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鞭泡酒方法

领导021

驴鞭泡酒方法,第1张

驴鞭泡酒方法
导读:驴鞭泡酒的功效:强阴壮筋,治阳-痿,筋骨酸软,气血虚亏,妇女乳汁不足。建议:单纯的使用驴鞭泡酒并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功效,这时候我们需要搭配一些其他的道地药材,经过科学的配比,炮制出来的药酒才能达到很好的壮阳的效果。体延堂泡酒料,500年老字

驴鞭泡酒的功效:强阴壮筋,治阳-痿,筋骨酸软,气血虚亏,妇女乳汁不足。

建议:单纯的使用驴鞭泡酒并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功效,这时候我们需要搭配一些其他的道地药材,经过科学的配比,炮制出来的药酒才能达到很好的壮阳的效果。

体延堂泡酒料,500年老字号品牌,药材用量全部经过严格的科学的比配,让药效达到更好的效果。

体延堂泡酒料配方:

鹿鞭,海狗鞭,驴鞭各50克,熟地120克白术,枸杞子,锁阳各30g,山药,茯苓,人参,肉苁蓉,*羊藿,菟丝子,泽泻,车前子,当归,补骨脂,首乌各20克等27味药材

驴鞭:强阴壮筋,治阳-痿,筋骨酸软,气血虚亏,妇女乳汁不足。

鹿鞭:补肾精,壮肾阳,益精,强腰膝。主治肾虚劳损,腰膝酸痛,耳聋耳鸣,阳-痿,遗-精,早-泄,带下清稀。

海狗鞭:壮阳滋阴、补肾益肝、调节内分泌。其鞭性平,入肝补肾。补血益气。养颜美肤。海狗鞭中含有大量粘性蛋白,具有延缓衰老,保持肌肤弹性和水分的功能;强筋壮骨。海狗鞭为补肾珍品,肾强则可强筋壮骨。

熟地: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枸杞:养肝,滋肾,润肺,补虚益精,清热明目

锁阳:补肾润肠。治阳-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山药: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嬴。治食少便溏、虚劳、喘咳、尿频、带下、消渴。

茯苓: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肠燥便秘

*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偏风不遂,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咳嗽,病后青盲,虚火牙痛,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

菟丝子: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腰膝酸痛、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尿频余沥、耳鸣、头眩眼花、视力减退、先兆流产、带下等症。

建议:泡酒料讲究严格的比例配对,每种药材都有它特有的药性和药效,只有经过科学配比的泡酒料才能达到很好的功效的,同时由于市场上大量的充斥着假货,比如很多的黑心的商家会用牛鞭来代替鹿鞭,在这里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品牌的道地药材,体延堂泡酒料严格按照科学的药材配比,全部使用道地药材,在业界有很高的声誉的。

1、山里交通不发达,山里的人很少有人吃过海鲜。

只听老辈的人说过海里的东西特鲜,特好吃。

有一回,有个山里人到山外办事,从集市上买回一只铜钱大的小螃蟹。

回家后,全家人都特别高兴!

赶快在锅里加满水,然后把螃蟹扔到锅里,盖上锅盖,点起火来开始煮螃蟹汤。

锅开了,全家一人一大碗,喝了以后,都说这汤真鲜。

喝完汤,孩子他妈就去刷锅,却发现螃蟹在锅台上爬着呢。

2、村里闹旱灾,农夫找到了法师求雨!

农夫问:“何时才能有雨啊!”

法师递给了农夫一个纸条,并吩咐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有下雨那天才能打开看!”

不久,果然下雨了!

农夫连忙兴奋地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道:“今日有雨。”

农夫感叹:“真TMD准啊!”

3、一顾客点了驴鞭这道菜,故意问**菜名,**羞得满脸通红,顾客得意地夹了一段放进嘴里。这时**说:这是往驴逼里放的东西!

4、男人对老婆说吃饭,睡觉;对小姨子说吃个饭,睡个觉;对美女说吃吃饭,睡睡觉;对小蜜说吃饭饭,睡觉觉;对丑女说吃什么饭,睡什么觉!

5、孙悟空和白骨精去开房,完事后悟空说:他妈的妖精就是妖精,处女膜也这么厚!白骨精说:你妈B,死猴子,改不了猴急,我内裤还没脱掉你就干!

6、一大群女生到农场实习,农场主教大家挤牛奶,示范作完,教大家动手亲自试试。这时一个女生看到别人已经挤了小半筒而自己的只有一点点,非常不解。农场主过来看看说:“**,你不但挤错了地方,而且还选错了牛。”

7、司机送领导参加文艺晚会,领导进了会场,司机被保安拦住,司机说我跟领导是一个系统的,保安说:鸡X跟蛋也是一个系统的,鸡X进去了,蛋能进去吗?

8、一男士去医院,医生问:何处不适?男答:听后不准笑医生答:当然男士脱其裤生 殖 器 仅有火柴棒粗,医生大笑男士大怒:都肿了好几天了,你还笑!

  生命就是进击—记江西蓝天学院法人代表于果

  文章来源:江西蓝天学院 作者:李露孙 点击:

  英雄城里英雄辈出。一位普通的青年当年高考虽然考得了高分,因腿有残疾却被拒之于大学门外。为了帮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圆大学之梦,他后来自己办了一所大学,并且办成了全国最大最好的民办高校之一。他因而当选为九、十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了名闻天下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他,就是江西蓝天学院法人代表——于果。

  于果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不论选择什么,都应该努力争取成功。”

  他又说:“思想能想多远,路就能走多远。我们要用想法改变世界。”

  他的人生轨迹印证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事在人为。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蓝天也给予了每一个人以无限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有志者奋飞蓝天。于果的成功就在于,他用自己志存高远的奋飞、百折不回的搏击,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蓝天之歌!

  是金子,放在哪儿都闪光

  他很幸运。 1962 年 7 月,他出生在江西景德镇,来到我们这个扑朔迷离、多姿多彩的世界。

  他又是不幸的。在他一岁半时,突然高烧不退。医师医术不高,诊断失误,开出不对路的药。结果,病好后,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使他一腿微跛。

  1978 年,他 16 岁时,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了。他有玫瑰色的梦:考进医学院,将来当医师,普渡众生。当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后,他高兴过,因为他的高考分数超过录取分数线 40 多分!然而,他空高兴一场,因为他的腿像华罗庚那样有些残疾,被有关部门搁置而没有录取。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有的人会萎糜颓废、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像黄河流经九曲十八弯,更加奔腾咆哮、一泻千里。

  于果是后一种人。他有足够的承受力。他就像在纵横的千山万壑之中默默奔向前方的一条小溪,当面对着一座不可逾越、耸入云天的石壁阻挡无法东流去时,小溪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仅仅是打个不屈的漩涡,为了向东而向西,继续向前奔流。小溪不怕道路的坎坷、曲折和漫长,它坚信它能看到田野,找到村庄,最后汇入辽阔浩瀚的海洋!因此,当高等学府的大门拒绝为他打开时,他不相信世界上所有的门都会向他关闭。

  1979 年,有扇“门”开了:江西省赣剧团招考搞道具制作的人员。于果对美术的业余爱好此时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他参加了考试,用灵巧的手,绘出了令考官们为之动容的美术作品。于是,该团领导慧眼识珠,不计较他腿有残疾,毅然把他招进去了。体格强健的他,的确是个棒小伙。剧团出外演出,笨重的道具箱子搬上搬下,舞台装台拆台、爬天桥装吊景……他都拣重活干,灵巧超过正常人。剧团在乡下演出步行几十里时,他总是走在前面,而且还帮年纪大的同志背行李、搀扶体弱的同志……

  他进赣剧团时,文革刚结束不久。赣剧团决定排演古装戏,可是经过十年浩劫,古装戏的“行头”已被“破四旧”破得荡然无存。因此,赣剧团特地用高薪从上海请来了一位 70 高龄的 老师傅,每天以好酒好肉款待,请他制作古装戏中各种人物戴的头盔。为了后继有人,赣剧团又特地派两个人跟他学,于果是其中之一。这位老师傅知道,这种学,无异于夺他的饭碗,因此,不愿教,尽量保守。每当做到关键部位,竟然叫他俩出去,待做好后才叫他俩进来。于果有一种“要干就要干好”的倔劲,不让他学他就偷偷学。于果为了攻破老师傅技术“壁垒”,不懂就问。老师傅尽管不愿露底,但在支支吾吾之中,于果也能发现一些诀窍。 白天 老师傅做了些什么,晚上于果就在家中极力地模仿着也做完什么,而且对不合理、不妥当的地方来个推陈出新……三个月后,于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同样一个头盔,老师傅做的是五六十年代的老东西,而于果做的有新意;老师傅做得笨重,于果做得轻巧……半年过后,赣剧团辞掉了老师傅,大胆起用于果。于果不负众望,做的头盔果然在江西省文艺界很有名气。当时,在全国都没有这么年轻的“老”师傅——只有17岁的他会做“全堂”的头盔。

  四川的川剧有一绝:变脸。所谓变脸,就是演古装戏的演员根据剧情人物的变化,在舞台上使用“绝活”技巧使剧中人物的脸谱再三再四地变换,观众看后哗然,又百思不得其解。 1981 年赣剧团领导派于果去四川学“变脸”。川剧演员拒绝向其它剧种传此绝招,于果在成都苦苦呆了 20 多天,一无所获。就这么两手空空打道回府,实在心不甘。于果是一个想干什么,就要干成什么的血性汉子,他锲而不舍,到一位川剧名演员家去登门拜访,态度极为诚恳。一次又一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位名演员终于同意让于果在他家的客厅里看一下他的表演。这位名演员躲到里屋去穿衣服、戴面罩,装扮停当后,在客厅里表演给于果看。于果全神贯注地盯住他的双手和“亮相”,几张脸变过去之后,他终于看出了秘密所在。可是,当于果请教他有关技术问题时,他却不讲。于果回到旅馆用丝绸做成面罩,用手上的线来拉,不行。他又一次一次去诚恳请教。那名演员见于果心诚至此,终于开了金口:“用XXX,你试试看。”这真是指点迷津,字字千金!于果回去后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做成了“变脸”!

  接着,于果把目光转向道具设计。当时,团里要排几个古装大剧目,需要一批难度很大的道具。

  于果迎难而上。比如,古装戏《邯郸梦》中的卢生,在梦中要骑驴。在传统的演技中,是演员用个驴鞭虚晃。赣剧团决定要用演员来演小毛驴。因此,要有个能让演员戴上的驴头和穿着的驴身。于果精心设计,用泥巴捏,用石膏倒,再用纸模做,造型丰满,活灵活现。导演一看妙极,马上决定给驴子加戏!在《邯郸梦》中的卢生,得到吕洞宾的指点,做黄粱美梦。吕洞宾送了个瓷枕头给卢生。于果就聪明地用白色的有机玻璃来做该枕,做成拱形,表面上绘有古色古香的青花瓷图案。妙就妙在于果在枕头两头内装置了能闪出各种颜色的频闪灯,可以在卢生做梦时根据音乐频率来一闪一闪,同时喷出缕缕青烟……舞台进入连吕洞宾都会“叹为观止”的梦境!

  1986 年,江西省举办首届戏剧节,那位扮演通人性的驴子的演员获了奖,于果也获得了该节唯一的道具设计奖,他设计的“瓷枕头”还获得了江西省科技进步奖。

  于果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制作道具上,他还用在服装设计上,许多报刊杂志发表了他的服装设计作品,于果成了一个既擅长现代时装设计又专长戏剧服装设计的优秀设计师。

  剧团领导把这位富有奇思妙想、才华出众的年青小伙子安进了由导演、编剧、作曲、舞美组成的创研室,负责舞台设计。于果 和他的 老师共同担任舞台设计的《邬飞霞》美术作品参加了 1989 年上海国际舞台美术节。 为了圆大学梦,他脱产学习两年,取得了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的大专毕业文凭。 1985 年赣剧团见他好学上进,特地送他到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布景设计专业进修; 1986 年,又送他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服装设计。

  于果腿有残疾。到了这时,赣剧团上上下下已经看不到这一点了。他们看到的是他的刻苦、向上、勤奋、智慧、友善、谦和……和令人击节赞赏的业绩。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剧团里有一位美丽的演花旦的女演员,不顾家庭的阻挠勇敢地与于果倾心相爱, 1985 年与于果共度了洞房花烛夜,成了他的贤妻。

  于果学成归来后,雄心勃勃,想为振兴赣剧大干一番。没想到,这时的赣剧与全国各地的各剧种一样,跌入了“越演越赔,不演不赔”的糟糕境地,于是各剧团的人才被闲置。

  于果的心在躁动。他不甘平庸。中华民族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在日夜促使他寻找新的能量释放场地。

  他下“海”了。是金子,放在哪儿都闪光。他在商海中遨游自如,而且几次把生意做到他帮异域去了!几年下来,他腰缠的已远远不止万贯。他在考虑:赚的这些钱,该投向何方?

  他清晰地记得:在“十年浩劫”中,年仅六岁的他随当教师的妈妈被下放到农村。那里没有学校,为了播下文化的种子,妈妈自告奋勇地在破庙里办起了农村初小,于果也成为妈妈的第一批学生。他亲眼看见妈妈不辞辛苦、无私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于果 14 岁那年,父母离异了。父亲不要他,饱受痛苦和磨难的母亲要回老家无锡。她临走前的一天晚上,忧心忡忡的抚摸着于果的头说:“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就去学一门技术。以后,你得靠自己养活自己……”

  正在读中学的他,为了凑足学费,吃力地扛着自家种的一捆沉重的甘蔗一瘸一拐地朝集市走去;黄昏时刻,饥肠辘辘的他躲在村里的草垛后面,等着好心的同学给他送一碗从家里偷盛出来的饭菜。这些好心的同学在他过得非常艰难的那几年里,一直在暗中接济他,直到他带着美好的希望与梦想走出山村。

  他想到自己当年高考被涮之事。

  于果不能忘记他的一位姓熊的同学,为了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一年又一年地参加高考,一直考了8年才被录取。走进大学时的他,年近 30 已两鬓斑白。

  于果不能忘记他的另一位同学,为了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一连考了 4 年都没考上,精神崩溃的他在一个深夜跳进了村前的水塘……

  人生的阅历就是人生的老师。苦难,也是人生的老师。这些教会了他如何思考:为他人着想才是最幸福的事,前人悲歌后人不应再唱!因此,他富了,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高考落榜不落志的莘莘学子。他要帮千千万万的高考落榜青年圆求学成才之梦。

  1994 年春,他与香港文强贸易公司、美国国际管理学院合作,创办了经江西省人民政府、省教委批准的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高级学府——实行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

  创业难,但难不倒于果。当时没有校舍,他就租用一个村委会的旧办公楼当教学楼。每到雨季,校门口的道路就要涨水,于果和师生们则要打着赤脚进进出出。他这位校长的办公室就在离厕所不远的一间不到 10 平方米 的小屋内,他既当校长又当勤杂工,经常以方便面充饥,有时忙得甚至顾不上吃饭,过度的劳累使他的胃多次大出血。他这位残疾人克服着正常人都难以承受的困难,坚定地为千千万万的高考落榜青年圆求学之梦。

  于果热诚地表示:我校愿与失意的人交朋友。今天的失意,不等于明天的失意。今天的太阳与昨天的不一样。明天的你必然胜过今天的你!来吧,年青的朋友!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办学的定位是:“要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要让平民子女能上得起学,要培养具有自信自强创业精神,又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准确的定位,使学校越办越红火。于是在 1995 年,全国各地 3000 多名好学上进不甘沉沦的青年涌进了省高职的校门。 1996 年,学生增至 5200 多名。也就在这一年,经省教委批准又成立了江西东南进修学院, 1997 年经国家教委备案省教委批准成为江西省民办高校中首批国家文凭试点院校;民办大学可以颁发国家文凭在省内尚属首次。

  1996 年,该校被国家教委授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 1997 年 11 月被全国民办高教委评为“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 1997 年 12 月被江西省自考委、省教委评为“全省自学考试先进集体”;被南昌市人民政府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1999 年 6 月被江西省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0 年元月被省自考委、省教委授予“自学考试助学先进单位”; 2001 年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单位”; 2001 年 4 月,被团中央、公安部、司法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国家计生委、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中央综治办联合授予“全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的先进集体”; 2001 年 5 月,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优秀学院”; 2002 年又被江西省教育厅再次授予“优秀学院”; 2003 年 3 月被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军区政治部、团省委授予“全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还被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南昌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被教育部、劳动社会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3 年 7 月,被评为“防非典先进集体”; 2003 年 9 月,该院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3 年 12 月,该院工会获“全省教育工会先进工会”; 2003 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评为“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4 年 1 月该院又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爱心集体”; 2004 年 6 月,学院荣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示范助学组织”; 2004 年 7 月,学院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年创业培训基地”。

  面对着人们的赞誉,他没有在意。他平时想得最多的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校风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他从该校开学第一天起,便对学校严加管理,依章治校,现已卓有成效,比如 2003 年 7 月,学生们参加学历文凭考试,平均及格率高出省平均及格率 125 个百分点,在全省八大民办院校中排名第一,其中 90 分以上优秀通过率人数为全省第一,《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的单科成绩也分别位居全省第一, 6 门实践考试的及格率达 100% 。这是他们在学历文凭考试中第 4 次获得第一。这使所有到校参观者及到校了解学生、学校情况的家长们都交口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