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个人认为这些同学的做法真的是超级赞,他们充分的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说明他们好学思考,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非常的强。其次同学们的做法也体现了对老师的关心和尊敬,说明他们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最后也看得出同学们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
我个人认为这些同学的做法真的是超级赞,他们充分的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说明他们好学思考,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非常的强。其次同学们的做法也体现了对老师的关心和尊敬,说明他们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最后也看得出同学们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
1、学生们非常的善于思考和动手。这些学生都是学习药学专业的,于是他们就亲自制作出了驱蚊香囊,这说明他们十分的善于思考和动手,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一级棒。
他们充分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展示在生活当中,而不只是拘泥于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说明他们的主观行动力比较强,他们在一定意义上真正的做到了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他们非常懂得感恩。他们在做香囊的时候,主要是想到夏天蚊子多,于是为自己的老师做驱蚊香囊,这说明他们在心里就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和爱戴自己的老师,说明他们懂得感恩,此举也反映出他们是一群懂得尊重老师的人。
3、他们懂得分享。他们做完香囊后,不仅把这些香囊分给自己的老师,还多做了一些香囊分发给其他不熟悉的同学和师长,此举可以看出他们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
他们分发这些香囊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份温暖传递给别人,他们想让身边的师生都可以因为一个香囊而感到快乐,他们真的是一群善良可爱的小天使。
他们做这些香囊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这里面的每一个香囊都包含了他们深深地关心和善意,这些香囊虽然值不了多少钱,这些香囊也没有多么的昂贵,但是它们背后蕴含的价值和温暖是不可计量的。
香包制作教程如下:
1、准备一块小碎布,尺寸没有要求,但是要长宽比一比二的。反面对折开始来缝合。
2、然后取一根玉线,穿个喜欢的珠子做装饰。穿好后顶端打个结固定,然后把挂线倒着缝到布的顶角处,缝的时候尽量缝在线上。
3、接着把另一边的边缘缝合好,最后绕圈收线。翻到正面来,整理一下相囊的边缘。
4、把香囊里面加入艾草或者其他香料,然后横向缝合,这里采取内缝的方法,就是把针脚藏在布的里面。
5、两边的布往里折五毫米左右,然后缝的时候针只缝内里折的两层布,尽量把针脚藏在里面。最后绕圈固定线头就好了。
香包,古称香囊,亦称佩帏、容臭。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字按照训诂学的解析,香字的上面是禾苗的禾,“香”字的下面是太阳。因此香字的涵义就是万物生长靠太阳。香字就代表了生命和活力。香是香包和香道的魂之所在。中国香包不是一只单纯的绣品,让我们站在历史和现代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香包的制作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手工制作香囊教程如下:
香囊又叫香包(sachet),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先想好香囊的尺寸,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定,可大可小,自己喜欢就好。首先先把花瓣晾干,不要在阳光下暴晒,这样香味就跟着太阳跑了,最好加一些药材。也可以碾成粉末状,毕竟这样不占地方。
然后把布剪成你喜欢的形状。样式有各种各样,如:兔袋、葫芦袋、鸡心袋、虎袋、绣球袋等,这些手艺精巧,造型优美。用你的巧手将它们缝合,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o(>﹏<)o千万别忘了要翻过来。会刺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刺绣,先百度自己喜欢的针法,绣时要稳,线不宜过长,否则会缠线,形成死扣,不免拆线重新缝。不会刺绣的同学可以在香囊外表缝上珠子、亮片等装饰品。看起来才会赏心悦目。
最后放入花瓣等香料,再次进行缝合,用针时要小心,o(>﹏<)o千万别伤到手,最好加根绳方便携带。这样一个简单的香囊就OK了。
香囊可以放中药材,首先说冰片,冰片是一种植物乔木龙脑香提取的成分,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效果,容易挥发,因此很清香,可用于年轻人。老人、小孩可加一点朱砂。可镇静安神。艾叶温经止血可应用于女孩子香包。艾叶、茶叶、柠檬干片、樟树叶这些可以随便搭配。
香囊又叫香袋、花囊,也叫荷包,是将芳香性中草药碾成细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在身上以预防疾病的一种传统民间艺品。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就提及到一种端午香囊“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香囊里芳香性中药的挥发性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不同药物组成发挥的作用各异,以芳香辟秽、祛邪解毒药物为主可预防感冒,以开窍宁神、安神定志为主则防治失眠,以芳香醒脾、助运开胃为主以防治厌食等。
香囊的历史
香囊的由来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至周代就有了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有佩戴芳香性植物以防秽避邪的记载。先秦时期,香囊已成为人们随身携带或悬挂于幔帐的重要饰物。清代有用中药香囊佩戴胸前预防四时感冒、瘟疫等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香囊里就发现了辛夷、肉桂、花椒、佩兰、高良姜等多种香料。至今,民间仍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风俗。
☝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 清代象牙雕葫芦形香囊
香囊的制作
要制作香囊,首先要准备和选择芳香材料。应根据不同的保健需要选择处方,可以是单味中药,也可以是多味中药混合在一起。所需中药要去正规的药店购买。香囊袋一般淘宝上就有出售,也可以选择细密、柔软、透气、好看的棉布自行缝制。
☝ 某宝搜索“香囊袋空袋”即可找到,一般也就几块钱的事儿~
☝ 家用粉碎机/料理机/破壁机,随便来一款即可用来粉碎中药
第二步是材料的填充和制作。芳香材料在装入香囊前应粉碎,可在药店代为粉碎,家里有粉碎机的也可以回家粉碎,然后根据香囊的大小打入适量的药粉。如果香囊较大,要填充一定量的棉纱,以减少药粉的用量并使外观饱满,最后缝制包装就可以了。
香囊的种类
1、解毒利湿香囊
做法:取藿香、艾叶、肉桂、山萘、苍术各等量,清洗干净后烘干,并粉碎至100~200目。然后找来丝布,缝制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每袋里装4克药粉,每天挂前胸佩带,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
功用:有芳香化浊辟秽、清热利湿解毒之效。
2、预防感冒香囊
做法一:取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或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任选一方,将药材捣碎成细末并过筛,装入香囊袋。每个袋子装药品细末10~15克,可佩戴到胸前,或用别针固定到衣服上。
做法二: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一起研成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
做法三: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一起研成细末,用棉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做法四: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功用:该香囊有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之效。香囊佩戴位置离鼻孔越近,效果越好。香囊中的药末最好十天左右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3、提高抵抗力香囊
做法:取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蔻仁各2克,粉碎后,装在丝布袋里。
功效:有提高抵抗力、增强呼吸道之效。还可以做成大的,挂到家里,提高全家人的抵抗力。
4、防蚊驱虫香囊
做法: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或艾叶各10克。用丝布缝制成孩子喜欢的卡通形状,随身携带。
功效:上述芳香药物都含有挥发油,可挥发出蚊虫不喜欢的味道,达到驱蚊之效。
5、解春困香囊
做法: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或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或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以上三种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
功效:可祛风散寒,化湿通窍,对解春困十分有效。佩挂在脖子上,15天换一次即可。
6、防治冠心病香囊
做法:玄参,当归,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各10克。干燥后,粉碎,过筛混合搅拌均匀,做成药袋,放置左胸前,并时时以鼻嗅之。
功效:对防治冠心病有一定作用。
7、防治失眠香囊
做法:辰砂(朱砂上品)适量,装囊,戴身上,以鼻嗅之。
功效:辰砂有镇定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睡眠。
8、预防小儿厌食香囊
做法一:高良姜、青陈皮、荜茇、苍术、薄荷、川椒各10克,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置于胸前,坚持佩戴1~2个月。
做法二:黄芪、炒白术、焦山楂、炒六曲、炒内金、皮硝各10克,陈皮、广木香、砂仁各6克,一起研为细末,放入布袋中,置于肚脐处,适当固定。
功效:对小儿有健脾开胃、和胃消积的作用。
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通用7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 篇1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一、活动目的
端午佳节,让异地的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二、参与人员
不回家的同学和师兄师姐。
活动地点:xx湖草地
活动时间:6月16(星期三)晚七点半
活动流程:
1、主持人暖场"端午佳节,我们异地庆祝,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我们不寂寞不孤单"举杯庆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2、暖场过后大家吃零食,彼此玩笑片刻,大概十五分钟左右。
3、主持人出场,开始游戏时间。
(一)007围成一个圈,由开始一人发音"零",右侧开始第一个随即亦发音"零",第二个人则发音"柒",随声用手指作开枪状任指一人,"中枪"者手作投降状,但"中枪"者旁边左右两人则要发"啊"的声音,而枪手不作任何动作。出错者玩真心话大冒险。
(二)速配气球每个人发一张牌,相同花色牌号的为一组,一组俩个人,由主持人叫出四组,俩人合力用背部挤爆气球,气球内有字条,上面写有"唱首歌"或者"跳支舞"之类的字。最慢的那一组另有惩罚措施,让其在奶油夹心和牙膏夹心的饼干中挑选,后果自负。
4、粽子插曲:主持人故弄玄虚说有神秘嘉宾,随后精心准备的大粽子上场(可以点上蜡烛营造气氛)主持人可问下大家有无电话回家,大家一起举杯庆祝远方的家人端午节快乐。
5、游戏继续
(三)速配踩报纸牌收上来,同上个游戏,不过只是牌号即可,相同分成三人一组,共俩组。每组中一个人出来猜拳,另俩个人踩报纸,输的一组就报纸对折,最后落在报纸外的为输家,输的围着系有气球的绳子,大家戳破后,让其带着破碎的气球跳草裙舞。
(四)所有人站起来聚拢在一起,抓住任何一个除了左右俩边人的手,此时是一个相当混乱的一团,让然后一个一个的解开,解开后应是一个圆圈,若有解不开的现象则那一组应受罚,措施待定。
6、此时可能已十点多了,大家玩的尽兴后再吃吃喝喝聊一聊。最后主持人出来说一点大家好好生活天天向上之类的话,就结束了。
三、活动准备
食物采办:酒果汁花生薯片果冻棉花糖仙贝雪饼西瓜
负责人:奶爸奶妈道具准备:报纸气球绳子奶油夹心和牙膏夹心的饼干粽子电脑音响负责人:
现场装饰:提前到场半个小时铺好报纸负责人:
活动经费:五百块。
1、活动内容及流程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各活动用具,分配项目及人员安排。
2、活动之前先进行相应的宣传(横幅,海报的宣传)
3、活动开始。
热场游戏:
(1)夹弹珠每组2名参赛者,各1双筷子,1个水杯。工作人员宣布开始后,计时1分钟,选手开始夹弹珠,时间到,工作人员宣布结束并检查各杯中弹珠数目,数目多者获胜,发放奖品。
(2)镖王争霸端午有射箭的风俗。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以飞镖代替射箭。射镖距离为2米,以超过3镖总数超过18环者为胜。
(3)端午知识问答我们在场地周围悬挂长绳,绳上按顺序粘上有关端午节风俗,歌谣等的问答题目。
同学们若知道题目答案的可将题目拿下,到对奖处回答,答对者发放奖品。
主场活动:
吃粽子比赛参赛者以三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发放奖品。其他两位发放纪念品。
对食堂的宣传和回报通过主场活动为食堂作宣传,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在美食大会现场以海报,横幅,展板的形式向同学们宣传,加深这一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 篇2中国端午节习俗历史悠久,它的传承涉及到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一个端午习俗文化圈。中、日、韩、越南等国端午习俗的相同与相似,是历民俗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造成的。我们不只是要探讨它的源流,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传承对各国、各民族民众的生活所发生的重大的影响。韩国江陵的端午祭,不仅是韩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将来自中国的端午节习俗本土化了,变为韩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受到重视和保护,这种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中国各地仍在传承着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如果将中国端午节的各种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护,将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深远的意义,举办端午节活动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
一、活动背景
纪念屈原,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传统节日,目前正在衰退之中,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渐渐淡忘,如果将中国端午节的各种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护,对端午节开展纪念活动,将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长敬先等思想教育。这样的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更加喜爱祖国传统节日、并准备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xx
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晚xx点
活动负责人:全班班委
活动参加者:44人(全班44人)
四、活动流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以抽签的形式随机上台介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等等。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4位外来学生)
(三)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老师或者同学。
活动前准备: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4、剪下相对的两片;
5、做法:
(1)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2)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四)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每一小队自行准备,形式可以自主创设)
(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xx或者短片。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xx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xx。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xx或者短片。)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经费预算
香袋材料工具:xx元
其他备用费用:xx元
六、活动注意事项及安全
1、小心运用剪刀、针等工具;
2、认真听主持人安排活动;
3、活动前每位同学对端午节知识要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查资料);
4、保持活动地点的干净整洁,活动结束做相应的打扫。
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 篇3一、选题背景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从20xx年x月开始到x月结束,历时6周。
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一周)
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
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
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
四、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认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家乡、对人民以及渊源历史的端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连续创新。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周)
(一)活动目标:
选定主题,生成子课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研究作好设想。
(二)活动过程
1、产生主题,展开讨论
听听端午歌谣、欣赏端午漫画视频、说说过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大家纷纷讲述以往过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粽情飘香话端午”。
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有多长的历史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端午的传说故事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等。
2、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的问题归在一起,生成子课题
①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它是怎么来的有多长的历史了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相关的传说故事
②端午节食品的种类、所食东西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食品的制作材料、端午节食品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食品是否受人欢迎
③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学习包粽子和制作香囊。
④古时候人们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现在过端午又有哪些习俗保留了哪些,为什么会这样端午节的习俗引申出:挂菖蒲艾草、挂钟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划龙舟等。
⑤历朝历代有哪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谣;谁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生成子课题,并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分别取出好听的名称:
子课题一:端午由来大探秘
子课题二:端午美食大荟萃
子课题三:端午才艺大比拼
子课题四:端午活动大搜索
子课题五:端午诗词大传唱
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
②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各小组组长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①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②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设备;
③调查、采访或拍摄时要注意提前约定时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同时需提前设计好采访提纲;
④各小组需依据制定的计划,团结合作,共创佳果。
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 篇4一、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
二、活动主题:
我的端午,我做主,给自己一个端午节最棒的礼物
三、活动日期:
20xx年6月xx日
四、活动地点:
xx大学北区xx园
五、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xx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中心成员增进感情,让贵大的兄弟姐妹们(尤其是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端午节的人)感受到节日气氛,和家的气息。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过一个难忘,有意义的温暖节日。
六、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用展板展示于活动场地)
(1)端午节的来历。
(2)端午节的节日意义。
(3)全国各地或国外的端午节习俗。
2、包粽子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具体流程:
(1)前期准备:联系或委会,借来锅和炉子,并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2)参加的同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的到包粽子场地自己包粽子,每个人只限一个。(此环节进行包粽子大赛,每组10人,包得最快而且可以煮的获胜,有奖品,考虑工作人员人数有限,每次限3xx5组一起);
(3)包好粽子后到登记台登记,写下粽子主人的名字(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自己想送的人),留下****(便于煮好粽子后联系相关人员到现场取);
(4)统一在下午特定时间段来取自己的粽子。
七、注意事项
1、端午节所需资料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2、为确保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活动前作好分区(登记区、操作区、展览区、取物区)。
3、登记时要注意,将名字和粽子固定在一起时要注意:
(1)名字不能弄混。
(2)名字固定的方式,用长线把名字绑定在粽子上,煮的时候名字剩在锅外面,不能沾水。
4、取粽子时人可能比较多,容易混乱,将粽子按主人名字进行分类,按汉语拼音排序(A区、B区、C区…),组织人员到相应区域领取。
5、参与人员不限。
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 篇5一、活动名称及内容:
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做香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制作香包的基本要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包。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已有过使用针线的基础。
2、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3、学具准备:制作香包的香料,各种材质的布(纯色、花色),针线,棉花,彩色缎带,剪刀,各种彩纸,糖纸、包装纸
四、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观看《端午节的由来》,导入课题。
a提问:“端午节是哪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几月几号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大多数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渗透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b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将课前了解到的端午节的习俗讲给大家听。(带香包,喝雄黄酒、长命缕、吃粽子、绿豆糕、炸油糕等)
2、教师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桌上放置的各种各样的香包。
提问:“你看的香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制作出来的有什么味道佩戴香包有什么用呢”
3、教师出示制作香包的材料,示范香包的简易制作过程:
a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缝制——绑丝带
b选择纯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形状——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彩纸为各种形状粘贴装饰香包——绑丝带
c剪糖纸或者包装纸——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绑丝带
教师对幼儿正确使用针线提出要求(如不用的针要插在针线包上,放置在针线筐内)并进行剪刀的安全教育。
4幼儿自由选择组制作香包,鼓励幼儿合作制作,互相帮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收口,特别注意提醒幼儿针线、剪刀的使用和放置。
5将幼儿制作好的香包悬挂在教室内,幼儿共同欣赏,发给幼儿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全国各地有关端午节习俗的有关,布置端午节的主题墙,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的悠久文化。
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 篇6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这天,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佩香囊的习俗。而这些风俗的由来和意义在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已经渐渐被人遗忘和忽视。
为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我院将开展“美的影像 爱的传承”系列主题活动之“香飘杨福院”活动,让院内的“90”后和90后一起,亲手缝制香囊,共忆好时光。
活动目的:
1、回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回味美好时光;
2、帮助年轻一代了解传统风俗,增加文化底蕴;
3、促进老人与工作人员的关系,加强互相理解和信任。
活动时间:
20xx年6月3日下午2:00
活动地点:
支持中心
参与人员:
住院老人、部分工作人员、志愿者
活动安排前期准备:
1、布置环境
2、招募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协助老人参与。
3、织锦布爱心香囊、六角菱形香囊共计60份
活动当天:
1、准备好香囊制作材料以及工具;
2、安排工作人员和老人一起制作香囊;
3、互相交流端午节的风俗;
4、活动结束后,互赠香囊。
经费预算:
香囊制作材料:30元/份60份=1800元
端午节香囊的策划方案 篇7前言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阳历5月28日)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如何保护和重视传统节日已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当端午与中秋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国家列入法定节假日之后,发掘传统节日的内涵,让端午过得更有意义,也成为公众的关注点。
在端午节当天,策划举办"香囊制作大赛",同时定制5000个香囊在主城区各加油站、停车场等向私家车主进行派发。端午节制作、佩戴香囊有避瘟驱毒之义,且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猪流感"暴发的情况下,向私家车主赠送香囊也有特殊意义。
活动主题:
端午,我们一起做香囊。
在这一主题涵盖下,本次活动包含两方面内容:
1、香囊制作大赛。
5月28日,在某广场组织五个社区居民(60至100名)及自主报名的私家车听众进行香囊制作大赛。在大赛现场设置舞台,进行时长为一个小时的互动节目。
2、向私家车主派发香囊。
28日端午节当天,在主城区各加油站、停车场、超市等地向私家车主免费派发香囊。
活动时间:20xx年5月5月初至5月下旬,活动筹备阶段。
5月28日,活动高潮,同时举行香囊制作大赛、向私家车主派发香囊两项活动内容。
活动步骤和具体安排:
1、筹备期:
5月初,筹备香囊制作大赛所需物料,含布料、填充香料、包扎线材等;落实好28日广场活动场地。
定制5000只向车主派送的香囊。
2、宣传预热期:
通过频道宣传带,发动各社区居民和私家车听众报名参加香囊制作大赛。
同时,可以展开领取香囊的预报名。
3、广场活动:
时间:5月28日上午内容:在广场进行60至100名参与者的"香囊制作大赛"。在比赛进行过程当中,主持人与听众、现场观众进行互动游戏。互动内容可结合商家要求进行。
邀请其他媒体(2家平面媒体、2家电视媒体)报道本次活动。
奖项暂定名为:最佳美感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形态奖、最佳色彩奖、最佳设计奖。
4、香囊派发:
5月28号端午节当日,将赞助企业的香囊送往各加油站及各停车场,现场发放给私家车主,并帮助悬挂于车内。
预报名私家车主可以前往指定地点领取香囊。(地点待定)
;端午节香囊制作教程如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重五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制作香囊,挂在门边,以此祛邪驱瘟,保佑家庭平安。下面是端午节香囊的制作方法及。
材料准备
绸布或者红色泡棉、丝绒布等材料;彩色线、绸带、金属扣、小铃铛等装饰品;板细木香高档白调香、檀香粉,香草等香料。
制作过程
1首先准备用来制作香囊的材料。可以用绸布或者红色泡棉、丝绒布等材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将材料剪成适当的大小,根据需要添加内衬填充物。
2然后,将两片绸布按照所需的尺寸对折,缝制三边,留一条开口;或者在高密度海绵上刻上前后两个红色的龙身,再用线条穿好海绵中心做成香囊的形状。
3将银色或金属扣子缝在开口处,便于以后加减香料或草药,并装饰上相应的绸带、小铃铛等。这些可以选择根据自己喜好来挑选。
4将板细木香和调香水相混合后,压缩成小块,放入香囊中;另外,也可以将檀香粉、香草等其他香料加入到香囊中,增强香味效果。
5根据喜好在香囊的上部缝裆边并用针和线穿过香囊最上面再固定,这样便可将其挂在门口或其他需要的地方,供人类享受清香。
着强烈的节日色彩,同时也有祭祀和保佑的含义。制作端午节香囊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节日氛围,也是一种传承民俗文化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对香囊进行加工,让其更加符合我们心目中的完美。
除了上述的制作方法和需要的材料以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制作香囊前需将材料仔细清洗干净并晾干,以避免香囊在保存过程中受到潮湿对品质的影响。其次,香囊的关键点在于香气的选择和搭配,需要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喜好来进行调整。
最后,在安装香囊时需要注意安全,不得在高处安装,以免发生意外。总之,端午节香囊的制作简单易学,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融合下呈现出更多的时尚感和个性化。在外面繁忙的都市生活里,制作及挂上端午节香囊不仅有益健康,也能增进我们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
陕西咸阳药学专业学生自制驱蚊香囊送师生,香囊中放的是艾叶、白芷、金银花、陈皮、广藿香、薄荷、紫苏叶、丁香。其实,这种手工制品挺好的,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识别药材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草药的魅力。这些学生们已经做了好多包香囊,计划在端午节全部送给老师和同学,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老师和同学献上这样一份礼物,药学专业的学生也是有心了,这一新闻爆出,很多网友评论,又是让我羡慕的学校。香囊,在古代很常见,一般常见的形状有方形、圆形、葫芦形等。人们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里面放置不同的东西来制作,比如还可以放一些苍术、佩兰、辛夷等草药。在香囊的表面还可以绣一些自己喜欢的花色或者是有美好寓意的动植物,比如菊花、鸳鸯戏水、双莲并蒂等。在古代,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万万不可轻易送给别人,尤其是异性,那代表着你对对方有好感。香囊能够从遥远的古代流传至今,说明它对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它的珍贵价值。夏天到了,蚊子也越来越多,正好驱蚊香囊也能发挥出一定的驱蚊效果。这次药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学校的广大师生做贡献,也算是在端午节为大家送去了一份清凉,一份快乐。我们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都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我想知道,有没有食品专业的学生包粽子送给广大师生呢?如果真的有,我想到时候也许又会成为新闻。我觉得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出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这才是学以致用,学校也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挺好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