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来源:环球时报
婴儿盒的设计温馨可爱。
婴儿箱里的物品非常丰富。
[环球时报驻芬兰特约记者宋彦博]低生育率、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困扰着许多国家。如何鼓励生育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全球幸福指数连年高居榜首的国家,芬兰在育儿护理方面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其中,芬兰国家福利机构Kela于1938年开始向孕妇发放免费婴儿箱,大大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婴儿箱自83年前诞生以来,与时俱进,呈现给新生儿的物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体现了芬兰在育儿方面的诸多进步。
什么都有的“百宝箱”
在孩子出生前收到婴儿箱这个充满爱心的“百宝箱”,几乎成了芬兰准父母迎接新生儿的仪式。带着对肚子里宝宝的无限想象和期待,打开这个漂亮的大纸箱,捧出五六十件一样样品的母婴用品。准爸妈们常常会被这份礼物传递出的关心和体贴所感动:除了四季的衣服和被子,还有婴儿发梳、指甲钳、婴儿牙刷、臀霜……甚至连孩子的第一个玩具和第一本读物都准备好了,此外,还贴心地为母亲准备了乳垫和卫生巾,甚至纸盒本身就是大多数芬兰孩子的第一张婴儿床。婴儿箱提供孩子一岁前需要的主要用品。它非常实用,节省了父母购买的时间和费用,所以很受欢迎。对于不知道如何为第一个孩子做准备的新手父母来说,婴儿盒就更有帮助了。当他们打开箱子,用自己的双手触摸那些小衣服和用品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他们真的要当父母了。
自1938年起,准妈妈只要按照规定完成孕检,就可以向福利机构申请婴儿箱或领取170欧元的现金生育津贴。95%的新手妈妈会选择领取婴儿盒。值得一提的是,多胞胎家庭领取生育津贴(婴儿箱或等值现金)的政策非常慷慨:如果同时生育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第二个孩子的生育津贴乘以2,第三个孩子的生育津贴乘以3,以此类推。换言之,双胞胎家庭将获得三倍的产妇津贴,三胞胎家庭将获得六倍的产妇津贴。孕妇可以选择领取津贴的任何组合。例如,双胞胎母亲可以得到两个婴儿箱和一笔现金津贴。领养的孩子也享受福利。如果被收养的孩子未满18岁,养父母可以领取婴儿箱或现金补贴。
母婴产品与时俱进
83岁的婴儿箱开始只发放给低收入家庭。婴儿箱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自1949年以来,芬兰政府向所有孕妇发放婴儿箱,即使在饥荒和物资短缺的年代也是如此。
最早的婴儿箱里装的都是布料和缝纫工具,因为以前妈妈们都是自己给孩子做衣服。20世纪40年代,二战导致材料短缺,纸片和襁褓布取代了棉布和法兰绒布。随着20世纪50年代工业的发展,布料被成衣所取代。睡袋和尿布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妈妈步入职场,婴儿服装开始使用易清洗的弹性面料。21世纪初,随着芬兰人环保意识的增强,一次性产品逐渐消失,纸尿裤回归。2006年,为了鼓励母乳喂养,奶瓶被取消了。
近年来,随着芬兰在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方面的领先地位日益凸显,政府和公众也更加关注婴儿箱和母婴产品的低碳环保。2021年的婴儿箱,95%的棉制品采用有机棉,另有5件面料部分采用再生材料。当然,每件产品都必须符合芬兰和欧盟的安全标准。今年婴儿箱里的物品比去年少了6件,这也是芬兰准父母出于环保原因提出的。目前,Kela已经开始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合作,设计一个关于婴儿箱碳足迹的调查项目。未来,碳足迹将是婴儿箱的采购标准之一。
婴儿盒的外观也随着时代而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芬兰婴儿箱及其内容物基本上是白色的。从那时起,颜色和图案被添加进来,使它们更加温暖和可爱。但是衣服和床上用品的颜色一直都是中性色,男女生都适合,也容易穿。至于图案设计,是每年的重头戏,要从参赛设计师的作品中挑选。一旦确认,当地媒体会第一时间报道。今年是父母第一次可以通过投票参与决定婴儿睡袋的设计。
一份独特的礼物
从出生开始就睡在婴儿箱里的几代芬兰人,对这个纸箱子都有很深的感情。随着孩子的成长,许多父母会在盒子里放一些关于孩子成长的纪念品,在以后的某个时间送给孩子。每当准妈妈收到婴儿盒的时候,她的亲戚朋友都会过来看,聊起自己童年的婴儿盒或者自己的孩子。一位芬兰妈妈说,“我走亲访友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用同样的东西,就觉得很亲切,很感动。”因为婴儿箱里衣服的颜色和图案每年都在变,妈妈们看到别的孩子都会忍不住去比较。当他们看到和自己孩子的衣服一样的款式时,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同龄人”。
许多芬兰父母之前并不知道婴儿箱是政府赠送的独特礼物。婴儿箱诞生后的几十年里,芬兰是唯一发放婴儿箱的国家。2013年,芬兰政府将一个婴儿箱作为国礼送给了威廉王子夫妇,他们正准备迎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此举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芬兰婴儿箱迅速走红。如今,已经在60多个国家实施了100多个与婴儿箱相关的试点项目,反响良好。
对芬兰人来说,婴儿箱象征着平等。无论贫富,每个孩子都在同一个盒子里长大;婴儿箱也象征着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的关心和支持。它代表了一整套育儿政策所构建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每一个芬兰人幸福的开始。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