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和日产艾睿雅竟荣膺央视《汽车风云盛典》大奖

问答 0 29

本田CR-V和日产艾睿雅竟荣膺央视《汽车风云盛典》大奖,第1张

本田CR-V和日产艾睿雅竟荣膺央视《汽车风云盛典》大奖
导读:由央广电视总台主办、财经节目中心特别策划,联合五大行业机构评选,作为唯一由国家级媒体举办的粘度汽车评选节目,为广大消费者推举年度优秀车型的《中国汽车风云盛典》评选出了两台获得“最佳SUV奖”的车。看到这两台车的第一感受是震惊。最佳SUV奖获

由央广电视总台主办、财经节目中心特别策划,联合五大行业机构评选,作为唯一由国家级媒体举办的粘度汽车评选节目,为广大消费者推举年度优秀车型的《中国汽车风云盛典》评选出了两台获得“最佳SUV奖”的车。

看到这两台车的第一感受是震惊。

最佳SUV奖获奖车1:东风本田CR-V

关键词包括进入中国18年之久,珍视每一位驾乘者的个性,凭借大空间、低油耗、强劲动力、高保值率、五星安全等出众的产品实力,得到270万中国用户的信赖和认可。

看到这里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先来看一看在过去一年中东风本田CR-V的典型问题吧;常见问题包括发动机机油增多和乳化,悬架导致轮胎偏磨,变速箱漏油,汽油箱异响,漆面起泡和开裂等。由于CR-V没有2022款,所以2022年的数据来自2021款和之前的老款,仅2021款仍旧有不少车辆出现机油增多和乳化的问题,这可是较为严重的汽车质量缺陷。

本田是否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呢?

貌似目前的结果显示不出其“珍视每一位驾乘者的个性”,本田汽车到底是什么个性真的是不好评价。

大空间、油耗低、动力强?

以最新款CR-V为参考,其车身尺寸为470318661680mm、轴距2701mm,属于A+标准的SUV;在紧凑型SUV里,自主品牌有车身长度超过4780mm、轴距超过2850mm的存在,比空间不是CR-V该讨论的话题。而且该车的指导价达到1859-2499万,在这个价格带内,可以选择的国产SUV里已经有中大型车,空间更不是CR-V可比。重点是这个级别的国产中型和中大型车里已经有插电混动、增程和纯电动的选项,用车成本都是远低于15T CR-V的。

如果本田CR-V的动力算强劲的话,那这个级别的国产汽车怕是都属于超跑了。

新款CR-V只有15T&CVT的选项,百公里加速勉强突破10秒;而且由于其使用的是容易高温的无级变速器,多次急加速后会出现高温保护,高温保护会降低发动机输出功率。所以CR-V既没有强劲的动力、也没有充足的空间,至于其标榜的耗油量也已经被国产电混汽车比了下去。

保值率无从谈起,在2023年的三月里,本田CR-V综合补贴可优惠6万!二手车保值率是按照车辆实际成交均价评估,在三月之前购买的CR-V前后没有几天就折了六万,何谈保值率呢。

最佳SUV奖获奖车2:日产艾睿雅

作为东风日产纯电全能旗舰车型,ARIYA·艾睿雅以性能、设计、安全、智能、舒适、服务六大全能标杆产品力,拿下最佳SUV奖项。

这台车在上市没有多久的时候,价格直降6万;但凡它的销量能高一些也不至于这么快的下调售价,但凡其产品力足够强,它也不至于销量低迷。

艾睿雅分为两驱和四驱选项,两驱版本指导价2848-2978万,续航里程为CLTC 623公里,搭载178kW/300N·m的前置电机;前驱车自然没有什么操控可言,加速成绩也是平平无奇,目前国产中型SUV里有起售价不到20万的选项即可实现性能超越艾睿雅,而且还是后置后驱车。

四驱版本的艾睿雅的前后双电机共计320kW/600N·m,能实现5秒级别破百,指导价3278-3428万。

用其四驱低配版本的指导价减去十万元即可选择到一台4秒级别的国产电动四驱SUV,所以艾睿雅不够资格讨论性能。

至于设计只能说见仁见智,其460319001658mm、轴距2775mm的车身够宽,看起来也算饱满,客观来说确实不难看;只不过中高端车还是以中型和中大型车为主,紧凑级的艾睿雅在3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内有些偏小了。

至于艾睿雅的安全性能如何还无从帕努单,因为没有权威机构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碰撞测试;智能并不高,因其中低配的辅助驾驶系统连“并线辅助”都还没有;车辆的智能传感器里显示的只有4~8个超声波雷达,也就是倒车雷达用的那种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究竟有没有、有的话又有几个,这需要去验证每一个版本才能下定论。

只不过超30万的国产SUV里,已经有使用激光雷达的选项了。

并且车机系统多数都支持5G,艾睿雅只支持4G网络。

这就是艾睿雅的真实水平,很好奇这两台车是凭借什么拿到“最佳SUV”奖项的。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编推荐购买轩逸的这款车型哦:16L XL悦享版。下面跟着小编生活慢慢涞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东风日产轩逸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可靠、经济和质量好。全新轩逸的市场车型销售情况如下:

推荐购买车型:16L XL悦享版

在配置上,16L XL悦享版配备16寸铝合金轮毂,具有自动前照灯功能的LED前照灯总成系统,并配备前雾灯和LED日间行车灯。在舒适性配置方面,无钥匙门禁、电动天窗、真皮方向盘、真皮座椅、后中心扶手、具有车内互联功能的中央控制娱乐系统,提供良好的舒适性性能。

此外,倒车图像、前侧气囊和侧气幕的增加也弥补了汽车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要求。最后,16L XL月香版本的CVT车型也配备了自动启停和后排风口,但对于手动空调,作为日常运输,这种配置性能是相当齐全的。

优点

16L XL悦享版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外观更加年轻、动感、时尚。新一代的Sylphy采用了V-Motion 20设计语言风格。新增加的锐线元素使新车看起来更有动感。与旧型号相比,新型号看起来更长、更宽、更低。,所以姿势似乎有一种强烈的低卧风格。新车的重心降低了17毫米,阻力系数为026Cd。

安全配置的改进。新一代new Sylphy是提高车辆安全性的第二个亮点。具有偏离车道预警、变道盲区预警、错误油门踏板校正、疲劳智能预警等功能。但也有一些小遗憾。我以为新车上会出现电子手刹,原来的机械手刹只变成了脚刹。

缺点

最后,当谈到Sylphy这款车时,消费者有一种固有的舒适和轻松的印象。但这一次,全新的Sylphy回到了“负升级”,打破了“约束”,却迷失了方向。小编最初希望尼桑在新车型上安装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出人意料的是,HR16发动机已经使用了N年。工程师们努力提高发动机功率数据,满足国家六号排放标准的要求。除了在油门调整的变化,还有一个“S齿轮”隐藏在齿轮杆的后面。

综上,相信你已经知道东风日产轩逸怎么样啦。

近期,东风日产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轩逸失利,丢掉了销冠的宝座。随后在今年1-5月的销量盘点中暴露出来销量整体下滑的劣势。随后,有车主投诉,逍客在高速公路当中行驶的时候,出现了动力突然消失的情况。实际上,打开搜索引擎搜索日产投诉的关键词,你会发现原来东风日产被投诉的事件还真不少。昔日汽车界的风华绝代,今天恐要“绝代”了吗?

质量问题浩如烟海 处理方式荒诞至极

最近引发关注的一则投诉来自于逍客车主。该车主表示,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以上的速度行驶,车辆动力突然消失,直至十分钟之后,动力才得以恢复。这本就是一桩惊心动魄且令人后怕的事情。人家车主非常客观理智的前往4S店检查车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工作人员在得知情况后,竟然只是给车机进行了升级。

汽车本是一件工业产品,对于其中的“奥妙”确实很多人不了解。就算我们消费者是一名小学生,也知道不针对车辆进行系统检查是不正确的处理方法啊!难道,逍客动力突然消失的情况非常常见?常见到车辆来了,就笃定问题出现在车机?那么,假使用户行驶的时候,动力突然消失,而后面随即行驶来一辆大货车……那么结果将会是怎样如果车辆出现问题的车主,这位工作人员的亲属,这位工作人员将会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吗?难道不应该对车辆的动力系统、电气系统以及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等等进行细致的排查吗?

无独有偶,我们在中国网汽车投诉页面发现,有一位2021款轩逸车主投诉道,车辆的防碰撞预警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急停。而在这位车主的投诉内容当中提及这样一句话:厂家说这是通病无法解决。尽管我们没有看到厂家的具体回复内容是什么,但是“通病”两个字暴露出的却是不容小觑的问题。直到这里,或许你也会吗明白为何逍客车主在遭遇动力消失后,4S店的工作人员为何会是那种处理方式了。不过工作人员难道不懂防碰撞预警的故障和动力失灵是两码事吗?难道其他轩逸车主遭遇到的,关于变速箱故障导致动力中断的事情你们也不知道吗?

这些问题绝非只是普通的车辆故障,而是对车主和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的荒诞挑战。东风日产的防碰撞预警系统竟然频繁失灵,让车辆变成了一位忽明忽暗的道路指挥官,把车主推向了险境的边缘。

投诉网站上充斥着一连串对东风日产车辆的怒火。逍客在高速公路上的失去动力,宛如一位自顾自下车散步的宠物狗;轩逸的防碰撞预警系统频繁故障,简直是个失业的嘲笑师傅;更糟糕的是,行驶仅27万公里,变速箱宣告战败。这些问题之多,让人不禁感叹,东风日产仿佛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成为了“失灵之王”。

在车质网关于东风日产页面的投诉当中,将页面最大化的前提下,也装不下近10天的投诉。除了质量问题的集中出现之外,还有很多关于维修后出现问题、经销商处理方式非常荒诞的情况。例如前面提到的,自己承认防碰撞预警功能是通病,但是无法解决,以及新车时就有漏机油迹象但保养过程中始终无人告知,直到过保之后才告诉车主等等的问题。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车辆质量问题频发,经销商似乎也有自己的无奈,只是这种无奈不能是摆烂的态度。而是应该架起用户与厂商之间沟通的桥梁,将问题改善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

整体销量严重滑坡 市场加速抛弃日产

2022年,日产迎来了一个非常不愿意看到的“首次”——2014年以来销量首次没有达到100万辆,而且这还是在轩逸连续数月夺得紧凑型车销冠的前提下。2020年和2021年,日产还能维持113万辆的年销量。到了2022年,包括英菲尼迪、启辰在内的中国日产累计销量只有9209万辆。其中在2022年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销量下滑超过50%。

以往,日产凭借奇骏、逍客在SUV市场中也算得上风生水起。只是玩着玩着,日产就开始“扬沙子”,将奇骏换上了三缸机。无论海外市场怎么评价三缸机,但是三缸机的抖动是不争的事实。三缸一上毁所有,奇骏销量一路下滑。尽管后期又推出了四缸机救市,但为时已晚。一方面市场早被其他品牌夺去,另外一方面奇骏也实在没有更为出色的亮点,夺回市场堪比登天。

日产车型先后迎来换代,全新的设计理念实在是无法评价,天籁和轩逸换上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后,外观看上去还好。但是换到了逍客和奇骏的身上,只能说是看完如鲠在喉。当中国消费者喜欢SUV的时候,日产给了个三缸奇骏,当中国汽车市场内卷开始的时候,日产又把逍客和奇骏改得面目全非。到了新能源车型备受喜爱的阶段,日产虽然也亮出来全新纯电产品ARIYA艾睿雅,但上市之初每月也仅有三、四百辆的销量,今年1-5月累计限量1252辆,5月的销量仅剩297辆。前五个月的累计销量不及新势力第二梯队的车型销量。

曾经,山崎庄平先生被问及销量下滑的因素时,否认了市场对于东风日产的抛弃,而是给出了外部因素导致的原因。但是同为日系品牌,丰田、本田同样也面临了销量的下滑,但是没有谁像日产一样,销量如同腰斩。

2022年末,中国汽车市场在购置税补贴的前提下逐步复苏,但日产依然走着下坡路。2023年,经济向好发展,市场逐步复苏。想来,日产的销量应当逐步提升。在2023年5月的销量中,我们能够看到日产销量同比增长的数字。可是也要想想去年的客观因素对于销量的影响,所以单5月销量的同比上涨并不能说明日产复苏了。更重要的是,2023年1-5月日产包括英菲尼迪、启辰在内的中国区整体销量为289370辆,同比下滑235%。究竟是质量问题吓退了消费者,还是竞争对手厉兵秣马,抢了日产的风头?不管因为什么,现在的状态就是很像市场对于日常加速抛弃的状态。

写在最后:日产!醒一醒!面对销量的下滑,应该及时自省担起质量、服务方面应有的责任。车辆动力突然缺失、防碰撞预警的故障频现。是不是应该及时召回,给用户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面对经销商在处理相关售后问题的态度,是不是应该及时审视管理体系,给用户一个交代?面对销量下滑,是不是应该走进消费者当中倾听一下消费者的诉求,而不是一副“我依然风华绝代”的姿态?别再将他们的心声当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通过积极行动,才能拯救你们逐渐破败的声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印记,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截止到2019年12月东风日产车型有11种,具体车型如下:

1、三厢车:第七代天籁,第14代轩逸,蓝鸟,新轩逸经典。

2、两厢车:骐达TIIDA。

3、SUV:全新劲客,全新奇骏,全新逍客,新楼兰,全新途达。

4、新能源:轩逸·纯电。

扩展资料

日产天籁车型历史:

2002年底,日产于日本国内首度推出了TEANA。之后,在世界各个市场相继导入该品牌。

2004年,随着CEFIRO(风度)和CEDRIC(公爵)逐步淡出中国市场,TEANA正式投放中国,取名为天籁。

日产轩逸车型历史:

第1代车型诞生于1959年,当初取名“Bluebird”,该词源于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名作。

2000年,日产推出全新换代车型(Bluebird SYLPHY),用于替代此前的“Bluebird”系列。

2019年7月,第14代轩逸依托日产智行战略与日产全球CMF平台的联合,成为日产战略车型。

东风日产官网-首页

-日产天籁

-轩逸

我就是在东风日产上班,在总装车间,说实话我们的待遇却实不错,一年也能拿个七八万,技术中心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是个技术人员或工程师级别的少说年薪决对在十几万以上,我姐就在技术中心。我们明天搞东风日产节,还要发双薪。不过进我们公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么你有很硬的关系,要么自己的学历,能力都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