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学,是否需要家长送?

孩子 0 44

孩子上大学,是否需要家长送?,第1张

孩子上大学,是否需要家长送?
导读: 1、孩子上大学,是否需要家长送?2、怎样才能让大学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孩子重视?需要送礼吗?3、家长给孩子大学辅导员送礼可以吗4、贵州男孩考上清华,捐出奖金30余万给母校,家长对此是什么态度?如果学校比较远,而且又没有和自己一样被录取同一所学
  • 1、孩子上大学,是否需要家长送?
  • 2、怎样才能让大学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孩子重视?需要送礼吗?
  • 3、家长给孩子大学辅导员送礼可以吗
  • 4、贵州男孩考上清华,捐出奖金30余万给母校,家长对此是什么态度?

如果学校比较远,而且又没有和自己一样被录取同一所学校的同学的话,建议还是家长送比较好的,尤其是孩子独自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的话,可能连语言说话的方式都会和别人有所差异,会容易感动害怕和恐慌。而且从安全方面考虑,家长应该送的。

当然,如果是和同学一起去学校的话,这样是最好的,家长可以不用送的,毕竟,孩子们有自己的小团体,可以相互照顾,不至于孤立无援,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孩子的安全等等。

如果学校比较近的话,那送不送也都是可以的。并且孩子可以很快的在新的学校打开自己的生活圈,不用太过担心。

我是不建议送的。孩子到了地方有校车接的,而且走之前都跟学校联系好的。做父母的不放手,孩子永远成长不了……

我家妞妞四年前考到上海,临走前,想让我去送,一方面我确实不好请假,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想锻炼一下她。于是我对她说:“妈妈不送你,把省下来的路费钱给你你到了上海多给自己置点东西。”她同意了……

快开学了,我给她买好了飞机票,送她到机场。她一路上没说话,我知道她是害怕,没一个人出过远门,这次自己跑这么远,心里肯定纠结 ……但她一路上没哭,进了安检门,我望着送她,我不希望她回头,她一回头,我也会哭的……结果在进去的一瞬间,她慢慢地回过头,叫了声“妈妈”,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安慰她,去吧,下了飞机有人接呢……她才拉着皮箱进了候机室……

五个小时以后,她给我打电话说到了上海虹桥机场,也见到了接机的老师让我放心。

到了晚上,她又给我打电话说了她在学校一天的情况。她自己去交的学费,然后领了宿舍钥匙 ,又和同学一起去学校住宿管理处买了统一的被褥,还和同学一起出去买了一些日用品……她的声音里带着掩藏不了的兴奋……

最后她告诉我说:“妈妈,你不知道,我们宿舍八个人,睡得上下铺。除了我没妈妈送,其余七个都是妈妈送来的!她们的妈妈给帮着交学费,给洗衣服,给打饭,甚至铺床都是妈妈在铺,就只有我一个人,什么都是自己,其他的阿姨都夸我能干呢……”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泛起丝丝愧疚,但我依然告诉她:“你看,妈妈没送你,你很有成就感吧……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妈妈在帮着干,只有我家的琪琪最能干,自己什么都会干!”……

孩子的路终究得她自己走,我们替不了一点点,不如早点放手,让他们去适应 社会 ,适应环境。

我们干得越多,孩子会得就会越少。有一天需要他自己去面对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尽心尽责”,孩子会不会怨恨我们呢?

其实,现在孩子上大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时间宽裕,80%的家长都会选择送。

一来,孩子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第一次出远门,家长心里有太多牵挂,太多不舍。再信赖孩子,也想亲自把孩子送到学校,心里才踏实。特别是女孩子,家长更不放心,能送是一定要送的。我同事家孩子去青海大学上学,父母虽然很忙,硬是挤出时间,陪孩子去报道,安排好后,才放心赶回来。否则,孩子独自去学,家长在家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现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阖家出去 旅游 也是常态。借送孩子上大学之际,来一场全家出游,不仅和孩子共享欢乐,而且能感受到大学的氛围。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很多家长就是因为孩子到异地上学,才有了去当地 旅游 的机会。

再者孩子去上学,要带很多行李,有的下了 汽车 ,还要坐火车,甚至赶飞机,一路辗转,如果父母有时间送一程,可以帮孩子一把。

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相对而言的。现在,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如果孩子自立能力很强,家长超放心,完全可以不送。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旅途注意的事项,及时和家长联系。如果有同学结伴而行,那就更好了。

如果你家富有,包专机护送都是应该的。因为我没有那笔钱,孩子就是自己坐火车去上学的。

孩子上大学,家长要不要送?首先家庭形成共识是否要送只上大学。每一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觉得要送那就送,觉得不要送那就不送,以家庭成员形成共识为主。很多的家庭为了孩子读书上大学其实是没有机会,一家人外出 旅游 的,然后就有孩子读大学送孩子上大学,这样的一个机会,一家人来一个亲子共游,然后再送孩子去上学,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体验。其次,以训练孩子为目的不送。孩子第1次出远门,这是一个训练他很好的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去上大学的路线,怎么购车?怎么行走,甚至可以结伴而行,这里的结伴而行的伙伴就是和孩子一起上大学的同学,朋友都是可以的。这就很好的训练了孩子独立的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甚至独自外出的能力。

我觉得送吧,不管是本省、跨省还是家门口,送孩子去读大学是一种情怀呀。

当孩子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人生阶段,就好比高考的时候,父母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在门口期盼的等待,陪伴你人生其中一个重要时刻,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随着孩子的成长,到步入 社会 ,越来越独立自主,父母能够陪伴在孩子左右,参与他人生大小事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何其珍贵!

一转眼高考就过去两个多月,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作为一个高校人,每年秋季学期开学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熙熙攘攘的新面孔,带着好奇也带着期盼。

不过,现在的新生与十年前的早已大不一样了,很多人中学期间都有游学经历,周围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也多得是,他们对大学已经不那么陌生也不那么羞涩。我见过不少新生,来学校没两天,校门外的网吧已经门清了,或者已经换上运动装备找球场打球了。从整体来看,现在很大一部分新生已经不需要父母来送,给他们打好包,办好卡,打上钱,他们估计连一丝不舍都不会表现出来,就像脱笼的鸟,所以,如果家长走不开无法亲自去送,那也没有关系,让孩子独自去上学,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次洗礼。

从如果家长有条件去送,我个人还是非常建议去送的。一方面,可以给孩子一种仪式感,让孩子从心理上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另一方面,来了之后最好能和辅导员当面交流一下,建立一些联系(不一定要请吃饭,报到时都很忙,就算请也不会去),加个微信就行,没事问一下孩子的情况就可以了。

如果还有条件,提前几天出发,和孩子一路玩过去。呃,主要是这样的机会以后估计越来越少了,一旦上了大学,孩子真的就飞走了。

送与不送,按实际情况考虑吧!我从小到大就一直住校,父母不是很关心我的学业问题,所以无论去哪里都是我一个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独来独往的生活。同时家庭环境也不好,父母也不想花费钱去和我一同去学校,等经济条件允许了我一定会带他们参观我的大学校园。而且我也不愿意让我的父母为此奔波,他们已经很辛苦了为我做的够多了,我不想让他们在劳累了。一般孩子上大学送孩子到学校的原因无非就两种。

第一种就是孩子的自立能力比较差,有些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没有经历过住校,突然一下要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大学,这样的孩子很难一时习惯。我也有过这种感觉,也不是很想家就是突然换了个地方生活一时半会很难适应,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的。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送孩子去学校,陪孩子逛逛校园,熟悉了环境、舍友同时再鼓励孩子自立,孩子肯定会坚持下去的,慢慢的也就自立了。父母完全可以放心孩子,孩子总要一个去经历大风大浪,我们必须要让他学会独自去面对问题,不遭遇狂风的鸟儿是不会成长的。

第二种就是孩子考上大学了,全家人读很高兴,陪孩子一起去大学里边看看,了解一下孩子大学的生活。如果条件允许,我介意家长们还是陪孩子一起去大学吧,孩子并不是在乎你们的钱,真正在乎的是你们的陪伴,你们的一声鼓励以及肯定。

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肯定会和他一起去大学的,我会和孩子分享我的大学生活,我还要告诉孩子大学应该如何度过。你们呢?

我女儿要离开我去读大学了 请问送还是不送好呢?我心里难过不送的话肯定肯定会更难过的可能会有好长时间的不安 我为什么会犹豫送或不送呢?太远 那 太远 应该更要送 是不是?求建议 求回答……

不管到什么时候家长都比较担心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上大学了,家长也想给老师送礼,让辅导员多去重视一下自己家的孩子,这样也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家长也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争取,他只要能够积极表现热情参与,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得到辅导员的重视,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送礼。

别人都说老师是非常赚钱的,但是对于一些职业道德感比较强的老师来说,他们基本上没有收过礼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家长送礼更像是在侮辱他们。但是老师和家长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导致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孩子现在已经上大学了,想让孩子得到辅导员的重视,那么就让孩子自己去努力。毕竟大学的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孩子只要是学习比较优异,能够拿各种奖学金或者能够评优评先的话,这样也能够让辅导员重视他,没有必要去给老师送礼物。

当然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可以给老师送一些土特产,礼轻情意重嘛,要让老师知道原来你是一直关注着他的。另外要让孩子多去积极表现热情参与学校里面的各种活动,不要总是去得失把任务圆满完成,这样也能让大家得到辅导员的重视。对于辅导员来说,他们其实更需要一个扫帮手,需要一个不为他找麻烦的学生,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基本上不会被忽视。

希望家长也要知道你的孩子已经成年了,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总是给他当一个孩子来看待。你能够帮助他铺一步路,但你不能帮他铺一辈子的路,所以勇敢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拼搏,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现在我国很多的家长在孩子上学这个问题上,或多或少的都觉得应该和孩子的老师打声招呼,都应该给自己的老师送一些礼物,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学校期间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并且也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于是这种思想一直保持到孩子上大学,为了孩子能够在大学期间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便觉得应该和辅导员打声招呼,并且可以适时地给辅导员送礼,这样就能够获得更好的保障,然而实际上家长完全不必要这样做,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

当我们顺利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时,我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和成熟,遇到问题也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去妥善的处理,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也能够自己通过很多的方法解决,并且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思维,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子,有自己的祥和思维,能够将自己照顾得非常的完美,所以作为家长不需要有这些方面的担心,毕竟大学是锻炼人的一个好地方。

当然大学辅导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岗位,但同时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重要的岗位,因为一个辅导员每年所带的学生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班级,会有很多的学生很多的班级,所以有时候很多的大学生当自己要毕业的时候都没有和自己的辅导员说过话,也没和自己的辅导员联系过一次,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给辅导员送礼或者是打招呼这完全是不必要的。

再加上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所遇到的比较重要的事情,绝对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调价下处理的,不可能存在辅导员暗香操作,对其他学生不公平的现象并且高效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所以不管是奖学金、助学金、学生会管理等等方面,辅导员的工作都需要透明化,这样就能够保证每一个大学生的利益。

此外,大学四年更重要的是自己如果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且和老师以及辅导员的关系更多的是在共同相处时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父母去和老师或者辅导员打招呼,这样做还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即使是真的送礼也不回有辅导员收取的。

总之,作为父母心疼子女这无可厚非,但是已经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应该更多的是培养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思维,学会遇到事情自己能够冷静的分析并妥善地处理,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父母一味地给孩子创造更舒适的环境,这对孩子的发展并不是很好。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考上清华是毕生的梦想,甚至也会因此获得相应的奖学金。贵州一名男孩儿考上清华获得了30多万元的奖金,但是并没有据为己有,也并没有用来挥霍,反而将奖金捐给自己的母校。不得不说,这样的大义精神是值得很多人学习的,因此也登上了相应的热搜。家长对此也是一个支持的态度,毕竟孩子已经成年,做出的选择包括决定都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男孩的叫作王秀钱,因为被清华大学录取,所以就得到了社会各爱心企业以及爱心人士的资助以及奖励,总共金额远比30多万元要多一些。但是这名男子只给自己留下了基本生活费用,将剩下的钱才捐给了六盘水市八中以及六盘水市十九中,主要就是为了奖励成绩优异以及部分家庭困难的学弟学妹们。同时这两所学校也因为王秀钱这样的举动给震惊到,同时也决定成立“王秀钱奖学金基金”。

不得不说,学校的这一做法对于王秀钱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同时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根据相应的了解可以得知,王秀钱是家里的老幺,也是以65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不得不说在校期间肯定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同时成绩也肯定在学校里面是名列前茅的。另外王秀钱的家庭并不是很好,父母都是农民,但是面对这样的一大决定,却没有阻止孩子的做法。

所以父母的行为也是值得歌颂的,而且在小编看来,农民是最懂得知恩图报的,对于这些钱财也是不会有着据为己有的心理。也正是因为父母的美好品质,才会让孩子受到影响。因此希望其他的学生们能够像王秀钱学习,也希望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公平的建议以及最大的支持,这样孩子才能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