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撒路灯是什么意思

老人 0 52

正月十五撒路灯是什么意思,第1张

正月十五撒路灯是什么意思
导读:正月十五撒灯,就是供奉各路神仙,烧香上供、沿街撒灯,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如水塘灯,送水神一盏,保佑洗衣服的人和玩耍的小孩子平安无事,不要溺水。 路边灯,送给路神一盏,保佑行路的老人和孩子平安,不要摔伤。 土地庙灯,送给土地爷爷和土地

正月十五撒灯,就是供奉各路神仙,烧香上供、沿街撒灯,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如水塘灯,送水神一盏,保佑洗衣服的人和玩耍的小孩子平安无事,不要溺水。 路边灯,送给路神一盏,保佑行路的老人和孩子平安,不要摔伤。 土地庙灯,送给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一盏,保佑风调雨顺。 此外还有菜园、田地,水井、猪圈、牛舍前各点上一盏灯,既是感恩各路神祇上一年的护佑,也是祈求下一年的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正月十六撒灯的寓意

正月十六为祖先送灯,大人孩子撒灯上山,到墓前祭拜祖宗先人。那天晚上,灯火沿山间小路蜿蜒而上,象天上的繁星,闪闪烁烁。大人孩子在墓前磕头祷祝,祈求祖先保佑。长辈们会对晚辈一一介绍祖宗先人的陈年往事。

如今看来,为祖先送灯不仅可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思念,同时也可以起到促进家族和睦、联络亲情乡谊、教育晚辈感恩尽孝等作用。乡土社会的家族情感与谱系脉络,就这样被一代代完整接续下来了。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狭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广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节又称过年,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压岁钱、守岁、看春晚、吃饺子、吃汤圆、拜年、舞龙舞狮、祭祖、祈福攘灾、放鞭炮、放烟花、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

我认为在春节的众多习俗中值得一提有5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