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最简单的方式做手工

老人 0 65

怎样用最简单的方式做手工,第1张

怎样用最简单的方式做手工
导读:简单手工小制作,一次性纸杯做一只螃蟹。 1,准备一把剪刀,一个纸杯,先用剪刀把纸杯的杯口剪下来,如下图。 2,然后再用剪刀将杯壁平均剪成16条,如下图所示的样子。 3,剪好后,把纸杯平压在手掌上,让纸条舒展开,如下图所示。 4,然后

简单手工小制作,一次性纸杯做一只螃蟹。 1,准备一把剪刀,一个纸杯,先用剪刀把纸杯的杯口剪下来,如下图。 2,然后再用剪刀将杯壁平均剪成16条,如下图所示的样子。 3,剪好后,把纸杯平压在手掌上,让纸条舒展开,如下图所示。 4,然后我们用剪刀选择4跟纸条,并且把它剪断 (随意选择4根纸条)。 5,在剩下的纸条中,把中间的位置的两根纸条卷起来,做螃蟹的眼睛。 6,剩下的纸条每边各5根,先用剪刀剪出螃蟹爪子,如图所示。 7,然后再用剪刀把靠近眼睛两边的纸条剪成螃蟹钳,这样手工小螃蟹就做好了。 小时候做的手工为主题的文章600字 我的绝招是做手工,特别是做一些小动物。 我经常把爸爸带回来的白纸裁成一张一张的小正方形放在抽屉里,一有空就用来做手工。 有一次,我用一张长方形白纸折成了一个东西,可怎么也不像。 我拿给爸爸看,爸爸说是一只小兔子。 我拿给妈妈看,妈妈说是一个杯子。 我拿给哥哥看,哥哥说是一只小鸟儿。 而我,觉得它是一只可爱的小狗狗。 每次我折好了一件装饰品,都会拿来装饰我的小天地。 我会经常折12只千纸鹤,因为千纸鹤代表和平,愿望,又因为我有12个愿望,还因为我想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和平。 我还喜欢折一只只可爱的小巧玲珑的兔子,虽然我的属相不是兔,而是龙,但是我非常喜欢兔。 妈妈买回来的动物玩具,我都会仔仔细细得看,然后就学着乱折,折出来我觉得像,就放在我的小天地,如果不像,我就把它仍了,重新折一个。 有一天,我将一张蓝色的卡纸(长方形的)对折成了一个又大又窄的小长方形,然后拿剪刀把封闭的那一条边剪成了曲线形,再对折,然后再像刚才一样剪成曲线形。 最后按照上面的方法重复两次,打开就成了一个波浪形的小窗花,贴在墙上、窗子上可好看了!爸爸、妈妈、哥哥都夸我是小巧手。 我从3岁起就开始看见什么就折什么,有时也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 5岁零4个月时,也是我刚上小学时,我就能自己做手工了。 经过勤学苦练,我终于可以折有难度的手工了,而且还是自己折,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了哦!做手工、做装饰品既让我练习了手指的灵活,更为生活增添了无比的乐趣! 做手工的作文650字具体做法 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有些人会说是睡觉,有些人会说是学习,还有些人会说是游戏。 而我认为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有许多,其中,做手工就是我认为最快乐的事啦!今天,我就过了一把手工瘾。 我做的是小小书签,如果你还不会做,你可以跟着我一起做一个小书签,你准备的材料有:贺卡、胶水、画笔、尺子、剪刀和红丝线。 首先,我选了一张有着中国航天图像的贺卡,先把有着中国航天图像的那一部分剪了下来,把它剪成一个和小木门形状相似的样子后,把所有的棱角给剪成圆形。 (我为什么非要选有着航天的贺卡呢?那是因为学习就要像航天飞机一样有冲劲,这样才有“战斗力”。 )然后,我再从别的贺卡中剪下了一个小女孩,把小女孩贴在了“门”的最顶部,这样就给这书签增添了不少色彩。 我又从剩余下的贺卡中剪了一个我们通常对话用的对话框,我在对话框中写了“加油”二字,因为学习就是要步步高升,要不停的加油。 接着我又剪下了一只贺卡上的小狗,把它贴在了书签的背面,因今年是狗年嘛!我还贴了二颗小糖果在右下角,因为学习就应该快乐学习,充满甜蜜的笑容!(其实这也是我看着老师给我们做示范时,在书签上贴上一堆花所受到的启迪。 )此时,我的“伟大工程”己经完成了一大半,我在庆幸之余,便看了看同学的情况。 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有的同学在不停地借着材料,有的同学在认真地做着手工,还有的同学无所事事。 看到了此情此景,我便又开工了!现在是到了“工程”的“倒计时”的时候了,我急忙在背面的中间写下了我的几句“座右铭”:成功源于勤奋和自信是胜利的法宝!最后,我便在开始所贴的小女孩帽子上打了一个小洞,再把一根红丝线穿进去,一个精美的小书签就做好了!你是不是对做书签有所了解了呢?书签,既方便读书,对书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手工制作绝活作文600 今天,我在家里百无聊赖,闲着没事干。 突然眼睛一亮,何不做手工呢?它不仅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乐趣无穷呢!今天,我就要制作“直升飞机”。 呵呵,还真别说,手工制作的乐趣可不小呢! 下面就由我来给你介绍整个过程: 我先准备好工具:剪刀、胶水等,并初步去研究了一下如何去制作,阅读了制作说明。 根据说明图,我先拿起剪刀在印有“直升飞机”的纸板上沿虚线剪开,剪了十多分钟,还有一大半没剪下来,我开始不耐烦了。 再看看前面剪下来的,该齐的不齐,该圆的不圆,就像是小狗啃得一样。 我急了,不剪了,就跑去求助爸爸。 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性、有毅力,你天干这点“芝麻”小的事都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成就大事了。 ”我听后感到十分惭愧。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我终于剪完了。 下面开始拼装。 首先把机身折叠粘好,再把尾翼粘到机身后面。 “咦,机翼应怎样安装呢?”我自言自语道。 根本没有机翼的容身之地了。 于是我又去求助爸爸,哪知爸爸还是那句话,给我顶了回去。 我想了想爸爸的话,似乎明白了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拿起参考书,仔细地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知道怎么安装了。 原来是插装的,怪不得有一个小孔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我继续耐心地做下去,遇到困难我就仔细研究,一一排除,最后,一架直升飞机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做得不十分精美,但是,是我自己用心去做的。 看着眼前的飞机,心里美滋滋的。 哈哈,手工制作乐趣多。 记住哦,“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小制作 作文600字 这个星期,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小制作活动同学们的兴趣可高了!我做的是萝卜小汽车我先找了一个的大萝卜,让妈妈给我削了一个汽车的形状,然后我又找来两根小木棍分别插在汽车头部和尾部的下面,我再把一个胡萝卜切成四个圆轮状,再插在两根小木棍上,作为小汽车的四个轮胎我又找了一个喝汽水的吸管,准备作排气筒,插在汽车的尾部,可是怎么插也插不进去,于是我使劲一插,却把吸管弄断了,我只好又换了一个我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用带尖的小木棍先插个孔,我按着吸管的另一头,使劲插过去,终于 去了,我松了一口气然后我又做了车牌号,车灯,还用水彩笔涂上了颜色,一个萝卜小汽车就做好了看,**的车身,红红的轮胎,蓝色的车牌,还挺漂亮的呢!第二天,我把小汽车带到了学校,教室里真热闹,同学们的制作各种各样,有小飞机、小花篮、不倒翁……真是花样繁多大家都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制作呢! 通过这次小制作活动,既培养了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又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我的小制作》 制作手工作文 我的手工小制作(范文) 今天,我想做一双美丽的拖鞋。 材料有:各种颜色的卡纸、双面胶、硬纸、铅笔、剪刀。 我准备好材料,先把脚放在粉红色的卡纸上,用铅笔画出轮廓,再用剪刀剪下来做鞋样,红色的卡纸变成了鞋样。 然后,在鞋样的反面分别贴上两条双面胶,再把鞋样粘贴在硬纸上,沿着鞋样剪下硬纸,鞋底就做成了。 接下来,用粉红色的卡纸剪四根厘米的纸条,将两端分别粘贴在硬纸上,一只鞋底贴两条。 然后用剪出两个蝴蝶节,贴在纸条上方,一只鞋一个蝴蝶节。 很快,拖鞋做好了。 我拿着自己做好的鞋给妈妈看,妈妈笑着对我说:“你真棒!做的很好!”。 我穿上拖鞋来到客厅,摆了个pose,把正在看电视的爷爷奶奶逗得哈哈大笑。 哈哈我的拖鞋还挺结实的! 手工作品的作文怎么写 应围绕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进行描写,写出其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感觉。 例文展示: 周六妈妈带我去商店买文具,我的目光落在几个精致的不倒翁上,他们有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有开口大笑的老爷爷,还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为商店增添了几分雅趣我心里羡慕极了,可是这是商店的摆设,并不卖,我就问了问阿姨是怎么做的,就匆匆忙忙跑回家做不倒翁了。 我找来了要用的材料:一个乒乓球、一块橡皮泥、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和一张彩色纸准备完毕,开始动手我先把乒乓球用剪刀剪成平均的两块,然后取出其中的一块,在这块乒乓球凹进去的最中央放上一块橡皮泥又拿出一张彩色纸,折成正方形,然后沿着对角画一条弧线,顺线剪下来把大的一部分卷成尖帽形再把乒乓球的那一半安在尖帽下于是,不倒翁基本做成了最后我想把不倒翁变成“小丑”,我在小尖帽上画了许多花和花纹,还在“小丑”脸上画了头发、眼睛、嘴巴和鼻子。 瞧,这个活泼可爱的“小丑”做好了! 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不倒翁!我把它放在书桌上,我每次看到他,这个“小丑”就会时时告诉我:在困难面前不要倒,受到任何打击也不屈服。 人教版六年级我做的工艺品作文6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我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我也不例外。 我最喜欢的一件工艺品是一个小木偶。 它不是别人送的,更不是买的,是我和妈妈一起设计,一针一线辛辛苦苦缝制的。 几年以前,小木偶还是个会眨眼的布娃娃。 现在我长大了,再玩布娃娃,人家见了会嘲笑我的!丢了吧,又太可惜。 于是,我萌发了把布娃娃改成小木偶的主意。 我把布娃娃的头和手剪下来,把妈妈做衣服多余的布包上棉花作身子,最后缝上头和手。 我只要用一只手操纵,就可以控制小木偶自如地活动了,当然,小木偶的眼睛依然会一眨一眨的。 你看,小木偶戴着一顶天蓝色的帽子,多像一个小小的蓝精灵啊!它有两道弯弯的淡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把它放倒,它就闭上眼睛乖乖地“睡觉”。 它的脸红扑扑的,半张着的嘴老挂着笑,可爱极了。 上回,在一次小区活动中,我用小木偶和几个手偶表演了木偶戏,大家都喜欢这个节目。 我为我的小木偶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感到自豪。 小木偶在男孩子手中,加上铅笔做开枪动作,成了一名勇敢的战士;在女孩子手中,它就变了一个性格,会跳舞,会打手鼓。 从这可爱的小木偶身上,我想:这木偶本没有生命,是操纵它的人赋予它生命和语言,使它有了感情。 于是我又想到:劳动和智慧创造美,能为他人也为自己带来快乐。 如果每个人都能为世界创造美,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快乐,充满美丽,那该多好呀!是一个小木偶。 它不是别人送的,更不是买的,是我和妈妈一起设计,一针一线辛辛苦苦缝制的。 小学二年级作文,手工制作的经过怎么写 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手工课,老师教我们做“小刺猬”。 我先拿一个椭圆形的土豆,作为小刺猬的身体,这个土豆多像一个鸡呀。 再拿出一根根尖尖的牙签,密密麻麻的插在小刺猬的身上,就是小刺猬坚硬无比的刺,然后拿出铅号笔,在土豆中间点上两个小黑点,就成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又再拿出红笔,在眼睛中间画了一个小月牙,就变成小刺猬的嘴巴了,我吧小刺猬放在课桌上东倒西晃的,怎么也站不稳,像一个不倒翁,原来,我忘记给“小刺猬”插上四条脚了,我连忙去把四条腿插了上去,又把它放在课桌上,没倒,我又动了一下它,也没倒,哈哈,我的“小刺猬”大功告成了。 我吧“小刺猬”带回了家,放在书桌上做装饰,无聊的时候,我就拿出我做的“小刺猬”来玩。 我做的“小刺猬”真有趣呀!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如对联、剪纸、图画、刺绣,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 但我最喜欢剪纸。 剪纸是民间的艺术手工。 每逢过年过节喜事的时候,人们都要剪一些“囍”“福”等吉利的字贴在门上、窗口上。 剪纸的内容很广,如花鸟虫草和十二生肖……我每次看见大家窗口贴的窗花,书里电视里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剪纸,我既羡慕又感叹人们灵巧的手工。 我很喜欢这门剪纸手工,也很想学。 可惜我身边的人都不会剪纸。 我只能自己乱剪着玩。 有一次学校的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剪纸,我们个个都兴高采烈地拿出彩纸和剪刀。 有的剪树叶,有的剪小女孩们,还有的剪城堡……虽然同学们都是初学,剪得不好,但我们的热度都很高。 什么时候我家的窗口墙壁上会贴上我的墙纸?我想我一定会实现愿望! 怎样制作笔筒小制作作文600字 今天上午,我来到写字桌前坐下来写作业。 写着写着,忽然一枝笔掉到了地上,我捡起来后又专心地写起作业。 一会儿,又一枝笔掉到了桌子底下,我捡起后把它往桌子里面放了放。 可是一会儿,又有一枝笔掉地上了。 我有些不耐烦了,倒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这些笔光溜溜的,很容易从桌面滚落到地上,看来,我得想办法给它们找个“家”了。 写完作业后,我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终于有一个好点子在我心里冒了出来。 我向妈妈要了一个已经用过的饮料瓶,又准备了一把剪刀、一张手工纸和一盒水彩笔,并把爸爸拉过来给我当“参谋”。 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对了,我要给那些笔建造一个共用的、漂亮的“大宿舍”――小笔筒。 我把瓶子拿在手中,先用剪刀把它的瓶盖儿给剪掉,再把瓶身的上半部分竖着平均剪成大约5厘米高的“花瓣”,并且把“花瓣”的顶端修剪成好看的弧形,第一道工序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我拿出手工纸,在上面细心地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并用水彩笔涂上对应的颜色,再贴上自己喜欢的贴画。 最后,用胶水把画好的手工纸粘到瓶子上面。 这样,一个漂亮、实用的小笔筒就在我的手中“诞生”啦!我把小笔筒放在桌子最显眼的地方,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第一个小制作啊。 再把桌子上那些“无家可归”的笔全部放在了笔筒里,它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好象在一个一个地跟我说谢谢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简单的手工小制作方法。

烹饪、手工艺,根据查询瑞文网显示。

1、爷爷奶奶擅长烹饪各种美食,厨艺精湛,做出的菜肴美味可口。

2、爷爷奶奶精通各种手工艺,如编织、刺绣、木工等,能够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起源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阴、阳象征生命的平衡与协调,中国人相信冬至来临之时,正是“阴”的黑暗力量与阴寒本性最强烈的时候,与此同时,亦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只因“阳”的光明与温暖将会逐渐取缔“阴”的极寒本性。因此,冬至是一个协调及和谐的欢乐时刻。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阴历的日期则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过阴历的十一月。在《尚书》“尧典”中称冬至为“日短”,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后,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 。相反的,阳气则从此开始萌芽。 冬至民间习俗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现在的冬至节,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的遗迹。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中华古今注》话:“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祥,履长纲庆”的句子。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过去的手工刺绣,送给男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集市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冬至节,晋北地区的男孩子习惯玩打岗游戏。各持一块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规定的成套动作,依次序掷击瞄打。打倒对方所立的岗时,继续往下进行;失败后即与对立交换掷打,先完成全部程序者为赢。女孩子们则习惯踢毽子,形式也是各种各样。大人们往往也要凑热闹参加玩耍。 冬至节,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 过去为人佣工打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农村个体户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冬至饮食习俗冬至是 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冬至节,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山区传统是吃糕,晋南地区兴盛熬油菜根米汤喝。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吃馄饨 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 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 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吃“捏冻耳朵”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吃年糕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吃荞麦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菜包 菜包则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篙等物,揉合做成栖,做成半月形,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做环饼(晋代时叫做寒具)。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了“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在从前,祭拜之后还以“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 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节传说 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