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
婚娶之礼。
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就是中式婚礼。
传统婚礼介绍
婚姻六礼
唐制婚服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
婚前礼,即“订婚”
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
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据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而所谓的六礼,据仪礼的记载,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据说六礼是创于周朝的,有学者认为周文王时代已有六礼,不过亦有人不从六礼。
汉平帝元始三年,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传千朗史家属可行亲迎,次年立皇后亦纳采、卜吉。 魏晋南北朝时,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礼都没有请迎,自东汉到东晋时很多时都不依六礼成婚。
唐代以后,皇太子开始请迎,而亲王的婚礼都会依随六礼。后来暨“问名”于“纳采”和“请期”于“纳成”;是故虽然概念上还是依六礼而行,实际上只有“纳采”、“纳吉”、“纳征”和“亲迎”四礼。而朱子家礼更将“纳吉”和“纳征”合为一礼,所以只有三礼。
元朝时,婚礼加议婚一礼。
明朝洪武元年时,以朱子家礼为标准制定婚礼。
清朝时,据通礼记载,汉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礼,但都拼入了成妇成婿之礼,而古代的六礼亦只余下“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与“请迎”五礼。其他士、庶人结婚都比较简单,而民间的婚礼一般都会依朱子家法进行。
三书六礼
三书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聘书 聘书是订婚用的书,于“纳吉”(过文定) 时男家交给女家。
礼书 礼书是“纳征”(过大礼) 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 顾名思义,迎亲书即迎娶新娘时的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六礼
纳采 又称“采择”,相当于后世所称之“提亲”、“说媒”。表示男方曾审慎考虑之后所做的决定。 《文公家礼》说:“纳其采择之礼,及今世所谓言定也。”而古代较为朴实简单,具《仪礼士昏礼》记载,士大夫阶层所执的见面礼,即称“贽”或“挚”,仅“用雁”。其原应执雉而已,但雉不易活捉,多为死雉,婚时不宜,且婚礼为人生大事,故特许新人得越其身分等级穿戴与使用衣着行头。
唐杜佑通典里就记载了三十种纳采的礼品:
礼品 象征
元纁、 羊 元,象天,纁法地,羊和祥也,群而不党
中式婚礼现场
雁:雁则随阳
清酒:清酒降福
白酒:白酒欢之由
粳米: 粳米养食
稷米: 稷米粢盛
蒲: 蒲众多,性柔
苇: 苇柔之久
卷柏: 卷柏屈卷附生
嘉禾:嘉禾须禄
缕缝衣: 长命缕缝衣,延寿胶能合异类
漆: 漆内外光好
五色丝: 五色丝章采屈伸不穷
合欢铃: 合欢铃音声和谐
九子墨: 九子墨长生子孙
金钱: 金钱和明不止
禄得、香草: 禄得香草为吉祥
凤凰: 凤凰雌雄伉合
舍利兽: 舍利兽廉而谦
鸳鸯: 鸳鸯飞止须四鸣相和
受福兽: 受福兽体恭而心慈
鱼: 鱼处渊无射
鹿: 鹿者禄也
乌: 鸟知反哺,孝于夫母
九子妇: 九子妇有四得
阳燧: 阳燧成名安身
又丹: 又丹为王色之荣,青为色首,东方始
问名: 问名是指男家询问女家关于女家女儿的姓名、时辰八字,如女家接纳男家的提亲,就会把女儿的姓名和时辰八字等交给男家,放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凶,如卜吉兆的话,就会决定娶女家的女儿。
纳吉: 纳吉,即过文定,有一点像西方人的定婚,这时其实婚事已初步议定。
纳征: 纳征,即过大礼;“纳”是的意思是聘财,而“征”就是“成”的意思,亦即是说男家需要纳聘礼后才可成婚的意思。过大礼时,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 (须是全福之人) 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完成纳征的仪式后,婚约便正式定立。
请期: 请期即是“择吉日”成婚的意思。男家会择定一个成婚的良辰吉日,再准备婚期吉日书和礼品给女家,女家受礼及同意后,便可确定婚期。
亲迎: 亲迎亦称迎亲,就是在结婚之日,新郎会与媒人和亲友一起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前往女家之前会先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之礼,然后以花轿接新娘回到男逐。新人会在男家举行拜天、地、祖先的仪式,然后送入洞房。
换庚谱
换庚谱,就是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辰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过文定
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着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
过大礼
“过文定”举行后,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后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以下就是男女家只方的礼品:
男家礼品
以下的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依照各地风俗不同,礼品的种类会有差异。
聘金:这表示著男方承认和感谢女方家长对女儿的养育之恩。
聘饼:一担 (五十公斤)
海味:分四式,六式或八式,款式与数量视男家的经济状况而定。 每款通常分两包。其中发菜是必须的,以取其发财之意,而其他的海味有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等。
三牲:两对鸡,两雄两雌 (如父母不全, 则一对已足够);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 (喜只飞),即一片相连开二,以表示丰硕诚恳的敬意。
鱼:大鱼或鲮鱼;意即腥(声)气;也表示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椰子:两对 (父母不全可用一对),即有爷 (椰) 有子的意思。
酒:四支,表示爱情浓郁。
四京果:即龙眼干、荔枝干、合桃干和连壳花生,以祝福子孙兴旺,亦含圆满多福,生生不息之意。
生果:即生生猛猛的意思
四色糖:即冰糖、桔饼、冬瓜糖和金茦,表示象甜密,白头到老的意思。
茶叶、芝麻:因为种植茶叶必须用种子、故以茶叶作礼品,暗喻女子一经缔结婚约,便要守信不渝,绝无后悔,亦即“油麻茶礼”。
帖盒(礼金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榔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还有红头绳、利市、聘金、饰金、龙凤烛和一幅对联
香炮镯金:香 (无骨透脚青),炮 (大鞭炮和大火炮),镯 (龙凤成对喜镯)。
斗二米:男方准备十二斤糯米、三斤二两砂糖,这是给女家做汤圆的,以取其圆满,甜蜜美满之意。
女家礼品
男家礼物的一半或若干 茶叶
生果
莲藕、芋头、石榴 (各一对)
贺维巾
长裤:意即长命富贵
鞋 (一对):意即同偕 (鞋) 到老
扁柏、姜、茶煎堆、松糕
回聘金
槟榔 (受一个,余数则全回给男家):意即一郎到尾
安床
在选定吉日后,于婚前几天由“一世好运的男士”把新床移到适当的位置。位置要依男女双方的八字以及神位等决定,而安床的住置亦不可与桌柜、方橱的尖角相对。
然后,再由一位“儿孙满堂的女士”负责铺床,并摆上各式喜果、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
安床后,安床之后,禁让自己或其他成年人坐卧,寡妇、失婚者尤忌;但可先让婴孩在床上玩耍,寓意添丁发财。
嫁妆
嫁妆最迟需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嫁妆的多少象征女家的身份与财富。除了珠宝首饰外,嫁妆主要都是富有吉祥寓意的东西:
蝴蝶双飞:剪刀
甜甜蜜蜜:片糖
花开富贵:花瓶
丰衣足食:七十二套衣服
哭嫁
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
哭嫁在今天可能会是一些很难理解的事;但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
而事实上,出嫁后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也有以下的说法:说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上头
古代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己成年。而女子十四岁成年行“及笄礼”。标示已到婚嫁年龄。因此成年礼与婚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许嫁之后,女子需要改梳发式,以表示她不再是姑娘,而是待嫁新娘了。“上头”不只是皆梳发挽髻,而是指整个头部打扮,还要开脸画眉,涂脂搽粉等。
“开脸”是指用细绒绞去新娘脸上的汗毛,使面部更为光洁。
“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俗称“好命佬”及“好命婆”),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此外,娘家还会设宴请客,“上头”的隆重性在此也可见一斑。
“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郎新娘梳头,一面梳,一面说: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发齐眉, 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盖头
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盖头。
对于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于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出门
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着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
在出门的时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这是因为嫂字有着扫帚星的扫字的谐音,是故人们相信嫂嫂于出门时相送会带来不吉利。
现如今的新娘出门时,由伴娘 (陪伴新娘过门至男家,而且必须是未婚的) 撑起红伞护著新娘,取其开枝散叶的意思。大妗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会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迎亲
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
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着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最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著,作为“避邪”的意思。
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究竟为何会这样呢,遇到出殡的队伍会是财宝吗?其实这是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过门
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
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后,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
然后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后拜祖先。新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后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后,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拜堂
“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有趣的是,“拜堂”是不属于古代“三书六礼”之中的礼仪的。
“拜堂”这一婚俗于宋代以后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
“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
其实,拜天地代表着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于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某程度上,夫妻交拜是在古代少数可以让女性跟男性同一地位的时候。
三朝回门
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
归宁,就是回娘家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是夫家离娘家很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后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
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
现代婚礼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 烧猪一只 (以示新娘的贞洁)
西饼两盒
酒一对
竹蔗两支 (步步高升)
鸡一对
生菜 (风生水起)
生果两篮
荵 (松松动动)
伊面两盒
鸡仔灯笼金
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新人着装
新郎穿状元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
周制婚礼着装
状元袍是由红色的九品官服变化而来,帽子为乌纱帽,插宫花。
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摄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必备道具
中式婚礼之必备道具
1、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2、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3、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4、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5、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6、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
7、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8、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媒人)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9、秤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10、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长辈回家祝福语简短一句话
1、人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道思亲之时更想你。想你就在月圆时。中秋快乐,我想你了!
2、这种美好的事那是前年了!
3、27★空调冷却不了青春的火焰,电视演绎不了年轻的色彩,MP3播放不了岁月的音色,**远比不上生命的精彩,短信却能寄托我真诚的祝福:春节快乐!
4、在我们这里出殡,如果家里还有一个老人的,那就需要选择单日出殡。如果两个老人都去世了,那就单日双日没有说法了。
5、去年明月今又来,人间一岁几多情,但愿月圆花常开,世间此情古今同。
6、我趁此机会找到大伯和二伯,把车里的烟酒搬下来送给他们,再次说道:“我爸暂时回不来,他说等他回来后,再来和你们好好聚聚。”
7、月到中秋分外明,问候祝福传九州。花好月圆人喜庆,温馨康泰暖万家。一条短信虽平淡,化作月饼寄遥思。父母亲朋皆幸福,读着短信守甜蜜。
8、我有2个姐姐,我觉的,父母的家是她们的娘家,是她们从小生活的地方,而我是她们的娘家兄弟,也可以说我的家也是她们的娘家,因为早晚父母会逝去,我终将成为她们唯一的娘家依靠,所以姐姐们来我家,跟到自己家应该一样,没那么多的约束,我也很喜欢这种气氛。
9、年,过年,盼团圆,除夕盛宴,温馨话甘甜,欢乐喜庆笑颜,新春吉祥共祝愿,万事如意勤劳挣钱,福禄寿禧康泰艳阳天,歌盛世幸福生活乐无边。
10、66★春节祝福不能忘,短信送你愿吉祥,祝你:大财小财处处发财,大事小事事事顺利,亲情友情情情如意,官运财运运运亨通,亲人爱人人人安康。马年快乐!
11、在我们这里,一般都会是吃过午饭后出殡,这样上午的时候,所有的亲戚朋友就会都赶到了,不至于出现着急慌慌张张的事情。在容娘家这里,会是吃过早饭后出殡,出殡后回来吃顿饭,亲戚朋友也就离开了。
12、新春小长假,送礼太俗套,祝福没花招,只愿朋友你:天天被财神爷骚扰,时时被弥勒佛普照,大把大把地赚钞票,每天快乐地哈哈笑,幸福生活跟着跑。
13、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家里的人情能随就随,如果实在不方便随,也不必太过在意。
14、请带上新年的气息,踏上回家路,一路平安!
15、温馨提示:今天烦了不许皱眉;恼了不许生气;痛了不许哭;伤心不许难过;孤独要找朋友,烦恼要找快乐;不要问我为什么,新春就是要快乐。祝新年快乐!
16、家族外人员尚且如此,题主作为家族内成员,平时在外,工作繁忙,应该很少机会回老家和家族内兄弟来往,更应该提前回去吊唁和守灵,以表达你的尊敬和悲伤之情!
17、我们那里有个习俗,头一年过年要给故人做祭祀,就是用鸡鸭肉之类的,在家里祭奠亡人。我不懂,那些祭奠之物都是我妈妈在乡里买的,托哥哥进城带来的。然后在婆婆的指导下,在家里简单的烧纸焚香祭奠了一番。然后在公婆家里过年(我家没开火)。
18、星星的寂寞月知道,晚霞的羞涩云知道,花儿的芬芳蝶知道,青草的温柔风知道,梦里的缠绵心知道,心里的酸楚泪知道,我的思念您知道!我的祝福请记牢:祝春节欢乐!
19、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一切逝去了的方知可贵。祝您中秋快乐!
20、3★春节到,祝福送,发条短信情更长;欢乐闹,快乐至,愿你开怀大声笑;无烦恼,无忧愁,好运时时把你绕;财源到,福运到,健康平安幸福好。马年快乐哦!
21、我第二年也是在公婆家过春节,后来至今都在娘家陪父母过年了。
22、今天阿肯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马年的祝福短信,幽默、甜蜜、机智各种都有,赶紧收藏吧!
23、79★春节也称之为新年,春节祝福语是指在新年时送给亲戚、朋友、长辈、领导、同事或同学等的节日祝福。
24、桂花芳香,思绪回荡,心中涟漪荡起多少波浪。都不如享受天伦之乐,团聚一堂。霎那间,卸下生活的伪装,劳累的身心,爽亮,开朗。身在异乡,心回故乡,那美好的童年,那儿时的时光,有亲人相伴的佳节,心爽,家安康。圆月下,在异乡,闻花香,赏月亮。
25、长辈回家祝福语简短一句话是我办事不周,还是大伯和二伯事多呢?您接着往下看。
26、有爱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就有幸福;有幸福的地方,有慈爱的父母。父母在的地方,有爱有家有幸福。祝我亲爱的父母幸福平安,事事皆好!我曾被你们慈爱厚实的双手紧抱,我曾被你们宽阔坚实的胸怀温暖,我曾被你们温馨喜悦的目光凝视,我曾被你们坚定沉稳的脚步引领,你们用一生祝福我的未来,我将用感恩和孝顺来回应,愿爸爸妈妈健康,快乐,平安,幸福一生一世。你好,望采纳、
27、祝您2020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永远开心元旦即将来到,信息不能迟到;好友前来报到,祝福提前送到:爱情浪漫美好,友情
28、老人去世后,去世老人的儿子是不会离开灵堂的,他们需要给来帮忙的人磕头,而女儿需要在去世老人的身边,儿媳妇需要给来帮忙的女人磕头,因为在我们这里有“老人去世矮三辈”的说法。
29、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醒来惊觉不是梦,眉间皱纹又一重。岁月流逝,亲情永恒,在这个属于您的日子里,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30、奶奶今天是您的70岁生日,祝您永远快乐健康,笑在眉头喜在心头,福寿绵绵,长命百年!
31、发个信息同你聊,架起一座思念桥;没有什么好送你,只有一句好想你!外公中秋快乐!
32、当今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人与人的交流离不开网络,所以可以给他们买电话啊,电脑啊之类的东西,因为这里都给他们确实是不懂,所以也买不好。
33、53★鲁迅先生说过,脚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也想说,友情本来不存在,但是经常联系了便有了友情。祝你春节愉快,别忘记经常联系哦!
34、中秋节给长辈的祝福语简短句子
35、老人下葬后,把孝布回家是一种传统习俗,我国多地的民俗认为,送葬后的孝布必须要带回家,民间的说法是可驱邪,也有说是可荫庇送葬晚辈的身体健康。过去农村去参加送葬的晚辈,主家不给孝布,认为是瞧不起人,有的人还会因此生气离开办丧事的人家。其实,在旧时,布是非常紧缺的物资,新白布有很多的用处。比如过去可用来做内裤、鞋子的料布、米袋子、打豆腐的包布、抹布等。带回家符合我国节俭传统,在这方面不存在忌讳。
36、有一种焦虑,叫思乡;有一种焦虑,叫想家;有一种焦虑,叫念母;有一种焦虑,叫爱妻;以一种焦虑,叫疼儿。春节到了,愿朋友早日回家,让焦虑不再焦虑,让幸福永远幸福!
37、还有告诉他们,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努力,我们取得的成绩!
38、丹桂要笑,香气缭绕;金菊要笑,倩影摇摇;圆月要笑,中秋欲临,佳节要到。我也要笑,提前准备,祝福早到:愿你情圆事圆人团圆,吉祥如意享美好!
39、家,永远是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渴望的温暖和爱。
40、你是月饼我是馅,缠缠绵绵总见面;你是风筝我是线,追追逐逐把你牵;你是明月我是泉,美美满满一万年!
41、长辈回家祝福语简短一句话朋友,还记得单位门口墙上的那几个大字吗?“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明天你要去旅游了,别忘了“高高兴兴旅游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啊!”
42、34★因考虑到今天会有铺天盖地的祝福短信堵塞网络,有理想有远见且智慧过人未卜先知的举世无双宇宙超级无敌天才提前恭祝:嗨皮马野儿!
43、除夕快来到,送你一条鱼:鱼头点一点,日子如蜜甜;鱼尾摆一摆,好运又发财;鱼嘴张一张,合家都安康。提前祝你年年有余,新春愉快!
44、月儿高高,思念心情给你捎,开口笑笑,好彩好运一起到,心儿跳跳,迎得福气来拥抱,日子好好,幸福生活抱你腰,中秋佳节,祝愿工作事业步步高。
45、我疑惑地问:“买什么档次的合适呢?”
46、过小年祝福语给同学朋友的新年祝福语简短独特
47、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春节的鞭炮声响起,是你欢悦的心情;春节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是你对未来的憧憬;春节的对联双手贴起
48、年尾年头春节将至,忙里忙外艰辛苦劳,思亲思友思念故乡,回乡回家回去团圆,奖金奖状外加工资,礼品礼包全部备好,等车等票心莫烦躁,一心一意回家拥抱。春节回家,祝你一路顺风,平安快乐。
49、表面不在家,家里的人情都没随,该怎么办?
50、上学的原因迁出户口的在毕业以后没有工作可以迁回。
51、1★除夕到,送你一顿年夜大餐。用“祝福”蒸出米饭,用“平安”炒制菜肴,炖上一锅“吉祥如意”的大锅菜,外加一盆“心想事成”的美味汤,喝出马年好运来!
52、31★大海啊全是水,蜘蛛啊全是腿,辣椒啊真辣嘴,认识你啊不后悔。祝新年快乐,天天开怀合不拢嘴!光阴白驹过隙,你我人在旅途,不必在意太多,祝新的一年里轻松一点!新年佳节,早早给你拜年!
53、衷心地道一声:生日快乐!过度的操劳,使您的头发爬上了雪霜,您的额头爬满了皱纹,您辛苦了,在今天您就给自己放个假吧!让自己歇一歇。
54、新年好运到,好事来得早;朋友微微笑,喜庆围你绕;花儿对你开,鸟儿向你叫。生活美满又如意!喜庆!喜庆!一生平安如意!春节快乐!
55、趁着时间尚早,心儿尚未凌乱,夜色还未上演,月亮还不很圆,月饼还未端出,短信尚未拥堵,我赶在中秋到来之前,送你祝福,共享喜悦。
56、2022年虎年新年简短走心拜年祝福语大全
57、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愿我的祝福如冬日暖阳,春日清风,夏日阳伞,为你挡风阻沙,送去温暖,捎去清凉,陪伴你共渡今生!
58、家,永远是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渴望的温暖和爱。过年了,搭上回家的车,与家人团聚团聚吧。
59、这话惹恼了邻居,纷纷指责他不懂事,好心好意地帮他们处理家事,反而还数落他们的不是。
60、就在今年的6月2号那天下午,刘爷爷去世了,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爸爸给我打电话说:“豆豆,你刘爷爷走了,你替我回老家参加葬礼,顺便给你大伯二伯买点烟酒。”
61、秋分秋色秋收忙,秋风秋雨秋意凉。秋季养生调情志,中秋佳节喜气扬。金秋燥气在当令,滋阴润肺食调养。调节情绪防抑郁,心性平和要开朗。
62、姥爷,祝您永远快乐健康,笑在眉头喜在心头,福寿绵绵,长命百年!
63、仰望夜空,举杯成影,醉酒一秋,明年是否再聚首,让圆月记下,桂花香时,记得摘花,自酿桂花酒,好留下个秋。无论来年可聚首,牢记桂花香时,赏月,悲秋。神州大地,黄河流,长江流,不聚首,同喝江河水,共饮挂花酒。
64、朋友,请释放心灵洗涤疲惫,接受每声祝福,聚积每个喜悦!这个节日的每个音符,就这么迂回舒缓地写在你的乐章上。春节快乐!
65、一般都会在前一天下午去火化,去的时候,都是儿子女儿一起去。到了第二天就出殡。出殡的时候,都会是大儿子打幡摔瓦,大女儿抱骨灰盒做车。
66、民间规矩,每年上新坟时,孝男孝女到了坟头要穿孝服或戴孝。三年期满后,孝男孝女的孝服孝布可以自行处理。
67、2020新年快乐祝福语2020年新年祝福语精选
68、然而.“病毒无界”,当今世界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从未退缩。虽然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并不乐观。但我们相信有中国***地坚强领导,有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负重前行,有14亿中国人民的不屈不饶地斗争精神。一定会战胜病魔,守得云开月明,家园祥和安宁!
69、夏日已至,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养生莫忘记:重养神,慎起居,调饮食,重降温。短信到,清凉到,愿你幸福长相伴,夏至快乐多美好健康语录:一日一苹果,毛病绕道过;一日一枣,长生不老;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欢乐是健康,忧郁是病魔。
70、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过年回家敲门的姿态,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踹门回家。
71、29★元旦佳节到,向你问个好;身体倍健康,心情特别好;好运天天交,口味顿顿妙;家里出黄金,墙上长钞票。
72、今天奶奶您的70岁生日,祝奶奶生日快乐,笑口常开,长命百岁,龙马精神,身体健康,老当益壮!
73、父母健在,大姑姐回娘家,是不需要告诉你这个兄弟媳妇的,如果公婆提前通知你一下会更好,但你不能强求这个事。
74、62★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的深深祝福,夕阳收起的最后一抹嫣红是我对你衷心的问候,在元旦来临之际,送上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75、在农村很注重人情往来,红白喜事都要随个份子钱,不在乎钱多少,主要是以后自家有事的时候,有人主动来帮忙,不至于四处求人。
76、岁月的狼毫笔,尽情挥洒在九州大地的画板上。总在不经意间绘出一片秋色。那片浅黄,逐渐绘出仙草的摸样。摇曳在秋风里,带出一轮明月,思绪着远方。
77、2020鼠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未遇的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世界经济社会遭受严重冲击,全球仿佛进入至暗时刻。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达76250431例,死亡病例达1699230例。其中我国感染人数为95998人,死亡人数4773人。面对快速增长的冰冷数字,人们仿佛明白其实新冠病毒并没有远离我们。全球面临疫情的挑战可想而知……
78、刘爷爷只有两个儿子,比我爸大几岁,平日里我都是称呼他们为大伯和二伯。
79、2022虎年春节祝福语短句,2022除夕夜吉祥话大全
80、61★阔别多日,愿在这祥和的三鹿奶粉事件春节里带给你快乐无数!祝你春节过得开心!
81、那天人很多,我没耽误时间,简单说了两句话就先去了院落外等候,十一点半的时候,送葬队伍离开了,我跟着去了坟地,回来后村里的忙活人已经拉开了酒席。
82、秋空给人以深深的思索,您留给我的瑰宝是哲人的深思明辨,还有那从容出世的信条。
83、乘苦难之梯,摘幸福之果,祝奋斗的朋友,采撷幸福果,尽享天伦乐。过年了,不要忘了回家看看。
84、我相信婆婆的伤心是真的,我更相信公婆一定很后悔,后悔平日对这个老实巴交的大儿子没有好态度。因为人都是失去了才只知道珍惜。
85、姥爷,祝您永远快乐健康,笑在眉头喜在心头,福寿绵绵,长命百年!
86、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中秋快乐!
87、一般在请人穿衣服的同时,也会让去世老人的儿子,由本家人陪同,一起去请总理,也就是本队里德高望重的,能够管理红白喜事的人。把总理请来后,总理就开始主持白事,然后安排来帮忙的人去报丧,以及派人去买白事上用到的东西,还帮忙打理白事上这几天的事情。包括做饭、吃饭、刷碗的很多事情。
88、15★马年好运到,好事来得早!朋友微微笑,喜庆围你绕!花儿对你开,鸟儿向你叫。生活美满又如意!喜庆!喜庆!一生平安如意!
89、爱你,谢谢你,还要声声不断祝福你,因为母亲能做到的一切你都做到了。祝你生日快乐!
90、月到中秋,分外想你。看到哪团中圆圆的月亮吗哪就是我想你念你牵挂你的心!爱你吻你!晚安!
91、87★风雨中,默默的为我撑起一把伞;无助时,为我营造一个避风的港湾;失落时,总是耐心的把我开导。亲爱的战友啊,你是我人生的航标。祝马年春节快乐!
92、2020年元旦快乐!告别2019,断了烦恼尾巴,断了悲伤害怕;迎接2020,摇了快乐之手,多了希望守候,播了真诚祝福,获了天
93、回去的路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他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道:“豆豆,让你受委屈了,是爸爸考虑不周。”
94、妈妈的生日是女儿难以表达情怀的日子,因为有了妈妈,世界才有了我。灿烂的阳光温馨的生活,这一切源于我有妈妈。即使点燃所有的蜡烛,都无法表达我的爱。祝妈妈长寿!
95、(新朋友)点击图上面蓝色字〖百科全书〗关注
96、旅游是美好的,途中是享受的。饮食要独特的,风景要别致的。钱包要管好的,相机要常用的。问路要动听的,朋友要多交的。魅力处处在,祝福伴你行。
97、故乡的温暖,身在何处也不会忘记。回家的方向,走到哪里都不会迷失。奔波的脚步,路程多远也不觉得苦。祝福的话语,无论你在哪里都紧紧跟随。祝旅途愉快。
98、让快乐与你紧紧拥抱,让烦恼低头悄悄走掉,让健康吉祥对你关照,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祝您新年快乐!虎年旺旺!
99、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就要到春节了,忙碌的春运工作已经开始了,在外工作的人,都陆陆续续的回家过年了,给父母带点什么礼物好呢,这个要看自己的经济条件,也要因人而异。
100、所有等待都能出现,所有愿望都能实现,所有期待都能如愿,所有梦想都能兑现,所有神灵都能显现,所有祝福都能呈现,愿你的生日快乐无限。
中国传统的结婚流程(一)
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5、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6、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7、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8、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晨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9、过文定,过大礼: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後,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10、哭嫁: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後,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也有以下的说法:说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1、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通常是男掀女的红盖头(比如说任泉和李冰冰)。对於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於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後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2、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 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著,作为“避邪”的意思。 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13、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14、出门: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著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在出门的时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这是因为嫂字有著扫帚星的扫字的谐音,是故人们相信嫂嫂於出门时相送会带来不吉利。现在的新娘出门时,由伴娘撑起红伞护著新娘,取其开枝散叶的意思。大妗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後便不会啄新娘。最後上花车前,新娘子会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5、过门: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後,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然後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後拜祖先。新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後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後,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16、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抱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後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 、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 、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17、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18、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19、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20、酒筵: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其最主要的意义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21、合酒: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 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22、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婚礼流程:
1、婚前礼,即“订婚”;三个阶段
2、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 ;
3、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基本流程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改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中国传统的结婚流程(二)
古代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准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厅中央(若招赘则面向内)的高椅上,低椅翘脚;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
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给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 。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即十分繁复
一、祭拜: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当天更是千头万绪--
一、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该先祭拜祖先。
二、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最好。
三、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四、食姊妹桌: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都要说吉祥话。
五、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新娘下车后,应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六、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应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姊妹或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其见到新娘,在经过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999元红包礼成交,意喻「长长久久」。
七、盖头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应将头纱放下,将新娘挽出大厅。
八、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九、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十、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萝卜,以示「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筛,用以驱逐路上之不祥。
十一、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生肖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礼。
十二、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时,绝对不可向女方的家人说再见。
十三、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泼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十四、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可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十五、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炮城」庆贺告喜。
十六、摸橘子:礼车抵达后,由一位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十七、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褔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十八、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十九、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二十、敬茶:男方家中之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认识,此仪式即是承认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二十一、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二十二、进洞房:以竹筛覆床上,桌上置铜镜以压惊,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共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二十三、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二十四、观礼、喜宴:目前一般人均采取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时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
二十五、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餐厅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二十六、吃茶:一般宴客离去后,由男方家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二十七、闹洞房:双方新人可借故戏闹新人增添新婚喜气。
婚宴座位如何编排
主席: 男女家各设一席主席,可免顾此失彼。 新郎、新娘座位应是男左女右。 伴郎和伴娘的座位应安排在新人身旁。 长辈和比较亲近的亲人如双亲的兄弟姐妹或祖父、祖母的兄弟姐妹,都应该尽量安排在主人席或重要的位子。
副主席:安排给其它长辈及亲戚,如︰伯父、舅父、同辈或表兄弟姊妹等。
其它座位:根据男女主桌的位置,把女家和男家的宾客分为左右两排,男左女右。 把宾客分成姊妹组、兄弟组、同事、同学、普通亲友和社团朋友等类别,尽量给同一类别的宾客分配一至两席,并编定台号。 将座位表张贴在接待处,方便宾客对号入座。
请宾客在签名布留名时,可顺便记下宾客到达的情况,遇有太多宾客临时缺席,就可在入席前将已到场的宾客巧妙地集合在一起了。婚典俗信
礼、俗不可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一大特色。许许多多的礼节、仪俗都是靠俗信来支撑的。
婚礼上的"道具"很多,其中大项的是喜棚和喜房。喜棚是为了设宴招待客人所搭的临时建筑,也叫"酒棚"。这是喜事的门面,所以要搭得讲究、 漂亮,突出喜庆的气氛。比如窗框要漆成红色,窗的四角绘彩色的蝙蝠象征"福",娶亲的正中绘红双喜字;嫁女的正中绘单喜字。门框上要贴喜联,比如"易白乾 坤定矣,诗云钟鼓乐之","吹笙堪引凤,攀桂喜乘龙",横批则写"天作之合","龙凤呈祥"。
喜房:也就是洞房,是新婚夫妇的居所。通常做新房的是正面靠东的房间,民间说新妇娶到东房则"敦敦实实"。新房的门口照例要贴喜联,窗上 要贴双喜字,就屋顶角也要贴几个喜字。桌上则要放一些祝福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的红枣、花生、石榴、桂圆等等。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群体民间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 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气氛的任务,责任重大。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慎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逐个挑选。有些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选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 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 件的约束,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 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器重,
马鞍 :多放在男家门口,花轿来到的时候,新人从花轿中出来,必须双双从鞍上跨过,取"平安"之义,故而有些地方的仪式歌说:"新人跨马鞍,一世得平安!"
斗 :放在男家院中或香案上,盛五谷、红纸封口,或插入弓箭、秤杆。意思是"粮食满仓"。
镜子 :或用来装饰花轿,或由新娘来的时候揣在怀里,或放在斗中,意思是照妖驱邪。 “回门”知多少?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后,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的父母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象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得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入洞房是“黄帝”定的规矩。
可以发短信的方式群发一篇讣告,这样发:
吾父因病医治无效于正月初三去世,谨择于农历正月初八出殡安葬,叩请您届时前来吊唁,简席设于北京家中。
不孝子叩拜。
注意事项:
但千万不要请别人参加葬礼,因为这种事基本都是自愿性质的,关系好的自然会来。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