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老师的人可能都会遇见有家长来送礼,而且有的家长送礼还非常的大。那么如果遇到家长强行要送礼,老师该怎样回绝比较合适呢,其实可以提前给家长们打好招呼,主动拒绝家长送礼的行为是最好的办法,千万不要犹豫。 最近教师节来临,很多老师其实有喜有
当老师的人可能都会遇见有家长来送礼,而且有的家长送礼还非常的大。那么如果遇到家长强行要送礼,老师该怎样回绝比较合适呢,其实可以提前给家长们打好招呼,主动拒绝家长送礼的行为是最好的办法,千万不要犹豫。
最近教师节来临,很多老师其实有喜有忧,有的老师甚至非常害怕收到家长的礼物。教师节设立的目的在于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让家长和其他人能够体会老师的辛苦,以此尊重老师,对于许多老师而言,所在意的并不是教师节家长所送出的礼品等物质化的东西,他们更在意的是学生们对于自己的评价,以及家长们对于自己的看法,为了避免送礼品所造成的尴尬和误会,家长们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写贺卡送给老师,这样做老师更能够接受。
师德、师风一直的老师们最注重的东西。在教师队伍中倡导的是乐于奉献,严令禁止教师有偿家教,禁止教师收受家长的任何礼物和帮助。因为教育本来就是纯洁的,无私的。给孩子们知识,看他们成才,这才是对一个老师最好的礼物。我相信很多老师都会高兴自己教过的孩子未来有一番作为。
对老师尊敬的表达方式不是送礼物,而是对老师的劳动表示尊重,比如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遇见老师有礼貌等。学生们对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家长给老师送礼,很多时候并非出于感谢,而是有所企图或者迫于无奈。
在送礼的部分家长中,有些人是为了让老师对自己孩子多点照顾,就会千方百计在第一次与老师见面时或者重大节假日的时候给老师送礼。
但也有部分家长并不是为了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关照,而是担心其他家长都送了,如果不送就感觉自己没有面子,甚至担心老师会对自己的孩子“穿小鞋”。
其实,对于是否给老师送礼,我们不必太纠结。
如果我们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能够自理的孩子,完全无需通过送礼物来让孩子得到额外的照顾。
即使我们的孩子是一个自理能力不强的孩子,家长也希望在幼儿园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让孩子开始学习自理,所以也无需通过礼物来让孩子得到老师过多的关照。
我是不赞成给老师送礼的,尤其是送卡送钱。
虽然送礼已成为这个功利社会的常态,也是人之常情但我觉得教育领域相比其他领域,更有必要保持一方净土。
可能有人会有顾虑,其他家长都在给老师送礼,如果自己不送,老师可能会优先照顾送礼的孩子,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但从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情况来看,家长的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
女儿上幼儿园期间,我们从来没有给幼儿园的老师送过任何形式的礼。
但所有老师都很喜欢她,也从来没有给我们任何脸色看。
或许有家长会说,那是你们幸运,碰到了好老师。
但我要说的是,天底下的老师从本质上来说都应该是好老师,否则就不配做老师。
很多时候的送礼,其实都是家长送得心不甘、情不愿,而老师也是收得心不安、理不得。
家长要注重对孩子习惯的培养
家长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在生活中教孩子如何做人,这比等孩子长大了给老师送礼重要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送礼或许就是家长在赎过去的罪。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老师从内心来讲,绝大多数人更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并非收受家长的礼品和礼金等物质性的东西。
教育孩子,绝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到位,老师在学校也会更加省心,这比给老师送礼更管用。
作为老师,内心都希望所有家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比如平时督促孩子准时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孩子有事无法到校上课事先请假等等,
毋庸置疑,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不看重物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每个人的素质也是千差万别的。并不排除少数老师会因为不送礼,而给家长脸色看,或者给孩子“小鞋”穿。
遇到类似情况,就会对家长和孩子带来很大的冲击。
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都具有强大的内心,能够承受老师的冷落。
说到底,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只要做好我们自己,只要自己内心坚定,大可不必随波逐流,也不必计较有些老师的厚此薄彼。
你现在的社会状况来看,家长给老师孩子送礼物的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家庭条件变得更好,很多家长对孩子也是越来越关心,然后就打算和老师“亲近关系”,这样对孩子也会有很多好处,所以家长给孩子老师送礼物的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在家长眼里就觉得并没有什么,但是我认为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老师,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今天就和大家分析分析,相信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1、对孩子的伤害。
虽然说表面上孩子没有任何看法,但是在心理方面,孩子肯定是有一定的心思。因为让孩子养成一个坏习惯,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喜欢模仿的就是父母,要是父母经常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相信孩子也会学习在心里。孩子在学校也一定不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爱戴,因为在其他同学眼里这样也正是“收买老师”的一种现象,所以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及时阻止这样的现象发生。
2、对老师也有一定的影响。
国家也已经严格规定,学生父母不准给老师送礼物,老师也不允许接受学生父母送的礼物。老师一般待的地方就是办公室,所以在送礼物的时候旁边也一定会存在很多老师,那么对老师的影响也就会非常大。不管是老师荣誉,还是做人风格都会严重影响到。要是父母一颗感恩的心给老师送礼物,那么松一点平价实用的小礼物也还算是不错,就比如:水果、鸡蛋、牛奶等等。
我认为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替孩子着想。要是想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也需要多加学习,多掌握一些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认为可以送礼物,但是不必送礼。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作为老师,我很期待收到学生饱含心意的感谢,但是拒绝接受家长各种目的的礼物。作为家长嘛,其实我也给孩子老师送过礼。送过什么呢?暑假结束,回老家带的特产奶糖,两包,孩子自己拎到班里,交给老师,前一天给老师发个信息:老师,麻烦您帮我把特产给小朋友发一下,还有一包是给您和老师们尝尝的。寒假逛街的时候,在店里看到几个手工皮质零钱包,50多块钱,孩子特别喜欢,于是给老师们每人买了一个(一共五个老师),后来有点后悔……后悔没给自己留一个。开运动会的时候,买了几包山楂棒棒糖让娃带去,让老师给小朋友做奖品。上一次打疫苗,老师奖励不哭的小朋友,用的都是我给的糖果。老师的反应也很正常,我家孩子在班里没有得到特殊照顾,也没有被区别对待,因为孩子自己就很听话。也有几次我对老师的做法不是很满意,都是发私信打电话和老师直接沟通,过后也没有什么余音。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是不懂什么叫“送礼”,并且我自己也是“送礼文化”的受害者。小时候,同班同学家长给老师买东西送衣服送红包什么的,我爸妈老实巴交,一是不会,二是没钱,就这么糊里糊涂地上着学。幸亏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也不调皮捣蛋给老师惹麻烦,他们就很少有人管我。小学时有一个老师稍微照顾了一下受伤的我,我妈就特别感谢,她写了好几页的感谢信送给了学校,据说学校广播台都播了,搞的那个老师高兴了好几天。中学时有一个老师期末考试在走廊里遇到我,特别严肃地批评我,说我太浮躁,成绩不稳定。从那以后我在他的课堂上听课特别认真。当班干部的时候太楞,得罪了班里的刺头,他们用涂改液在桌上写骂我的话,班主任看到以后替我出头,臭骂了他们一顿,盯着他们把课桌清理干净。其他的老师对我就很冷淡,哪怕是我最擅长的科目考了第一名也得不到表扬。高三最好成绩是冲进了年级前十,但还是无人问津。我一直觉得是因为我很乖,老师很相信我。后来慢慢才明白了一些。那时候我们是不敢去办公室找老师的,因为老师的笑容都是给那些自己喜欢的学生的。我的同桌家长定期给所有老师送礼,所以他在班里想干嘛都行,就真的是为所欲为……幸亏他不是个坏孩子,只是不爱学习而已。
家长给孩子送礼不论怎么说都是不好的,而且还会弄巧成拙。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送礼行为数额较大,构成行贿受贿。这个司法解释我就不多说了,可以自己去查。
第二,也是我要重点说的,会弄巧成拙。我在这里举个例子,有一个家长经常给老师送点小礼物或请吃饭,刚开始感觉没什么,可熟络了以后麻烦就来了,孩子问题反而越来越多了,最后和老师的矛盾也愈演愈烈。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老师经常收你的东西,和你关系好了,在管孩子的时候就开始讲情面了。慢慢地,孩子娇纵起来,不怕老师了。老师有时候实在无奈叫家长,也会考虑情面,报喜不报忧,造成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会有所忽视,最终害了孩子。
另一方面,家长送几次礼之后,可能老师对孩子也有所照顾,那么偶尔发现老师并没有对孩子特殊一些呢?继续送还是不再送,继续送觉得意义不大,不送呢?又怕老师对孩子有所歧视,怎么办?纠结吗?
最后,就是假如遇到一个见钱眼开的老师怎么办?你送,他就对孩子好,不送,他就借机找茬。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一直送就是无底洞,送多少够呢?偶尔不送就得罪人,经常得罪下去也是害了孩子。
所以,我们家长必须步调一致,不要送礼,不要助长这种风气。有时候,个别老师的毛病都是家长们惯出来的。大家都不送,他也没指望,学校自然会督促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孩子在班里面也能受到公平对待,这对孩子成长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