然自若,心情一点也不平静,他在不停的编歌宣传和炒做自己。这时的姜子牙怎么可能真的稳坐钓鱼台呢?此时的武吉其实已被收买,成了一个托儿。 最能形容鱼儿将咬未咬之际钓者急迫心情的姿势莫过于跪钓,至此,我想我明白了跪石骭印的真谛。 在小说中,西伯侯第二次来磻溪见到了姜子牙,经过一番谦让,姜子牙收了聘礼,答应去西岐辅佐大业。西伯侯请姜子牙乘坐自己的銮舆,姜子牙跪地谢绝,最终西伯侯乘銮舆,姜子牙骑西伯侯的逍遥马去岐山。但在磻溪附近的民间传说中情况却有些不同,说周文王为了表示诚意和敬意,亲自用一架木轮车把姜子牙拉出了磻溪河谷。路上车子的攀带断了,文王坐下来歇息,姜子牙问文王是否记得拉了多少步。文王说自己汗流浃背的拉车,哪里顾得上数数?姜子牙于是告诉文王:你共拉了我808步,我将保你江山808年。文王听了赶紧站了起来,表示要继续拉。姜子牙摇了摇头,说天机已经泄露,事情已成定局。后来大功告成,周朝建立,姜子牙临死前留下遗言,自己死后不要埋葬,把棺材悬挂在城门上,以后凡遇战乱,只要把棺材大头转过去,让他的头朝向那里,事变自会平息。这个办法被一代代传下去,果然屡试不爽。后来,有一天一群王子们突发奇想,要看看城门上的悬棺中到底装的什么东西。他们让手下取下棺材打开,结果扑愣愣飞出了一群鸽子朝东南而去,不久,周朝便灭亡了。 我曾经在一个农户家里看到过一个做于50或60年代的炕头衣箱,箱子的正面画的就是文王访贤图。画面上,一个人坐在车子上,另一个人正在弯腰拉车。 当地另一个涉及姜子牙的传说与封神有关。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封神对象都是死了的人或仙,即鬼魂,封神时姜子牙没死,自然不在被封行列。但生活在磻溪附近的先民可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姜子牙心里非常想当官,当最大的官,即玉皇大帝,没有当上是因为老道失算。在他们的传说中,封神那天姜子牙任谁来了也不封玉皇大帝,他给自己留着呢。到了晚上,众人都走了,姜子牙一个人坐在封神台上盘点,算来算去总觉不太对劲儿:该封的人已经封完了,怎么官位还有两个?除了玉帝外司醋的醋坛神也空着呢!正在姜子牙疑惑不解之际,突然从桌子底下钻出了一个人,吓了姜子牙一大跳。这一吓不要紧,吓得姜子牙随口说了句:“我的醋坛神!”那人听了笑了,说道:“那我就是玉皇大帝了!”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奎。所以在当地人的心目中,玉帝是有名有姓的,他姓张名奎。因为这个传说的缘故,附近农人做醋时喜欢用毛笔写“姜太公在此大吉大利”的一纸红帖贴于瓮上。另外,姜子牙被张奎吓出来的那句话早已演化成了一句调侃用语。现在,当你听见当地人因某事而感叹道:“我的醋坛神!”时,且记说话者的感叹中不无讽刺意味。
《封神榜》是1990年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联合出品,由郭信玲执导, 冰夫、顾汉昌、欧阳宇平、余又晨编剧,傅艺伟、蓝天野、汤镇宗、达奇、张晓林、徐娅、何威、王正伟等联袂主演的古装神话历史剧。
该电视剧讲述了商末时期,由于纣王得罪女娲、残暴无道,宠信妖女妲己,苦害生灵;周文王顺应天时,招兵买马,聘请姜子牙出山讨伐纣王,最终推翻商王朝的神话故事。
姜子牙,又称:姜尚、姜太公、子牙公、子牙、太公望,别号飞熊先生,是明代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主角人物之一。乃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阐教弟子之一,后被派下山辅佐明君周武王姬发反商伐纣,代理封神,推翻恶君商纣王后,奉法旨敕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自己无福成正果,只能得享人间富贵,最终老死,堕入轮回。
姜子牙在齐国的时候,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时,管蔡叛乱,淮夷也背叛周朝,成王派召康公命令太公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齐因此可以征讨各国,形成大国、定都营丘。
来历
姜尚其奉命代理封神榜、执掌打神鞭,有法宝杏黄旗护体,骑着神兽坐骑四不相;深得师父元始天尊器重,被封为大周丞相,斩将封神,西周****,统领着千兵万马的周朝军队,麾下有众多玉虚门人护法卫战;和阐教叛徒申公豹亦敌亦友,最终为西周大军立下重大功劳,在封神台上成就封神大任。
武器装备
封神榜:——『命南极仙翁取‘封神榜’与你。可往岐山造一封神台。台上张挂‘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俱完毕了。”』
打神鞭:——『元始天尊又命南极仙翁取一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名曰:“打神鞭”。』
戊己杏黄旗:——元始天尊赠姜子牙的第二件法宝,一面旗帜,具有强大防御的法力,此旗招展开来,万道金光、祥云笼罩、立现千至万朵金莲或白莲护身,曾抵挡住截教的强大法宝“混元金斗”、殷郊的“番天印”、孔宣的“五色神光”等。注意:原著不存在“戊己杏黄旗“的名称,只有“杏黄戊己旗”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老婆马小红虽然处处嫌弃姜子牙,总的来说两口子加上如花似玉的女儿兰盈,还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姜子牙后来遇到了姬昌,此后姜子牙开始和姬昌、姬发等人推翻殷商,周在姜子牙这个军师的领导下,很快逼近殷商,最后纣王死于战乱。
在此过程中周武王姬发和姜子牙的女儿兰盈情投意合,西周建立之后,周武王姬发迎娶兰盈为妻,兰盈成为西周第一个皇后。记载中周武王姬发只有一个女人,此人便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这里的兰盈原型就是邑姜。
在原著中姜子牙的老婆抛弃过姜子牙,但最后姜子牙念在多年情分上还是封了她扫帚星,这一点倒是和她平日形象非常相符。但是在新版作品中马小红和姜子牙感情很好,平时的打打闹闹都是小事,关键时刻马小红并没有抛弃姜子牙,按照这个戏路走的话,马小红最后没有死,她的结局应该是好的。
历史中姜子牙的老婆有两位,一个马氏,一个申姜,这里的马小红说的应该就是马氏。由于姜子牙多次出现在封神作品中,已经被神话,所以现在提到姜子牙老婆结局我们想到的是被封神,被封为了扫帚星,至于历史上姜子牙老婆结局是什么很少有人关心。即使有人关心的话小编也给不到答案,因为史料典籍中并没有记载姜子牙老婆马氏和申姜的结局,大概是病逝,寿终正寝。
“太公钓鱼妻送饭”是一个历史故事,讲述了姜太公在商朝时期钓鱼的故事。
姜太公是商朝末年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在姜太公生活的时代,钓鱼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获取食物的方式。
据传说,姜太公非常喜欢钓鱼,但他的技术并不高超,经常钓不到鱼。有一天,他正在河边钓鱼,但一直没有鱼上钩,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钓到鱼。他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方法,他将一根直的木棍放在河边,然后放上了一条没有鱼饵的绳子,等待鱼儿上钩。
然而,这种钓鱼方法显然并不科学,因为很久过去了仍然没有鱼上钩。正当姜太公失望的时候,他的妻子送来了饭菜。看到他没有钓到鱼,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钓鱼钩呢?”姜太公听到这个问题,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决定将弯曲的鱼钩系在绳子上,然后再放到河里。很快,他钓到了一条大鱼。从那时起,姜太公的钓鱼技术变得越来越好,他也因此成为了钓鱼的高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需要耐心和坚持去探索新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同时,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口中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思考,最终取得了成功。
此外,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含义,即表达了家庭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姜太公的妻子不仅给他送去了饭菜,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这种家庭间的关爱和支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总之,“太公钓鱼妻送饭”这个故事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深刻的寓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领悟到很多关于人生和家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