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有个陈坤达

孩子 0 16

濠江有个陈坤达,第1张

濠江有个陈坤达
导读:濠江有个陈坤达—纪念汕头市作协主席陈坤达先生 在濠江谈文学有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人,他就是土生土长的濠江学者,濠江文协的奠基者,濠江文化的开拓者,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掘者,濠江文艺界的****---陈坤达。 在一九六四年的达濠岛,还是一个比较封

濠江有个陈坤达

—纪念汕头市作协主席陈坤达先生

在濠江谈文学有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人,他就是土生土长的濠江学者,濠江文协的奠基者,濠江文化的开拓者,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掘者,濠江文艺界的****---陈坤达。

在一九六四年的达濠岛,还是一个比较封闭而且落后的海岛渔村,达濠街道赤港一座破旧的潮汕传统民居老屋里,住着四五户人家,其中有一户六人挤在三十平方米左右、用木板隔成两间的人家。在一个漆黑一片的晚上,昏暗的煤油灯芯孱弱无力的摇晃着,随着一声清脆“哇、哇、哇”的婴儿叫声、打破沉寂的夜空,他诞生在一个普通的造船工人家庭。这个约三十平米的空间增添一个新成员,排行第五,取名坤达。这个新家庭的上一辈要不是经历了旧时代的劫难和颠沛流离,原来有点文化底蕴的家族也就沧海桑田了。不过基因里的种子却深埋在几个兄弟里,而陈坤达就是最为特别的一个。

一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左邻右舍说起他无不赞不绝口,从小讷于言、敏于行、勤于思。这些“七十二家房客” “怪才”丛出,有的一肚子历史和故事;有的善于敲击弹唱;有的天文问卜;有的丹青描绘,有的棋艺精湛;有的书法诗联出口成章……就是在这个“大染缸里”,特别聪慧的他从小五花八门都能来点。“泡着泡着”,七八岁的学龄期到了,这个继承先辈遗风的家庭,不管多么困难都得将孩子们送进学堂。到了赤港小学,一切都很新奇,被老师的新式教育和新的知识点深深吸引着,他如饥似渴的吸取系统知识的源泉。从“人、口、手”到了四年级最优秀的作文《金色的田野》,语言的天赋通过系统教育逐渐激发出来。一直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时,又一些偶然的机会将他送进一个传统知识的新认知。

本来赤港与达埠有一条大水坑(前称竹排坑)隔开,平时单独的年少者少有往来。那天刚好上午上三节课后、因学校有事,不上第四节也就是提前放学了,其中有同学提议过坑到达埠埠主池畔玩一下满池莲花。他想难得放松一下,满足一下童趣也好。那天微风送爽,满池碧绿逐水飘香,一朵朵挺立的莲花迎风摇曳,好些逸趣。他们到了池边,同学们玩水戏莲,他却从书包里拿起“图画本”,用铅笔根据小时候从“异人”里学到的笔法,画起荷花图,并题了一首七绝诗:

风摇碧影满池香,比翼群蜂采蜜忙。

岸上书郎相戏弄,心随仙境梦飞扬。

达濠最后的一位私塾先生就住在池边,此时刚好在池边欣赏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戏耍的浪漫场景,特别注意到一个青葱少年特立独行,别人在戏嘻他在图画题诗,此等小学五年学龄小童却有如此功底,将先生好奇的吸引住。先生上前问道:“弟啊,绘画和题诗谁人所教?在哪个学校读书?”他腼腆的说:“我在赤港小学读五年级,平时跟厝边的叔叔伯伯用红砖在地上画来画去,有空就念歌仔,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呵呵,先生笑道:“那是笠翁对韵,原来如此,孺子可教也”。随后先生引导他来到一所精舍,后面还有一个幽静雅致的小花园,参观了满目琳琅、目不暇接的丰富典藏,琴棋书画,古典文学是包罗万有、叹为观止。这位先生就是名满达濠的郑洽先生,也因此认识到现代书本之外的传统文学,同时在洽先生指导下绘画艺术突飞猛进,传统音乐也得到提升。

八十年代前,达濠就没有一个图书馆,那时最为经典的阅读场所也就是两三处路边的摆书摊,而最为代表性的不过于“人仔册”。 “人仔册”也许就是现在叫“小人书”吧,就是每一页上面图画下面用文字表述所构成的阅读内容。以前的“人仔册”脱胎于原来的文创,只是插上图面后,让阅读者更方便理解,因此文字内容多为原文,也是最为接近文言文的。他成了这些“图书馆”的常客,据了解,他曾经将这些摆书摊的“人仔册”全部租读完。此时的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古文观止》修习,基本上掌握了古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粗浅理解。这些“人仔册”有《四大名著、儒林外史、拍案惊奇……》,还有很多民间古典故事。

此后,他随着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不管到哪里,只要有古典书籍,他都能千方百计找来借读。有一次,他在一个同学家写作业,潮汕传统民居都有一个天井,也是早上和下午乘凉和阅读的好地方。作完作业后,看到一位老辈在天井摆着一只方凳,方凳上面有几本线装古书籍,这位老辈躺在摇椅上,悠然自得的阅读着。最为吸睛的就是这几本古书《红楼梦》,那位老辈注意到他羡慕的眼神,招手让他过来,“孥啊,这些古册你能阅读吗?”“老叔啊,我慢点读能读懂一大部分。”老辈用惊讶的口吻:“你能读懂我就借给你,不过一本一本来,你读完这本书的内容就拿过来换,而且必须将内容告诉于我,如果解读正确我就将所有的古册借与你。”“谢谢老叔”,就这样通过查《辞海》和求教的方法、将这位老辈的藏书一本一本的借读完,此时他的语文底蕴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

而“火烧蚊帐”也成了他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趣事。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和水平跟现在可没得比,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跟现在对比可谓“苦不堪言”,就说蚊子,那个时候它们可不是落单或三五个进行“偷袭”,而是不请自来成群结队进行围攻。晚上为了应对蚊子群的攻击,蚊帐就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家里为了支持他的学业,特给他一盏微型煤油灯,方便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孜孜不倦的他经常偷偷把小煤油灯带进床上蚊帐里挑灯夜读。又一深夜,他边读边打瞌睡,太累了在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小煤油灯被碰倒在床边,刚好火苗接上易燃的蚊帐,一瞬间就烧了大半边幅蚊帐,幸亏睡在上铺的哥哥惊觉,跳下来将在燃烧的蚊帐撕下来,一家人合力用水缸里的水把火扑灭了。一场有惊无险的“火灾”风波过去了,可他母亲最“心疼”的竟然是一张蚊帐,唠叨着等在汕头上班的父亲周日回家时找他“算账”。其实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张蚊帐就显得很贵重了,当然此事也随着家里人的“集体宠爱”也就不了了之。后来,父亲和哥哥不知用什么方法弄到一个可以不断充电的蓄电池箱,用两根小电线穿进蚊帐,将手电筒的头部装上小灯泡,硬是给弄成“电灯”。这就是他最为“奢华”的“高级”待遇,也是他第一次清清楚楚的感到家里对他的期盼和寄托。

一晃又是五六年过去了,在达濠中学品学兼优的他高考考上了“杭州商业学校”,攻读财会专业。那时候文学并不能养家糊口,家里认为先解决实际问题再考虑兴趣与爱好,一向温顺的他服从家里人的要求,并认真的完成学业,且取得中级会计师职称。回到家乡后在区粮食局任会计师,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各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财会人员。当时全区只有他科班出身并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为了配合全区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的办起共有三、四届专业财会人员培训班,为濠江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会计人才。因此,他走到哪里都有人亲昵的称他“陈老师”。

从哪个时候开始他就成了“夜猫子”,晚上备课教学,而且就在那时到处寻找文学爱好者,在八十年代中期联络一帮同学和有共同爱好的文学青年,组织创办“青苗文学社”,并自筹资金出版一些民间文学刊物,如《青苗》等。由于缺乏社会资金,文学社经费没有来源,这帮年轻的文学爱好者艰难前行,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初期的热情逐渐消失,再加上他被调到广澳街道办事处工作,日渐繁重的社区基层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时间轰轰烈烈的“青苗文学社”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广澳街道办事处工作期间,由于工作需要,经常穿家走巷、访贫问苦,了解各社区的详细情况,同时也掌握很多人文历史、传奇典故、民俗风情等,例如东湖岭顶《淑芳亭》、河渡《威武寨兵营》古迹……因此,他被厚重、浓郁的地方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深深的吸引住,开始进入文史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努力发掘和钩沉,补缺时代带来的文化断层,以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个阶段可谓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000年,由于工作出色,而且在文学追求上开始卓有成效,被调任区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他不是个“官迷”也不追求升官发财,而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实现夙愿的平台,他始终牢记初心,致力于发展地方的文化事业,将所学回馈于乡梓。

厝边头尾却时常说:达濠出个陈坤达在区里“当官”,本乡本土有几个在政府里头,听说枝笔好利。

他经常跟家里人和厝边头尾说:这是一种责任和鞭策,况且在人文历史厚积的濠江区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确实感到空前压力,如履薄冰。达濠古今人才辈出,只是不愿抛头露面而已,而我也是机缘巧合,被历史的潮流推到浪头,勉为其难罢了,刻苦而为,是大家相惜抬举而已。

确实也是,如他笔下的达濠民间人物“补炉窗”老徐伯,就是一个一边“补炉窗”、一边就能出口成章、睹物能吟的“怪才”。他始终认为文学在民间,民间有奇才。

有了一个专业平台,接触面拓宽了,视野更广了。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复兴、钩沉濠江的文化事业,他到处深入民间,到院校寻师访友,远赴京畿三秦,中至荆楚江浙,近遍涉潮汕大地。读千卷书走万里路,考古论今,访贤求学是马不停蹄。先后与从潮汕走出去的大文豪、大学者“郭小东、李科烈、温远辉……”等结为挚爱师友,经常拜访潮汕巨贤饶宗颐。在潮汕广结文缘,近代文友皆为座上宾。个人治学严谨,为写好文章,遍访山川峡谷,先后收藏过《潮州府志》、《潮阳县志》、探访过广府文化,访学过《广州府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对文学的追求和敬仰正如他的题词:“让我们共同来仰望文学的星空”。

在九十年代初期,他一直念念不忘偌大的濠江区,人文历史厚积,居然没有一个文学协会的组织存在,以便从民间更广泛、更方便的挖掘和弘扬本土文化。因此一直不遗余力的走访和探索,终于发现在濠江区隐藏着一张欣欣向荣的年轻文学报刊《粤东文萃》,是一帮朝气蓬勃的民间年轻学者自发而成,总编居然是一位年轻的濠江区华侨中学普通教师黄春龙。此人书生意气风发,一身书卷气,对文学的热情与执着不亚于谁,理论水平好,所缺乏的是一些文人陋习,也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个可以委托和发展民间文化的最佳对象。倡导初期,他四处摸底,动员濠江本土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多次召集或一对一到他办公室开会商讨,牵头出谋划策,为日后的“濠江区文学协会”顺利成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四方奔走、呼吁、推动下,2011年即农历辛卯年五月初五诗人节当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河浦丹樱园内百花齐放,市、区有关领导、市作协、汕头市各区县文学社团、潮汕地区作家协会的诗人、作家文友、汕头电视台、报纸媒体,热情高涨,欢聚一堂。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宣布下;在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祝贺下;在区宣传部的支持和他的推动下;“濠江区文学协会”初创成立,同时潮汕三市作家、诗人联谊活动、才艺表演,文学交流、采风等活动也拉开序幕。经过几年的艰苦酝酿,近一年的积极筹备,濠江区终于有了一个正规并具有一定质量与规模的文学组织。那天,他从心里头露出了一张欣慰的笑容!从那以后,濠江区文协并与他息息相关!在文学的追求和发展路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外地对濠江的人文、风情、民俗的了解,从最贴近生活的历史典故中挑出最为代表性的本地故事,长期不辞辛苦奔走于汕头广东潮剧一、二团,2014年将达濠古城的故事改编的潮剧《古城风雷》、东湖岭顶爱情故事改编的潮剧《淑芳亭》搬上舞台,历尽艰辛,达濠对外终于有了用家乡的故事为题材的舞台剧。全国成百上千个区县,有几个以地方为主题的舞台剧?濠江区有了一张闪光耀目的文化名片。

他总是不遗余力、见缝插针推广濠江,恨不得让全国乃至世界都来认识濠江、了解濠江。有一次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小组来到汕头采访,他得知机会难得,可是栏目组安排并没有濠江行程,而且将马上离开汕头之际,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到离开现场,让栏目组给他几分钟时间。栏目组记者感到奇怪,个把钟头都不一定讲清楚内容,几分钟能有什么用?他打开手机,让他们看到的是、一大锅、一颗颗雪白色的鱼丸在滚腾的开水里跳舞,一箩箩、一条条紧密卷卧在竹箩里的鱼饭,精美绝伦的宴会上那十二道色香味俱全、造型独特的潮菜,栏目组被所组成的亮丽美食风景画面迷住了,这才是艺术文化和美食的完美结合。所以,栏目组一致决定临时补拍,走访濠江美食。因此,濠江成为蜚声海外的美食之乡。

在濠江的达濠大瞭望山一个山谷中,发现挖掘了濠江7000多年前的古陶罐,为了寻找考证历史依据,风雨兼程,多次往返省城广州,拜访考古学者,诚邀以中山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为主的省内外学者共同参与考古。日以继夜,废寝忘餐,将濠江的人文历史往前推了几千年。

在主持区文联工作期间,成功开发了“濠江区书法协会”、“濠江区潮州音乐学会”、“濠江区舞蹈学会”、“濠江区潮州大锣鼓”……等一批民间艺术组织,填补了部分民间艺术空白,大部分成就斐然,小苗成了参天大树,民间之花到处盛开。

然而在濠江花园二期二楼的一个临路小书房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通宵达旦的灯光。走进书房我们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香灵气,里面没有奢华的装饰,最能体现的是一套明清风格的家具,古色古香的书架上满满陈列着丰富多彩的各种书籍,木花架上发出幽幽香味的兰花隽秀挺拔,洁白的墙面上挂着字画,而线条细腻的椅子对面横放着一张实木书桌。这里还萦绕着一股著名学者、文豪留下的浓郁书香味;这里时常是文艺界高朋满座的聚集地;这里也是他呕心沥血在纸张上奋力勤耕之地;他的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学创作也大多在这里诞生。为了给濠江留下一本通俗易懂、老幼皆读、可读性高又近乎于地方史志的文学作品《一个古镇的情景与记忆》,业余时间四处采风,走访民间乡贤,翻山涉水收集素材,较对地方志。却用亲切的乡音俗语诉说着“中鞍头、生祠前、苏州街、古城内、依稀发亮的石板路、绿水潺潺的竹排坑、木屋依依的小街……”历历往事和勾起的温馨记忆。翻过叠石山缅怀“鬼国师陈英猷”,在古城中仰望“许公”,穿过一条条潮汕民居小巷寻找“张贡爷”的传奇……他在古镇的“人文胎记”中竭力进行“史迹寻踪”,在“一方水土”中的“俚风民俗”、发掘最原汁原味的“乡野风物”,从古今“濠上闻人”的“轶闻传奇”中“品艺谭概”,在精神上回到古镇这片“心灵家园”。在《给一条街的祭文》中激愤疾呼不正是心系故土、溶情乡梓的真情流露吗!

他对濠江的热爱正如他所创作的濠江区形象主题歌的歌词《濠江之歌》:

海的这边有一片神奇的云彩,小城叠石写就古往今来,大潮涌起为一个千年之约,寻梦者从不退却,敢于从头再来。啊濠江啊濠江,热血创造辉煌,汗水抒写豪迈,与天比高与海同在,我们将赢得世界、世界的喝彩!海的这边有许多杰出的英才,赤子乡情总是初心不改。当年的红头船,今日里再次起航,寻梦者乘风破浪,放飞着心中的爱。啊濠江啊濠江,敞开海天胸怀,连着五洲气脉,蓝图已绘春暖花开,历史会记住创造、创作的风采。啊濠江啊濠江,卓立青云之巅,展示英雄气概,心手相连唱响未来,铸造一个属于我们、我们的时代。

二楼的灯光终于熄灭了,而他所创作的一大批家喻户晓的著作文字正在闪耀着光辉,照亮了读者的心灵。

我们经常说,文学的近代发展从“出发”、“在路上”,没想到他时至壮年,却提前到了“终点”。我们唯有用文字来纪念这位对濠江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濠江文友、学者,告慰我们心中永远的陈坤达。

哦:濠江有个陈坤达!

附录他生前公开发表的个人著作:

《一个古镇的情景与记忆》

《金石碑刻辞赋选集》

《舌尖上的潮汕》、《濠馨亭记》

《淑芳亭》

《古城风雷》

主编撰稿《濠江区十大人文景观》

歌词《濠江之歌》

以及一大批散见于国内各报刊杂志的散文、辞赋、微小说等文章

主编作品:

《文化濠江书法美术摄影集》

《我们濠江》

《濠江的故事》

《古城文韵·叠石遗风》诗词与书法作品集

《濠江》杂志

《濠江区主题教育征文作品集》

——你的年货买好了吗?

同事阿欣问,今年过年,她准备跟男朋友回家过年,正在为买礼物的事情犯愁……

        春节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团圆的大日子,很多人会把见家长这件大事,放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丑媳妇”心里开始焦灼,特别是非潮汕的孩纸去见潮汕家长的时候更是倍感忐忑……

        嘉嘉是我在大学时候的隔壁班同学,有一年春节,她趁着带男朋友去潮汕玩的机会,顺便让男朋友见一下家长。

         下了高铁,眼看着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嘉嘉的男朋友问说,是不是该买点什么呢?嘉嘉不想男朋友乱花钱,就说不用啦,结果嘉嘉的男朋友就只在路边买了三四个苹果,就去了……

         这么一趟见家长,不仅把嘉嘉气坏了,回来也把我们笑坏了

        嘉嘉的男朋友可谓是一个奇葩,其实不管是见男方还是女方的家长,见面礼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不是一定要很贵重,但是一定要有心意,因为大家看的是一份尊重。

       人们常说女人是一种口是心非的动物,有时候确实是这样的,她表面上跟你说不用啦,不要乱花钱,其实还是希望你可以用行动或者心意向自己的爸妈表示尊重。

        所以,给到各位宝宝的忠告就是,过年见家长,第一次千万不能失礼,最好就让另一半帮你挑选礼物,因为他们是最懂自己父母的。

        那么除了挑礼物,还有一些习俗禁忌要送给大家

好事成双

         俗话说“好事成双”,这个在大潮汕会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压岁钱一定是双数的,结婚礼金也要给双数的,祭祀拜神的东西要双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切记春节送礼,哪怕只是串门的零食包,最好也备上双份的。

大吉大利

        柑橘,在潮汕又称“大吉”,春节期间,潮汕人每家每户都会摆上一盘大大的柑橘,寓意新年大吉大利。同时,春节到亲戚朋友家串门拜年的时候一定会带上一对大柑橘,然后与朋友进行交换,代表着大家新年一起吉祥大赚。

       我记得小时候大过年,总会和一大班小伙伴一起去串门拜年,然后每个人手里都攥着一对柑橘,每到一户换一对,一天下来,有的小伙伴的大柑橘变成了小柑橘,有的小柑橘变成了大柑橘……

        最后,给大家撒一波柑橘,祝大家大吉大利~

升学宴可以送的礼物有:1 钢笔: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送一支钢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钢笔可以用来书写,也可以用来收藏,还可以送给老师作为礼物。2 创意小夜灯:如果是送给自己用的,可以挑选一些造型特别的小夜灯,摆在桌子上可以当装饰品。如果是送人,也可以根据朋友的喜好来选择。3 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是一种很有趣的礼物,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用来学习,同时又是一件艺术品。4 手表:一块好手表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彰显出你的品味与气质。5 书籍: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的智慧,送书给别人,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知识,也能为自己带来知识。6 扫地机器人: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打扫卫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又不得不做,所以一台扫地机器人可以解决很多麻烦。 7 蒸汽吸尘器:如果你想要送一个功能比较全的清洁工具,可以考虑买一台蒸汽吸尘器,它既是吸尘器也是扫地机,一机多用。 8 眼部按摩仪: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眼睛很容易疲劳和干涩,一款眼部按摩仪可以快速缓解眼部疲劳。9 养生壶:养生壶可以煮茶,烧水,花茶,银耳汤等,一壶多用,非常实用。10 毕业纪念册:毕业纪念册是毕业时送给同学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礼物,可以把每个人的照片和想说的话都印在纪念册上,记录下青春的美好瞬间。11 定制纪念相册:一本纪念相册,将同学情谊记录下来,是送给同学最好的礼物。12 护肤品:护肤品可以让同学拥有一个好的皮肤。13 保温杯:保温杯可以随时喝到热水。14 皮带:皮带也是一个不错的礼物,而且比较实用。15 衣服:可以买一件衣服送给同学,最好是印有同学名字或者学校名字的衣服。16 鞋子:送一双舒适的鞋子给同学,寓意着希望同学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17 瑜伽垫:一张瑜伽垫可以给同学带来健康的生活方式。18 小家电:比如榨汁机、电饭煲等,这些小家电可以让同学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19 围巾:亲手织一条围巾送给同学,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还可以让同学感受到温暖。20 书签:一枚精致的书签可以时刻提醒同学读书的重要性。21 手套或帽子:可以在冬天的时候送给同学,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关爱。22 一束花:一束鲜花可以让同学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23 美食礼盒:可以买一份美食礼盒送给同学,比如巧克力、饼干、水果等,表达自己对同学的甜蜜祝福。24 蓝牙耳机:一副好的蓝牙耳机可以让同学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专注和高效。25 小绿植:一盆小绿植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生活环境,也可以让同学感受到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问题一:广东揭阳有什么大学吗?具体在哪里?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争取用十年从一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地 址:揭阳市仙桥紫峰山下

揭阳潮汕学院 (目前广东最好的第三批院校之一)

地 址 揭阳普宁市 普宁大学路1号。

问题二:揭阳有几所大学 全日制的只有一所,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揭阳学院,3A批次。 还有一所成人大学,揭阳广播电视大学,简称揭阳电大。

问题三:揭阳有几座大学呢?分别是什么?在哪?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市区紫峰山下 揭阳广播电视大学 揭阳市榕城区进贤门大道

问题四:广东揭阳有哪几所大学?叫什么名字?是几本的? 揭阳学院(榕城仙桥镇),潮汕学院(普宁);揭阳学院是揭阳市的最高学府,是揭阳市唯一的公办高等学院

问题五:揭阳有哪些大专院校 目前揭阳地区只有两所大专院校,一所是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另外一所是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问题六:广东有什么大学 广东大学重点的主要集中在广州,

广州是中国高校分布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重点大学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共有4所211工程院校,2所985工程院校。

1 中山大学 教育部 广州市 本科 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2 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 广州市 本科 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3 暨南大学 国务院侨办 广州市 本科 211工程院校

4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5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6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211工程院校

7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211工程院校

8 汕头大学 广东省 汕头市 本科

9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11 深圳大学 广东省 深圳市 本科

12 广州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13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省 湛江市 本科

14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珠海市 本科 中外合作办学

15 五邑大学 广东省 江门市 本科

16 惠州学院 广东省 惠州市 本科

17 肇庆学院 广东省 肇庆市 本科

18 茂名学院 广东省 茂名市 本科

19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20 广东医学院 广东省 湛江市 本科

21 广州医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22 广东药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23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省 东莞市 本科

24 湛江师范学院 广东省 湛江市 本科

25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省 潮州市 本科

26 嘉应学院 广东省 梅州市 本科

27 韶关学院 广东省 韶关市 本科

28 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29 广东商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30 广东警官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31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32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33 星海音乐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34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本科

35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市 本科

36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市 本科

3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省 佛山市 本科

38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省 广州市 专科

39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省 肇庆市 专科

40 私立华联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市 专科

41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市 专科

42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民用航空总局 广州市 专科

43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专科

44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专科

45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深圳市 专科

46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深圳市 专科

47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揭阳市 专科

48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专科

4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佛山市 专科

50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专科

51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专科

52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佛山市 专科

53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韶关市 专科

5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市 专科

55 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东莞市 专科

56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省 广州市 专科

57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市 专科

58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深圳市 专科

59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珠海市 专科

60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

问题七:潮汕地区的大学有哪些? 揭阳市: 揭阳市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仙桥紫峰山下 电话: (0663)8859905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普宁市流沙城南大道西旁 电话:(0663)2290282 广东省新世纪职业培训学院 地址: 普宁市广达上寮学校内 华南职业培训学校 地址: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 电话: (0663)2337288 普宁市喜德职业培训学校 地址: 普宁市池尾钟潭新村 电话: (0663)2287406 双林电脑职业培训学校 地址: 普宁市流沙大道西 电话: (0663)2935335 揭阳市东山区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揭阳市技工学校 地址: 揭阳市揭东县炮台镇南潮路口 电话: 0663-3373128 惠来县技工学校 地址:揭阳市惠来县 广东省揭东技工学校 地址:揭东县曲溪龙港路 德桥职校 地址: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 电话: (0663)3550221 汕头市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 电话: (0754)88644863 汕大成人教育学院 地址: 蛇都路9 电话: (0754)82902405 星河学院 地址: 金新北路 汕头市行政学院 地址: 广澳丽景园 电话: (0754)83581400 三江学院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衡山路32号(即青少年活动中心) 电话: (0754)82536933 汕头市�D滨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 汕头市汕樟路35号(校本部)汕头市东厦北路尾龙盛工业区(广厦校区) 电话: (0754)88547547 汕头市第二技工学校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新美路2号 电话: (0754)80863842-8445 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金新路85号汕头市北山湾旅游度假区 电话: (0754)88322581 汕头中医药技工学校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电话: (0754)88337333 汕头市潮阳建筑工程学校 地址: 潮阳区西胪镇西一村 潮州市 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安丰东路15号 电话: (0768)6872539 潮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 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 广东电大附属职业技校潮州分校 地址: 枫春路504 电话: (0768)6887837

问题八:揭阳成人高考有哪些学校 目前揭阳地区开通成人高考的学校比较少,有揭阳电大,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等。

问题九:有个地方叫揭阳老年人大学吗 在晓翠路中国银行揭阳分行后面,老干局那里。

  有,如下:

  唐宋潮州八贤

  赵德:海阳(今潮安人),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戊午科进士,授推官,助韩愈在潮办教育。

  王大宝:海阳(今潮安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戊甲正奏第一甲第二名,官礼部尚书。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弹劾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宋史有其传。

  许申:潮阳人,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进士,曾任韶州、吉州、柳州、建州等地知府

  张夔:海阳县隆眼城都(今属澄海区莲华镇)人,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戊戌正奏第四甲进士,官廉州判官,新州知府

  刘允:海阳(今潮安人),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丁丑正奏第三甲进士,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林巽:海阳(今潮安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丁卯正奏第二甲进士。

  卢侗:海阳(今潮安人),宋仁宗(1053年)癸已特奏进士,历任宋朝善县主簿、国子监直讲、柳州知州、循州知州、太子中舍。

  吴复古:揭阳人,字子野,布衣怪才。

  明戊辰八贤

  指的是明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8位潮州府进士(时程乡县属潮州府)。八进士在潮州太平路广源街口献建盛世元凯坊。

  辜朝荐:海阳(今潮安人),明亡后投靠郑成功,积极反清。

  郭之奇:揭阳人,南明为君国而牺牲的最后一个重臣。

  黄奇遇:揭阳人,官翰林编修,累官礼、兵二部尚书。

  宋兆禴:揭阳人,揭阳人,官仁和县令

  李士淳:程乡人,官曲沃翼城县令,考选翰林院编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应龙:饶平人,官福建参议。

  杨任斯:饶平人,官沁水县令。

  陈所献:普宁人,官保定府推官。

  其他

  吴砀:东汉揭阳人,安成郡郡长。

  刘昉(约1080年--1150年):宋海阳人(今潮安人),先贤刘允的长子,官至龙图阁学士,岭南儿科创始人,著有岭南第一部儿科医书《幼幼新书》。

  郑南升():南宋潮阳人,理学家,朱熹弟子

  郭叔云():南宋揭阳人,理学家,朱熹弟子

  姚宏中(约1181—1209年):南宋海阳人(今属潮阳县龙硝人),南宋探花。

  李龄(1406年―1469年):潮阳棉城人,明按察使司佥事,当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并亲自讲学

  薛侃(1486年-1545年):明揭阳县龙溪都(今属潮安县庵埠镇薛陇乡)人,世称“中离先生”,明大儒。明史有其传。

  翁万达(1498年-1552年):明揭阳人,兵部尚书,著名军事家。明史有其传

  陈一松(1498年—1582年):明海阳(今潮安东凤)人,工部左侍郎,督修皇陵加俸服一级。

  林大钦(1512年-1545年):潮安人,明状元。

  萧端蒙(1521年-1554年):潮阳县廓都人(今棉城人),明大理寺卿,历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浙江道御史、巡按江西。

  林大春(1523年-1588年):明潮阳人,浙江提学佥事,后晋升提学副使,又奉诏预修世庙实录,著浙江人物列传,为吴越人士所景仰。

  周光镐(1536年-1616年):潮阳黄陇都峡山人(今属潮南峡山桃溪)人,明陕西按察使,平宁夏之乱平定,次年晋都蔡院右佥都御史,任宁夏巡抚。

  唐伯元(1540年-1597年):明澄海人,《明史·儒林传》称赞其为“岭海士大夫仪表”

  林熙春(1552年—1631年):明海阳(今潮安庵埠)人,户部左侍郎,逝世后被追赠尚书,赐谥号文宣

  黄锦(1572年-1654年):明饶平人,崇祯礼部尚书。

  林德镛(1675年—1722年):清揭阳人,武状元

  郑大进(1709年—1782年):清揭阳人,直隶总督。

  黄仁勇(1762年—1817年):清海阳(今潮安)人,武状元

  罗大纲(1804年—1855年):揭阳人,太平天国大将

  黄武贤(1821-1898):清潮阳直浦都厦林(今属关埠镇)人,云南提督

  丁日昌(1823年-1882年):丰顺汤坑人,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爱国革新家、又系中国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

  方耀(1833-1891):清普宁洪阳西村人,广东水师提督。

  文化学术教育媒体

  中国大陆

  曾习经(1867-1926):揭西棉湖人,岭南大诗人

  温廷敬(1869-1954):大埔人,著名学者文献学家,在整理潮州文献方面其付出很多心血!

  吴贯因(1879-1935):澄海人,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民主主义者。多所大学教授,担任过华北大学校长。

  黄际遇(1885-1945):澄海人,学贯中西,兼长文理却,善书法楹联棋弈无不精通的博学之才。曾任多少大学院长,并担任过河南中山大学校长。

  翁辉东(1885-1965):潮安人,编写潮州乡土历史、地理、文化教科书第一人。

  张竞生(1888-1970):饶平人,哲学博士,性学博士,文妖。

  杜国庠(1888-1961):澄海人,著名哲学家,主要代表作《中国思想通史》。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

  许心影:澄海人,著名女诗人。

  许地山(1893-1941):揭阳人,著名作家。

  郭任远(1898-1970814):潮阳铜盂人,原复旦大学代理校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心理学开拓人。

  郑寿麟(190031-1990):潮阳人,著名学者,中国最早的德国研究专家。

  郑麐:潮阳人,中国政治学开创者之一,精研古代历史哲学、英译先秦古籍。国内被人遗忘的精研古代历史哲学、英译先秦古籍的学者。

  杨邨人(1901-1955):潮安人,被历史遗忘的"第三种人"。

  詹安泰(1902-1967):饶平人,岭南词宗。

  柯柏年(1904-1985):潮安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马克思主义著名著作翻译家。

  薛汕(1915-1999):潮安人,著名作家。

  碧野(1916-2008):大埔人,著名作家。

  洪灵菲(1901-1903):潮安人,著名左联作家

  戴平万(1903-1945):潮安人,著名左联作家

  冯铿(19071010-193727):潮安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郑正秋(1888-1935):潮南成田盐汀人,中国**事业奠基人,影响中国**十人之一。

  蔡楚生(1906-1968715):潮阳铜盂集星人,中国现实**奠基人,影响中国**十人之一。

  陈铿然(1906-1958):潮州人,早期中国著名**导演。

  唐瑜(1912-):潮阳人,著名报人,作家,二流堂堂主。

  许涤新(1906-1988):揭西棉湖人,著名政治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并担任过汕头大学首任校长。

  梅益(1913-2003):潮安人,著名翻译家,主要翻译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秦牧(1919-1992):澄海人,散文大家。

  林文益(193012-19971230):汕头人,中国大陆商业经济学的奠基人,原人大教授

  萧灼基(1933124-):潮阳棉城人,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

  黄天鹏(1909-1982):普宁人,中国新闻学开拓者

  方汉奇(192612):普宁人,著名新闻史学家,人大教授。

  詹伯慧(1931710):饶平人,詹安泰之子,著名语言学家

  饶芃子(1935-):潮州人,著名文艺理论家。2006年被《人民画报》选为“中国20世纪125个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李新魁(193510-19979):澄海人,著名语言学家

  洪子诚(19394-):揭阳人,著名学者,北大教授。

  郭启宏(1940-):潮安人,著名剧作家

  陈平原(1954):潮安人,著名学者,北大教授。

  赵汀阳(1961-):汕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大陆著名哲学家。

  港澳

  饶宗颐:潮州人,闻名全球的汉学家,大紫荆勋贤。

  刘遵义:潮阳谷饶镇新陂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黄丽松:揭阳人,原新加坡南洋大学、香港大学校长。

  蔡澜:潮州人,**制片人、作家、食家。

  林行止:澄海人,香港作家、报人。

  哈公:一说泉州人,香港作家、报人。

  台湾

  司马翎:揭阳人,父亲为19路军将领吴履逊,台湾著名武侠小说家

  赵秋农:潮南仙城镇仙门城人,台湾著名画家,师从刘海粟。

  非马(1936-):潮阳人,原名马为义,台湾台中市出生,童年回潮阳生活,台湾著名诗人。

  新加坡

  刘英舜:汕头人,新加坡义安学院首任院长。

  蓉子:潮安人,原名李赛容,曾任新加坡作家协会副会长。

  泰国

  司马攻:潮南成田人,原名马君楚,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梦莉:澄海人,原名徐爱珍,连任泰华作协四届副会长。现任中国文联《四海》杂志编委、暨南大学出版社编委、暨南大学台港海外华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郑若瑟:潮南陇田镇人,笔名清锣,泰籍华人微型小说作家。

  子帆:潮阳人,泰国著名诗人、作家,原名郑铿豪,出生于泰国泰南宋卡府,是泰国著名作家梦凌的丈夫。

  书画雕刻舞蹈

  中国大陆

  孙裴谷:揭阳人,岭东画派先驱。

  刘昌潮:揭东人,岭东画派宗师之一。

  范昌干:揭阳人,岭东画派代表人物。

  林天均:揭阳人,岭东画派代表人物。

  王兰若:揭阳人,岭东画派代表人物。

  佃介眉:潮州人,岭东画派代表人物。

  赖少其:普宁人,曾任安徽省政协主席,中国书协名誉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及安徽大学,汕头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黄独峰:揭阳人,中国美协会员,广西美协主席。

  杨之光:揭西人,广州美院教授,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林墉:潮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郑餐霞:潮阳人,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王璜生:揭阳人,原广东美术馆馆长。

  王鼎新:澄海人,岭东著名教育家、书法家。

  陈运彰:潮阳铜盂人,民国著名书法家。

  陈大羽:潮阳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许钦松:澄海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唐大禧:澄海人,广州雕塑院名誉院长。雕塑创作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陈翘:潮安人,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东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方土:惠来人,广州画院院长。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猷:潮阳和平下寨人

  蔡翘:揭阳县新亨镇仙美村(今属揭东县)人

  杨遵仪:揭阳洋淇乡寨内村(今属揭东县登岗镇)人

  陈运泰:潮阳铜盂人

  侯祥麟:揭阳县凤江镇(今属揭西县)人

  林励吾:潮阳人,汕头长大

  吴国雄:潮阳棉城人

  林尊琪:潮阳人

  王铁冠:澄海人

  郑儒永:潮南成田盐汀人,金融家郑铁如之女

  周国治:潮南峡山人

  郭慕孙:潮阳铜盂人,民国财政部中央造币厂厂长郭承恩之子,祖父郭信臣原上海滩潮帮富商。

  曾毅:揭西五经富人

  庄育智:饶平人,出生于潮安

  钟香崇:潮安人,出生于汕头

  陈小明:揭阳人

  许宁生:澄海人,生于普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予元:潮阳铜盂人

  周福霖:潮南峡山人

  佘畯南:潮阳人

  唐希灿:潮阳人

  范上达:潮阳人

  黄旭华:揭东玉湖新寮人

  吴佑寿:潮安枫溪人,出生于泰国

  其他院士

  孙大文 (Da-Wen Sun):潮安人,国际著名食品工程专家,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师学会“食品工程师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获得者,英国皇家农业工程院院士

  林垂宙:潮阳人,瑞典皇家工程院士、亚洲太平洋材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院院士。

  林珲:揭阳鱼湖江夏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刘昕:潮阳谷饶新陂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科技界

  郭永基:潮阳人,清华大学电机系认为其为中国大陆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辉堂:潮阳人,自动控制专家,同济大学相关部门认为其是中国国大陆第一批自动控制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原同济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

  林超(1909-1991):揭阳鱼湖江夏人,中国地理学开创者之一。

  彭少麟:潮阳贵屿镇人,生态学家,现为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

  张明瑞:汕头人,国际人工细胞之父。

  林希之(1921-1969):汕头人,原名应熙,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一书及多家媒体如《第一财经周刊》认为其为中国相纸之父。

  吴泽光(1910-1946):潮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部门及《广东名人志》一书认为其红军无线电通讯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创办了无线电通讯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历任瓦窑堡通讯学校校长、陕甘宁边区通讯学校校长、延安三局通讯学校校长、冀鲁豫通讯分局局长等。

  张朝汉(1912-2003):潮阳人,低能粒子加速器行业的专家,研制了多个设备,填补中国大陆这一学科的空白。如1962年研制成功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真空检漏仪器,填补了大陆空白。

  连铜淑:潮阳司马浦大布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创建并发展了中国大陆的棱镜调整理论中的刚体运动学体系。著有《反射棱镜共轭理论》。

  医学界

  郭迪:潮阳铜盂人,中国大陆儿童保健开拓者。

  郭丰文(1917-):潮阳贵屿镇人,化学制药专家和情报专家,《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认为其开创性地完成了多种磺胺类药物、维生素及多种制药中间体的研究。

  张宜俊(1936-):潮阳谷饶镇人,国内首屈一指的肝病专家,广州空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文职军衔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