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嫌疑人已经认罪,但证据链已经断裂。在最后的72小时里,案件调查是否还能有所突破——
洗钱账户导致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①:公诉人当庭宣读起诉书。
图2:办案检察官在审查起诉阶段引导侦查。
2020年1月,家住浙江杭州的叶女士向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报案,称自己下载了网友推荐的名为“利通源”的软件。陆续充值6万多元后,她已无法提现。她被怀疑被欺骗了。
余杭区分局经过调查发现,叶女士充值的6万元通过多个账户、多个网络平台进行转账洗钱,且去向难以查清。然而,5000元已进入一个名叫山的银行账户。根据线索,民警将实际使用该账号的杭某等人抓获,随后根据杭某等人的供述,将刚从菲律宾回来的解某抓获。
随后,公安机关将该案提请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批准逮捕。然而,4天后,办案民警接到了负责此案检察官的电话:“你可能抓错了这个案子的人。”
诈骗团伙在国外。
杭常年在菲律宾生活,期间认识了来自台湾省的“大哥”,和他一起做起了“资本”生意。为扩大业务规模,杭某先后招募数人在国内设立工作室,搭建名为“亿支付”的第四方支付平台,并收购、租用了大量银行卡、二维码等支付结算账户,包括上文提到的单一银行账户。
“我们平时都是通过网络打交道,没见过面。我只知道对方公司有个叫杰某的人。”根据这一线索,公安机关经过侦查,成功锁定了杰的身份。
此时,远在菲律宾的解某因当地疫情严重,登上了回国的飞机。他没想到,等着他的不是他的家人,而是带着手铐的警察。
“你知道我为什么抓你吗?”
“对,我在菲律宾搞‘杀猪菜’……”
归案后,他对在国外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杰交代,他在菲律宾加入了一个名为“微邦国际”的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有数百人。其中,“前台”负责引诱受害人上钩,实施诈骗,而杰的“后台”负责对接不同的洗钱渠道,将这些渠道提供的账号发送给受害人进行充值。当受害人的钱到账后,洗钱渠道会用各种手段清洗资金,确保钱到账。“杭某等人的‘亿元支付’是我对接的一个洗钱渠道。”揭露一个账户。
随后,公安机关将杰、杭移送检察院批准逮捕。
公诉机关审查后发现,本案证据缺少一个关键环节:不能证明被害人叶女士被诈骗与揭露其所属诈骗犯罪团伙有关。
原来,叶女士报案时提到自己在一个叫利通源的平台上被骗。公诉人在审讯中透露了一份口供,其诈骗犯罪团伙曾使用过伟邦国际、威廉国际等多个名称,但从未使用过利通源。
这样一来,案件证据链就断了。目前只有杰交代了自己参与了菲律宾的诈骗犯罪团伙,但未被该团伙诈骗的受害人不能认定为犯罪。
这个案子暂时陷入僵局。
办案期限快到了。
要批准逮捕杰,必须找到相应的被害人。此时,距离法律规定的7天期限届满,只剩下3天时间。
考虑到服务器、电脑、手机等。诈骗犯罪团伙使用的都是菲律宾的,而且被骗的钱已经被一层一层的清洗干净,想要正面找到受害者几乎是不可能的。经过一夜的思考,检察官决定改变主意,从巨额资金入手,追根溯源到受害人。
第二天上午,检察官和办案民警一起来到余杭区分局刑侦大队信息研究中心。周末期间,他们从自己已经拥有的一个洗钱账户中,分析了多个涉嫌用于洗钱的账户。他们通过逐层追踪和回溯这些洗钱账户中可疑资金的去向,分析出了疑似由伟邦国际控制的已发行账户和多个可能成为受害者的银行账户。最后,他们利用反诈骗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串案。一切都有回报。经过两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在案件到期前找到了三名受害者。
案件期满当日,余杭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解某、杭某批准逮捕。
引导侦查“两步走”
批准逮捕决定作出后,公诉人立即启动捕后侦查,多次与公安专案组讨论侦查方向和取证思路,最终制定出“两步走”的侦查方案:一方面,尽可能多地查清团伙成员的身份和组织架构;另一方面,继续分析,串起更多的受害者。
经过5个月的侦查,该案洗钱账户从1个增加到几十个,受害人从抓捕阶段的3人增加到遍布全国的40多人。其间,“伟邦国际”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主管人员、组织人员、销售人员等30余人全部落网,查证涉案金额400余万元。
经查,该犯罪集团自2019年以来一直以菲律宾某市为基地。首要分子高等人先后招募数十人,对中国内地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该犯罪集团内部结构清晰,统一住宿,封闭管理,反侦查意识高。它不仅在海外设置服务器,还约定使用海外通讯软件相互沟通,并规定禁止在工作场所使用私人手机。
在具体的诈骗过程中,团伙成员通过社交软件将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以网恋为名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建立恋爱或朋友关系后,以介绍赚钱机会等集团控制的理由,诱骗被害人参与所谓的“网络赌博”。最后,他们通过限制提现,后台控制输赢的方式,把受害人骗进去投资的钱。
聪明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虽然“伟邦国际”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侦破,但以杭某为首的洗钱团伙始终否认其行为构成诈骗。他们都声称只知道“伟邦国际”和“利通源”是赌博平台,并不知道他们在实施诈骗。
在网络犯罪中,上下游犯罪分子素不相识,如何证明共同犯罪的故意一直是处理此类案件的难题。本案中,不仅杭某等人否认主观明知的存在,唯一接触过杭某的解某也表示,自己并未明确告知对方其公司所做的事情是“杀猪”。
面对犯罪嫌疑人提出的借口,承办检察官将电子数据导入该院自主研发的“电子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借助智能检索分析工具,很快发现该团伙多名成员不仅有长期在菲律宾工作生活的经历,而且在为微帮国际等诈骗团伙洗钱时,使用了不同于赌博的表达方式,如在聊天中提及“杀猪”、“诚信板”等敏感词时使用拼音缩写、诚信板等。在网上浏览公安机关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新闻时,杭也回复“最近管得太严了”等等。
在铁证面前,杭某等人的反驳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这起从洗钱账户中发现的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落定。至10月25日,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高某、解某、杭某等19人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至十三年不等,其余10名同案被告人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来源:司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