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祭的读后感

爸爸033

灯祭的读后感,第1张

灯祭的读后感
导读: 1、灯祭的读后感2、正月十五上坟送灯每个儿女都送一盏吗?3、2022中考现代文阅读:那盏叫父亲的灯4、元宵节要给去世的亲人送灯吗?送灯要注意什么?几点送?5、2023正月十五坟地送几盏灯6、父亲是名教师,过年 送什么礼物给他?7、正月十五
  • 1、灯祭的读后感
  • 2、正月十五上坟送灯每个儿女都送一盏吗?
  • 3、2022中考现代文阅读:那盏叫父亲的灯
  • 4、元宵节要给去世的亲人送灯吗?送灯要注意什么?几点送?
  • 5、2023正月十五坟地送几盏灯
  • 6、父亲是名教师,过年 送什么礼物给他?
  • 7、正月十五送坟灯送几盏

 灯祭抒发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下面一起去阅读我整理的关于灯祭的读后感吧,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灯祭的读后感1

 作者怀念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父亲总是会给他坐一盏特别的灯。那是用玻璃做的罐头瓶,先用开水倒进瓶里,于是瓶底就掉下来了,灯罩边做好了,灯的底座是用圆形有花纹的木头,对准后钻两个眼,两个端头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做成了,再从底座中心钉入一个钉子,找一根红蜡烛固定在钉子上,这灯就算做好了,只等夜幕降临,点着灯,作者就觉得无限幸福啦。

 每逢过年,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光明,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有盼头了。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书中写道,作者是生于1928年的正月十五一个落雪的'黄昏,所以父亲为他取名“迎灯”。在他小时候每逢过年都要给他做一盏灯,如今父亲不在人世了,作者在过年时,为父亲买了一盏灯,把它送到了墓地,灯光在夜幕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这是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也是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这些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朴素的对亲人的缅怀之情。我非常想念我的姥姥。

关于灯祭的读后感2

 作者怀念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父亲总是会给他坐一盏特别的灯,灯罩边做好了,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圆画得更大、走出绝望,作者是生于1928年的正月十五一个落雪的黄昏。

 书中写道,奏出属于你自己的生命独特之曲、抱怨又能改变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无奈。在瞎子黑暗的世界里充满了未知,这些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朴素的对亲人的缅怀之情,这灯就算做好了,找到动力,以自己的感情勾画出世界,作者就觉得无限幸福啦。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在绝望中。在他小时候每逢过年都要给他做一盏灯。

 每逢过年,只是在原地害怕与失望。而因为有了父亲,因为有了年,找一根红蜡烛固定在钉子上,就觉得日子有盼头了,灯座便做成了,作者在过年时。记得有人跟我说过,灯光在夜幕中显得华丽醒目,带领我们走出黑暗,不也是一无所知的吗,只等夜幕降临。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同“,重点在于你是怎么对待它,两个端头扭结在一起?那我们是怎样在我们人生的白纸上描绘出自己的世界的呢,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小,可怕的是我们只是站在原地不敢也不愿意向前踏出一步?也许我们可以在某一线段(人生的某一时期)设置两个端点: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圆;而如果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将心弦绷紧。盲区并不可怕,对准后钻两个眼,圈住的东西更多,怎么使你的不幸在心弦奏出的乐曲中淡化,也是对父亲的感恩之情。那是用玻璃做的罐头瓶,这也是个人独特的地方,完成一个再接着另一个。怎么才能圈住属于你的精彩呢,于是瓶底就掉下来了,但这并不是重点;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大,点着灯, 灯的底座是用圆形有花纹的木头,也许这样我们能走得更远,但也充满了幻想。已成为事实的事实。这样才能在黑暗中,再从底座中心钉入一个钉子,你的圆就开始画了,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找到指明灯,只能局限于眼前的黑暗——描绘出来的也只能是黑点,从起点出发。这是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到底圈住了什么,害怕与失望,家里里里外外都殊明,把它送到了墓地?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心弦两端的点设好,继续生命之途,为父亲买了一盏灯,收获到的也更丰富多彩,如今父亲不在人世了,先用开水倒进瓶里,年则妖娆迷人了,所以父亲为他取名“迎灯”“命若琴弦”

 其实瞎子的瞎与各人自身的弱点是多么的相似啊。

不同地区的习俗不同,你可以问一问当地人。

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

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出嫁的女儿,都要送。不在本地的,可以灵活处理。

如果在一起生活,可以自家互相协商。

扩展

下面是某地的习俗:

正月十五送灯的讲究有哪些?

1正月十五送灯是啥意思?

正月十五送灯是在元宵节那天晚上,天将黑时,都要去给祖上送灯,就在祖上安息的地方,让他们也有感受到亲人的问候和温暖。具体就是在自己失去亲人的坟上,用纸将一根点燃的蜡烛围住,让蜡烛自己燃烧,然后放炮烧纸,并磕头。现代科技进步,许多人就直接买电池带的小电灯送灯。

2正月十五送灯的讲究:

(1)在元宵节送灯的时候,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

(2)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

二、正月十五送灯送几盏好?

1正月十五送灯是送单还是送双好?

正月十五送灯送几盏好要依据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来看,一般大多数地区是一座坟上一盏就好了。

2正月十五送灯有时间规定吗?

正月十五送灯时间要依据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来看,一般太阳落山后好些。

3正月十五送灯放哪些位置好?

到祖坟地,每座坟头放一盏,在坟顶背风处点燃,然后也到河边湾旁、水井旁放灯,家中粮仓放老鼠灯,猪圈、牛羊栏也放灯,现在条件好了,买灯去放当然可以。

4正月十五送灯要不要写名字?

正月十五送灯不写名字,只要在坟顶背风处点燃就可以了。

三、正月十五送灯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这天除了要给祖坟送灯外,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明。

2出嫁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只有娘家人绝人后,才由嫁出去的女儿代为送灯。所以娘家人最忌讳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据说这样会让娘家人丁不兴旺。所以老家有“女不观娘家灯”之说。但媳妇可以送灯,因为她已是婆家里的人。没有出嫁的女儿还是娘家人,可以送灯的。

正月十五送灯不能女性送,且除了要给祖坟送灯外,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明,一般一座坟上一盏就好了。

迟子建

① 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不是寻常的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它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钉透一颗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上面,待到夜幕降临时,点燃蜡烛,再小心翼翼地落下灯罩。我提着这盏灯,觉得自己风光无限。

②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提着灯,怀揣一盒火柴东家走西家串,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点燃蜡烛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③“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咱女儿还真顾家啊。”父亲笑着说,便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的一束蓬勃芬芳的光。

④父亲说过年要里里外外都是光明的,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高高挂起的是红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是冰灯,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⑤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⑥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吗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提着灯的福气了。

⑦一进腊月,家里就忙年了。姐姐会来信说年忙到什么地步了,比如说被子拆洗完了,年馍蒸完了,各种吃食也准备得差不多了,然后催我早点儿回家过年。所以,不管我身在哈尔滨、西安,还是北京,总是千里迢迢地冒着严寒往家奔,当然今年也不例外。腊月廿六我赶回家中,母亲知道这个日子我会回去的,因为腊月廿七那天,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

⑧我们去看父亲了。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了些纸钱,已经成家立业的弟弟叩头对父亲说:“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过年去儿子家吧,我家住在……”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父亲记不住。我又补充说:“离综合商场很近。”父亲生前喜欢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

⑨正月十五到了,多年前的这一天,在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个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⑩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察”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⑪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选自《人民周刊》2020年11期,有删改)

22在第 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分)

23品味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父亲笑着说,便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的一束蓬勃芬芳的光。

24怎样理解“我”买下一盏灯送到父亲墓地并点燃这一举动?(3分)

25文章以“那盏叫父亲的灯”为题有何妙处(4分)

答案:

22①这灯空瓶做灯罩,“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显得别致、漂亮;  ②除夕夜“我”提上灯“东家走西家串”,觉得“风光无限”,年也变得“妖娆迷人”;  ③这灯需要父亲“花上很多工夫”,饱含浓浓父爱。

23①“芬芳”原指香,香气。这里运用通感修辞手法,表现看到女儿提着灯心满意足的样子,父亲内心充盈着温馨幸福。②“蓬勃”原指繁荣、旺盛。这里既写烛光的明亮,又表现父亲对生活充满希冀。

24①每到过年,我们都要到父亲墓前祭奠。卖灯人让“我”想到父亲生前过年喜欢“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我”突然觉得此时“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送灯是悼念父亲的最好方式。②这盏贴着“福”字的灯,寄托着“我”对父亲的怀念和祝福。  (评分标准:第一要点2分,第二要点1分,共3分)

25①标题一语双关,明指父亲给幼时的“我”做的灯和“我”送到父亲墓前的灯,暗指浓浓父爱和“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②“灯”为线索贯穿于全文,脉络清晰,结构浑然一体;③标题将无形的爱化作有形的灯,具体形象,含蓄蕴藉,新颖别致。

(评分标准:第一要点2分,第二、三要点各1分,共4分)

正月十五元宵节要给去世的亲人送灯吗?

在我国有的地区是有正月十五给去世亲人送灯的习俗。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给已经去世的亲人送灯的习俗是从我国的明朝开始的。明朝皇帝朱元璋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去寻找母亲的坟墓,但是因为没有找到,所以他就在每个坟前点了一盏灯,然后不停地磕头,哪个坟前的灯没有灭,哪个就是他母亲的坟。

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百姓们都给故去的亲人送灯。

所以在我们有的地区则就是有正月十五要给去世的亲人送灯的习俗

元宵节送灯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一:

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

注意事项二:

到坟前点灯时不能借火,因为人们认为借火点灯意味着自家的日子过不起来,日子不红火。

注意事项三:

只有娘家人绝人后,才由嫁出去的女儿代为送灯。

注意事项四:

给祖坟送灯使用蜡烛的必须是红色或黄绿色的蜡烛,忌讳点白色蜡烛。

注意事项五:

坟前一般送金银灯,让祖宗在阴间金银常有、荣华富贵。

2022年正月十五晚上几点送灯好?

子时:23:00-00:59(凶时)

时宜:作灶 祭祀 祈福 斋醮 酬神

丑时:01:00-02:59(吉时)

时宜:祈福 求嗣 订婚 嫁娶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祭祀

辰时:07:00-08:59(吉时)

时宜:祈福 求嗣 订婚 嫁娶 出行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祭祀

未时:13:00-14:59(吉时)

时宜:祈福 求嗣 订婚 嫁娶 修造 入宅 开市 交易 安葬 祭祀

酉时:17:00-18:59 (凶时)

时宜:祭祀 祈福 酬神 订婚 嫁娶 出行 求财 入宅 安葬 求嗣

亥时:21:00-22:59(吉时)

时宜:求财 见贵 祭祀 祈福 酬神

因为送灯是一定需要天黑之后进行送灯的,所以我们首先可以排除辰时和未时。其次因为坟墓的阴气过重,而时间越晚的阴气也是越重,所以送灯的时间也是可以跑出子时、丑时以及亥时、因此,在2022年正月十五最适合送灯的时间为酉时。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很多地方都有的习俗,熟不知正月十五给坟地送灯也是多地的习俗,但是对于初次接触该习俗的人来讲2023正月十五坟地送几盏灯便成了大家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吧。

2023正月十五坟地送几盏灯

看地方的讲究,但是大多数都是送三盏灯。为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这是地方的风俗。每年正月十五给祖上送灯,会在祖上安息的地方,让他们感觉到亲人的温暖。另外

正月十五送灯是有讲究的,这天除了要给祖坟送灯外,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明。出嫁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只有娘家人绝人后,才由嫁出去的女儿代为送灯。所以娘家人最忌讳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据说这样会让娘家人丁不兴旺。所以老家有“女不观娘家灯”之说。但媳妇可以送灯,因为她已是婆家里的人。没有出嫁的女儿还是娘家人,可以送灯的。

正月十五送两盏灯可以吗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在我们这里,去世的男性送灯要双数,女性送灯要单数。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

元宵节为给死去亲人送灯要注意什么

往祖坟送灯时,见到熟人不能说话,只能点头示意,以示祭奠先人和逝者的严肃、心情的沉重。到坟前点灯时,不能借火,人们认为借火点灯意味着自家的日子过不起来,日子不红火。给祖坟送灯如果使用蜡烛,则必须是红色或黄绿色的蜡烛,忌讳点白色蜡烛。因为白色蜡烛叫“大白杆”,忌点白色蜡烛是为了避免下辈子有“光棍”(即男孩子娶不上媳妇)之灾。坟前一般送金银灯,让祖宗在阴间金银常有、荣华富贵。将坟前金银灯放好后,用事先带好的油拌谷糠,将祖坟围成四方形,西南角留一缺口为门,在门口放一盏铁灯。这时,在上风口将油谷糠点燃,立时形成一条火龙,俗称火龙灯,意为祖坟有龙围绕、守护,风水好,吉利。最后将门口的铁灯点燃,为祖宗灵魂上西天大路照路。

1、腰部按摩器

老师平时坐的时间比较长,很容易导致腰椎不好,所以当老师的大多都有腰病,可以考虑送父亲一个腰部按摩器,按摩器除按摩以外,还可以热敷,可以有效地缓解腰部的疲劳,让父亲少受病痛的折磨,腰部按摩椅一般二百到三百左右,某宝有卖。

2、保温杯

做老师的由于长时间讲课很容易口渴,所以你可以送父亲一个保温杯,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父亲在上课时喝到凉水,有了保温杯后可以随时喝到温水,对保护父亲的嗓子以及身体健康都有好处。稍微好一点儿的保温杯需要三百元左右,不建议买太便宜的,否则保温效果不好不说,使用寿命也短,所以送父亲就要送一款质量好一点儿的礼物。

3、高清浮雕地球仪灯

可以送爸爸一个比较有创意的地球仪灯,该款灯不仅可以让做教材使用,同时晚上还可以用作小夜灯,如此有创意的一款礼物,相信父亲一定会喜欢的。高清浮雕地球仪灯某宝有卖,价位在三百元左右。

一盏。

据悉正月十五给故去的亲人送灯的习俗是从明朝开始的。朱元璋在元宵节去找他母亲的坟,没找到。他就在每个坟前点一盏灯,然后不停地磕头,哪个坟前的灯没有灭就是他母亲的坟。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每年正月十五百姓们都给故去的亲人送灯。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据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