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让你笑了,我只是想用我所能做的来感谢你。虽然我买不起贵的东西给你,但我有一颗感恩的心,谢谢你!”近日,茂名市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于冬和护士长姚彩婷分别收到了一份来自14岁女孩的特殊“礼物”——一个小纸卷和一封感谢信。
每一卷都是由十几个粉红色的便利贴粘在一起,上面有爱的形状。每一张便利贴上都写满了小女孩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看着便利贴上感谢信中那一行行稚嫩的字迹和真挚的话语,在场的医护人员热泪盈眶。
送礼物的小雨(化名)目前在读高一。她在给医护人员的感谢信中写道:“自从父亲入院后,我一直在身边护理,见证了手外科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你们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病人热情善良的态度,紧张忙碌的工作过程,让我惊叹不已。”
小宇出生时,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全靠自己抚养。2015年,小宇的父亲在外打工时不慎伤到腰部,成了残疾。我父亲经济拮据,一直没有去医院正规治疗。
这一年,小宇父亲的病情突然恶化,左下肢持续肿胀疼痛,左脚踝溃烂发臭,几个月不见好转。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在女儿的陪同下,小雨的父亲来到茂名市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就医。经过医生的诊断,发现小雨父亲的左腿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他继续拖下去,截肢的风险会很高。经过沟通,小雨父亲入院接受了一系列手术治疗。
小宇父亲住院期间,由于家里的实际情况,身边没有家人帮忙照顾。而且由于患者腰部受伤,有时难以控制大小便,足部溃烂。手术前,整个病房经常弥漫着一股恶臭。科室的护理团队依然会每天准时来到病房,细心的为患者清洗身体,做好基础护理。
“那段时间病人身体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也知道他家里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护士也没什么怨言,都想着能多帮点忙,工作之外也会帮忙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姚彩婷回忆道。对于小宇,姚彩婷印象很深刻:“她很懂事,很孝顺,是个好孩子!”
小雨虽然只有14岁,但她远比同龄人成熟坚强。她的父亲残疾,母亲精神失常,弟弟妹妹还小,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父亲住院期间,家庭经济拮据,无法聘请专业护理人员,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家属来医院陪护。小宇一直很照顾父亲,每天帮他买菜打水,还帮他做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为了不耽误学习,小宇收拾了满满一行李箱的课本。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利用空空余时间在病房的桌子上看书学习。有时候,值夜班的医生护士路过这个病房的时候,透过门上的玻璃,能看到那个瘦弱的身影还在伏案学习。
小女孩的善解人意和坚强,让医护人员非常感动和怜悯。当小雨的父亲得知他需要购买一条腰线戴在手术后的腰部以帮助减少出血和疼痛时,科室护士梁毫不犹豫地将他刚买的腰线给了他们。主治医生李日绍会一边细心给病人治病,一边和病人交谈,业余时间还会帮小玉补习功课。在成功为患者实施保肢手术后,科室主任于冬和副主任、主刀医生经常来到病房检查患者伤口恢复情况,与患者亲切交谈,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护士长姚彩婷组织护士们经常给这对父女送去一些零食...小雨能看到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细心照顾和关怀。在父亲康复出院的当天,小雨也给科室里的医护人员发了一封准备了很久的感谢信。
“看到医生护士们温暖的举动,我觉得这个世界对我们并没有那么不公平。你就像我生命中的一束光,指引我继续前行。”在小雨写的一封感谢信中,她表达了对手足显微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深深感谢。“医生的善意和护士的关心体贴,对于身患各种疾病的父亲来说,就像是获得了重生的勇气……”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东明
[记者]陈数·赵主
【作者】刘东明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