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里面有哪些让你忍俊不禁的小细节?

老人 0 24

《哈利波特》里面有哪些让你忍俊不禁的小细节?,第1张

《哈利波特》里面有哪些让你忍俊不禁的小细节?
导读:1哈利和罗恩没赶上九又四分之三车站,推着推车撞上了墙,路人默默地看了一眼。2哈利和罗恩一家人吃饭,猫头鹰埃罗尔送信来,撞上了玻璃。3马尔福拔曼德拉草,把手指伸进它嘴里,结果被咬了。4哈利和罗恩在铁轨上偷开罗恩爸爸的车,开的正高兴,忽然听见后

1哈利和罗恩没赶上九又四分之三车站,推着推车撞上了墙,路人默默地看了一眼。

2哈利和罗恩一家人吃饭,猫头鹰埃罗尔送信来,撞上了玻璃。

3马尔福拔曼德拉草,把手指伸进它嘴里,结果被咬了。

4哈利和罗恩在铁轨上偷开罗恩爸爸的车,开的正高兴,忽然听见后面传来火车的汽笛声。

“5洛哈特来你这干嘛,海格,”哈利问。

〝教我怎么防止水妖钻进水井,好像我不

知道似的。还吹嘘他怎么驱逐女鬼。其中要是有一句是真的,我就把茶壶给吃了。”

6他(宾斯教授)年纪非常老了,皮肉皱缩

的厉害,许多人都说他并没有留意自己已经死了。他活着的时候,有一天站起来去上课,不小心把身体留在了教工休息室炉火前的一张扶手椅里。从那以后,他每天的一切活动照1日,没有丝毫变化。(像冷笑话,)

7我们还会给你弄到一个亲笔签名的。只要是能保持一段时间不动的东西,洛哈特都会在上面签名的。”(罗恩说的)

8“我不该发火,”他(海格)懊恼的说,

“不过,还是没有成功。我本来想把它变成一

只猪,也许他已经太像猪了,所以用不着再去

变什么了。

9“别参加比赛了。”赫敏立刻就说。

〝就说你病了。”罗恩说。

“假装把腿摔断。”赫敏建议道。

“真的把腿摔断。”罗恩说。

10经过刚才那个明显而卑鄙

的作弊行为

“乔丹~”麦格教授低声吼道。

〝我是说,经过刚才那个公开的和令人反

感的犯规行为

谈起爸爸的时候孩子又说:“我的爸爸很邋遢,臭袜子到处扔。从来都不陪我玩!我最不喜欢他的表情,总是不笑,也可能他就不会笑吧。我的爸爸妈妈要是像佩奇的爸爸妈妈一样就好了。我每天都会学着佩奇一样哼哼,我希望变成小猪佩奇。”

听完这个孩子的发言,在场父母们都觉得非常好笑。接下来,很多孩子也说了同样的话,他们也喜欢小猪佩奇的家!

回家后,我突然对小猪佩奇这个动画片产生了兴趣,于是翻看了几集。我想找找这只粉红小猪的家庭到底有什么魔力,居然受到这么多孩子的喜欢。

看完第一集,我就明白了孩子喜欢猪爸爸猪妈妈的原因了。这一集中佩奇和乔治在泥坑里玩耍,猪妈妈看到孩子们把身上弄得脏脏的,并没有训斥孩子。而是告诫孩子,在泥坑里玩耍最好穿上雨鞋。佩奇带着满身的泥回到家里,问爸爸:“你猜我们干什么去了?”猪爸爸看着脏兮兮的孩子和满地的泥水,居然没有惩罚孩子,而是装成大智若愚的样子,充满童趣的回答了孩子的问题,并且告诉孩子:“没关系,只是些泥而已。”然后一家四口都穿上了雨鞋,在泥坑里高兴的玩耍。

这样的场景和我们现实的家庭生活是不是反差很大。有多少父母愿意孩子在泥坑里高兴地玩耍?又有多少父母面对脏兮兮的孩子,还能好好讲话?基本上更没有父母会陪着孩子在泥坑里玩耍,这在大人看来简直就是胡闹。虽然这只是部动画片,但是既然这么多孩子都喜欢小猪佩奇的家,我们不妨探究下吸引孩子的究竟是什么?接下来,和口袋育儿一起来看看小猪佩奇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特质:

猪 妈 妈

猪妈妈涂着紫色的眼影,打扮的很得体。猪妈妈是一个不错的厨师,能用心地为孩子准备好饭菜。她对待每个人都是和颜悦色的,从来不大吼大叫。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能控制好情绪的妈妈。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她能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猪妈妈也有她的原则,比如她会要求孩子懂礼貌,要求孩子按时睡觉。但是不会盲目地坚持原则,比如有一天佩奇想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但是他很担心妈妈不愿意。猪妈妈却善解人意地说:“或许我们不该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

猪妈妈和猪爸爸的相处模式也很和谐,虽然猪爸爸有的时候表现得像个老小孩一样,但是猪妈妈会包容猪爸爸的过错和不成熟的地方,给予猪爸爸非常多的体谅。

猪 爸 爸

猪爸爸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学识渊博。但是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古板。他不会总是挂着一副冷冷的面孔,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权威。他会以儿童的视角去和孩子对话,孩子也愿意去和爸爸沟通。因为爸爸对他们充满了理解,这世界上没有比理解更让人欣慰的词了!

佩奇滑冰摔跤了,他会像很多孩子一样,变得十分的沮丧,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能把这件事情做好。猪爸爸并没有说你要勇敢之类的话,因为这类词语对于孩子而言真的有些抽象。猪爸爸只是告诉孩子大人滑冰也会摔跤的,这很正常,只要站起来继续滑就可以了。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让孩子把沮丧的心情抛掷脑后了。猪爸爸充满了智慧,他懂得孩子要什么,能给孩子恰如其分的指导

猪 爷 爷 和 猪 奶 奶

猪爷爷和猪奶奶打扮得非常优雅,奶奶出门时经常会戴一顶漂亮的帽子。当佩奇的父母很忙得时候,他们就会过来帮助照顾两个小家伙。猪爷爷和猪奶奶对自己的定位很精准,他们会尽力照顾好两个小家伙,但是不会去主动充当监护人的角色

猪爷爷和猪奶奶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他们经常会出去旅游,享受晚年时光。也会发展自己很多的爱好,比如种植水果蔬菜,饲养动物。两只小猪从爷爷奶奶精彩的晚年生活中也受益良多,他们可以去观察奶奶饲养的小动物,也可以品尝爷爷种植的蔬菜水果。当爷爷奶奶旅行的时候,他们也会像个大人一样,帮忙照看这些动物。猪妈妈会经常带着孩子去看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制作圣诞礼物,相处的非常和谐。

佩 奇 和 乔 治

佩奇是一个不错的姐姐,虽然有的时候她会好心办错事,没有照顾好乔治。但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而言,她已经尽力去做一个好姐姐了。

第一: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佩奇有一个性情平和的妈妈和一个陪他玩耍的爸爸。

第二:小猪佩奇的爸爸妈妈非常的相爱,从来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第三:小猪佩奇的爸爸妈妈对他和弟弟是一碗水端平,从来没有因为乔治年龄小而偏袒护着弟弟。

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烦恼,刚拿起手机准备买买买,小家伙就提着书说,妈妈放下看这个,看这个,看这个,看这个,如果不放下手机,他可以一只叨叨下去。

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烦恼,饭还没吃完,小家伙又提着书,妈妈看这个,看这个,看这个,如果不放下筷子,他可以一只叨叨下去。

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烦恼,晚上九点半准备关灯了,小家伙舍不得书,又开始妈妈不关灯,看这个,看这个,看这个,如果不陪他再看一会儿,他可以一只叨叨下去。

上辈子估计拯救了银河系,才拥有了这样一个宝藏猪宝宝。随着他阅读量和好奇心的增大,我开始怀疑自己能否做好他阅读道路上的航标灯,因为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乔治会指出我忽略的细节,我们的亲子阅读之旅确实遭受了很多失败,至今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尽管如此我也从来都没有动摇过陪他阅读的信念,为了能更好的“陪读”,我在十一月十二月学习了绘本阅读指导师中级高级课程,儿童阅读发展指导师课程,学习的过程是向上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妈妈们,且注重早期亲子阅读的妈妈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和交流,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特别配合的是这两个月乔治一直生病,期间三次儿童医院,一次同济,协和住院一礼拜,我还笑着说这两个月乔治的核酸检测比我考得证书还多,大概学习能让我分一点点做妈妈的焦虑吧,当然也让我对亲子共读更加坚定,让我更专业!

几年前我们班有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在进教室的时候,指着教室不停的眨眼睛的灯说,刘老师这个灯坏了,然后用物理里面的串联并联等知识给我解释一通,我惊叹,这些知识好像是初中才学的吧,孩子妈妈说对生活中的物理比较感兴趣,就给他买了很多这方面的科普绘本!

原来如此,所以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安排了各种布书、翻翻书、洞洞书等。一开始他只是各种啃,撕、扯、揉,在他十一个月的时候,开始给了我反馈,有一本关于海洋的洞洞书,当我讲到“我不吃鱼我吃素”时,他总是哈哈大笑,也不知道他的笑点在哪里。这大概就是让我坚持陪他阅读的最初的动力吧!

接触绘本以后让我不得不感叹现在孩子太幸福了,有这么多多元化,门类丰富,图文高水准,创意让人惊叹的好书可以选择,语言,艺术,逻辑数学,视觉空间,人际交往,自然观察等等。通过阅读,孩子们不用在指定的年龄去被动枯燥的接受学科知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获取。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在上学前就能知道世界是多元的,地貌,地理环境是多元的,有深海也有峡谷,有人住在沙漠,也有人住在高山,生活在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是多元的,肤色,发色,瞳孔的颜色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吃的不一样,穿的不一样,有的孩子和你生活相似,而有的又截然不同,但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绘本不止是儿童的专属品,好的绘本适合0-99岁的人去阅读,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例如《100万只猫》

当我读到老爷爷决定要去给老奶奶寻一只猫的时候,让我回忆起了我和孩子他爸的爱情。一个为我无所不能的人,几年前也为我在项目上捡了一只流浪狗,尽管抱回来的时候,狗狗满身都是小虫子,这个大男人却浑然不知,只因为我说想养一只狗狗,他抱着狗狗笑呵呵的,而我却背过身去眼泪哗哗的流!虽然我觉得如果他爸为我带回来100万只猫,我肯定会骂死他,但这份爱是真真切切的。

如果从这个维度去理解,我想老爷爷最初看到这么多猫,应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除了自己赏心悦目以外,老奶奶可以有好多选择,都带回去,老奶奶自己喜欢哪一只就养哪一只,多好呀,老爷爷大概内心也在想着,这下老奶奶可能高兴坏了!因为爱。老爷爷起初将这么多猫带回去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吃喝怎么办,一心只想老伴儿开心就好了!我希望这是故事的主线,毕竟老夫妇想要的快乐的生活才是故事的结局!

当然也不能忽略了故事中老爷爷对猫的难以取舍的部分,本来是孤独的老奶奶只想一只猫来增添生活的乐趣,老爷爷为了给心爱的伴侣找猫跋山涉水来到猫丘,见到每一只猫都觉得漂亮都想带走,到最后无法取舍地带着上百万只猫回家了。可是当遇到猫需要吃饭喝水的现实问题时,才发现光有爱是无法养活那上百万只猫的。一是简单的绘本故事示意做人的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凡事量力而行。”

其次如果从成人的视觉来解读,故事隐喻的道理有很多可以延展的方向去讲述。我们这代人学到的敲黑板的知识点,适者生存,然而时代在快速翻新,尽管这本绘本已经存在很多年,依旧打翻了常规,未必优胜劣汰!就像现在的孩子们,语言艺术科学样样精通,而获得机会的也未必是十全十美的,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另外我更想通过这本绘本告诉自己的孩子们,责任感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能力去给某个人幸福,就不要一开始将他带入你的生活,老爷爷喜欢每只猫,但迫于生存问题,那上百万只猫最后相互厮杀的只剩下一只,这便是只有爱没有责任感的后果。上万只猫成了他们的现实负担,他们让猫自己选择,谁是最漂亮的那只。在一番厮杀中,那只自觉得自己普通的猫咪幸存下来了,在老爷爷和老奶奶的精心护理中,老奶奶感叹到,说实话,这真是一只非常漂亮的猫。并不是因为这只猫在客观上真的漂亮,而是因为他们对这只猫付出了过多的 情感 ,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主观 情感 ,这个时候他们看猫咪,就像父母看自己的孩子。

孩子就是父母在生命的海洋遇到的一条通具人性却还不会表达的小鲸鱼,互相一见倾心,一拿到《亲爱的小鱼》这本书,就被它温情的封面画所吸引,一只小猫和一条小鱼在淡淡的月光下亲吻,这样的画面不禁让我想起了宝宝睡前和妈妈的一吻,怎么可以有这么治愈的瞬间了!

翻开封面,一个小鱼缸里,一条红色的小鱼,一只猫咪蹲在一旁,两人相对着。这本来也没有什么稀奇,可小鱼和猫咪脸上浮出的微笑让我怦然心动。人们常认为鱼和猫咪之间的关系,只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可这个绘本向我们诠释的应该是一个爱与被爱的关系,这种关系打破了定势,更给人以温暖。

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

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

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 ,

我答应你,永远不会忘记,

亲爱的小鱼,你越长越大,

总有一天,再也住不下小鱼缸,

我会带你到海边,让你自由。

当我和宝宝读到这里的时候,眼泪已经快要落下来了,如此简介的语言却温暖地道出爱与包容的真义,让我忍不住去想象很多年后,我家宝宝长大了,也会离开我,飞向属于自己的那片自由的天空,内心满满的不舍,突然害怕他长大,尽管现在他还是那么小的一点点。

尽管你是那么开心的离开,亲爱的小鱼,我会想你的。

我会在白天一直等你,看你会不会游回来,

我也会在夜里继续等待,希望早点看见你回来

就像妈妈爱宝宝一样,猫咪爱着小鱼, 小鱼长大,她就义无反顾地放手,让它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虽然放得潇洒,但内心仍牵挂无比,从早到晚一直守候,希望小鱼能够回来。

哦!我会扔出唯一的帽子,看你会不会把它带回来。

看你带着它回来,我是多么的开心。

你的背是我最喜欢的小船,我们可以一起去远航。

穿过小河,越过大海,来到有棕榈树的小岛。

我们可以一起玩耍,天天玩儿“接帽子”的 游戏 。

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

故事结束时,我已泪流满面,也许是吓到我们家宝宝了,“妈妈不难过,妈妈不哭”,“你长大了会像小鱼一样回来找妈妈,和妈妈一起玩吗?”会的!”看着他眨巴的眼睛又觉得很好笑,他哪里知道妈妈是舍不得宝宝长大,舍不得宝宝离开了!

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故事不仅仅是轻声告诉孩子爱与理解的故事,也是亲情的预言,结局是美好的,小鱼回来了,从猫咪对小鱼那种母爱般的 情感 中,折射出爱的伟大与包容。亲子共读的很多体验是很私人的,它夹杂着不可言说的甜蜜,每个晚上,我都独守一隅,和自己的小金鱼泅渡大海,“喂-喂,你听到了吗?妈妈在这里,妈妈很开心哦,你呢?”

十二月我给乔治安排上了《唱童谣》,起初对童谣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群里总有人推荐,号称儿童汉语启蒙的不二之选,童谣中的节奏、韵律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优秀的语言能力,重点在培养优秀的语言能力,一想到这届孩子长大了将面临着巨大的男女比例失调的压力,当妈的恨不得给他把所有能打败竞争对手追到灵魂伴侣的技能都安排上,而优秀的表达能力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哈哈……。

作者梁俊是一位支教老师,在乌蒙山教苗族孩子学汉语,他为传统古诗词谱曲,弹唱给孩子们听,月光堂堂,照见汪洋,汪洋水漫过菱塘,风吹莲子香。充满温情的童谣,总是特别容易让孩子们记住,并能随口练出来!

12月乔治出院后,我们在小区后面的上金湖畔晒太阳,一层层落叶盖住了本可以平躺着的青草地,小伙子开始捡树叶玩的不亦乐乎,捡着捡着嘴里开始叨叨着,好多树叶呀,东一个西一个,东西南北数不清!在一旁的老母亲惊呆了,这句话来自童谣《小星星》

小星星,亮晶晶

好像猫儿眨眼睛

东一个,西一个

东西南北数不清!

快两岁的宝宝似乎很容易将所见所闻联系起来,然后一起砸向妈妈,总是惊的妈妈不知所措。

不得不承认,童谣的确是孩子语言发展中重要的推动力。

我们应该也是小时候唱儿歌,听大人讲话,自然而然到1岁左右就会讲话了吧。那么英文也可以如此。乔治的英语启蒙之旅是很长久的,因为尝试了各种方式,小红书都被我翻烂了,最终还是在他一岁8个月左右有了输出,第一次开口是非常冷门的绘本,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有趣的字母》,这是几年前我在教学中用过的一套自备书,也是非常偶然的机会翻出来和乔治共读,他开口的第一个单词pan,大概是因为故事比较有趣吧,9月份的每个晚上,我都像一个夸张的喜剧演员,坐在我们家的床上,化身一只叫Frank的rat体验各种囧境,这本书陪伴乔治很久,直到他学会了apple,banana,rat,cat,no,no,no,它的热度才开始慢慢退去,惊喜的是,臭小子竟然开始对盖世的babyall数学科感兴趣了,《one for me,one for you》是我随意挑选的第一本,其中的penguin,egg很快就能输出了,书里的egg 的sticker是最大的亮点,正好适合乔治这个年龄,所以他一直玩到sticker没有了粘性,当然还有彩蛋 one for you,这是在我和他进餐的时候自然输出的。

当然只是共读绘本是远远不够的,每天15-30分钟听儿歌,给宝宝一个自然输入的语境,用韵律童谣引入是非常好的选择。大名鼎鼎的SSS就不用我多介绍了,我选择它来哄睡,循环播放。

配套使用:每天早上起床打开APP 每日英语听力,找到Yakkedee或者蓝色小考拉,选一集播放,一周放一集或者更长周期,这两部都是动画片,考虑到眼睛的问题,建议只放音频。

启蒙是不是越早越好呢?我觉得是的。但是这跟早教机构宣传的功利性的启蒙学习不一样,还是强调自然,好玩地创造语言环境。所以如果能够坚持创造一个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在家启蒙的效果要比每周去上一两次早教英语课要好的多。

今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我想说给乔治来个年终总结吧,可爱的乔治马上就是两岁的宝宝了,时间真的太快了,常常会想不起来过去的某个月你是什么样子的,都是怎样渡过的,依稀记得你爬的特别快,到了拐角处回头发现妈妈不在后面,又爬回来找妈妈,再爬走又爬回来不厌其烦无数次,你永远都比妈妈想象中更爱我,更需要我。也记得你第一天学会走路,穿着小红袄子带着小红帽像个球一个圆鼓鼓的,几次要挣脱妈妈的手,妈妈放手了,你是真的头也不回的往前走了,尝到了人生新阶段的乐趣了吧!伴随着你的成长,妈妈收获的惊喜越来越多,你无所畏惧,敢于尝试,也乐于 探索 , 之所以这样,我们才来到了武汉,妈妈希望你身边有更多的人去接触,更多的新事物让你去发现,正如这个城市的标语:武汉每天不一样,妈妈也希望你每天都不一样!

惊喜中的惊喜的惊喜是你爱看书,大概是你体会到了书本给你带来的乐趣吧,现在乔治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妈妈共读《波西和皮普》,还有宫西达也的《小红和小粉》,这些将孩子成长路上的小烦恼,小脾气,小别扭描绘得可爱至极。现在妈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为你研究各种绘本,绘本的共读的方法,玩绘本的方式等等,妈妈将和你一起在阅读中发现快乐,体验各种甜蜜的成长烦恼和暖心的美丽回忆。

一直在用小花生APP,只为记录乔治的阅读,这一年里,小伙子已经阅读126本绘本,成功的秒杀了我和他爸爸,对于绘本的阅读,我没有硬性的去追求数量的多少,起初的几个月,可能一个月也就读三五天的样子,后面积累的越来越多,感兴趣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有凯迪克大奖类,纽约时报畅销书类,情商类,科普类,语言类,还有妈妈喜欢的宫西达也,五味太郎等,这么多的绘本集合起来,告诉宝宝:生命有千百条途径,你可以成为一只眼海盗,可以成为撑船摆渡的老伯,可以成为专吃月亮倒影的小鱼,可以成为高山上贫穷孤独的孩子,可以成为为了吃一只鸡费尽周折浑身伤痕累累的狐狸……无论你成为什么,生命都充满奇趣,值得你细细品味!

不得不说现在的书不仅仅是读,更多的是玩,真正的体现出学中玩玩中学,从你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思想,有你的爱好。所以陪你做你喜欢的事,学会选择你喜欢做的事,做你喜欢的事,是我教你这一切一切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