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九十岁老人称期颐寿;21——30岁为短寿;31——40岁为强寿;41——50岁为艾寿;51——60岁为周寿;61——70岁为稀寿;71——80岁为耋寿; 81——90岁为耄寿; 91——100岁为期颐;扩展资料:古时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九十岁老人称期颐寿;
21——30岁为短寿;
31——40岁为强寿;
41——50岁为艾寿;
51——60岁为周寿;
61——70岁为稀寿;
71——80岁为耋寿;
81——90岁为耄寿;
91——100岁为期颐;
扩展资料:
古时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 期颐:百岁之人。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她。
九十为上寿。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上”是什么意思,下、中的后面自然就是上嘛。在远古时期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已经是“古稀”了,要想活到就是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所以,古人称九十为上寿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啦,可以活到“白寿”年岁更是人们的愿望。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其他年纪称号
80岁,古人称之为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九十岁称为耄耋寿。
民间老人过生日叫寿诞,60岁为花甲寿,70岁为古稀寿,80、90为耄耋寿,百岁为期颐寿,并称60岁为下寿,80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只有到五十岁才能称寿,小于五十岁只能称过生日。
“卒”字的草体形似九和十,合在一起为“卒”字,遂称九十岁大寿为卒寿。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所以60周岁的寿辰也有满寿的说法,即一个60年的轮回。
其他关于寿的称呼
一些称呼如下:70岁寿辰称为古稀寿,这个称谓是来源于杜甫的一句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77岁寿辰被称为喜寿,因为“喜”字的草书形似七七七。80岁寿辰被称为伞寿,因为“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88岁寿辰被称为米寿,因为“米”字从上而下可以被拆写为“八十八”,同时也寓意着老人随年事已高,但是仍然很有食欲。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