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还要“洗福禄”,你知道吗?

老人 0 86

俗语:“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还要“洗福禄”,你知道吗?,第1张

俗语:“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还要“洗福禄”,你知道吗?
导读: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万史,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俗语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脉,是民间老百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总结,有的是对民间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俗语的背后还

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万史,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俗语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脉,是民间老百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总结,有的是对民间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俗语的背后还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农老一辈人说的“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就是腊月二十六的习俗,除了杀猪还要“洗福禄”,这个“洗福禄”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就要开始准备迎接春节的食物了,人们上街置办着过年的货物,干鲜果品、肉类鱼类。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在古代的农耕社会,因为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吃肉对于旧时的穷苦人来说绝对是一种奢侈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在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实现了,所以过年时候的肉也被称为是“年肉”,家里养猪的老百姓在这一天要杀自家养的一头猪,而家中没有养猪的穷困人家也要去集市上买年肉。

到了这天,人们会提前请了村里手艺好的杀猪佬,再叫上一帮亲戚邻居,大家七手八脚地从圈里把待宰的肥猪给赶出来,拿绳子绑了,按在杀猪案上,这个时候就轮到杀猪佬上场了,杀猪佬磨刀霍霍向家猪,待宰的肥猪就会害怕的发出凄厉地惨叫,杀猪佬熟练地下刀,一刀毙命,放过血后,就是大锅开水一遍遍浇烫,褪掉猪毛之后,杀猪佬轻松的几刀就把猪肉给剖来了。而流下来的猪血,之后也会成为春节的食材,用来做血豆腐之类的,猪的下水也会被清理干净成为一道美食。

杀猪或者买了猪肉之后,还要进行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炖年肉”,趁着猪肉还新鲜,赶紧炖起来,剩下的要保存起来,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猪肉可以一直保存到过年之后。“炖年肉”最讲究的当然要数红烧肉了,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更表示的是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富裕十足,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先做上一顿红烧肉给家人和孩子们解解馋。

到了现代社会,家中养猪的人也少了,更不用说自己杀猪了,但是人们也还是会在这一天去集市上置办猪肉,这也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了。

那么,为什么年前要杀猪,而不是其他牲畜呢?《说文解字》中记载:“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意思就是火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可见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养猪了,而养猪的目的就是为了吃肉和卖钱。春天抓猪仔,到了冬天的时候猪也已经长很大了,这个时候正是吃猪肉的时候,过年把家里养的猪杀了吃肉,也是为了慰劳一年的辛苦。而在古代的农耕社会,牛是家中重要的劳动工具,有着很重要的社会地位,所以人们不会把劳动生产工具宰杀了。所以过年杀猪就成为了一个习俗。

除了腊月二十六要杀猪割年肉的习俗,在民间还有“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 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二十六,洗福禄”的说法。

二十六,洗福禄

我们都知道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要送灶神爷上天,二月二十四要扫尘打扫卫生,腊月二十五磨豆腐,到了腊月二十六杀完猪之后,人身上就都是灰尘和杀猪的血腥味道,所以就要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集中洗澡,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民间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而腊月二十六就是“洗福禄”,在这天人们要进行洗浴,洗去去年的陈旧气,迎来新一年的喜气;洗去去年的不的霉运,迎来新年的好运气,这样来年的“福禄”就会越多。

小编有话说:每年到过年前的这几天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腊月二十三有灶糖吃,腊月二十五可以吃刚出锅的豆腐脑,而到了腊月二十六孩子们的情绪就更加高了,这一天要杀猪,上午杀猪,中午就能吃上母亲做的红烧肉。虽然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然提高了,日常也可以很方便的吃上红烧肉,但是过年的时候的红烧肉总感觉异常的好吃,或许这就是过年的味道吧。

一般都是,人情交易,你来我往的,三斤肉,买一斤猪肉大概30块钱左右,所以总共是100块钱,大概的话,两个孙子,平分的话,也就是一人50元钱,如果不想给这么多的话,可以每个小孩一人38块钱,或者28块钱,毕竟每个人的经济都不宽裕,只要心意到了就好了!

彝族妹子阿藜回去农村两天,又不想上班只想回村养老了。

吃杀猪饭的那段时间简直就是小时候一年中除了春节最开心的时候了。村子大、人多的,可以连续吃上半个多月。吃杀猪饭当天,饭桌上的菜丝毫不逊色于年夜饭。

主人家要提前几天奔走相告,告诉亲戚朋友几号来吃杀猪饭。还要请几个力气大的男人来一起杀猪,女人来洗菜、蒸饭,然后掌勺。

我们那个村子就是超大,有好多户人家。小时候我记得有一天有 8家人同一天请吃杀猪饭,可是我家也就四口人。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得去赶两个场子。即便没去吃饭,也要晚上去那家里坐一下。

村里杀猪一般几家人共用两个露天的灶台烧水。那两个灶台平日里是没有大铁锅在上面安着的,只有两个合适的洞。也只是杀猪那天需要把锅架上去用,所以就有了共享的性质。

杀猪前一两个小时,要先把锅架好。背一背篓砍好的干木柴放旁边。生火,架锅,烧滚烫的水。烧水的功夫,主人家里已经陆续来了杀猪的几个男人。抱着烟筒吸根烟,等主人家拿了捆绳子,人到齐了,便去猪圈。

把猪赶到场上,杀之前,听说其中会有人念叨的。也就是念念,让猪好上路。在村里,人和猪是很有感情的。比如,农闲时节,猪食是需要用大锅煮熟,再加上猪面,搅拌均匀再挑去喂食。煮猪食满满的一大铁锅,差不多需要一个小时。有时候会把一盆洋芋剁碎,连着绿色的猪草一起煮。大多时候是砍白菜、青菜然后用猪食切割机切碎后同碾碎的土豆一起煮。还有泔水桶里每天剩下的饭菜!煮猪食耗费的干柴也比煮饭多得多。再说说冬天的时候,女主人觉得猪圈太冷了,会去山上摞松毛(干了后的松树的叶子),满满的一大背篓,也就够猪滚两天,两三天又得一换。

喂食也是一门学问,我在老家的十多年,也就喂过一两次。原因是我居然怕我的小伙伴。家里人无一不嘲笑我的!你自己属猪的,你还怕猪,猪是你小伙伴呀。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敢喂。越害怕越被猪拱。我仅喂过的一两次,都是不进猪圈,直接站外面,从高高的地方把猪食倒下去。

要是家里爸妈去街上了,中午赶不回来喂猪食,我都是叫我奶奶或者我舅妈来帮我喂一下。我简直是猪里最怂的了。

杀猪最有趣的就是捡猪毛。男人们一人一把菜刀,在烫了猪后就开始刮猪毛,这时候主人家的孩子就端着簸箕去捡猪毛。猪毛可以晒干了卖钱。村子里快到一月的时候就会有人来收猪毛,几十块一公斤(晒干的猪毛)!小学时,学校里每个班都搞勤工俭学,要不就是叫学生拎废铁去,要不就是让拎猪毛去。然后学校操场上就堆着满满的猪毛,可谓一大奇景。

男人们处理完猪,把猪分部分拿回去主人家楼上放着。这时候女人们煮饭也就开始了。当天必须要吃水煮白肉和粉肠、各种炖排骨、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洋芋、酸菜猪血汤、葱姜炒猪肝、小炒鲜肉……

四点半左右就有客人陆续来了。我小时候去吃杀猪饭,大家一般是拿两包糖果、饼干,一瓶高粱酒、两瓶饮料。那时候么物价和工资水平也不高。所以我记得可能也就30块以内全部。

我这次回去吃杀猪饭,抱了一箱椰子汁,买了两箱牛奶,还有平时可以吃的面包、鲜橙、还有些核桃粉、藕粉……好多年不回去了,而且干饭也不好意思空手去。

杀猪饭很热闹,不过吃不下多少。我一直忙着去添菜!比起城里办客事,我们村里的才是大方。添菜都是好多次。还没见底就添肉添菜,舍舍得得的吃!

昨天还闹了笑话。我和表哥,两个天天在城里吃住的,把藕刷洗白净后,表哥已经切了两根,姨妈她们说“哎呦,藕皮都没削就切了,不行不行。”然后其他几个女人也七嘴八舌说得削皮,不然煮出来的汤颜色重。还有就是洗葱的时候,我平时会用葱叶炒菜,所以没把葱叶扭断,然后又被阿姨们说这个葱叶不用吃的,丢掉丢掉!还调侃我们这些城里的还没他们讲究。嘻嘻哈哈间,我感到现在确实村子里日子越来越好了,各种菜品一年四季自给自足,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杀猪饭最后的礼仪就是送猪肉。也不是都送。像城里来的亲戚、好友,自家没有养猪的,就会切猪肉、猪排骨让他们拎回去。姨妈家杀了两头猪,可是我感觉一头猪是看不见的,送送亲家,两个儿子拿走,大儿子再拿些送朋友,也就差不多没了。

临走前,姨妈去砍了大白菜,拔了葱和蒜,把肉都分好,给我们拎了回来。去菜地的时候,突然我就觉得哇塞,不用买菜真好哇。

杀年猪是中国许多地方的习俗,也是一年来象征着财富的表现,在我家(东北的)这里,每年都是到了冬天,天然冰柜能冻着的时候就开始杀猪,没有看日子的说话。

在杀猪的前一天都是备好酒菜,找好杀猪的人,准备第二天杀猪。第二天早上打电话找前一天找好的人来吃早饭,因为杀猪要好久才能吃上杀猪饭!所以早上先喝点酒热乎热乎!接着就是抓猪杀猪!杀完猪后就开始做菜,等到杀猪菜快好了的时候就开始找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们来吃杀猪饭,吃饭时能多达二三十人!大家聚在一起喝喝酒,吃点杀猪烩菜!

第一,主人自己不动手捉猪脚。以前在农村地区杀猪的时候有所讲究。捉猪脚这种事情一般都是邀请村里的朋友邻居来帮忙,主人一般不亲自动手。因为,在以前很多人认为主人下场捉猪猪脚对于主家不利。所以就形成了一种轮换的机制,也就是说,a家杀猪bcde家来帮忙,b家杀猪acd来帮忙。总之,主人是不亲自动手捉猪脚的。不过现在,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往往要到二十八九才能回家。所以农村的劳动力较少,杀猪的时候主人也不得不亲自动手,现在也不讲究那么多了,因为没办法没有人来帮忙,只能自己动手。

第二,杀猪佬放血的时候小孩不能在现场。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家里杀猪,父母都不允许我们出去观看给猪放血的场景。因为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中有一条,如果正在读书的小孩看到给猪放血的情景,以后念书会比较笨,考不上好的大学。所以我们只能悄悄地躲在门背后往外张望,如果被父母发现的话,还会吃几个爆栗子。

第三,杀完年猪后,要邀请村里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起吃一顿杀猪饭。一般是杀猪的当天,如果村子里集中屠宰的话,时间错不开,会安排到第二天第三天。杀猪饭中包含新鲜的猪肉,猪内脏,猪头炖汤等,再配上其他的蔬菜和荤菜,做成丰盛的一桌,大家围坐一团,喝酒吃肉,闲话家常,共同期待春节的来临,气氛热烈而温馨。

第四,杀完年猪以后,猪肉要及时腌制。以前农村家里养一头猪,从年头到年尾两三百斤,过年期间肯定吃不完,而当时的农村也没有冰箱冷库来保存。只能通过腌制腊肉咸肉的方式来储存。用粗盐撒在猪肉上,一块一块地叠起来,放在腌肉缸中,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拿出来晾晒。晾晒好的咸肉挂在卧室的房梁上,这样可以保存很长时间,需要食用的时候就拿着菜刀去房梁上割一块下来,炒也行,蒸也行,非常方便。

天刚蒙蒙亮,杀猪的几个师傅就来了,大人们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左邻右舍的都赶过来帮忙,支起个大锅烧水的烧水,抓猪的抓猪,场面非常热闹。不大一会儿满院子都是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看的看,忙的忙,几个小时下来终于把猪杀好了,师傅们开始分肉,还有一个师傅把猪的膀胱洗净打进气用绳子扎起来一头拴在小棍子上,让我们当皮球打,小伙伴儿们都高兴极了,你追我赶,这是在杀年猪的时候最好的玩具。

随着社会渐渐地发展,现在在农村已经不让再杀猪了,也是为了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杀年猪这一现象渐渐将成为过去式。