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孩子成长的10部优秀电影

孩子0121

有助孩子成长的10部优秀电影,第1张

有助孩子成长的10部优秀电影
导读:1、《看上去很美》(中国)年龄段:3-6岁内容:3岁的方枪枪在一个雪天被爸爸第一次带到幼儿园来,他黑溜溜的眼睛冷冷地旁观着这个奇怪的地方。看点:个人自由与集体制度的抗争、儿童心理(儿童的想象、儿童的社会性——同伴的交往、师幼的交往、攻击性的

1、《看上去很美》(中国)

年龄段:3-6岁

内容:3岁的方枪枪在一个雪天被爸爸第一次带到幼儿园来,他黑溜溜的眼睛冷冷地旁观着这个奇怪的地方。

看点:个人自由与集体制度的抗争、儿童心理(儿童的想象、儿童的社会性——同伴的交往、师幼的交往、攻击性的行为)、教师落后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我心目中的儿童**第一位,不解释。导演张元是牛人,他老婆宁岱是中国了不起的编剧,加上王朔,不好看都不行啊。小小人**,一点不敷衍。

萌点:“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生儿子要生方枪枪。给我一个方枪枪,我什么都不要了,真的。

2、《再见啦我们的幼儿园》(日本)

年龄段: 3-6岁

内容:幼儿园毕业之前的某日,5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画的地图一起溜出幼儿园,上了从新宿站开往高尾的中央线列车。 5个人不跟家长说,打算用自己的力量去完全陌生的地方。

看点:友谊、教师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规则教育、日本的公民教育、家庭教育

萌点:芦田爱菜和其他小朋友的笑容和眼泪。生女儿要生芦田爱菜!给我一个芦田爱菜,我什么都不要了,真的。

3、《小鞋子》(伊朗)

年龄段:小学

内容:经典**了。阿里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又一次他不幸弄丢了妹妹的鞋子。故事围绕着这对兄妹和小鞋子展开。

看点: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兄妹情谊

萌点:阿里的眼睛

4、《浅蓝深蓝》(中国)

年龄段:3-6岁

内容:豆丁是浅蓝深蓝幼儿园的小朋友,他最好的朋友是凯文,两人经常和其他小朋友在操场滑滑轮,有一天来了个孩子,叫大王,他比豆丁高一个头,力气也大,并且把豆丁视为敌人。

看点: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教师对幼儿的支持、同伴间的友谊与竞争、孩子个性的养成

萌点:“妈,给你!你们女人就是喜欢花!”、“千万不要叫我豆丁,叫我的大名!”、“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我要离家出走”

5、《八月迷情》(美国)

年龄段:小学

内容:孤儿院长大的男孩已经有11岁了,不仅勇敢活泼,还具有非同一般的天赋--任何发生在他周围的声响,到了他的耳朵里,都变成了美丽的旋律。

只要他站在麦田间,甚至能将微风扫过麦穗的沙沙声变成宏大的交响乐,显而易见,奥古斯特是一个天生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他从大自然中听到母亲的召唤,决定逃出孤儿院去寻母。

看点:音乐神童

萌点:天才的音乐感受力

6、《想飞的钢琴少年》(瑞士)

年龄段:小学

内容:极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不满父母的私欲和束缚,展开了一段巧妙的抗争。

看点:音乐神童

萌点:超乎想象的聪明

7、《第四张画》(台湾)

年龄段:小学

内容:小翔从小被母亲遗弃,父亲近来又病故,他成了一个孤儿,饿得只能去偷教工的便当。故事才刚刚开始……

看点:有画画天赋的孩子,生存的战争(教工爷爷叫孩子必需面对生活,从逆境中的挣脱出来),家暴悬疑,亲子关系,台湾味的风土人情、叫人吃惊的画面美感、儿童的梦境

萌点:四张画

8、《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台湾)

年龄段:小学

内容:以70年代的台湾为背景,描述年轻美术老师郭云天来到偏远茶乡小学教书

看点:有画画天赋的孩子

萌点:贴满一墙的画、妹妹的画像

9、《放牛班的春天》(法国)

年龄段:小学

内容:一个落魄的作曲家不得已来到一所顽童寄宿学校当老师,他发现音乐正悄悄改变着这些孩子。

看点:艺术教育的力量、音乐神童、问题学生

萌点:音乐神童的吟唱,销魂,皮皮奴

10、《追风筝的人》(阿富汗)

年龄段:小学

内容:故事对焦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12岁的埃米尔,以及他家的仆人哈桑,两个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

看点:友谊和嫉妒、负罪和救赎

萌点:读故事的朋友

不说,不做。

高中生青春期已经后半程了,这是正常的生理阶段。百分之九十的男孩子应该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以前是色情书籍,或是色情,只是现在硬件更新到了影像阶段。

所以从古以来男性皆是如此过来的。

不说不做就是做了。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的性心理也开始逐渐成熟,会想要通过一些方式来探索自己的身体。这个时期,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会偷偷摸摸看一些不太健康的视频和,甚至躲着父母进行手*,让父母感到很慌张,很担忧。

发现孩子看不健康视频和家长应该注意:

1、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对于孩子看不健康的视频和的行为,你要避免在心里给孩子贴上太过负面的标签,如“孩子学坏了”“孩子品行不端”,这会破坏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羞耻和被冤枉的感觉。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对性产生好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们的性欲望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增长起来,看视频和只是他们探索性的一种方式。

2、给孩子保留私密的空间

对于性意识萌动的孩子,你可以试着给到孩子个人空间,不随意的进入孩子的房间,或检查孩子的被子等。

对于孩子来说,他需要有一个不被打扰、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因为性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通常只能独自探索。当你知晓孩子的行为后,你可以选择性忽略,这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

当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后,他会放下对你的戒备心,更有可能在你面前敞开心扉。

3、引导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进行自我探索

如果孩子的视频或是非法获取,你可以提醒孩子。

此外,你也可以告诉孩子:他有这种情况很正常,希望他能够在私密的场合进行。这不仅可以让他不被他人打扰,也可以更加自由的探索。

同时,你也要和孩子强调,这个时期,心理尚未成熟,还不具备独立的能力。所以,对于和异性同学发生亲密接触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做好防范措施。

总结:

1、既不要放任,也不要大惊小怪:作为家长,发现孩子看不良视频后,不能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也不能大惊小怪,觉得孩子是个坏孩子,好像做错了多大事情一样,批评指责。

2、根据孩子年龄进行相应教育:如果孩子比较小,那可能是不小心 看到了,或者其他同学发给他的,对于小孩子也不要恐吓,直接告诉他,还小,不能看就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要好好了解情况后再进行指导引导。

3、同性家长进行沟通比较好:孩子看不良视频,一般多是男孩子,好奇心还有心理发育到了一定程度的驱使作用,这个时候最好是爸爸进行沟通,说话比较方便一些,不是批评,是告诉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

4、鼓励孩子学习为主,不要盲目沉迷: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主要是帮助孩子分清对错是非,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盲目信任不良视频的夸张效果,还有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第一的思想。

5、赠送孩子相关图书:告诉孩子观看不良视频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只要不伤害到其它人就行,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相关方面的图书,让孩子阅读了解,不要藏着掖着,正规渠道了解一下青春期的好奇,还有成人的秘密。

6、观察孩子有无其它不良情况:发现孩子观看不良视频,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动,还有精神状态,避免孩子沉迷其中,甚至是出现频繁撸管的行为,影响身心发展。

  马库斯·拉特尔所著《孤独的幸存者》中帮助他的阿富汗人最后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并和马库斯保持联系。实体书最后有马库斯和那个阿富汗人的合影,还有马库斯和他刚出生孩子的合影可以证明。

  《孤独的幸存者》:这是一部写给男人看的铁血小说。故事根据真实的“红翼行动” 改编。在阿富汗库纳尔省山区发动的“红翼行动” 是美国海豹40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至今仍有许多没有解开的军事谜团。《孤独的幸存者》是这次行动唯一的幸存者马库斯,给读者讲述了美国特种部队的残酷训练以及他在“红翼行动”中的生死血战的一部小说,全景式地展露了美国特种兵的生存状态和作战能力。

  在这种完全孤立的处境中,面对最绝望的生存环境,最压抑的恐惧,一支最精锐的部队,面对强悍的恐怖分子,一场你死我活的山野战争全面爆发……惨烈的场景、血腥的博杀、滴血的友谊、永不言弃的坚持铸就了特种兵的传奇……

  是一部充斥着勇气、荣誉、爱国豪情、且感人肺腑的真实作品。在未来,这都是反映现代战争的作品中的震撼之作。

实体书正面照;

作者正面照;

作者与书中阿富汗人的照片;

  

(1)在任何一场战争中,妇女和儿童都是遭受打击最严重的脆弱人群。自从伊拉克战事爆发以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直活跃在救助伊拉克儿童的前沿。在伊拉克北部,儿基会伊拉克籍的工作人员一直在临时庇护所中工作,他们帮助协调诊所的药品供应,为患腹泻或其他疾病的伊拉克儿童提供额外的食品供给。我们都知道,联合国正在与有关方面磋商,一旦地面安全条件许可,国际工作人员将立即返回伊拉克。

毫无疑问,这场战争对于伊拉克儿童带来严重的心理和健康影响。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给孩子们的心理造成阴影,还有被迫中断的教育,这些都会影响伊拉克儿童的成长。善良的人们呼吁冲突各方理解救助孩子的紧迫和必要。为人道工作者创造条件,尽最大可能避免伤害孩子。

在目前阶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各方人士尽其所能,为所有需要的伊拉克人民特别是儿童提供人道救援。

据儿基会驻安曼的发言人基尔介绍,4月1日又有3名伊拉克儿童触雷,伤势严重。另外,一名急需施行眼科手术的儿童因为得不到医生看护,眼睛有失明的危险。在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室外温度已经上升到37摄氏度。在缺水,断电,没有药品和医生的情况下,伊拉克儿童的境况令人忧虑。

(2) 20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从1943年打到1945年,历经9年,伤亡无数。多少人因为战争被迫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又有多少在战区的儿童,整日恐惧不安。有这样一份资料:自1990开始到2003年,全球共有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丧生,有600多万儿童受伤,1200多万儿童无家可归,两次世界大战总共伤亡了9000万人,很难想象,9000万是一个多大的数字!

2003年,在遥远的中东地区,冲突一直未曾停止,不断的爆炸、轰炸和自杀式袭击,带给平民,尤其是儿童无尽的伤痛。伊拉克战争,美军战机投掷了2.8万多枚炸弹。据美国防部称,共造成1000多名伊拉克平民死亡。而美联社说至少有3240名平民丧生,大约8000人受伤。有关学者则表示,在整个战争期间死亡的平民可能超过万人,死者中有不**女和儿童。例如,在卡尔巴拉附近的一个公路关卡,美军向一辆逃难的卡车开火,造成2名妇女和5个小孩死亡。待士兵们上前检查时,一个幸存的妇女仍紧紧抱着她已被炸死的两个孩子。 由于战争的原因,因为缺少医治每天都有儿童死亡。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水源、垃圾腐烂物、食品不卫生、武器弹药残留物的放射性和化学物质污染,更多的儿童身体受到严重伤残,各种疾病丛生,如天生畸形和癌症。 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可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伊拉克战争给当地的每个家庭和无辜的孩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刻骨铭心的伤害。

“让孩子活下去”的民间组织报告说,在2006年,从首都巴格达周围收容的战争弃儿700多人。 据伊拉克劳工和社会福利部估计,伊拉克全国12岁以下的战争弃儿多达160万。

篇一

 1、先叫爸后叫妈,进门就当家。爸妈声音高,他们二老给红包,爸妈声音叫的甜,他们二老给现钱《也有说给美圆的》,声音叫的深情又厚意,他俩一块给人民币。新娘子勤劳致富,光笑不叫可不给钞票。

 2、新娘一朵花,进门先叫爸和妈,公公婆婆很辛苦,勤俭节约来持家,给您带朵小红花,好像当年十七八,爸爸妈妈还满意,给点小费花一花。

 3、新娘优秀人人夸,xx市里一枝花,有人说是玫瑰花,有人说是牡丹花,但是今天我们不管她是什么花,都要改口喊爸妈

 新郎优秀人人赞,xx市里一条汉,有人说是阿富汗,有人说是成吉思汗,但是今天不管他是什么汉,都要改口给我们看

 一声爸,一声妈,叫的二老是乐开了花,二老笑的合不拢嘴,伸手就把红包拿,您看,说拿就拿。

 在农村大院主持婚礼,强调一个喜庆热闹,认亲改口词如果整的太正规有装之嫌,尽管有些俗套,老乡们还是很受用的,当然要把好了脉,因为也有口味不同的老乡哦。

 1、朋友们当有一天我们问白发苍苍的父母什么是孝顺,孝顺是什么呢孝顺不的脑白金,不是盖中盖,真正的孝顺也许是晚饭后你给父母捧上的一杯热茶而已,今天在这样温暖幸福的时刻,一对新人也用心给自己的父母献上一杯香茶

 2、可以说今天二位新人的婚礼都凝聚着双方父母的心血,从呱呱落地到长大包含着深深的父爱和母爱。那下面就请二位新人为你们的双方父母敬上一杯感恩的茶。

 3、朋友们,常言说的好啊,新郎新娘配成双,拜见父母理应当,新媳妇进门爸妈,相夫教子一定发。/喊过爹妈来敬茶,新媳妇孝心来表达。由请茶师奉上香茶!

篇二

我相信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定是两位新人最最幸福的时刻,在台下,坐着和你们两位一样幸福和激动的嘉宾,那就是你们的爸爸妈妈!

 在生活中,总有两个人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是他们敞开怀抱,给我们温暖与安慰。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感到心痛,这种爱可以让我们肆意的索取,却从不曾求回报。我们的父亲那伟岸的身躯就像一座高山包容着我们的一切,我们的母亲那慈爱的目光就像一泓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象春风细雨一般无刻不在滋润着儿女的心田。时光也许带走了许多儿时的回忆,可父母的爱却长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不曾远离。岁月的变迁让父母的头上多出了丝丝白发,脸上映除了道道皱纹,那都是父母对我们辛苦付出的见证啊!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父母看着自己的儿女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找到了托付终身的伴侣,他们一定特别激动和欣慰,心里有许多话要说,那么就有请四位爸爸妈妈派代表作为主婚人为新人致辞。刚才爸爸妈妈表达了对儿女全部的爱和希望,我相信儿女的心中也深藏着对父母无尽的感恩,这份感情在平时我们可能疏于表达。在今天,趁着这个时候,让孩子们也来诉说诉说对你们的情思。(新郎新娘真情告白)

篇三

 朋友们,有人说,父亲是一棵树,能够为我们挡风遮雨,父亲是英雄,他在我们的世界里无所不能,而我觉得父亲更像一本书,他教会我们如何去谱写人生的乐章,从父亲那里,我们学会了勇敢,从父亲那里我们学会了坚强,从父亲那里,我们学会了责任,而我们更不会忘记,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最无私、最伟大,那就是母爱,现在我们的一对新人,请看一看在台下就坐的你们的爸爸妈妈。

 他们曾经也像你们一样的年轻,他们曾经也像你们一样的激情,当岁月的光华流失于额头的鬓角,当生活的艰辛填满彼此的脑海心际,他们却依然保留着那份热情与率真,在似水的流年中用心的爱着自己的儿女,春华秋实,几度耕耘,今天看到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找到人生中的知心伴侣,父母的心中可以说是百感交集……我们常说孝敬孝敬,孝为心而敬为行,其实,孝敬真的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去渲染,因为有时候,孝敬就是在父亲身边一个默默的搀扶,孝敬就是在母亲身旁一个温暖的笑容,春夏秋冬、斗转星移,对于我们今天的新郎来说,孝敬是他在感恩路上,那份一如既往的执着与坚韧!

 这份仁孝之心感动着每一位亲朋!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再次献给我们今天的新郎!XX先生……现在请我们的一对新人走下舞台,走到父母身边深情的拥抱一下你们的爸爸妈妈,用这个拥抱告诉他们,你们是他们永远的港湾、永远的依靠!朋友们,今天是X氏家族最喜庆的日子,因为家中多了一个贤惠善良的好儿媳,现在就请我们美丽的新娘,端起清茶,面对你的公公婆婆敬茶改口!

 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是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从咿呀学语到长大的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心血和汗水。如果说父亲是一座山,高大雄伟。那母亲就是一条河,涓涓长流。站在父爱的高山上,我们看得更远。畅游在母爱的小河里,我们甜蜜无限。父爱博大,母爱无私。今天,我们长大了,但永远不能忘记的是父母的关怀和挚爱,今天,我们成家了,但还要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常回家看看。让我们共同祝愿普天下所有的父母,平安度春秋,健康到永远!

 又一个崭新的家庭今天诞生了,所有的人都在为新人喝彩祝福,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有这样两个人,他们默默的坐在那里,眼睛里盛满了激动与喜悦,他们的眼前也许浮现出了这些画面:那是孩子第一次奶声奶气叫爸爸妈妈的温馨;那是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儿园时,面对孩子的哭喊顿然离去却又偷偷回眸的怜爱的眼神;那是孩子生病时日夜守护在床前焦虑与担心的煎熬;那是当孩子告诉他们找到了自己人生另一半时的喜悦与欢欣。

 请大家将目光转向我们的上亲席,他们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人,我们用一生的情一世的爱都无法回报的两个人——爸爸、妈妈!(此时新人走过去和父母拥抱)(拥抱中,音乐响起,配词)此时此刻,所有的话语都将变得苍白,所有的情感都将在这一瞬间纵情宣泄,一个拥抱把两代人的亲情交融在了一起,朋友们,把掌声送给这幸福的一家,也送给天下所有的父亲、母亲。百善孝为先,孝道无疑是贯穿中华文明一条完美的主线,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个完美的婚礼。他应该时尚化;个性化;中国化。每一个孩子从成长到成熟到成就到成家陪伴他们的一定是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今天在人生最重要的一刻,在这结婚的殿堂上,亲朋好友们我们来听听新郎新娘他们要对爸爸妈妈如何深情的倾诉。

 亲爱的朋友们,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世界才变的美丽!爱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个不变的话题,在今天所有的来宾席中我发现有几位老人,他们在用慈祥的,喜悦的目光在注视着两位新人,我想现在两位新人在结婚的当天心里想感激的人一定很多,此时问一下新郎,你最想感激的人是谁,新郎回答:父母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两位新人这两棵昔日的幼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可是大树在高,他的根也依然依恋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下面有请一对新人走下舞台去迎接父母登台就坐,行你们的三拜大礼!

美军撤离阿富汗后,看起来,残破国家终于迎来曙光,但实际上,美军的撤离,却引发了阿富汗人的“逃离浪潮”。机场上人满为患,甚至有人扒飞机,不幸从飞机上摔落而死。而在边界,无数阿富汗人翻山越岭,逃到邻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美军刚刚撤出阿富汗,为何阿富汗人,却疯狂逃向伊朗?伊朗接收阿富汗难民不是新闻了。早在2015年,伊朗内政部便估计,在伊朗境内的阿富汗人大约多达300万,要知道,伊朗总人口也不过7700多万。

然而,被美国制裁数十年的伊朗,经济早已一片凋零,加上,伊朗政府是神权政府,执政根基也是在伊斯兰教教义之上的,甚至,伊朗模式还是塔利班所效仿的模式。为何这样一个保守穷国却让阿富汗人趋之若鹜呢?不妨从历史中探究。

宗教关怀使得伊朗对阿富汗难民大开绿灯。

阿富汗人逃亡伊朗,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1979年,苏联开始入侵阿富汗,这一年,进入伊朗的阿富汗难民达到10万,到1989年底阿富汗战争结束时,在伊朗的阿富汗难民数已经达到235万。耐人寻味的是,战争结束后2年,伊朗的阿富汗难民不降反增,一度达到了3187万,原因何在?其实是伊朗对阿富汗难民的欢迎。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本着宣扬“伊斯兰无国界”精神及帮助一切受压迫的穆斯林兄弟的“宗教义务”,伊朗大方地欢迎阿富汗难民,还给难民直接发放伊朗永久居留权,也就是伊朗的绿卡。霍梅尼这么大方,也与两伊战争的历史暗合。伊朗男子走上战场,国内劳动力匮乏,阿富汗难民刚好补足了劳动力空缺。这之后,阿富汗战争频仍,难民们也就习惯了逃亡伊朗。

塔利班既有形象制造了群体性恐惧

阿富汗难民大批回国,是在1996年塔利班掌权后。彼时的阿富汗人,以为祖国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但一回来才发现,这和平比战争还恐怖。当时,塔利班政权实行严苛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法,实行野蛮的独裁统治,在国内还搞普什图沙文主义,不少回乡者,又奔去了伊朗。这之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建立了民主政府,但阿富汗的安全局势,反而恶化了。

自2001年至2014年,在阿富汗战争中死亡的平民人数超过26万,其中大部分死于2007年以后发生的暴恐袭击和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之间的交火。再加上,阿富汗的经济也没有迎来繁荣、稳定与快速发展。政府贪污腐败,国际投资商纷纷撤资,国际救援机构也浑水摸鱼,阿富汗人在国内饭都没得吃,还不如去伊朗讨生活。

语言习俗更适宜难民融入

阿富汗人普遍说波斯语,而这恰好是伊朗的官方语言。相比于巴基斯坦,伊朗对阿富汗人天然有语言上的吸引力。再加上,生活习惯、宗教习俗等方面,伊朗与阿富汗都相似,历史上还曾是同一个帝国,不消说,移居伊朗,更容易融入。然而,面对汹涌而至的阿富汗难民,经济凋敝的伊朗,也犯难。

1997年,伊朗政府不再给予新来的阿富汗难民以居住权,并开始遣返难民。与此同时,伊朗一方面在国内严厉惩处为阿富汗非法移民提供工作的雇主,另外,设立“禁入”区,禁止阿富汗难民进入某些地区就业。阿富汗人难,伊朗人,也难啊,家里也没有余粮了。尽管奔赴伊朗,对阿富汗人来说,还是矮子里选将军,伊朗或许算不上强国、富国,但至少,比阿富汗好,但对伊朗人来说,这么多人蜂拥而至,内心早已不是欢迎,而是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