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中国与印尼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后,两国于1967年10月30日中断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两国关系开始松动。1989年钱其琛外长在日本分别与印尼总统苏哈托和国务部长穆迪约诺就复交问题举行会晤。同
中国与印尼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后,两国于1967年10月30日中断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两国关系开始松动。
1989年钱其琛外长在日本分别与印尼总统苏哈托和国务部长穆迪约诺就复交问题举行会晤。同年12月,两国就关系正常化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会谈,并签署会谈纪要。1990年7月印尼外长阿拉塔斯应邀访华,两国发表《关于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公报》。
1990年8月8日,李鹏总理访问印尼期间,两国外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宣布自当日起正式恢复两国外交关系。1999年底,两国就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互信全面合作关系达成共识。2000年5月两国共同发表《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
2005年4月两国共同发表中印尼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2013年两国共同发表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规划。2015年3月两国共同发表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5年4月两国共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
近年来两国***交往频繁。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尼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非正式会议。201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印尼总统佐科通电话。习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赴印尼出席佐科总统就职仪式。
2015年2月,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访问印尼。4月,习近平主席赴印尼出席亚非***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5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访问印尼并主持召开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7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访问印尼。
11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佐科总统。2016年1月,国务委员王勇赴印尼出席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动工仪式。5月,国务委员杨洁篪赴印尼与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达尔敏共同主持中印尼高层经济对话第二次会议。
2017年11月,刘延东副总理访问印尼并同印尼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布安共同主持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印尼。8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18届亚运会开幕式。
11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非正式会议期间同佐科总统举行会晤。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佐科总统。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吉炳轩访问印尼。
10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赴印尼出席佐科总统连任就职仪式并对印尼进行友好访问。2020年2月11日、4月2日,习近平主席两次应约同佐科总统通电话。4月13日,习近平主席同佐科总统就庆祝中印尼建交70周年互致贺电。
2月7日、3月18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应约同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卢胡特统筹部长通电话。3月24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应约同印尼外长雷特诺通电话。
2014年11月,印尼总统佐科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非正式会议。2015年1月,印尼经济统筹部长索菲安来华主持召开两国高层经济对话首次会议。3月,印尼总统佐科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9月,印尼人协主席祖尔基弗利访华。
印尼总统特使、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布安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2016年3月,印尼副总统卡拉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4月,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统筹部长卢胡特访华并与杨洁篪国务委员共同主持中印尼副总理级对话第五次会议。
8月,印尼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布安来华出席第9届中国—东盟教育周暨第2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开幕式并同刘延东副总理共同主持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9月,习近平主席同印尼总统佐科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期间举行会见。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印尼总统佐科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举行会见。6月,佐科总统特使、印尼海洋统筹部长卢胡特访华。8月,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统筹部长维兰托、经济统筹部长达尔敏访华,杨洁篪国务委员分别同其共同主持中印尼副总理级对话第五次会议和中印尼高层经济对话第二次会议。
2018年4月,佐科总统特使、印尼海洋统筹部长卢胡特访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分别同其会见。10月,卢胡特作为佐科总统特使再度访华,国务委员王勇、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其会见。
2019年4月,印尼副总统卡拉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王岐山副主席分别同其会见。9月,佐科总统特使、海洋统筹部长卢胡特来华出席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韩正副总理同其会见。11月,佐科总统特使、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两国建有副总理级对话机制以及政府间双边合作联委会(外长牵头)、经贸合作联委会(商务部长牵头)、防务与安全磋商(副总长级)以及航天、农业、科技、国防工业等领域副部级合作机制。
双方除互设使馆外,我国在印尼泗水、棉兰、登巴萨设有总领馆,印尼在广州、上海、香港设有总领馆。
扩展资料:
历史
中国与印尼关系不迟于7世纪开始。印尼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当地出土瓷器也表明两国商贸往来历史悠久。而印尼国家博物馆亦收藏汉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瓷器藏品,证明中国与印尼的商贸往来绵延两世纪。
研究指出西汉时已有人取道印尼前往印度,贸易往来随之建立。中国地理古籍惯称印尼群岛为南洋;印尼群岛向中国输出香料、金、锡、象牙、虎皮等物,中国则向印尼群岛输出丝绸和瓷器。中国僧人义净到印度取经前后曾在671年到访室利佛逝,为期六个月。中国古籍尚有其他关于印尼群岛的记载。
义净回国后,尚有不少旅行家到访印尼群岛,并描述其状况;中国当时和印尼一直和睦共处(元兵入侵除外)。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出兵爪哇,惩罚当地国王,不过爪哇却壮大起来,建立满者伯夷帝国。马来群岛诸帝国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访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爪哇,并令中国在当地的影响扩大,对华人移民当地亦有推进作用。
华人在荷属东印度时期大举迁入印尼群岛,以应付当地劳工需求。他们多是闽粤人士,在婆罗洲西部、苏门答腊和爪哇北岸定居。
参考资料: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通称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和他们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和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里都要摘下太阳镜。拜访印尼商人时要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
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进入寺庙必须在腰间束腰带。印尼人忌讳夜间吹口哨,认为它会招来游荡的幽灵和挨打。 印尼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他们。忌讳吃猪肉食品,忌饮烈性酒,不爱吃海参,也不吃带骨带汁的菜和鱼肚等。
扩展资料印尼盛产鱼虾,吃鱼虾也很讲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鱼开膛后,在鱼肚里涂上香料和辣酱,然后烤熟吃。吃虾时,把活虾放在玻璃锅内,倒上酒精、点上火,盖锅盖,片刻便把活虾煮熟,然后蘸辣酱吃。
印尼风味小吃种类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团、鱼肉丸、炒米饭及各种烤制糕点。印尼人还喜欢吃凉拌什锦菜和什锦黄饭。印尼人视**为吉祥的象征,故黄米饭成为礼饭,在婚礼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时也喜欢用手抓饭。抓饭时,先把米饭盛在盘上,然后用右手指将饭捏成小团,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饭沾粘在手指上。
参考资料:
印尼华人,也被称为印尼华裔或印尼华侨,是指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社群。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早在公元7世纪,中国商人就开始来到印尼进行贸易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华人逐渐与当地人民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印尼华人社会。
华人文化的传承
印尼华人的文化传承非常丰富多样。在语言方面,华人社群使用的主要语言是闽南语、客家话和潮州话。这些方言是由中国南方的移民带到印尼的,至今仍然在印尼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此外,华人社群还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和儒教。这些信仰在印尼华人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艺术和文学方面,印尼华人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传统的音乐和舞蹈是表达华人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华人社区会举办传统的龙舞和舞狮表演,这些表演通常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进行。此外,华人社群还有自己的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这些艺术形式在印尼华人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发展。
印尼华人的社会影响
印尼华人在印尼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显著的贡献,包括商业、教育、医疗和政治。许多印尼华人家族经营着大型企业,为印尼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商业领域的成功也使得印尼华人在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方面得到提升。
在教育领域,印尼华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华人家庭非常重视教育,他们为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许多印尼华人家庭会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才华和领导能力。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华人年轻人成为了印尼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结尾
唐裕
唐裕,1926年出生于印尼,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实业家,敦那士私人有限公司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的理事长。年近八十依然热衷于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他利用个人影响力,为中印邦交的恢复、中新建交工作和当地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文名:唐裕
国籍:印尼
出生日期:1926年
职业:实业家
代表作品:为中印邦交的恢复、中新建交工作和当地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简介
唐裕先生祖籍蓬莱镇温泉村,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实业家。长期以来,他利用个人影响力,为中印邦交的恢复、中新建交工作和当地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期,唐裕先生协助印尼政府消除苏门答腊巨港以及其他岛屿与中央政府各方之间的误解,促进了国内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稳定。60年代,他帮助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消除歧见。70年代,唐裕又出面帮助协调科威特与巴林和阿联酋等国部长成功地访问了印尼,促成建交。1985年,在唐裕先生的牵线下,中印恢复直接贸易。1989年,唐裕先生向印尼总统苏哈托转达了中国对发展同印尼关系的愿望。1990年8月6日受苏哈托邀请,时任总理李鹏访问印尼。8月8日,中印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1998年8月25日,唐裕先生荣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普拉塔玛勋章。诚如印尼驻新加坡大使莱伊阿敏将军所说:“唐裕先生是我们国家幕后的英雄。”
贡献
在中国和新加坡的建交方面,饱含着唐裕先生无私的贡献。早在建交之前,唐裕先生就为厦门和新加坡之间的商贸往来进行穿针引线。1990年8月11日李鹏总理飞抵新加坡,实现中新两国建交。鉴于唐裕先生的影响与所作出的贡献,他多次受到中国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并被誉为民间大使。历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与新加坡福建会馆董事、新加坡安溪会馆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名誉会长和国际儒学联合会的理事长等社团要职,是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的创会会长。
心系祖国
多情游子梦与万里故园心。几十年来唐裕先生身在海外,心系着乡邦,在联络海外安溪乡亲方面,推动家乡经济发展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他的积极倡导下,1992年第1届世界安溪联谊大会在新加坡举行,被推选为会长。还积极为家乡安溪至同安公路的改道工作奔走,龙门隧道开通,实现几代安溪人梦寐以求的梦想。
为家乡办事
唐裕先生尽其所能为家乡人民做了很多实事,支持安溪的教育与建设,先后捐资了250余万元,在蓬莱镇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同时,把毕生收藏的3万个造型优美与质地炯然的茶壶,无偿地捐献给了家乡人民,在中国茶都设立中国第一大茶壶馆,给安溪茶文化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荣誉
2008年07月11日,以“守信立德·尽责创新·共建和谐”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儒商大会在扬州隆重开幕。此次大会首次设立“十大国际儒商”评选奖项,表彰在国际儒商界的影响以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杰出贡献的人士。我县著名侨亲、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有“民间外交家”美誉的唐裕先生获此殊荣。
国际儒商学会
是一个国际性民间文化研究机构,总会设在香港。自1994年成立以来国际儒商学会分别在海南海口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及上海、山东济宁等地举办过五次国际儒商大会。国际儒商大会已成为了宣传国际儒商文化和展示儒商成就及其提高地方知名度、促进招商引资的国际平台。此次荣获十大国际儒商称号的,还有澳门马万祺和菲律宾陈永栽及美国陈香梅、香港汤恩佳、新加坡李成义、台湾王乃昌、印尼唐裕、马来西亚戴小华、泰国颜开臣、上海余季方。
促进国家稳定
20世纪50年代初期,唐裕协助印尼政府消除苏门答腊巨港以及其他岛屿与中央政府各方之间的误解,促进国内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稳定。60年代帮助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消除歧见。70年代又出面帮助协调科威特、巴林与阿联酋等国部长成功地访问了印尼,促成建交。1985年在唐裕先生牵线下,中印恢复直接贸易。1989年向印尼总统苏哈托转达了中国对发展同印尼关系的愿望。1990年8月6日受苏哈托邀请,时任总理李鹏访问了印尼。8月8日中印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1998年8月25日荣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普拉塔玛勋章。诚如印尼驻新加坡大使莱伊阿敏将军指出:“唐裕先生是我们国家幕后的英雄。”
功劳
2008年07月11日,以“守信立德·尽责创新·共建和谐”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儒商大会在扬州隆重开幕。此次大会首次设立“十大国际儒商”评选奖项,表彰在国际儒商界的影响以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杰出贡献的人士。我县著名侨亲、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有“民间外交家”美誉的唐裕先生获此殊荣。
民间大使
满面红光,神采奕奕,脚步轻健,这就是第一眼见到75岁的唐裕先生时给我们留下的印象。2001年10月20日下午,《闽南人》摄制组来到新加坡唐裕先生的办公室采访他老人家。走进他的办公室,琳琅满目的艺术收藏品摆满了整个空间,墙上悬挂着他各个时期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收藏品之丰富,照片之多,着实让我们惊叹不已,仿佛走进了一座艺术的博物馆。
唐裕先生从小对艺术品就有着特殊的爱好,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鉴别能力。数十年来,他收藏了许多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古董,包括各种陶瓷艺术品、牙雕、木雕、油画、古代铜器、西方艺术品以及中国古代的名人字画和历史文物等,其中不乏有价值连城者。然而他并没有因为奇货可居而踌躇满志,1986年,唐裕先生把他收藏的约有170多年历史的莱佛士亲笔书写的文稿捐献给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唐裕先生的慷慨捐献,获得了新加坡文化部的表扬。
1990年,唐裕又将极具历史价值、由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所作的名画《神鹰图》赠送给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这幅画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徐悲鸿得知中国的飞机把多架入侵的日本飞机打下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于是立即提笔挥毫,画下了一只在空中振翅飞翔的雄鹰,来代表中国空军的胜利。这幅画是徐悲鸿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唐裕先生一直非常珍惜。唐先生说,这幅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名画,如果留存在他手上,只有认识他的朋友可以欣赏,如果放在国家的博物馆,那就每个人都可以欣赏,也让大家懂得当时的历史,而且记得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屈辱。唐裕的此举深受各界人士的推崇。
人物事迹
1926年唐裕出生在印尼棉兰。为了使唐裕能够接受较好的华文教育,年幼时的唐裕就被父亲送往新加坡学习。日本南侵后,唐裕走出了校门,到兄长唐连良开办的泉安船务有限公司任职,负责船务经营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航运生涯。由于他勤奋好学,加上脑子灵,很快就掌握船务经营的基本知识,不久就成了哥哥的好帮手。唐裕负责的船队经过马六甲海峡,来往于印尼、新加坡之间,为对方运去所需的物品,互通有无,并与印尼当地的一些机构和组织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联合国发表了关于支持弱小民族独立的宪章,各国都纷纷响应。在这股如火如荼的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印尼人民也不甘示弱,他们为摆脱荷兰殖民统治和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进行了长期的抗争。在此期间,唐裕受命负责输送物资给印尼军队。他冒着生命危险,突破荷兰殖民者的海上封锁,亲自率船只穿梭于新加坡和印尼之间,以支持印尼争取独立斗争,从而受到了印尼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尊敬。
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独立。印尼政府决定组建印尼国民船务公司,并把这一重任交给唐裕。同时,还委托唐连良先生为全印尼货运在新加坡的总代理。唐裕不负众望,经过一番精心打理,果真将国民船务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天均有不少船只航行在印尼各岛屿之间,对方便当地民生和组织商品供应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印尼国民船务公司的不断发展,逐步取代了荷兰KPM船队的垄断地位。至此,唐裕先生杰出的经商才能已得到大家的公认。
1957年,印尼政府决定建立石油公司,由印尼政界名人苏澳任总裁,而其在新加坡及海外的业务则交给唐裕负责。在唐裕的不懈努力下,PERMINA石油公司迅速发展,石油出口量急剧增加,为印尼赚取了不少外汇。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印尼最重要的石油公司之一。
20世纪70年代后,为刺激国内外私人资本的投资,印尼政府开始筹设自由贸易区,唐裕被邀请参与巴淡岛自由港的开发。巴淡岛位于新加坡的东南端,面积为415平方公里。该岛海湾众多,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建造深水港,具有发展自由港的优势和条件。唐裕针对巴淡岛的开发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结合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描绘了巴淡岛未来的开发蓝图,并积极参与该岛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开发,巴淡岛的基础设施已大为完善,发展成为五大功能区,即转口站、石油加工和轻工业综合区;出口加工区;重工业和中型工业综合区;旅游商业区以及木材加工区等。此外,该岛还设有中心商业区,重点发展商业和金融业。1988年巴淡岛被印尼政府列入第一个保护工业区,此后又被列为免税区。
从20世纪50年代起,唐裕移居新加坡。后来,他自置油轮,经营海上石油运输,鼎盛时期拥有200多万吨船队,有新加坡“船王”之称。到70年代中期,唐裕在新加坡创办敦那士(私人)有限公司,兴建了敦那士大厦,一度专心经营船务,并把船运重点放在印尼,取得了很大的经营业绩,成为新加坡国内著名的航运界人士。1975年,唐裕出任新加坡船务公会主席和新加坡出入口商公会主席,致力于发展新加坡、印尼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新加坡、印尼两国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关系迅速扩大,这与唐裕当初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名华人,唐裕先生一方面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为印尼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为表彰唐裕先生几十年来对印尼国家和人民的卓越贡献,1998年8月25日,唐裕先生荣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普拉塔玛勋章。另一方面,他始终不忘故土,不忘自己是一个华人,他希望看到亚洲邻邦能友好相处,共享繁荣。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唐裕先生就以自己的影响力,协助印尼政府消除苏门答腊巨港以及其他岛屿与中央政府各方之间的误解,促进了国内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稳定。60年代,他一度穿梭于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之间,为消除双方存在的歧见作出了不懈努力,增进了两国之间的理解和友谊。进入70年代后,唐裕又出面帮助协调科威特、巴林和阿联酋等国部长成功地访问了印尼,为日后印尼与这三个国家的建交作出了贡献。
长期以来,唐裕先生竭力为中印邦交的恢复作了默默无闻又非常重要的贡献。早在1977年,唐裕先生就开始朝着中印两国复交的目标作出极大的努力。他认为两国都有丰富的资源,在政治上双方也具有很多共同点。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1985年,在唐裕先生的安排下,印尼的工商联合总会会长苏甘达尼和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王耀庭,在新加坡签订协议,宣布开始恢复两国的直接贸易。同年9月30日,中国驻新加坡商务代表荣风祥举行中国国庆宴会,印尼驻新加坡大使莱伊阿敏将军受邀出席。当时记者问印尼驻新大使,唐裕先生跟印尼是什么关系,印尼大使回答说:“唐裕先生是我们国家幕后的英雄。”
中印恢复直接贸易关系以后,两国的贸易与友好关系逐步发展,但两国的正式外交关系到底尚未建立,启开大门的钥匙掌握在总统苏哈托的手中。1989年,唐裕先生访问中国。返回印尼后,唐裕先生向国务部长慕迪奥诺汇报了中国***会见情况,转达了中国对发展同印尼关系的愿望。得力于印尼主掌中国事务的国务部长慕迪奥诺的安排,苏哈托总统终于作出了决策,邀请中国总理李鹏访问印尼,李鹏总理欣然接受,于1990年8月6日乘专机抵达印尼访问,受到隆重的欢迎,终于实现了两国20多年来重归于好的愿望。8月8日,双方在复交文件上签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尽管唐裕先生为中印、中新之间的邦交正常化作出很大贡献,但他并没有因此居功自傲。他认为,钱是空气也是工具,没有空气不行,太多了会爆炸也不行。
唐裕先生为人坦诚,胸怀豁达,对社会公益事业始终怀着无限的热忱,并给予积极的支持。他历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新加坡福建会馆董事、新加坡安溪会馆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名誉会长等社团要职,“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的创会会长。几十年来,他身在海外,心系乡邦,为建立安溪海外乡亲与家乡的联系一直亲力亲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筹备会馆
1991年在筹备新加坡安溪会馆成立70周年庆典时,唐裕就倡导筹备举办“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1992年10月,“第一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在新加坡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安溪乡亲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中国和新加坡的多位***为大会作了题词和献词。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长杨荣文准将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大会主席唐裕强调说:“世界各地安溪乡亲加强联系和合作,不但对安溪乡亲和华族有好处,且能帮助促进所在国的经济繁荣,进一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这种见解印证了唐裕先生的远见和广博的胸怀。1994年,唐裕又组织和率团参加在家乡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并为家乡的今后建设和发展献策献力,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为支持家乡安溪至同安公路的改道工作,唐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早在1990年,他就前往北京向交通部负责人反映海内外安溪乡亲要求国家支持这一工程建设的强烈愿望。此后,他多次往返北京,经过与安溪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得到交通部的支持,获准安(溪)同(安)公路改道及开凿龙门隧道。这一改线工程于1993年1月动工。在海内外全体安溪人的共同奋斗下,龙门隧道终于在“第二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召开前胜利完工,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梦想。
唐老虽然不是在中国长大,但是从小受到良好的华文教育,特别是对中国的儒学颇有研究,他是国际儒学联合会的理事长。摄制组在采访唐裕先生时,恰好唐裕先生在整理他的照片,他说他的一生都写在这些照片上面了。的确,这些照片刻录了他一生多姿多彩的轨迹,其中当然包括他作为民间大使的风采以及他那份热爱乡土的高尚情怀。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河流众多,水量丰沛,但都比较小。它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印尼人口近262亿(2019年) ,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航空航天技术较强。
扩展资料:
印度尼西亚特点: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教国家
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教国家,主要是逊尼派。不过,印尼的许多岛屿和村庄都信仰基督教,这要归功于传教士们的功劳。有趣的是,岛上一直就有的万物有灵论就并没有被抛弃,在有的岛屿上,它们也会混杂在一起。有时你会看到有人戴着十字架,也拿着护身符之类的东西。
2,有700多种方言
印尼的官方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不过,印尼人使用的语言有700多种,单是巴布亚一个省,就有270多种方言。爪哇语是印尼的第二大语言,有超过8400万人使用。
3、仍然生活着丛林部落
在现代化的印尼大都市里,我们很难想象,在苏门答腊的丛林中,依旧存在着遗世独立的部落。有些部落曾有过猎人头的事情,虽然这种做法几十年前就被废止了,但有些家庭还在屋里悬挂着他们祖辈的“战利品”。
参考资料来源 :-印度尼西亚
不是印尼的,而是菲律宾前总统夫人伊梅尔达·马克斯(即马克斯夫人)
伊梅尔达1929年7月2日生于马尼拉,1953年参加菲律宾全国选美比赛,同年,经过11天热恋与时任自由党议员的费迪南德·马科斯闪电结婚。 1965年12月30日,马科斯当选菲律宾总统,伊梅尔达成为菲律宾第一夫人。在马科斯执政时期,伊梅尔达分别担任大马尼拉市市长、社会福利部长等职务,并多次作为总统特使出访各国,人称菲律宾“铁蝴蝶”。
她以生活奢侈和收藏大量鞋子而闻名
因为印尼原首都雅加达海面下沉严重,淡水供应不足,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在8月26日,印尼总统正式宣布将首都雅加达迁至1400公里外的东加里曼丹省。印尼迁都是领导上任之后启动的计划。
作为一个沿海岛屿,印尼的海面下沉速度是沿海城市水平的两倍左右,所以雅加达地区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风险。不仅如此雅加达人口密集,导致城市发展不堪重负。雅加达的人口超过1100万人口,密集度甚至仅次东京。所以印尼不仅人口密集,而且公共交通设施缺乏。雅加达的基础设施也相当的落后,今年3月份印尼雅加达开通了第一条地铁,而且雅加达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甚至有60%的居民无法享受淡水供应所以对印尼来讲迁都是刻不容缓的。
雅加达的海面下沉速度过快,甚至是正常国际水平的两倍,这成为迁都最重要的原因。雅加达整座城市坐落在海岸边的一片沼泽地带上。据报道,雅加达已经成为世界上下沉最快的城市之一,雅加达北部沿海地区在过去10年里下降了25米,这是全球沿海大城市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目前雅加达约40%的部分甚至已经处于海平面以下,部分地区已经低于海平面4米,且仍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陷落。“到2050年,北雅加达地区的95%将被海水淹没。”万隆理工学院的Heri Andreas博士表示。
而且雅加达的淡水供应不足,这也是迁都的原因。不仅如此,伴随着相对粗放的城镇化,雅加达乃至整个爪哇岛的的环境污染水平不断攀升。雅加达仅有 4% 的废水得到处理,流经雅加达的 13 条河流堆满了垃圾,供应城市的地下水也遭到污染。雅加达有6成左右的居民无法直接享受到淡水供应,只能自己抽取地下水,而过度抽取地下水,又导致地下水系被掏空,引发严重的沿岸地区海水倒灌和地面塌陷现象。














,调整下工作,怎么知道对方要不要啊?谢谢.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