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生孩子送礼习俗小孩一出生,先用旧布做成的(单的或棉的)约三尺见方布块把小孩包起来。然后再把婴儿的挤一挤,传说否则女孩将来会乳头凹陷、发痒;男孩会长成房样子。有的把脐血加黄酒让产妇喝下去以便催乳;如果3—5天产妇的奶水还不能下来或很少,家人就
生孩子送礼习俗
小孩一出生,先用旧布做成的(单的或棉的)约三尺见方布块把小孩包起来。然后再把婴儿的挤一挤,传说否则女孩将来会乳头凹陷、发痒;男孩会长成房样子。有的把脐血加黄酒让产妇喝下去以便催乳;如果3—5天产妇的奶水还不能下来或很少,家人就要给产妇炖黄老母鸡加蜂糖,猪蹄炖通草、穿山甲、王不留行等,目的是催奶(俗称“投妈儿”)。用黑山楂熬黄酒喝,可以减轻产后子宫收缩时的疼痛(俗称“二阵疙瘩疼”),为了加强产妇的营养且便于消化吸收,“面疙瘩打鸡蛋荷包”、“挂面条加炒鸡蛋”是离不了的主食。以至于多数产妇一个月内体重增加十几斤、几十斤!
小孩出生的第三天,要向小孩的外婆家传报小孩出生的喜讯,俗称“报喜”。生男孩者报喜人带一只活公鸡去报喜,对方再回赠一只活公鸡,即报喜人是带两只活公鸡返回的;如生女孩则是带一只活母鸡去报喜,回赠的也是一只活母鸡。如果对方确实无鸡回赠时,可拿些鸡蛋回赠。
小孩出生的第三天,生小孩的人家要做一些稀面条,又称“喜面条”,让邻居们吃,一则向邻居传达生小孩的喜讯,二则让众人为小孩“咬灾”,或称“压灾”;同时面条寓意“长寿”,其实是希望小孩能健康地成长。
由于过去的消毒条件差,小孩在出生四天到七天之中,得脐带疯(俗称四六疯、七日疯)的几率高,能否存活尚不把握,所以这几天中不举行什么庆贺活动。
小孩出生的第十二天,小孩的外婆家要来“送米面”。因这时婴幼儿度过了易感染发病期,加上母乳喂养,小孩的代谢功能基本正常,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趋于正常发育期了。“送米面”的人员,由小孩外婆家的亲友组成。所送物品为大米、白面、干面条(俗称“挂面”)、鸡蛋(有的把鸡蛋染成红色,有的用红纸剪个花贴在鸡蛋上,以示喜庆。据说不送鸭蛋,因怕产妇吃后落下摇头的毛病);小孩用的衣服、帽子、小褥、尿布(小孩出生前所做的衣服要留上几针不完全做好,等到小孩出生后再完成);还有一“抱裙”,就是用一块方布,在一边的两端缀上布带,寓意要抱一群小孩,即多子多福吧;还要给小孩的父亲送一条裤子,寓意小孩有粗腿可抱;还有为小孩准备的“长命锁”(一般为银质)、“麒麟送子”银牌子、银镯子、小孩帽子上缀的“虎头银钱”、银铃等。现在一般只可购到长命锁和银镯子。生小孩的一方会设喜宴隆重招待,俗称“待米面客”。这喜宴与结婚的婚宴(见我写的《故乡婚俗》)基本上一样,俗称“整桌”,或称“全场儿”,,只是开席时先上稀(喜)面条(寓意同前)。当送米面的人员返回时,主人家会拿一点挂面予以回赠,俗称“回赠礼”,寓意亲戚之间往来不断。现在是送一些必要的、象征性的米面衣物外,大都是送的钱,同时回赠礼基本上也免了。这一天,家人也会早早把为小孩准备的用旧布做的衣服或寻别人家小孩穿过的旧衣服(当然不会是烂的)穿戴整齐,迎接外婆家人的祝贺,并抱到“当门”(客厅)让客人夸耀一番。用旧布包裹、用旧布做衣服、寻别人家的旧衣服,说的是这样小孩好养活、长命,其实科学道理是旧衣服软和,不会伤到婴儿柔嫩的皮肤。
从小孩出生到“满月”这期间,生小孩人家的钱、粮、物件均不外借和外出。凡来看望小孩者,需先在客厅歇息后,才可到产房去看小孩母子。据说是来者行路劳累,应先歇息一下;其实主要是怕来者带有风,因坐月子的人最怕“张风”落病,不利于小孩母子的健康。为了避免“岔妈儿”(回奶),一般情况下,不让身有异味的人进入产房。尤其是花椒气味极易“岔妈儿”。由于过去医疗卫生条件所限,坐月子期间产房的门窗紧闭,产妇衣著整齐,甚至裤脚还要用带子扎紧。有的产妇甚至一个月不出产房。
待罢小孩外婆家的米面客至满月,这是生小孩家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送米面的时期。这期间,凡去送米面的,都会喝到一碗鸡蛋荷包(起码四个鸡蛋)加白糖的“鸡蛋茶”。等到满月时或满月后的某一天,主人家会设喜宴招待送礼者,喜宴规格和招待外婆家一样。现在大都称“做满月酒”,主人家会向送礼者送去请柬,一般称“满月之喜”、“弥月之喜”;旧时写请柬时,生男孩的写为“弄璋之喜”,生女孩的写为“弄瓦之喜”。现在不少人家为了省事,在小孩出生的第十二天或等小孩满月时,把应到的亲朋都请来,同小孩外婆家来的客人一起设喜宴招待。过去只待头胎,现在有的人家二胎、三胎、买的娃,统统都要大待一番。
在小孩满月后的某一天,妈妈会带上小孩,由家人护送去外婆家住几天(不多住),俗称“挪臊泊(铺)”。据说挪臊泊能改变小孩的不良习惯,同时还有认亲的意思。外婆会为小外孙送上“衣饭碗”,即一只小碗、一只小勺(俗称“调羹”)或一双筷子。根据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经济条件,可用瓷碗、木碗、银碗、搪瓷碗、塑料碗、铝碗、不锈钢碗;小勺有瓷、银、铝、搪瓷、塑料和不锈钢的;筷子有木、竹、银的,任选其一。小碗内盛上米或面,用红纸盖上,再用红线扎好,以免米面撒出,寓意小孩以后有饭吃有衣穿。还要送“线蛋”,就是用红布包上一百个柏籽壳、一百粒柏籽,外面用白线缠绕成球形,再系上红线绳,可以挂在小孩脖颈上,寓意百子百年长远不断线。这些线只能给小孩做鞋袜衣服用。
新生儿满月后某一天要“剃头”(理发),过去是剃个花头,即不规则地剃去一部分、留一部分;但一定要剃眉毛,据说把眉毛剃剃长的旺。以后再剃头时可根据家长的意愿,或留个“木梳背”,即在头顶前部正中留一片上边稍呈弧形的头发,余者全剃光;或留个“铁箍”,即把头顶和下部都剃光,而在头的中上部留一圈宽约两厘米头发不剃;或留个“鳖衣儿”,即在脑后留一片不剃,其它都剃光,好象留个尾巴;当然还有其它多种剃(理)法。而今满月或百天时,胎发制成胎毛笔,或制脚模等;照像更是普遍的了,有的一出生就开始照,把每个阶段的成长变化都仔细地记录下来。
由于过去的小孩都是到了上学的年龄才会起个正规名字,所以,多数小孩小的时候,都是按照本家或族人的排行,叫个老王六、张大娃、李二娃;女孩就叫李大妮、张小妮;个别的用黑蛋、狗娃、小毛等昵称;想再要男孩的就把女孩叫“焕(与换同音)”,相当于南方的女孩叫“招弟”一样。
送牛奶和八宝饭蛋内,这是一种古老、浪漫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食物代表着情感、爱情和友情等,而牛奶和八宝饭蛋内则有着特殊的含义,女生送给男生则显得格外浪漫和暧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女生送牛奶和八宝饭蛋内给男生表达的意思吧。
首先,女生送牛奶和八宝饭蛋内给男生可以表达浓情蜜意的意思。牛奶代表着纯洁、甜美的爱情,寄托着女生的真挚心意;而八宝饭蛋内则象征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未来的美好,也寓意着女生希望与男生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礼物不仅表达了女生的爱意和情感,同时也传达了她对男生的期望和希望。
其次,女生送牛奶和八宝饭蛋内给男生也可以表达对其身体健康的关心和关爱。牛奶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补充男生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保证其健康;而八宝饭蛋内则有助于男生增强体力,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这种礼物不仅表达了女生的关爱和关心,同时也传达了她对男生身体健康的重视和重要性。
最后,女生送牛奶和八宝饭蛋内给男生可以表达感谢和友情的意思。在这个社会,男女之间的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女生送这样的礼物给男生,不仅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男生的感谢和对两人间友情的重视。这种礼物不仅不会让男生感到拘束和压力,反而会更加深化两人的关系和友情。
综上所述,女生送牛奶和八宝饭蛋内给男生所表达的意思是多重的,不仅表达了浓情蜜意、对身体健康的关爱和感谢友情,同时也传递了她对男生的关心和希望。这种礼物不仅具有十分浪漫的气息,同时也展现了两个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深厚友情。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蛋。”喜馍馍是一种婚庆吉祥的风俗食品,俗传:喜馍馍带回去,亲人吃了得吉利。因此,这句歌谣属于祝福的吉语,再从字面上理解,此句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红鸡蛋代表的含义并不相同,前一个“红鸡蛋”是作为一种圣物出现,有祈子赐福之功;而后一个“红鸡蛋”则成为了孩子降生的报喜标志,也是一种起宣告作用的物体。向亲友分发用颜料染红的鸡蛋,是通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表达喜庆的方式,常用于结婚、生育、做“满月”等各种喜庆场合,以示庆贺并图吉祥。那为什么民间要分发“红皮的鸡蛋”来表示喜庆快乐呢,本文将根据此民谣讨论“红鸡蛋”的民俗含义。
二、各地分食红鸡蛋的传统。
中国民间历来有分食红鸡蛋的传统,主要是贺降诞之喜或祈求子嗣。以下为几处小地留有的红鸡蛋习俗。
1 山东微山县在新娘送入洞房后,由搀扶下轿的妇女为她开脸,用染了红色的鸡蛋在她脸上滚几趟,边滚边念吉语:“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喜鸡蛋。”
2 还有的农村地区在举行婚礼的前一、二天时,女方要进行一道美容工序:绞脸,她们把前额和后颈露出的一些绒毛用两根拧成麻花状的红线“绞”下来,具体请两位大嫂轮番操作,一紧一松,一松一紧,把绒毛“绞”掉,“绞”完脸以后,用两个红鸡蛋在脸上滚,一边滚一唱道:“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喝喜酒,明年把‘喜’见!”。然后,在新娘脸上扑些粉,既盖住了被“绞”出的血点,又美化了容颜。红鸡蛋在这个程序中也起到了作用,虽然具体的唱词有异,但表达内容不变;
3 旧时胶县生男孩第三天向娘家报喜,女孩第六天报喜,婆家人去时带1斤重的馒头20个,娘家必须全留下,否则小孩不好养,娘家要回上19个红鸡蛋、4碗小米,路上碰到的第一个人要送红鸡蛋,这叫做“人人喜”;
4 蓬莱县生男孩带公鸡去报喜,生女孩报喜用母鸡,由此可以看出鸡和鸡蛋在民间传统风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5 邹县男孩报喜用一本书,女孩报喜用一朵花,此外还给邻居亲友送“报喜蛋”,即染红色的鸡蛋,娘家和亲友乡邻前来祝贺新喜,叫做"送粥米"或"送汤米";在开封一带,婴儿出生后报喜常带红鸡蛋。如果是男孩,要六个或八个,必得双数,染红后还要在鸡蛋的一头用墨点一个黑点,表示“大喜”,男孩送双数的原因是,孩子长大以后好找媳妇,和媳妇成双成对,必能花好月圆。如果是女孩,鸡蛋只染红色,不点黑点。数量是5个或7个,必须是单数,表示“小喜”。送了单数的鸡蛋,说明家里添了女孩,将来好嫁出去。
三、红鸡蛋民俗的渊源。
分食红鸡蛋的传统在各地许多民族都存在,主要观点有:卵生神话说、祥瑞之物说、图腾崇拜说、生殖崇拜说和辟邪禳灾说五种。
1 卵生神话说:
我国先民在想象中追溯着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综合古籍可总结出“卵生”神话的影响。在三国徐整所著《三五历纪》中最早对始祖盘古氏开天辟地故事有了记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令,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又有《史记》述商人起源:有娀氏的女儿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为商人始祖;又述秦人起源:颛顼氏的孙女女修在织帛时,“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乃秦人始祖。正是这种朦胧的对于“卵”的原始崇仰,在民间形成了将鸡蛋和出生、传宗接代联系到一起的传统文化。且红色在民间被看成是喜庆祥瑞之色,因此多为红皮鸡蛋。
2 祥瑞之物说:
红鸡蛋之功,非单食用,民间自古就有“雕卵画蛋”之工艺品,而且,这在风俗资料中也可找到诸多历史记载。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有“镂鸡子”习俗,注云:“古之豪家,食称画卵。今代犹染蓝茜杂色,仍加雕镂,递相饷遗,或置之盘俎。”以此可知,“镂鸡子”或画卵,就是在鸡蛋上染画颜色后,朋友间作为相互馈赠、食用佳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邺中记》里也有“寒食日,俗画鸡子以相饷”的记载,都说明此习俗一直在民间流传,并逐渐发展成熟为一门民间传统工艺,在各种喜庆场合成为馈赠佳品,颜色也慢慢演变到单一的最能渲染喜庆之意的红色。直到现在,雕卵画蛋依旧是一种民间工艺品,人们从对“卵”的崇拜,发展到了喜爱红蛋并视之为祥瑞之物。
3 图腾崇拜说:
从考古学的角度可探知中国原始文化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对于“鸟”的图腾崇拜,河姆渡、良渚、马家窑文化中有大量鸟纹形象,而古人所谓“玄鸟”,包括而后成为中华民族代表性图腾之一的凤凰,均以未经驯化的原鸡为原型。于是,“鸡”便成为了人们的原始图腾崇拜在现实中的依托。《史记秦本纪》中有吞卵的女修,其后裔大廉“实鸟俗氏”,“身体是鸟而能人言。又云口及手足似鸟也。”由此知秦人也以野鸡为图腾。从对鸡的喜爱崇仰,逐渐发展成民间的红蛋习俗,渗润着浓郁的历史信息。
4 生殖崇拜说:
红蛋习俗是原始社会人类生殖崇拜文化的遗留,蛋既能孵鸡,故人食蛋便能生子,因此古人每以“鸡子”代称鸡蛋。这种基于对鸡蛋功能的认识而形成的思路,可以从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中寻绎出来。云南鹤庆一带的白族**,每逢春耕前多到河塘乞育,乞育者手握两个煮熟的红鸡蛋,到塘里沐浴,并用红蛋滚擦身体,回家后与丈夫分食红蛋。这种红蛋滚擦身体的行为,便与本文开头民谣中唱得“红鸡蛋,满脸串”极为相似。那么,本身就有孵育子嗣功能的鸡蛋,何以又要染成红色呢对此,“生殖崇拜说”也做出了不同于“卵生神话说”所谓红为喜庆之色的解释,而认为此乃初民的经血崇拜观念的传承。此种观点有《中国史稿》为证:“据了解,一些近代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氏族部落中,有的认为红色代表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1页)。
5 辟邪禳灾说:
红蛋习俗也起源于辟邪禳灾的巫医之术的运用。古人以鸡为百禽之长,认为其具有镇伏妖魅的作用,如《春秋运斗枢》云:“玉衡星精散为鸡”;《春秋解说辞》云:“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等等,都反映出古人对鸡之神性的认识。鸡从蛋出,蛋由鸡生,则蛋亦有神性是理所当然的。旧时民间还盛行用鸡蛋占卜之俗;古人又以为凡遇喜庆之事,必有妖魅相扰,或某些特定的节气与时辰,必有病疫侵人,所以食蛋防范。像今天中原和西南一些地区的“三月三,吃鸡蛋”风俗,以及民间流行的新婚之夕让新人分食红蛋的传统,都可推探出红蛋习俗实由鸡蛋辟邪的巫术演绎而来。
综上所述,红鸡蛋在中国民间是祥瑞之物,有赐福送子喜庆安乐之意,本文开头的民谣小曲,即是在婚前或仪式上众亲友对于新人的一生平安幸福、家族子孙满堂的最美好的祝福。
朋友生孩子半年了送鸡蛋合适。刚生完孩子的孕妇需要大补,基本都要吃鸡蛋,给宝妈补充蛋白质、增加营养,所以,送鸡蛋是合适的。鸡蛋的营养成分很丰富,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无机盐、效素等,对补充人体营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也不是说拿鸡蛋走亲戚不行,只是鸡蛋是易碎品,在走亲戚的途中容易破损,稍有磕磕碰碰一下,就变成提着一大袋**粘液,很不体面,亲戚看到也不高兴,而且鸡蛋就这样毁了也可惜。现在有很多很好防止鸡蛋破损的携带方式,快递都可以邮寄鸡蛋了。但是有些地方说送鸡蛋有“滚蛋”的意思,所以除非亲戚要求带鸡蛋去,自己还是不要擅作主张提着鸡蛋走亲戚。
代表福气送到。
拜年送“拜年蛋”是最传统的民间习俗,礼轻实用。因“鸡”与“吉”、“蛋”与“诞”谐音,“拜年蛋”象征着吉祥圆满、新生与希望。拜年时,客人会送上一份“拜年蛋”,一边说着“蛋到福气到”,祝福主人财源滚滚、吉祥如意。
习俗:
大年夜,要吃煮蛋,象征团圆;年初一要吃荷包蛋,而且要先吃蛋黄,代表一年的日子像蛋黄一样圆满红火。
过年去别人家做客,小孩聚在一起唱着童谣:“蛋圆圆,过年好;蛋来到,全家笑”。主人往往会用糖水蛋、红蛋、蛋饺来招待客人,有祝福新年财源滚滚之意,同时也祝愿客人生活美满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